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外科藝術家

作者:醫用口罩
外科藝術家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七十三章 撥雲見日

第四百七十三章 撥雲見日

這種功底……
而現在,謝院士看趙培儒的這種目光……
看來趙培儒院長提出的治療方案,獲得了謝院士的肯定。他心裏一喜,只要能解決難題就好。
一天後,到了手術時間。
陳藝鴻明白,這一切,都是因為趙培儒。
謝東樹院士越看,越是心情激蕩!
陳藝鴻立馬兩手接過,這一看,便是眼前一亮!
這就從初步治療方案,到「細化方案」了?
「這例病人,按照你的這套治療方案來做,完全沒有問題!」
他讚歎的搖著頭:「趙培儒院長,你能在短時間內,想出這麼精妙的解決辦法,著實厲害啊!」
檢查吻合口無出血后,再以40毫米的閉合器,閉合橫結腸斷端。
兩人在趙培儒背後看了一陣,更是驚駭的發現,趙培儒寫出來的細化方案,已經相當成熟,相當完善。
「或許,我也該做出一些改變。」
陳藝鴻問旁邊的人道:「趙院長這寫了多久了?」
「另外,今天的事,我也會向其他幾位委員反映,關於第七個委員位置的事,你可以重點考慮考慮趙培儒院長。」
而兩個人耳邊,也傳來一陣快速敲擊鍵盤的聲音。
終於,一個小時后,兩個人逐漸從沉浸中清醒過來。
到時候,謝院士一走,這裏只剩下趙培儒和韋宏兵,面對這例複雜困難病人,該怎麼辦?
謝東樹院士邊看邊想,也在通過自己的學識、經驗、來驗證這些辦法的可行性以及牽連矛盾性。
「趙院長。」韋宏兵自告奮勇,申請道:「我想做你的助手,行嗎?」
「這台手術的收穫,確實足夠我反覆咀嚼幾個月了。」
趙培儒帶著陳藝鴻、韋宏兵兩人,進入手術室。
解決過度肥胖、組織肥厚、盆腔狹小的辦法:用直腸遠切緣內荷包吻合技術,置入吻合器于托結腸端端吻合……
趙培儒沒有直接回答謝東樹院士的問題,而是在自己身前的電腦上,點擊了幾下。
他這話一說,謝東樹院士的眼眸https://www.hetubook.com.com便是一亮。
「自從你們開始看,趙院長就一直在寫,中間沒停過。」旁邊人連忙回道。
他也不知道謝院士在看什麼,但他知道,如果謝院士再不給出治療意見,時間就要到了。
解決動脈硬化,血供欠缺的辦法:將升結腸翻轉,和直腸吻合,外露直腸遠側切緣來增加血供……
韋宏兵主任、以及地譚醫院的陳藝鴻等人,全都目光灼灼地盯向趙培儒手中的那兩張A4紙,如同飢餓的冒著綠光的狼一般。
韋宏兵和陳藝鴻兩人,一邊做,一邊彙報情況。
紙上,先是羅列出了六大難題內容。更個難題之後,更是有著詳細的解決辦法。
他其實在之前,也隱約的察覺到了,這次謝院士帶他過來,可不僅是治療這一例病人。而還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把他舉薦給張主任,擔任「全國消化科專業委員會」的新委員。
「小韋,你就留下來,跟著趙院長好好學習,這兩張A4紙上的東西,足夠你仔細琢磨幾個月了。」
「好,那這例患者,就拜託趙院長了。謝院士,我去送送你……」
趙培儒笑道:「我和韋主任看法差不多,對腫瘤位置過低,確實可以用便於解剖的方式來處理。」
有種全新的感覺。
他喜滋滋的繼續看下去。
「腸管無扭曲,系膜間隙封閉性好。」
趙培儒笑道:「行,韋主任做一助,你來做二助。」
謝東樹院士曾說過,他將來是有「工程院院士」之姿的。
「另外……我可能是跟隨謝院士時間太久了,反而遲遲都沒有學到新東西,遲遲沒什麼進步了,每天都像是在完成重複性的工作,像個機器人一樣。」
張主任聽了這話,也反應過來。
「寫了這麼久?」難怪他剛才,在看那兩張A4紙時,耳邊一直隱隱約約的聽到有鍵盤快速敲擊的聲音。
好詳細!
尤其是韋宏兵,他此刻也不再糾結「委員」位置了,和圖書他只想知道那些錯綜複雜的大難題,到底該怎麼解決。
兩人抬頭一看,只見趙培儒雙手飛快的在鍵盤上,寫著什麼。
趙院長這腦子,轉得這麼快的嗎?
「以7號絲線沿直腸遠切緣做穩固的內荷包縫合,置入吻合器的方式,來解決盆腔狹小,腫瘤巨大,極度肥厚的問題……」
「張主任。」
陳藝鴻心裏一驚,如果只是寫初步治療方案,那寫個幾百字也就夠了。那麼,趙培儒這是在寫……
「謝院士,這是我剛寫的,關於解決患者所有問題的解答,以及我對幾個難題彼此牽連的考量。」
「只不過,可以多加一步,用雙吻合器和腹腔鏡器械切割縫合器,來進一步便於腫瘤解剖。」
「這顆大腦,真令人羡慕啊。」
「太妙了,這點子太妙了!」
就像是雕刻一條龍,別人都是先整體雕個形狀,然後逐步刻畫細節。最終打磨,很多遍之後,這條龍才能雕刻出來。
韋宏兵心裏一驚,這位趙培儒,已經把所有解決辦法,和整個治療方案,都寫出來了?
謝東樹院士笑道:「這個案例交給趙培儒院長,你完全可以放心。」
他意識到了什麼。
隨後,電腦旁邊的印表機,滑了兩張紙出來。
趙培儒把剛滑出來,還帶有一點溫度的A4紙,遞給謝東樹院士。
反而就像是……做了一台稀鬆平常的手術似的。
他看到謝院士的那讚賞的目光,心靈深處忽然咯噔一下。
第一條解決方案,就讓他有種撥雲見日之感!難怪得到了謝東樹院士如此高的褒獎!
兩人自詡都沒這麼聰明的、記憶力超群的大腦。
這台複雜、困難、難題匯聚於一身的手術,差不多做完了!
這個思路,就比剛才的方案完善多了。
「呼!」
張主任和謝院士離開后。
「用翻轉結腸,和直腸吻合的方式,來靠結腸中動脈、降結腸遠側血供,以及翻轉結腸后直腸動脈血供的方式,來彌補供血的不足……」
和_圖_書「趙院長這是在寫……治療方案?」
先硬膜外麻醉,進行右半結腸的遊離、切除,選用27號口徑的吻合器,從橫結腸遠端伸入吻合器,對迴腸、橫結腸端進行吻合。
可在那之前,他必須得學到更多的東西,經歷更多才行。
韋宏兵主任,做完這台手術后,心裏也感慨萬千。他在這台手術中的收穫,和在跟隨謝東樹院士時,完全不同。
他心裏忽然湧出個念頭,這次之後,他想去找謝東樹院士申請,看能不能脫離團隊一段時間,自己想跟隨趙培儒學習一段時間。
謝東樹院士笑著問道:「趙院長,你有什麼看法?」
趙培儒點頭笑道:「對,所有問題。」
「可在趙培儒院長這裏,一切都很新鮮,個人風格不同,解題思路不同,治療方案不同,連操作流程都不同。」
隨著兩人一聲聲地彙報著情況,這台手術的走向,逐漸清晰明朗起來。
旁邊,陳藝鴻等地譚醫院的眾人,眼睛都瞪圓了,
韋宏兵和陳藝鴻兩人,已經完全沉浸在了「解決辦法」當中。
他在電腦上一點,又列印出了兩張A4紙,「你也看看方案,有什麼問題,及早提出來。」
陳藝鴻雙手舉著,看著眼前已經被縫合完畢的創口,又看了眼病人的各項監護儀器,長長的舒了口氣。
噼里啪啦的聲音停下后,印表機的嗞嗞聲再次響起。
「已經將橫結腸大網膜固定在吻合口附近。」
而趙培儒,卻是在第一遍,就直接奔著最終的成品去了,從上到下,直接從一根原木,變成了一條栩栩如生的龍!
兩個人看的頭皮發麻,心臟巨震!
可即便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什麼新的想法,僵在這裏。
「趙院長肯定是已經在腦海里打好草稿,然後在腦子裡不斷琢磨、修改。最終呈現出來,才能做到這樣一遍過。」
或許,眼前的這位趙院長,就是他下一階段的學習目標。
趙培儒笑道:「行啊。」他把手中的兩張A4紙遞和圖書給韋宏兵:「你先看看這些方案,看看有什麼疑問。」
謝東樹院士心裏一動,目光這才落到這兩張A4紙上面。
「我已經五六年,都感覺沒什麼進步了,可今天,突然感覺一下子學到了好多,比在之前的五六年加起來,都要多得多……」
兩人震驚的對視一眼!
細化方案這種東西,極其消耗精力,需要以總體方案為框架,結合病人的所有病情癥狀,以及將所有構想出的攻克難題的辦法融入進去。
六大難題,也在術中被一一克服、解決。
這是一件極其消化精力和時間的大工程!
這兩張A4紙上的內容,明顯是趙培儒在謝院士來之前,就已經在電腦上寫好的。
「看樣子,這位趙培儒院長,在那兩張A4紙上,已經寫出了這六個大難題的全部解決方案了……」
尤其是對這種集合六大難題的病人,這細化方案尤其需要慎重再三。前後考量,反覆修改琢磨……
「那兩張紙上,到底寫了什麼?」此刻的韋宏兵,對那兩張紙特別好奇。
張主任緊張地看看手錶,很想提醒謝東樹院士。
謝東樹院士接過來,目光卻是沒離開過趙培儒的眼睛,確認道:「所有問題?」
陳藝鴻:「咳咳,趙院長,我也想申請你的助手。」
「是細化治療方案!」
這兩個人,都是老資歷的資深專家,一個是長期跟隨謝東樹院士的老專家,一個是京都地譚醫院的科主任,放在外面,那都是一號難求的專家號,給自己當個助手,綽綽有餘了。
他們此刻終於明白,剛才謝東樹院士為何會看的如此入迷,以至於連時間都差點忘了。
能獲得謝院士如此高褒獎的內容,太勾引他們的好奇心了!
韋宏兵一下就明白,他懸了,趙培儒的機會更大了。
而趙培儒則又坐在電腦前,寫起了完整詳細的細化治療方案。
「謝院士……」張主任最終還是提醒道:「已經到十二點了,您快要該去開研討會了。」
這兩張A4紙上,和-圖-書每個問題都做出了詳細的解答,都有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並且在解決辦法之後,還羅列了這種解決辦法和其他難題之間的牽連考量。
「血管活動性出血,做好8字縫合,胃結腸韌帶和結締組織填塞縫合。」
韋宏兵立即接過去,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這時,趙培儒那雙快速敲擊鍵盤的手,終於停了下來。
他儘力地想做什麼補救措施,可他明白,眼前這例病患的診治,很可能就是謝院士給他的最後一次考驗了,如果他表現的不如趙培儒優秀,他和這個「委員」位置,就漸行漸遠了。
恨不能從謝院士的手裡奪過來,自己大飽眼福,好好看看。
這幾種解決方案,彷彿自帶一種魔力,以極為精妙的方式,把六大難題一一剖析開,解決掉,解決的辦法極其精巧!
這話一說,兩人又是連忙接過,津津有味的捧著,看了起來。
這就把紙搶走了?
整台手術做下來,預料中的「打一場艱難戰役」的感覺,並沒有發生。
他們兩個遠都是老資歷,老專家了。可他們在有了初步方案之後,還得至少半天時間,五六個小時,才能逐步琢磨出細化方案來。
謝東樹院士這才意猶未盡的,目光緩緩離開兩張A4紙,眼眸中閃過欣賞,讚歎之色。
陳藝鴻和韋宏兵兩人,都把腦袋湊過去,在趙培儒背後看他寫的東西。
是趙培儒術前的充分準備,降低了這台手術的難度。是趙培儒事先想出的各種技巧如「巧用兒童鉗」、「長彎血鉗」等辦法,靈活克服了難題。更是趙培儒那術中的精妙操作,和將一切意外情況都化為須有的高精度掌控,才讓這台手術變得簡單。
……
這裏面的解決辦法,有些連他都沒想到。
「其他的呢,還有嗎?」
可趙培儒,卻能在剛構想出攻克難題解決辦法之後,立即就動手去寫細化方案。
不知不覺,大半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這是細化治療方案,你們先看。」
「檢查無出血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