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駕馬車齊聚,陣容空前強大
「而左肝內葉,是多發性衛星灶,斑片狀的病灶密布,切除病灶后,只能剩下21%的正常殘肝組織。」
趙培儒笑道:「這例病患確實比較特殊,我們以前慣用的肝切除術式,確實是行不通。病人的正常殘肝組織太小了。」
用一種新方法!很可能,是之前全省各家醫院,都沒用過的方法!
所有人,都在好奇趙培儒所說的「新方法」。
「趙主任,我們和省里打過招呼了,希望能採訪您一下。」
向譚擔心,這種從未有人涉足過的領域,到時會爆出各種問題,各種意外。
這個殘肝比例,確實太過於危險了!
他不可思議的看著趙培儒。
幾位省領導都親自出面,接待三人,對三人是一陣噓寒問暖。
趙培儒自信一笑,「向主任,你要不要聽聽我詳細的手術方案?」
在做協調工作之前,于偉明都沒能想到,竟然三位都會答應下來!
眾多醫院啞然無語。
巨大腫瘤,加包裹性嚴重,加衛星灶板片病灶,加正常殘肝極少和-圖-書……
基本上,不建議手術治療!
「所以,我院會採用一種新的解決辦法……」
最終,省里決定,由省醫學會副會長盧廣軒,親自帶隊!負責這次的「聯合會診」事項。
「右肝巨大腫瘤,不僅包裹性嚴重,和周圍血管和韌帶完全粘連在一起,而且右肝的正常組織已經所剩無幾。」
他們連一例「巨大腫瘤」病人都不敢收治的時候,人家四院已經收「巨大腫瘤」收上癮了!接二連三的收!
她們傳媒人最喜歡的,就是趙培儒這種能「不斷能拿出亮點成績」的能人!
不僅是專家們,連不少媒體,也都關注到了這例病人。
肝臟是人體所有內臟器官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再生功能很強!
「也就是說,如果切除,那整個右肝要全部切掉。」
于偉明做完協調工作后,欣慰一笑。
頂樓會談室中。
各家醫院,很快就看到這篇報道。
這個手術思路,讓向譚眼前,都豁然開朗!
「你這是把肝髒的『和圖書強大再生功能』,給充分利用起來了啊。」
趙培儒這個想法,簡直像是給向譚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來採訪之前,記者自然是做足了功課。可越是對趙培儒了解的多,就越是佩服這位醫生!
他這次,一次性協調到了醫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姜教授、華康醫院馮教授、江南大學附屬濟仁醫院的舒教授!
但,也只透露會用一種新辦法,具體是什麼辦法卻沒有透露。
趙培儒笑著答應。
他們的文章和短視頻,僅僅只用了幾個小時,就通過各種新媒體渠道,傳播到每個人的手機里!
盧會長給三人安排了最高規格的招待。
馮正源教授道:「舒教授,你遠程會診過這例病案吧?」
這記者,看著趙培儒的眼睛都在發光!
「能把這三位給全邀請到位,不僅是省里出面協調的原因……」
眾多醫院的專家們面面相覷。
看來趙老哥,是真的有所準備的么?
她搖搖頭,微微一嘆。
「二就是肝切除,徹底根除腫瘤,但這殘肝m.hetubook•com•com問題……」
「四院趙主任,竟然又收了一例巨大腫瘤患者?」
向譚在後面聽的,心裏也一奇。
總之……
這三人組成的「聯合會診專家組」,可以說是陣容空前的強大!
畢竟,一切都是未知。上了手術台,再遇到意外風險,要是沒有對應預案、沒有解決辦法,那就糟了!
喜出望外!意外之喜!
肝外科手術,竟然還能分成兩步,把肝臟強大再生功能利用起來,這是其他臟器外科手術所不具備的特點!
「而且這例病患,比之前那例更嚴重啊!情況也更複雜!」
「趙主任,我們最想知道的,還是這例病人的病情如此危重複雜,在其他醫院都拿不下來的時候,您是如何考量,來收治這例病人的?」
新方法?
……
舒雲點點頭:「病人還在港口集團總院的時候,我就遠程會診過,這個病人,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直接就在省醫學會的大樓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我第一時間,也是考慮的肝移植https://m.hetubook.com.com。但病人合併有多項禁忌症,肝移植的死亡風險太高了。」
記者卻已經很滿意了!
當這三人,一齊在省醫學會匯合、露面時……
馮教授皺眉道:「要不,考慮肝移植?」
……
「也是這份病案,確實是比較有挑戰性。」
舒雲早就排除了肝移植:「這例病人,目前只有兩個選擇,一是保守治療,我們專家組評估,病人還能存活半年左右。」
「趙主任到底要用什麼新方法?」
「肝外科手術,還能這樣做?」
「這幾位教授,還真是給面子啊!」
而等那一套「兩步切肝法」,從趙培儒嘴裏吐露出來時……
「您的光輝事迹很多,我們可是非常佩服您呢!」
旁邊舒雲教授立即搖頭。
趙培儒在鏡頭面前,侃侃而談。
這根本就是無解的題,趙主任竟然還說有新方法?
等眾多醫院看清楚這則新聞,都有些傻眼了!
簡直是,集眾多「肝病學科界」的巨大難題於一身!
醫療衛生傳媒日報的報道,比電視台效率還高。
「但…hetubook.com.com…這種方案,之前從未有人用過吧?甚至連這個方向,都沒人嘗試過吧?」
一下子,把「三駕馬車」,全給邀請到了!
「這是港口總院,掃描搭建的建模圖做出的評估,他們這台設備,在省內屬於頂尖一流水平,可信度比較高。」
桌子上擺著病人病案。
這三位,必須得好好呵護對待!畢竟,還得依靠著他們,繼續為江南省醫學界打江山呢!
向譚直接瞪大了眼睛!
等記者走後,向譚終於抓住機會,仔細詢問趙培儒。
三人寒暄了一陣子后,進入了正題。
光是這一句,就能讓新聞就很有「爆炸性」了!
旁邊兩人,聽了這些,眉頭都是一皺。
「之前那例腫瘤雖說也巨大,但最起碼殘肝還能保證代償。而這例……正常肝組織,只有21%,這怎麼切啊?」
這次能集齊「三駕馬車」,確實難得一見!
這例病人的難點,根本不在「巨大」上了!而是比「巨大」,更加嚴重!
記者選好畫面背景,開始採訪。
這才引起了三位省內頂尖肝病專家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