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踢進去了
眾人仔細地聽著。
旁邊眾團隊成員聽了,頓時明白過來,趙院士這次來,是幫他們解決難題來了,是幫他們踢出這臨門一腳來了。
實際上,要解決這「血管迴流受阻,血液瘀滯」有很多辦法。
手術中,完全按照趙培儒所說的手術體|位,讓病人半麻,全程處於清醒狀態,不僅在麻醉前就擺好改良截石位的體|位,在手術過程中,也按照趙培儒的吩咐,調整做出相應的體|位。
可架不住趙培儒這說的天花亂墜,讓廖慶儀老院士也想要試一試了。
「哈哈,真符合標準了!之前就是差這麼一點,可怎麼都衝刺不上來!這改變個手術體|位,沒想到還真讓數據衝上來了!」
他也沒想到,讓他著急上火的技術難題,竟然能通過簡簡單單,換一個手術體|位就解決。
而每種思路下來,結果總是不理想,這才讓他著急上火,嘴角長痘。
眾人皆是大喜!
他們絞盡腦汁,想了十七八個思路,都沒能解決的
m.hetubook.com.com難題,您換個手術體|位就能解決?
「也沒有出現缺氧,血栓,血液瘀滯現象也大大減輕!」
廖慶儀院士一看,臉上就出現一抹驚奇之色:「血流迴流效果這麼好?」
雖說,還沒有辦法做到完全不瘀滯,完全不迴流……畢竟,只是改變了一個手術體|位而已。
一整台手術做下來……
反正他們十七八種解決思路都已經失敗了,再多嘗試這一次又怎麼了?
「我們的數據,符合標準了!」
「最終擺出來的姿勢,是患者下肢髖關節呈現九十度彎曲,外展四十五度,膝關節彎曲九十度,兩腿間寬度以生理跨度四十五度……」
他承認,改變體|位,是能稍稍改變一點點血流阻滯問題。
他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做出臨成功前的最後臨門一腳,他和他的團隊,已經換了十七八種思路。
換個思路?
廖慶儀老院士心裏也有些心動了。
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趙培和-圖-書儒繼續道:「我說的辦法,著力點正好是小腿肌肉豐|滿處,在長時間的手術中,能讓窩壓迫減輕,不會造成神經損傷,血液通常,循環良好,不會影響下肢靜脈迴流。」
這血流阻塞,血液瘀滯,是個大問題,要麼用藥物,要麼用支架,要麼用拓寬術等等辦法……
「廖老哥,你這個難題,有沒有試過換個思路?」
能達到他項目的預期值嗎?
雖說,他還是覺得,光改變體|位,對於血液迴流來說,是杯水車薪。
這時,手術數據出來了。
一番話說下來,廖慶儀老院士忍不住道:「要不……試試?」
當即,廖慶儀老院士又安排了一台實例手術。
「你們可以試試這種截石位。」
趙培儒拿起桌子上的資料:「我看你們的手術,是讓患者全麻,或者是半麻,以截石位來做手術吧?」
他都著急的不行了,哪能等得急趙培儒賣關子?
可隨著趙培儒慢慢闡述下去……
這種腹腔鏡直腸癌手和-圖-書術,時間相對較短,也就兩個小時,就能全部做完。
這隻用個改變體|位?能改變多大?
趙培儒在這邊說的仔細,那邊廖慶儀院士聽的也仔細,腦海里已經構想出這種體|位的樣子,旁邊的成員,則飛快的在本子上,一筆一筆地記著。
趙培儒心裏暗道:「難怪我總覺得,南都是我的福地,每次來,都能順帶完成任務。」
血液迴流受阻,實際上原因很多。趙培儒說的這個,是其中之一。
趙培儒道:「截石位這個體|位,是用支腿架的拖腿板,托住大腿窩,讓小腿垂下,其著力點,壓迫著窩處動靜脈,長時間下來,血液必然有所迴流受阻。」
第一份數據,先遞給了廖慶儀老院士,其他人也迫不及待的想看,只能伸長脖子,湊到廖院士旁邊去看。
廖慶儀雙眼,直直的等著趙培儒:「你快說!」
趙培儒隨口一說,便把這傳統截石位,進行了一下改良。
「換個手術體|位?」廖慶儀院士發懵道:https://www.hetubook.com.com「就這麼簡單?」
對於他的難題來說,影響還是太小了。
這也是他臨時想出來的辦法。
但這「改變手術體|位」,不僅是最簡單……
就差這臨門一腳,沒想到,最終又是讓趙培儒,給踢進去了!
作為主刀的廖慶儀院士,能充分感覺到,改變體|位后,術野暴露更充分,操作時間變短,創傷小,出血少。
廖慶儀院士心裏也是一陣激動!
「快看看血液迴流情況,血液阻滯情況。」
趙培儒這話,說的廖慶儀沒好氣。
數據還沒出來,但參与手術的每個人,卻是感覺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趙培儒的【任務一】,就是要通過「從手術體|位入手,來涉足直腸癌領域」。
剛開始,廖慶儀老院士,心底里實際上不以為意。
這次他本來,只是來請客吃飯,請幾位老朋友聚一聚的,沒想到來了廖老院士這裏,還能順帶完成個任務。
旁邊的團隊成員們,也是都驚的張大了嘴巴。
廖慶儀點點頭,旁邊和_圖_書的眾多團隊成員,也都瞪大了眼睛,看向這邊。
因為在以前,全麻的病人,已經喪失意識,肌肉鬆弛,他們想要擺放病人體|位,是比較費力費時,而且只能按照經驗來擺,擺的好不好,支撐物合適不合適,著力點合適不合適,是否長時間壓迫到了血管和神經,都比較難以掌握。
但那個細節能改變的,微乎其微。
趙培儒笑道:「只需要讓病人,換個手術體|位即可。」
趙培儒笑道:「廖老院士,其實這解決血管迴流受阻,血液瘀滯的辦法,也很簡單。」
兩名助手和器械護士,也能感覺到擺放病人體|位,更方便、省時、提高效率。
可這,具體怎麼解決?
但在數據上,已經完全突破了他們項目方向的「臨界點」。達到了「臨門衝刺一腳」的效果!
「讓患者在麻醉之前,清醒時,就擺好截石位,仰卧在手術台上,臀部齊手術床下段三分之一的交界處,支腿架和仰卧屈髖時的高度相同,支架上鋪上軟墊,讓小腿處於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