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志(二) 魯昭公之殤
第五百一十章 趙文子的容人之量
趙鞅聽罷,卻依舊是滿不在乎的回道:
子路「諾」了一聲后,便是遠遠的跟著李然。只見他們兩個在夜幕中正常行走一陣,突然又進入一個拐角處,然後是進入一處屋內。
一來,自是為了掩人耳目。二來也是為了體現他們趙家「務實不務虛」,肯為了大業而「屈降身份」的品質。
只不過,令趙鞅沒想到的是,當李然面對他如此誠意的相邀,李然的內心卻並未是生出一絲的波瀾。
很快,李然便換穿了一身更夫的服飾,並讓孔丘和仲由都留在驛館內等待消息。
而就是因為董狐的那一筆彪炳于史冊的「趙盾弒其君」,這一家族污點,卻是為日後他們趙氏一族的「下宮之難」直接埋下了伏筆!
「唉!先生此言差矣,鞅雖不才,卻也知姜太公昔日不為紂王所用,年七十有二才得遇明主文王。而百里奚在虞國亦是碌碌無為,卻被秦穆公以五張羊皮換得,以致西秦大治,遂霸西戎!既如此,先生又何必過於在意這一時之得失呢?」
趙武,也就是趙盾之孫。而當他日後再次面對自家的m.hetubook.com.com仇敵董家之時,當他們趙氏後來在他手上得以再度振興之後,他所想到的,並非是清算董家。恰恰相反,卻是讓其子嗣輔佐于自家。
「更何況,鞅也不懂得其他,只知先祖父確是有識人之能的。先祖父在世之時,便要鞅務必請來二人輔佐,一人便是董狐之後,董安於。而另一人,便是先生您吶。如今鞅既已得董安於從旁輔佐,唯缺先生。」
「子明先生賢名廣播,鞅早就想與先生相見,奈何卻是一直無緣。今日能與先生相見,實乃幸會。只不過,邀先生以此等方式見面,不免是有些委屈了先生!」
二人促膝入座后,趙鞅則是率先開口言道:
董安於則是先行離開,不多時,又有兩名更夫是進了驛館。其中一個到了房間,脫下衣服,然後趁著夜幕便是悄然離開了,而李然則是跟著另一個更夫是一起出到打更。
他所驚訝的,乃是他的祖父趙武趙文子的容人之量!
「仲由!你暗中跟著大人一同前去,以防不測!」
那為什麼要說這趙武趙文
和-圖-書子是真有容人之量呢?
這一幕,是大大出乎李然的意料,他沒想到堂堂晉國的上軍佐,上六卿之一的趙鞅,竟會扮成更夫的模樣來見自己!
趙鞅見李然一再要將話題拉回魯侯之事上,顯然是表明其心意已決,而趙鞅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先祖父在世之時,就時常與鞅提及子明先生,要鞅日後若得機會,一定要請得子明先生。說鞅只知武事,不善謀略,而子明先生乃謀略絕倫之人,故而我趙氏若欲重振,就非得子明先生不可。」
李然見狀,自不敢怠慢,便急忙還禮。
只獨獨留得一個獨苗,也就是後來的趙武。
這屋子坐落於深巷之中,倒是一點都不起眼。而子路為防止行跡敗露,便只得是在遠處看著,不敢靠近。
這顯然也是董安於讓他如此做的。
他二人雖然此前便早就有了交集,但其實,這才是他們第一次見面。
而孔丘對此,卻依舊是放心不下。
「未曾想到竟是趙上軍!李然失禮了!」
李然聞之,不由大驚。
「趙上軍誠心相邀,但李然已無意于天下紛爭,m.hetubook.com.com恕在下不能從命……」
「趙上軍言重了。話說上回于洛邑之內,確是李然失禮在先。彼時李然只因心情不佳,卻將趙上軍給拒之門外,如今回想起來,李然亦是萬分慚愧。后又聽得他人所言,原來李然的這條性命之所以能夠苟活至今,亦是因為得了大人的恩惠!李然在此,謝過趙上軍。」
「其實,先生還未來晉國之前,董安於此前便已是讓鞅就魯國之事旁敲側擊的詢問于寡君,而鞅如今也已知寡君之意。待得明日,鞅便會帶先生一同覲見寡君,你我二人屆時一起倡議此事,寡君自當會允下此事。到那時,即便是范鞅,也將難以阻擋此事了!」
李然堅定的說道:
正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在他輔佐了楚靈王和王子朝這兩個混球后,尤其是當其父親李耳,與他說得那些「無為」的大道理后,其實此刻的李然也已是萌生了退意。
「這真的是太可惜了,先生如此大才,卻竟會萌生退意。哎……委實可惜了,不知這天下間的紛爭,得到何時才是個頭呢?」
李然則是跟著那個更夫進和_圖_書了屋內。那名更夫點燃了一盞燈,屋內頓時明亮了起來,李然眯了一下眼睛,卻沒有見到其他人。
「先生……當真不再考慮一二?」
兩人一番見禮過後,便是互相打量起對方來。
趙鞅長長嘆了口氣。
李然所驚訝的,並非是他居然會得趙鞅如此重視。
「先生不必如此,此前鞅入得洛邑后,之所以想見先生,鞅可不是去邀功的。而是希望先生能來我晉國,助鞅一臂之力!」
然而,李然聞聲卻是不由長嘆一聲,並是搖了搖頭道:
「趙上軍謬讚了,李然實是愧不敢當。李然數次出仕,最終卻大都是不盡如人意。甚至是連自家性命都險些不保,然如今不過是一喪家之犬,不值得趙上軍如此重視吶!」
李然聞言不由的一笑。
李然說罷,便又是一個拱手作揖,以示謝意。而趙鞅聞言,卻是擺手道:
李然知道,趙鞅此時口中的先祖父,不是別人,正是趙氏的一代中興之主趙武趙文子,李然此前在楚靈王的虢地盟會上大放異彩,故而趙武才會對他是美譽有加。
而這種「選賢任能不避其仇」的容人之m.hetubook.com.com量,或許也正是趙武為何能憑一己之力而振興趙氏的原因吧。
因為他很清楚,當年的董狐,也就是董安於的先祖,可就是那個曾秉筆直書「趙盾弒其君」的史官!
畢竟,面對像趙鞅如今這般的招攬,李然早就已經是姜子牙打妖怪,見怪不怪了。
趙鞅聞言,不由一怔,其失望之色可謂一望而知。
因為,要說他們的這一場「下宮之難」,他們趙氏可謂是經歷了一場滅頂之災,全族險些直接被滅。
「鞅雖不才,若先生不棄,鞅請求與先生一起共謀大事!」
「晉國上軍佐趙鞅,見過子明先生!」
於是,他也只得是言歸正傳,稍稍是整頓了一番思路后,便是與李然言道:
但見那更夫徑直去掉了衣帽,朝李然是深鞠一躬,開口道:
「李然能力有限,實是力所不逮,趙上軍,我們還是說說魯侯歸國之事吧!」
「請恕然難以從命!然此番前來晉國,只是想奉魯侯歸國。待此事一了,然便會和妻女就此隱退,不再過問世事。天下紛爭,屆時也將與然沒有絲毫的關係。趙上軍,我們還是先說說魯侯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