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志(二) 楚靈王的崛起
第三百零八章 楚國內部的姦細
可李然畢竟是李然,他又如何會不早作安排?孫武在押解慶封返回的路上,特意設下伏兵,再加上孫武本身的機警和身手,所以他們的每次襲擊,孫武都能化險為夷。
他堅信楚國內部,必然是有姦細的。
李然站起身來,看了看外面一如往常平靜的楚軍大營,笑著道:
孫武聽罷,頓覺有理,當即點了點頭。
楚軍以數倍之力攻城,就算是二比一的換人頭,慶封的守軍也早應該被換了乾淨,又何以能夠堅守半年之久?
就算朱方城的城防再堅固,再如何易守難攻,可實際上的戰鬥力差別擺在那裡,慶封又不是什麼神人,他手下的那些兵將也不是什麼天兵天將,難道還能以一敵百不成?
此刻,人既然已經在自己手中了,李然自然不用擔心楚王會怎麼樣,畢竟實在不行,他去一趟左軍大營,做做樣子也是可以的。
孫武又問到了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
孫武如是質疑言道。
這其中的古怪,難道不值得人深思么?
「可楚王那邊該如何應付?」
聞和_圖_書聲,孫武立時詫異道:
「慶封雖有宋國,魯國等國的物資援助,可他畢竟是做到了僅僅靠著不到一萬人,硬生生守了半年之久,若說他在楚國沒有內應,長卿你信么?」
楚國內部,居然也有他們的人!
在得到了這個消息后,李然自是也不再急著去審問慶封。
慶封若早就得到消息,又為何不早做防備?
「武謹記受教!」
「還有,在他們江淮流域的游擊,此等戰術,若是無有其內部極為準確的消息,吳軍又如何能夠每每得手?」
「在這之前,你僅僅是在群舒之戰與巢邑之戰中出現過,那姦細對你應該還不甚了解,再者你與伍舉商議的計策並未外泄,所以那姦細無法及時得知此消息,讓他早做準備。」
「只是,楚王若欲加封於你,那楚中的其他將領必定不服。所以,這些時日長卿切記隱忍,不可因一時之氣而與楚軍將領發生了口角。」
「先生為何如此肯定?」
「這不難理解,你潛入城中,與伍舉裡應外合的計策和*圖*書,有幾個人知曉?」
所以,李然決定便先試著用這個慶封釣釣魚,但願能願者上鉤。
可誰知李然極為果決的搖了搖頭。
「數國聯軍協同攻城,朱方城已成了死地,就算沒有你我的奇謀妙計,僅靠著人數上的優勢,朱方城城破那也是遲早的事。」
非但如此,而且孫武還能從這些歹徒的口音當中獲取到一條極為關鍵的信息:
楚王的加封,對孫武本人而言可謂實至名歸。可在這些楚軍將領的眼中,那便是楚王的厚此薄彼。他們雖不敢議論楚王,難道還不敢作局針對你一下么?
「意欲遷都一事本就夠他頭疼腦熱的了,放心吧,我們還是有時間的。」
孫武在一路押解慶封返回乾溪的路上,想要結果慶封的人可不在少數。
人,就鎖在左軍大營之中。
畢竟楚音也並非難到無從模仿。諸如陳、蔡這些人,因長期與楚人混居雜處,所以口音也是極為相似的。因此,若是隨便找些陳國、甚至是蔡國人假裝模仿一下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和*圖*書我們率軍趕到舒鳩城外的關隘時,吳王諸樊幾乎亦是同時趕到,若沒有人給他時刻通風報信,諸樊又何以能夠算得如此精準?」
「快去休息吧,這條大魚,咱們或許還得等上好些時日呢。」
孫武感到十分好奇。
「是了。」
這其實也是完全可以預料得到的。
孫武的本事已然不需要多說。
李然皺眉問道。
而李然則是解釋道:
畢竟慶封的身後,乃是一個龐大的暗勢力,這幫人為了不讓慶封落入李然的手中,為了不讓他們的身份曝光,自然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慶封活著抵達乾溪。
「對了,此番大捷,長卿功勞甚大,待得伍舉率軍凱旋,楚王必定會加封於你。屆時,長卿不必顧及為兄的處境,楚王該如何加封,你便應著便是。」
孫武知道李然這是為他好,所以當即躬身拜禮。
「另外,在楚軍剛剛攻打朱方城時,慶封可謂把楚軍是耍得團團轉,而且幾乎每一步都能料楚于先。楚軍僅在朱方城所折損的就高達萬人。他們城中僅萬人,又是如
和圖書
何做到每次都能提前料定楚軍攻城的時日的?」慶封若在楚軍之中真有內應,那他孫武為何能夠如此輕易的潛入城去,並直接生擒了慶封呢?
「先生的意思是……」
畢竟朱方城的戰事實在拖沓得太過於詭異了,根本不符合常理。
難道說,那些襲擊他車隊的楚人乃是其他國家的人假扮的?
「只是,之前楚國大兵壓境,慶封為何始終不棄城出逃。這其實一直讓我感到十分的奇怪。不過,這在確定了長卿在返回途中,是曾遭到襲擊后,這便可以解釋了。」
李然要他隱忍,便是要他懂得適時沉寂,適時收斂鋒芒,能屈能伸,方成大器。
於是,在李然和孫武的一番的商議過後,一場釣魚行動就此定下。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潛藏在楚國的姦細應該也知道慶封此番是必死無疑的了,因此再冒險給他傳遞消息,不過就是多此一舉罷了。反倒不如就此掩蓋了消息,故意讓楚軍破城,而後讓慶封直接死在楚人的利刃之下來得更為直接。」
但令李然有些意外的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連三日,左軍大營內居然毫無動靜,一時風平浪靜得簡直令人感到陌生。
「楚王現在正忙著遷都之事,而且楚王之所以要拿下鍾離,其志也並非是慶封。所以,眼下只怕是沒多少閑工夫來關注這件事的。」
畢竟,楚王曾是吩咐過李然的。他讓李然代勞,前去審問一番慶封。而李然若一直遲遲待著不動,又如何跟楚王交代呢?
李然道:
原來,李然從一開始就篤定楚國內部有姦細。
既然楚國內部有他們的人,那這左軍大營又如何能夠這般平靜?
就連孫武也不由得是有些懷疑起了自己的判斷。
「僅有我與伍舉兩人。」
左軍大營的釣魚行動肯定不能急於一時,李然也準備好好的休整幾日。
李然急忙將他扶起,笑道:
「咱們不妨從頭再理一遍,長卿可還記得群舒之戰?」
可即便他本事再大,他終歸不是楚人。
「先生,若楚軍之中真有慶封的姦細,那此次楚國率數國聯軍攻打朱方城,我卻為何還能生擒住慶封?」
「長卿多禮了,兄弟之間,無需這般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