第475章 少年登門
那個最小少年連忙下了馬車往田間跑去,邊跑邊喊,
明生接位,白子沐接到皇帝駕崩的消息,白家村一時家家戶戶著素服,三個月內不要嫁娶,著素服也只要一個月。
趕車的朝路邊的人問路,「這位大兄弟,請問白子沐大人的家在哪裡?」
他剛走近,就看到一個少年站了起來,趙康定睛一看,是熟人,是黃太醫的孫兒,黃續,他在京城待了段時間,因黃續經常陪著爺爺來給姥爺看病,他們年紀相差不大,因共同愛好走到一起。
噢,原來是找白家的,於是這位高興的在前面帶路,在路過一片田時,他們中有人看到了田裡的人,問道:
趙康是哭笑不得,「你來的突然,我舅舅怎麼接受得了。」他經常聽舅舅說,總算能清靜,他得好好休息三年,這才半年吧,一來來四位,雖不認識,但他看他們的氣質,一身貴氣,不用想都知道他們都是有背景的人,也許黃續是他們中背景最低的m•hetubook•com.com一個。
康康和白子沐新收的學生看得個莫名其妙,只能跟著回到白家,正好看到緊閉在白家大門外,四個少年一個個正悠閑的蹲在門口,大有等下去的架勢。
黃續介紹的時候是在趙康耳邊介紹的,這三位身份太大,很容易引來麻煩,還是不說出去的好。
三個頭縮到馬車窗口,八隻眼睛差點沒看突,「真的是老師。」
而他呢,忙得恨不得練分身術,他是起早貪黑,容易嗎,要是這小子在,自己說不定要輕鬆許多,想了想,喊過小李公公,布下一道命令。
這位不在京城待著,怎麼跟來了?
時間久了,原本大幾十人,如今只有兩位留了下來。一個叫洪工,一個叫段光長。他們對農學都非常感興趣,舅舅對二人也很滿意,對他們的留下也就默認了,時不時的會在學術上給他們點拔一下。
白子沐悠閑的種著他的田,教著他的三個學生,卻不知此和-圖-書時的京城長河一艘大船上,走上去幾個高矮不一的少年上了船。
一個月後,明生拿著好友送來的信,笑了笑,心想著這小子看來還挺閑的,閑到竟然有時間去種田,看看這日子多美,信里寫得要有多幸福就有幸福。
介紹完這三位爺,回頭介紹他的好友,「明辰、明毅、不棄,這是老師的親外甥,趙康。」
「明生你個王八蛋,老子都躲到這裏了,才輕鬆了幾天,你就派人過來,回頭我收拾你。」
最小的一個,「別忘記了,皇兄交給我們的任務,說不把老師拉回京城,就不用再回了。」
「這位是二王爺顧明辰,四王爺顧明毅,這是君老將軍的孫子,君不棄,他們都是老師的學生,受陛下旨意過來學習的。」順便把人突悠回京,這句話他是不敢說的,只是在心裏嘀咕。
康正帝下葬第三天,新帝顧明生登基,年號承正,寓意「天道承祖正隆。」
旁邊還有留下來的康康,
和-圖-書此時他穿著短服,手拿鋤頭,陪著舅舅往田裡走去,這幾月,他每天上午聽舅舅跟他講課,下午就隨舅舅下田,這段時間他學到了以前書上學不到的東西。
看著一溜一見的人,康康看得摸不著頭緒,還沒回神,又看到馬車上下來的幾個少年,喊的喊名字,喊的喊老師,是緊追了過去。
「那就這麼決定了。」
他一來老師就跑,嗚嗚,好傷心啊!枉他不遠萬里來拜師。
六月的一天,白子沐帶著三個學生下了田,白家村的村口進來一輛馬車,馬車裡有幾個娃。
白子沐當即寫了封信給明生,算是安慰了。
「趙康!」
其中一個瘦弱的少年道:「我們來,白大哥不會生氣吧?」
白子沐這會兒正在清除雜草,聽到有人喊,回頭一看,臉色一變,轉頭就往田岸跑去,上了岸,撒開腿就往家中跑,邊跑邊喊:
有時舅舅還會動手做些東西,他也在一旁學著,幾月下來,對舅舅舅的崇拜之情更盛www.hetubook.com.com,他想自己留下來跟在舅舅身邊學習是對的,也知道他能有機會跟著舅舅學,是多少人盼不來的。
「老師,老師。」
他們中最大的一個,「我不知道,說不定會氣瘋。」
這理由充足,白子沐也就沒放在心上,得空時打理自己的田,現在已經五月了,他可是找到了雜交稻的母株,不容易啊,成敗就在這一季,他得提起精神,於是堂堂的白將軍,正四品大員竟然當起了農民。
「原來是白大哥的親外甥,難怪長得這麼像。」君不棄隨手從袖裡拿出一個玉佩,「我跟白大哥是平輩,也算是你的長輩,這是見面禮。」
黃續在異鄉見到熟人,怎不欣喜,大笑著一把站起來,人猛的撲了上去,康康這會兒正手拿鋤頭,嚇得把鋤頭朝洪工那邊一拋,兩手把黃續接住,
「我剛才沒看錯吧,我怎麼像看到白大哥了?」
有背景代表的就是麻煩,舅舅怎麼會歡迎?不跑才怪。
因為他們每次出門,都會看
和*圖*書到一些秀才找過來,因有孝不便登門,所以他們趁著舅舅每次下田的時候,他們都會跟著下田幫忙。
「趙康,總算見到你了。」
從那以後他知道自己是何等幸運。
一個縮在角落的娃道:「其實只要跟著老師,到哪裡都無所謂啦!」
當四個小少年出現在白家村,一下子引起轟動,白家村的人一個個睜大眼睛看,主要是這幾個少年長得太好了,一個個看著就貴氣,他們來找誰的呢?
又是一個月,白家村白子沐家旁邊屋子,也就是鄰居白錦生家,有匠人開始忙進忙出,錦生不是沒回來嗎,怎麼還有人裝修他房子?白子沐跟白子厚一打聽,說是錦生來信,他拜託村長將這房子好好維修一下,說以保證多年後回來屋子不會壞。
趙康正要問,另外三個少年走了過來了,這幾位都是大頭,黃續可不敢把這三位納下,於是開始介紹,
其他人聽了紛紛點頭,最後最大的一拍板,「那就留下,反正天踏下來,有老師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