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志(二) 楚靈王的崛起
第二百六十一章 慶封在鍾離
「到得那時,若我們再想滅吳,恐怕便要難於登天了。」
「回大王的話,此皆是因為慶封乃是掌管著鍾離一域,又坐擁朱方大城。此城乃是夾在吳國與宋魯之間的。臣以為,很有可能吳國便是利用此城為跳板,為吳國進行軍械物資的補充,以此來壯大吳國的實力,並使其成為制衡我們楚國的一把利刃!」
就在他在思索之際,觀從的聲音卻是又再度響起。
鍾離之國遠在楚國的東北方向,距離楚國腹地是十分的遙遠。所以楚國若想要拿下那裡,除非是採用千里奔襲,否則若一旦是等鍾離和吳國反應過來,並做足了準備。那恐怕,拿下鍾離就只會是成為一個笑話。
再後來,卻也不知為何,竟會被之前的吳王諸樊,給冊封在了鍾離,儼然成為了鍾離的一國之君。這就是慶封之所以是「原齊國上大夫」的緣由。
而且,更為要命的是,此時楚國已經逼死了吳王諸樊,這算得是與其他諸侯都把梁子是給結下了。
「雖說如今我們佔據著江淮一帶的和*圖*書有利地形,卻根本上還並未傷及吳國之根本。一旦吳國藉此繼續不斷的壯大,並源源不斷的獲得從中原諸國運送而來的物資,那吳國日後必會成為我楚國的心腹大患!」
話到這裏,楚王並未繼續說下去,而是眉頭緊鎖的直搖頭。
「哦?那為何這慶封去了吳國之後,對於吳國的襄助會如此之多呢?」
楚王深吸一口氣,看了看觀從,而後回到王位上是端坐了下來。
站在觀從身前的王子棄疾聽罷,更是一愣,急忙轉過頭看向觀從。
而李然則也是微微皺眉。
為什麼要說是「原齊國的上大夫」呢?
所以,一旦晉國藉此為由,舉行會盟,趁著楚國出兵鍾離的機會再揮師南下,給楚國上演一出「圍魏救趙」的戲碼,那楚國可就真的是走了遠了。
但這些似乎與楚國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繫,而觀從又為什麼說誅殺慶封乃是比遷移許人還重要的事呢?
「臣以為,我楚國若要滅吳,便必須要先拿下鍾離不可!」
不過,讓楚王https://m.hetubook.com.com更疑惑的是,王子棄疾與李然爭辯許久,都不見觀從出一言,他這葫蘆里又到底是裝的什麼呢?
這就成為了一個兩難的問題。
不然,若等著中原的那些周人源源不斷的為吳國補充物資,待得吳國是真正的成長起來以後,那怕真是後患無窮的。
「攻下鍾離,誅殺慶封!」
「朱方城易守難攻,而我軍士兵又要千里奔襲,還要防備北面……」
然而,在面對朱方城時,楚國若是不能以十倍之勢合圍此城,光是想從一面進攻就攻破此城,那也無疑是在痴人說夢。
「哦?卻是何事?」
其實,觀從身為楚王的近臣,在其即位前,便是一直陪在楚王身旁為其出謀劃策的主要謀士。
可觀從所言雖是在理,但這件事當真若要做起來,卻又是何其的困難?
但是,就在其勢力鼎盛之時,卻又突然是遭了齊國田氏,鮑氏,欒氏,高氏等族的聯手反撲,其子慶舌被殺,而他則只得是隻身一人逃到了吳國。
慶封所在的鍾www•hetubook.com.com離,如今的確對楚國威脅太大。
慶封是誰?
「然則,此事現在卻是非做不可!」
「哦?子玉也是這樣認為的?」
之前說了,楚國若要拿下鍾離,以目前楚國的實力,唯有是搞千里奔襲,方有一戰之力。而這也就代表楚國所能夠出動的軍隊,其數量必然不能太多。因為所到之處一應所需的補給那自是指望不上的。
所以,這件事聽上去倒是沒什麼,可實際要操作起來,卻遠沒有這麼簡單。
「原來如此……這對我楚國而言,的確算不得什麼好事啊。」
原來,當時的慶封與崔杼在殺害了齊莊公之後,二人便是共同擁立了如今的齊侯,並把持了齊國的國政。而後,慶封又施奸計,除去了崔杼。在齊國成為了實際上的話事人。
是的,現在攻打鐘離的確是最佳時機,此時不動手,又更待何時?
可倘若楚王當真下定決心要討伐鍾離,只怕是要狠狠的下一番血本才行的。
因為顯而易見的,慶封如今被吳國封在了鍾離,這對於楚國而言,可m.hetubook.com.com實在不是什麼好事。
當觀從斬釘截鐵的說下了這八個字,大殿之內頓時陷入了片刻的安靜之中。
不過,觀從顯然還沒有把話說完。他見得楚王之後並未再言,便是繼續說道:
楚國若想要滅掉吳國,那麼拿下鍾離,誅殺慶封便是如今首先要做的事。
還是說他另有所謀?
是啊,拿下鍾離,談何容易?
「因為,如今乃是吳國士氣最為低落的時候,此時若不動手,一旦等吳國是緩過這口氣來,我們還想再攻下鍾離,那可就更難了。」
而這一番話娓娓道來,旁人皆識尋不出半分破綻,即便是李然,也不由得是微微點頭。
觀從身為楚國的間諜頭子,對於這些消息那自然是了如指掌的。
觀從之所以能夠成為楚王的心腹,可見其本身便是具有非凡的遠見。
「此事……只怕絕非易事啊。」
慶封,原齊國的上大夫,曾有擁立如今齊侯杵臼(齊景公)的大功。
而且光是此前的舒鳩之戰,對於楚國而言便已算是打得實屬不易了,現在更何況是比舒鳩更遠,更易守難和_圖_書攻的朱方城?
「回大王,臣也以為此時遷移許人,不妥。」
他們顯然都沒想到,觀從居然會站在李然這一邊。
「大王,比起遷移許人,此時卻還有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今日他會隨王子棄疾一道前來覲見,其實已委實讓楚王感到很是詫異。
他的這一番話,真可謂是字字珠璣,合情合理。
難道說這個觀從,也是心懷正義之輩?
楚王聞聲一怔,當即繼續問道。
這個還說來話長。
而且他總是能在各種微不足道的情報當中嗅出對於楚國不利的那一些因素。而剛才的這一番話,便是最好的證明。
而在楚王即位后,便被任為卜尹,所以他便很少在大庭廣眾之下露面。
「臣獲悉,慶封在去到了吳國之後,吳國的實力可謂是與日俱增,前吳王諸樊之所以膽敢領兵侵犯舒鳩,想來便是有著這慶封的這一份功勞!」
楚王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大王所言甚是。」
要說這鍾離國的北面,乃是直接連接著宋國與徐國的,而慶封又遠在朱方城,此城依託長江天險,極為易守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