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外科藝術家

作者:醫用口罩
外科藝術家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七十五章 悠閑淡定趙主任

第二百七十五章 悠閑淡定趙主任

如果這次也沒戲,那就暫且擱置議題。
這門技術,本來只準備給自家科室用的。
趙培儒笑道:「我還真有一個想法。」
「趙主任!」
「這趙主任,一副悠閑淡定的樣子。」
趙培儒淡淡地笑道:「肝門右切跡,在解剖學中頗受重視,是一個重要的解剖標誌。」
剛篩選出了一種,適合科室里常麗芳團隊提高水平的規範化技術。
「全省有幾百家基層醫院,對應到每家省級醫院,差不多是十五比一的關係。」
叫各種稱呼的都有,有叫趙老師的,是聽過他網路直播授課的。有叫趙組長的,是被他邀請加入「保膽專項項目組」的。有叫他趙主任的,就是和他不太熟的。
這話一說,主任苗錦輝首先搖頭。
眾多專家點頭。
他來到省醫學會,開會。
盧廣軒:「趙主任,你有沒有什麼建議?」
苗錦輝把眾人迎接到小會議室。
趙培儒也收到了邀請。
這個觀點,獲得了部分專家的認同。
hetubook•com•com都知道,趙培儒輕易不開口,一旦開口,就所提出來的建議都非常靠譜!
正這時,盧廣軒的目光看到某一處時,卻是心裏一動。
他心裏暗暗打算……
上面的省領導,都點頭表示贊同。
「經驗積累夠了,自然就知道該如何下刀,知道該如何辨別,如果理清膽管肝管了。」
「我們哪有那麼多省級專家,來長時間的進行一對一指導?沒那個時間和精力,人手肯定不足。」
盧廣軒點出會議主旨:「商討出一種辦法來,有效解決『膽囊手術中,解剖複雜,難以辨認辨清肝管走行路線,容易誤傷、誤夾膽總管,造成橫斷傷等膽道損傷』等等疑難問題。」
這就顯得「悠閑自得、淡定自若、像是來度假」的趙培儒,太鶴立雞群了。
眾專家你一言,我一語。
苗錦輝道:「好,我去聯繫專家們。」
往往是你出個主意,就被他給反駁了。他出個主意,又被另和*圖*書一個人給反駁了。
但,另外一位德高望重的專家搖搖頭。
同時,盧廣軒等一眾省領導、工作人員也就位。
省里組織這次「專家尖端會議」,就是想讓專家們商議出解決辦法。
趙培儒一到,全場最受歡迎的就變成他了。
「看來,得發言了。」
「要我說,最好的辦法,還是加強基層醫院的膽囊解剖學課程培訓,讓他們多做手術,逐漸提高他們經驗的積累。」
這個主意被否決后,全場陷入了更長久的沉默。
「要不,我們實施網路會診?」
膽囊手術很難!太依賴術者的經驗積累!每個個體個例的病情變化太多太雜,這就只能多做,多總結,見的多了,自然就會了。
這一生理特性,和趙培儒之前利用過的「肝臟無血管區」一樣,都是人體的一種特殊的生理特徵。
「基層醫院對病人診斷後,由我們省里的專家進行遠程指導手術。」
眾人聞聲,都下意識的看向趙培儒。
「肝門右切hetubook.com.com跡,完全可以成為大家口中的,『規範化』標準技術!」
「趙老師!」
其中一位實力高,水平強的專家開口道:「這膽囊手術技術,和其他手術還有些不同。」
你不提解決辦法,提這生理特徵幹嗎?
片刻后,開口出主意的人少了,眾人逐漸都沉默下來。
歸根結底,這種膽囊手術,太依賴經驗積累了,不論想什麼解決辦法,都繞不開「積累」二字,但這,恰恰是基層醫院不具備的。
那就乾脆公布出來,把全省基層醫院,所有基層科室的體系,都正好統一規範一下吧。
「趙組長!」
這話一說,下面眾專家就討論開了。
剛才趙培儒根本沒管會議的事情。
互相否決。
各基層醫院,是深受其苦。想讓專家們幫忙解決解決。
別人都是一副或冥思苦想,或眉頭微蹙,或以手扶額的樣子。
「這門手術,特別依賴於術者個人的經驗積累。」
眾人聽到趙培儒提到肝門右切跡,心裏還有些疑www•hetubook•com•com惑。
……
是趙主任心裏有譜?
這時,突然有人開口道:
這一系列問題,是眾多基層醫院的共性問題。
在座眾人都是膽道領域的專家,聞言,都微微點頭。
趙培儒:「諸位,如果誰對膽囊解剖學了解比較深的,應該知道,在肝橫溝的右端,有一條長約兩厘米,伸向右外方的側溝,解剖學上稱之為肝門右切跡。」
他搖搖頭:「下面基層醫院的醫生,欠缺就欠缺在經驗太少,病人太少,積累不起經驗,醫術沒法提高,病人就更少,成了惡性循環。」
「咱們今天坐在這裏,只能面對基層醫院經驗積累少的客觀現實,要在此基礎上,想出一套解決辦法來。」
他心裏,在琢磨【任務二:提出一種膽道領域的規範化標準化技術,補足科室的「木桶短板」】
既然盧廣軒問了……
「你光說提高經驗積累,怎麼提高?這本來就不客觀。」
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專家道:「其實這個問題,是陳年頑疾了。歸根結底https://www.hetubook.com.com,就是因為每家醫院各成體系,沒有一個統一的規範化、標準化體系。」
等之後,看看是進行小規模的多次商討,或者是組織省里的專家,去其他省份學習,看看那些醫療強省有沒有好一點的解決辦法。
他這一開口,眾人全都來了精神,都看向這邊。
不僅是這十多家聯名上書的醫院,全省的幾百家醫院,其實都存在這個問題。
趙培儒語出驚人:
「各位,今天這個尖端研討會,是廣大基層醫院,想拜託各位專家。」
「你這道理雖然沒錯,但何為基層醫院?就是病人少,病症輕,門診量、住院量,都比不上大醫院。這麼點基數,就決定了他們的經驗積累會很慢。」
「但我認為,它在手術中,同樣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參照標誌。」
「想法不錯,但只符合特殊個例情況。」
盧廣軒心裏也一嘆。
都沒招了。
這個「陳年頑疾」,多年以來一直都沒能解決,也確實是因為解決難度太高。不是用這一場研討會,就能得出辦法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