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在春秋不當王

作者:羲和晨昊
我在春秋不當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魯志(四) 孔子隳三都 第六百二十一章 晉國的內情

魯志(四) 孔子隳三都

第六百二十一章 晉國的內情

李然這才是回過神來,並是與范蠡和褚盪一起是回到了李府。
「如今,晉國公室暗弱,而范、中行、智、韓、魏、趙六家世卿可謂是六分其國!」
「最後也就是韓魏兩家,這兩家以一百步為畹,以兩百步為畝,稅率也是十抽其五。其畝制稍大,民眾負擔也較輕,所以或許尚能苟且偷安。」
孫武受到李然的鼓勵,又道:
「員謹記先生之言!」
「尤其是在范鞅去世之後,晉國身為伯主而無德于天下,是以如今天地之間皆為禽獸食祿!然則,正所謂『剝極必復,否極泰來』,天下之勢只怕也是將有驟變!先生之才既勝武十倍,於此間之理不可不察啊!」
「武以為,不久之後,范氏和中行氏,註定會率先敗亡!」
「哦?長卿兄何出此言?」
孫武的這一番分析,分析得可謂是有理有節,頭頭是道。
「呵呵,趙氏如今已有陽虎相助,倒也不急於這一時。長卿雖是長於用兵,但關於此事,長卿卻還需得多多觀察才是啊!」
「武以為,先生可輔佐趙鞅,匡扶晉國以復為天下伯https://m•hetubook.com.com主!進而可匡正姬周,以靖安天下!」
「長卿說的很有道理,此番亦絕非淺薄之辭啊!」
孫武則是繼續淡然言道:
孫武和伍員一齊立在車輿上拱手作揖,李然遲遲不舍回去,直到馬車看不見了蹤跡,卻還是沒動一下。
只見孫武又是一拱手,並開口道:
當下,伍員和孫武便一起收拾了一番就要出發。
李然聽得孫武的這一番見解,也是深感欣慰。
不等李然說話,伍員先是好奇問道:
最後,更是提出讓李然可以輔佐晉國趙氏,趙氏勢力崛起的話,晉國也有可能會再次稱霸以靖中原諸侯。
接著,只聽孫武是繼續侃侃而談道:
李然在客廳是見得孔丘,孔丘如今身居高位,政事繁忙,如今又值多事之秋,可謂是焦頭爛額。
伍員聞言,亦是拱手回道:
「先生,這是武昨晚所書,還請先生過目!」
「先生,該回去了。」
「哦?長卿不妨說上一說,為兄願洗耳恭聽!」
而不是像其他大多數的卿大夫一樣,眼裡從來就hetubook.com.com見不到庶民,更不能辨識這其中的微妙。
聽得李然對自己的這最後的點撥,孫武亦是拱手應道:
「而如今趙氏,唯缺智計之臣!雖說,董安於,陽虎皆為能臣,但終非經綸濟世之人!」
孫武在上馬車之前,徑自是來到李然面前,並是遞上了昨晚他所寫的信簡:
隨後,李然又對伍員言道:
「六卿之中,如今也就這兩家的畝制最小,收取的稅丁卻是最重,畝小且又抽其五成。兩家可謂斂財無度,民眾不堪負重。而且官吏眾多且大都驕奢,軍隊龐大又屢屢興兵。長此以往,何以能堪?孫武料其必將眾叛親離!」
其實,李然對趙鞅的印象一直都還不錯。無論此人的目的到底怎樣,也無論他日後究竟會變得如何。
「而下一個,則是智氏,智氏的畝制只比中行氏,范氏稍大一些,以九十步為畹,以一百八十步為畝,稅畝也是十抽其五。」
這時,孫武繼續說道:
「不曾想孫長卿竟是就此離開了……丘曾還想著,若長卿不嫌棄,可為我魯國司馬一職,哎……著實和-圖-書可惜了……」
「先生之鴻鵠遠志,武再清楚不過,期有一日,先生能走出困頓,重振旗鼓。」
所以,他對於趙鞅,也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武乃是視其民力而有此臆斷的,就範、中行氏兩家而言,他們皆以八十步為畹,以一百六十步為畝。」
李然聞言,這時倒也來了幾分興緻,便是應道:
只聽李然是緩緩言道:
李然、范蠡、褚盪等人相送,又是一番依依惜別。
范蠡在一旁說道:
李然接過信簡,並是回道:
「而趙氏的情況,就與那五家截然不同!六卿之中,趙氏畝制最大,以一百二十步為畹,以兩百四十步為畝。且其兵吏也是最少,上者寬政待民,下者溫飽有餘。趙氏之子民,負擔最輕,晉人也無不擁護趙氏。」
李然看完,合上書簡,深思良久,不由得嘆息一聲,遙想初見孫武的場景,第一次讓孫武帶兵,孫武那興奮勁兒,不由嘴角不由一笑……
「武如今身在吳國,若有事,可續信簡聯繫,武便在天涯海角,也必趕回!」
「先生台鑒:敬頌海安,武率寫數語。武hetubook.com.com本一無名小卒,一竅不通,得先生之厚愛,伴先生左右,先生光輝如日辰,言行舉止,戰事詭變,政事奇通,武如饑似渴,學習甚多,在武心中,先生亦師亦友!亦主亦兄!感莫能言!」
「趙鞅……」
但是,要說讓李然親自輔佐趙鞅,他目前卻還是無有此心的。
「先生鴻才,時懷渴想,臨書倉促,不盡欲言,敬請福安!孫武親書!」
孔丘得聞孫武已然離開,不由先是惋惜道:
「長卿,其他叮囑的話,兄也不再多言,唯祝長卿一路順風,早成大業!」
「想起先生近些年來,唯有一字:苦也!」
「多謝先生指點!」
畢竟,在他看來,趙鞅雖說目前來講,品行是要好過王子朝,性格又比楚靈王更為忠厚,但是究竟日後會變成什麼樣,尤其是當他真正的成為權傾天下的那個人,他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李然眯了一下眼睛,覺得孫武說得是頗有道理。
「也同樣是百姓困頓,吏眾兵多,主驕臣奢,且智氏又同樣是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亦其必將重蹈中行氏的覆轍!」
他知道,如今孫武在自己的熏和*圖*書陶之下,已經學會了如何從細緻末微處入手,去分析天下的大事。
「另還有一事,武知本不該再提,但又實不得不言。宮兒月此女,居心尚且不明,固然其狀似夫人,但終非其人,還望先生能夠明辨!」
這時,屋外又報孔丘來到。
「而且,如今范鞅已死,趙鞅繼得中軍將,乃為當今的晉國正卿。因此,我斷定趙氏必在趙鞅之手復興!而晉國也必將在趙鞅的手上復霸天下!」
「武本該肝腦塗地,一世跟隨先生,而世事難料,今日終有一別,還望先生莫怪,人生聚散終有時,待武完成此願,定當回至先生身邊,再續前誼!」
「武不才,跟隨先生許久,如今也敢一窺這天道之變換!」
反正他也是多次救助李然,李然還是非常承他這一份情的。
所以,李然也時常會想起趙鞅來。而且,當陽虎走投無路的時候,李然也才會把陽虎舉薦給趙鞅,好讓其得一助力。
「子胥,我知你報仇心切,但是還請子胥聽我一言,切莫是讓仇怨蒙蔽住,遇事要多和長卿商議,不可貿然行事!」
李然回到書房,打開信簡,只見上面寫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