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外科藝術家

作者:醫用口罩
外科藝術家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大事

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大事

三科的卓主任道:「據說,已經有好些個醫院,都報名去江新醫院進修學習了。海市不少醫院都已經動身了,咱京都這邊也有不少醫院,已經在和江新醫院溝通了。」
他們這些人,是來進修、學習新理念的。
趙培儒一下車,先和鄧玉才打過招呼,隨後問道:「詹主任,通知手術室了嗎?」
「趙院長,這例病人,十分鐘前剛剛進了手術室。」
「才開始十分鐘,影響不大。」
東南地區,醫學聯席組委會,藺勁松接到個電話后,騰的就站起身來。
有了第一步的開門紅,後面就好說了。
聯席組委會的藺主任、省醫學會的葛建明等人,一直在等著,陪著。
一個分層解剖理念就如此優秀了,更進一步升級的新理念,會如何?
「彭院長,你覺得這全系膜切除理念,能把根除率提到80%么?」許芹院士問道。
「我們要不要去?」
工作人員過去一打電話聯繫,卻是以更快的速度,連忙跑了回來。
顯然,主刀醫生肯定是用原先的落後的治療方案做的。
他們東南地區,作為一個醫學界的中等生,有多久沒有過這種盛大大事了?
最終,許芹、彭舒兩院士手裡的演算工作停下,兩人又像是「對答案」一樣,互相核對了一遍。
許芹院士和彭舒院士看趙培儒已經做出了決定,也只好點頭跟上。
「所以,我在分層解剖理念的基礎上,加上動脈優先技術,提出了全系膜切除理念。」
許芹院士、彭舒院士猶豫了一下,這種情況,要不要再重新選一個病例?
按照趙培儒的說法,既然要驗證這種新理念的術後生存期,那就選擇難度高的,預后預計會差的病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驗證、對比出新理念的優越性。
……
作為一種預后極差的惡性腫瘤,胰頭癌的術後生存率一直都不高。
至此,眾人臉上,已經溢出了抑制不住的笑容。
當許芹、彭舒兩位院士,來到江新醫院和*圖*書,坐進江新醫院會議室的時候。
真正被行業內懂行的這些人關注,這才是真正的大事。
幾人愣住了,都已經進手術室了?
濟濟一堂。
許芹院士、彭舒院士等人,正在埋頭演算,分析推演著趙培儒這新理念。下面的謝淼專家等人,也都埋頭苦算,
彭舒院士笑道:「我看,可以進入實例手術階段了。」
詹闊想到這裏,邁步就朝著院長辦公室的方向走去:「我立即去找洪院長說這事。」
所有人里,就趙培儒最閑。
接著,又和他們身後的團隊核心成員,再次驗證核對了一遍。
幾人都知道,這位崔副主任脾氣很差,尤其是遇上今天這種複雜困難手術,一旦術中有什麼不順利,崔主刀會撒氣在她們身上,這時候,誰也不敢觸崔主刀的霉頭。
盧廣軒也低聲笑道:「咱趙培儒院長這次,可是引領了全國胰腺行業,要做前瞻性的大事,吸引行業內目光也是理所當然。」
「全系膜切除理念,就是在分層解剖的基礎上,以動脈優秀技術做保障。在切除時應用前後路聯合入路的方式,實施全系膜切除……」
趙培儒一開始講課,眾人的耳朵便是豎了起來。
這……等於是把三大胰腺奠基人,全都聚齊了!
助手、器械護士、巡迴護士們都噤若寒蟬。
在場的都是業內專業人士,也不來虛的,直接就進入正題。
……
會議室中。
眾人甚至有種做夢的感覺。
眾人的心情,都不免激蕩起來。
這群人到了外面,把省醫學會、聯席組委會的領導們,全給驚了起來。
片刻后,幾輛車子先後停下。
「我預計,應用全系膜切除后,病人五年後生存期,能達到80%。」
這種「天團」級別的陣容來他們腫瘤醫院,說蓬蓽生輝都不為過。
「我開創這種全系膜切除理念,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於提高腫瘤病灶根除率。」
他們雖說身上都還有很多事,都m.hetubook.com•com很忙碌。
「大家都知道,胰頭癌複發率高,術后五年生存期小於百分之五。」
趙培儒這話一說,眾人腦子裡便是嗡的一下。
……
被社會關注,不算什麼。
果然,能當上院士的,都非同常人,能直接抓住理念的最本質思路。
藺勁松意識到事關重大,立即吩咐道:「聶主任,你直接去江南省,找到葛建明,去江南機場接彭舒院士。」
「這次,咱把全國胰腺領域的目光,全吸引過來了。」
「咱這位趙培儒院長,竟然搞出了這麼大的陣仗。」
許芹院士也點點頭。她們給鄒斌院士也電話溝通過了,鄒院士也非常認可這套新理念。
這是腫瘤醫院的一例胰頭癌患者。
葛建明稍稍一想,嘴角也露出笑容來。
就在眾人有些猶豫的時候,趙培儒卻是淡然笑道。
一群人,嘩啦啦的起身,全都跟在趙培儒、許、彭兩位院士的身後。
詹闊一聽就道:「當然要去!」
他對工作人員道:「你告訴鄧玉才所長,說我們馬上就到,讓這例病人的手術先停一停。」
江南省葛建明、江新醫院宋校文等幾人,腦子還嗡嗡的。
80%!
「我看,就這例病人吧。」
「趙院長竟然要帶著幾位院士,還有全國最頂尖的胰腺專家,來咱腫瘤醫院……」
如果重選一個病例,那對「課題項目」肯定是更嚴謹,更有利。不會因為這名主刀的一些「差的操作」,而影響到新理念的治療效果。但同時也必然意味著,那名患者會接受落後的技術治療,之後的術后五年生存期概率,肯定是要小於5%的。
這個數據,太驚人了!太優秀了!優秀到已經能讓胰頭癌,和其他早起輕型癌症媲美了。
而他還能次次說到做到!
但此時此刻,陪在這裏,就是他們目前最重要的事了。
他這話一說,旁邊的人,全都不動了。
「但這還不夠。」
……
眾人只感覺,趙培儒就像是一名逆https://m.hetubook.com.com行者。
趙培儒便向旁邊省醫學會的工作人員道:「聯繫一下腫瘤醫院,讓鄧玉才所長把病人轉過來。」
「應該快到了吧?」
「確實是個好機會。」
……
整個會議室,五十多個座位,全都擠得滿滿的。
葛建明、盧廣軒等省醫學會領導,不可思議的看向裏面。
……
「而在應用分層解剖理念后,提高了淋巴脂肪和腹膜后神經叢的暴露,能更好的骨骼化清掃,專家們評估,其術后五年生存期,應該能達到40%左右。」
會議室中。
「或許……真可以。」彭舒院士目光遊離在天花板上,腦子裡在飛快地轉著,「一個分層解剖,已經把術后五年生存期提高到40%了,而這還只是全系膜切除理念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會議室外面。
這次的推演工作,並不複雜。
生存率不夠?那便再開創一種新技術,新理念!把這生存期概率給提升上來!
「影響甚大啊!」
今天這裏,可以說匯聚了胰頭領域,全國最優秀的頂尖人才了。
就彷彿在做夢一般。
這套「全系膜切除理念」,經住了推敲,也經過了他們的推演。
如果再加上前段時間剛剛過來的鄒斌院士的話……這就有三位院士,最近來過了。
院長鄧玉才,帶著肝膽胰科的主任岳謙益,早早的就等候在醫院門口。
「下面,我細講一下全系膜應用方法,還請許院士、彭院士、還有各位,能多提建議。」
腫瘤醫院手術室中。
腫瘤醫院是抗癌研究所的下屬單位,鄧玉才所長也是腫瘤醫院的院長。
得益於之前趙培儒在京都醫科大附屬二院做的「分層解剖」手術,有現成的實例數據支撐,便相當於有了這次推演工作的基石。
尤其是之前京都醫科大附屬二院那台「分層解剖」的實例數據,讓這次的推演極其順利。
「而這次,是全醫療行業內的目光,匯聚到了咱江南省這裏。」
氣氛緊張。
這會議https://www•hetubook•com•com室裏面,可是坐著全國胰腺領域的半壁江山,胰頭癌領域的全部頂尖人才。
彭舒院士道:「趙院長,我聽你新理念的意思……有點動脈優先的意思?」
葛建明低聲笑道:「之前梁中嶽那次,是全社會的目光,匯聚到了京都。」
……
「既然這樣,也別讓患者來回折騰了,我們直接去腫瘤醫院吧。」
尤其對比起之前的5%來說,一下提升了75%的幅度。這就太恐怖了。
下面的謝淼專家等人,聽著上面兩位院士的談話,已經琢磨出味來了。
「你說什麼?許芹院士要來我們這裏?」
除了生命體征監護儀的滴滴聲之外,只有手術器械扔在托盤上的撞擊聲。
這麼說來,他們這次來到江南省江新醫院,還真是能見證到胰頭癌從「預后極差的惡性腫瘤」,變成「普通輕型癌症病灶」這一歷史性的一刻?
「趙院長。」藺勁松疑惑地看過來。
兩人和趙培儒,一起翻看著剛從省醫學會送過來的全省病案花名冊。
他看向手中的紙張:「而這次趙院長新提出來的全系膜切除理念,可是囊括了類似的四個環節,把整個腹膜后切緣工作,進行了全部統一和規範。」
鄧玉才和岳謙益等人,在震驚中,慢慢消化著這個消息。
「咱趙培儒院長,給咱開了一個好頭啊!」
他一說話,旁邊許芹院士和彭舒院士,也湊過頭來,看了一遍后,也都微微點頭。
趙培儒所說的80%若是真能實現的話,那要將這種惡性腫瘤的惡名,一下除掉了!
趙培儒這還是第一次,將他的全系膜理念,較為詳細的闡述給眾人。
兩人正翻看著,趙培儒手中突然一停。
他們幾人,是這次新理念明面上的推進的主力軍。實際上許芹院士和彭舒院士,在經歷過上次的梁中嶽事件后,心裏也隱隱對自己有清晰的地位,這次估計多半還是趙培儒為主,他們只負責驗證推演。
許芹院士、彭舒院士,以及趙培儒三人,坐在最上和_圖_書首。
醫院的各棟樓上,此刻也有很多目光,悄悄的落在兩位院士的身上,全都是和岳謙益一樣的熱切目光。
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會是他們東南地區,前所未有的大事!
「或許,咱可以趁此機會,做點什麼。把咱科研中心的名頭打出去。」
「篩選病人吧!」
岳謙益連忙道:「通知到了,我這就帶你們上去。」
「去腫瘤醫院,我們選的病患在那裡。」趙培儒開口,藺勁松立即讓人去安排車輛。
許芹院士道:「給鄒斌院士打電話吧,他說要電話連線,一起討論探討推演的。」
副會長盧廣軒忽然道:「葛主任,這是咱成立省科研中心以來,頭一件大事吧?」
趙培儒讚賞的看了彭舒院士一眼。
趙培儒擲地有聲。
三大胰腺奠基人,要一齊為這種新理念,保駕護航。
這一刻,幾乎整個醫學會,都凝滯了一般。
「其他人,和我去高鐵站,接許芹院士。」
竟然有兩位院士,要一齊過來?
而從海市來的謝淼專家,以及從京都來的詹蓉主任等人,則坐在下面。
他眼角餘光,瞟了眼後面跟著的許芹院士、彭舒院士等人,心情不免一陣激動!
作為胰腺領域的從業人員,能見到這兩位院士,就像是終於見到崇拜的偶像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似的,太開心,太激動了。
聽說,鄒斌院士本來也是要來的,可因為手頭工作忙,實在來不了。但,也會在商討理念等幾個重要節點,通過會議來參与。
兩人所討論的,已經是這種新理念,到底能不能達到80%的根除率了。
「還有彭舒院士也要來?回國來會直接飛來江南省機場?」
許芹院士、彭舒院士兩人,更是一邊聽、一邊寫、一邊琢磨分析。
兩位院士所討論的,已經不是這種新理念是否能成功,是否成熟,是否能直接應用於臨床上了。彷彿,這件事情已經成定論了。
這五十多名醫生,可是全國胰頭癌領域的頂尖人才,可不能出一點差錯,安全是重中之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