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樑城破
若是進城,那可不就是一邊要忍受著梁人的反抗,一邊還要捏著鼻子去給他們送飯,這不純純冤大頭嗎?
等快到了的時候,先前那隨從,匆匆趕來了。
那這一切,自然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那麼消息沒錯,一切就是真的了。
首先大樑,這是肯定保不住了。
這歡呼由遠及近,很快蔓延了整個連營,聲勢震天,令整個天地都陷入了歡呼的海洋。
鄭國使者在出發前,就聽聞了此事,當時心中還頗有期待。
但此時徐國和梁國敗給了楚國,這帶來的意義和對天下局勢的改變,就實在太大太大了。
扣下幾十萬青壯,也能變相削弱鄭國戰爭潛力,這就是另一個算計了。
這些人,才是梁國的統治核心,是梁國的基石架構。
而是他們躲在了城中某處。
「找到你了。」
不過除了割讓海陽郡外,那些出自海陽郡的鄭軍士兵,你們不能帶走,必須留在當地。
區區一個戰敗之國,喪家之犬,誰在乎呢!
「既然如此,那就下去簽訂國書吧。」
可眼下,梁徐百余萬聯軍都敗了。
這一個個方面戰場上,楚國不斷積累的優勢,梁國不斷消磨的實力、潛力,才是決定大樑歸屬,決定梁郡歸屬,決定中州歸屬的重要因素。
所以這位使者,在取得了陸淵首肯后,便也坐不住。
見鄭國使者沒什麼意見,陸淵也沒繼續抓著不放,達成了共識后,就爽快簽訂了合作。
這些梁國的良民,改造改造,還是能夠吸收消化的。
一念至此,本來還想抱怨幾句的使者,心中頓時澆了盆涼水,再也沒什麼埋怨的念頭了。
不過再怎麼心痛,為了和平,最終也會接受的。
當楚軍圍向大樑的時候,城中的梁人,也收到城外聯軍慘敗的消息了。
在這個超凡末世的尾巴上,不管是武力,還是人才,都是由這些人提供的。
後續就算梁國內部,能重新選出一位皇帝來,在這之前,一段時間的混亂,也是免不了的。
鄭國,真撐不下去了。
鄭國使者見到這突然變故,不由神色微變。
楚軍一直都處在準備中,隨時都做好了北上支援青玉真人,或者攻打大樑城的準備。
……
尤其是在經過接連的徵發后,城中可謂戶戶都出了男丁,連番大戰下,家家都有人死在了楚軍手中。
現在青玉真人正統兵追擊潰敵,想來不要多久,就會有更大的捷報傳回了。」
不然讓分身和其他人去辦,以梁帝先天第二境的實力,對方一心想逃的話,還真不一定能留下他。
雖然不和_圖_書是不能這麼做,但真做了,楚國的名聲也就徹底臭了。
所以城中只剩下了兩位先天,其中就包含了梁帝。
就彷彿在他背後,壓著整個鄭國的命運一樣。
當打了近五個月,這十二位先天,在歷次戰鬥中,已經損失了八位。
這些事情,就不用陸淵去多管了。
入城之後,第一要務,自然是搜捕那些梁國的高官公卿了。
可現在這兩個在鄭國眼中,實力強悍的霸國,聯合起來,卻敗給了楚國。
附近巡邏的一些楚兵,聽見這此起彼伏的歡呼,一個個也有些微愣,但受這氣氛感染,也跟著歡呼起來。
也就只有陸淵常規大宗師的戰力,才能說一定能逮住對方。
自己則繼續帶著使者,朝著商議兩國國事的地方走去。
兩國進行外交,當然不可能嘴上說說。
「沒找到?」
不過想到國內那糟糕情況,最終還是咬咬牙道:「可以,陛下這個條件,臣可以代我皇答應。」
所有的青壯,在戰爭降臨后,都被強征入伍了。
「這是何事?」
……
在這大勢之下,所謂的天下第一城,也不過如此。
叫了一個隨從,讓他去營中打聽。
甚至有著分身神念聯繫的他,比所有人還要更快知道。
鄭國使者還是很有逼數的,知道自己並不值得楚國如此大動干戈,就連他背後的鄭國也不值得。
這些沐浴在天子腳下的梁國子民,一個個都與梁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利益綁定的不知有多深。
才到外面,與前來接洽的楚國官員走了一會,忽然遠處大營,傳來一陣歡呼。
下方鄭國使者聽到這個要求,眉頭微皺,這可不在他授權範圍內。
剩下四人,又有兩人去接應徐國大軍了,現在下場,估計也不怎麼樣。
一道赤紅之陽升起,他化出外身,朝著東南氣運所在墜去,勢不可擋。
這無疑是陸淵不能接受的。
他是可以肯定的,梁帝絕對還在城裡。
要是不能解決唐國,有這麼個威脅在,今後等楚國打來的時候,大夥也就別想著抵抗了,直接投降好了。
要是楚國在豫州不搞事了,那麼盤踞在豫州的各國,乃至於旁邊青州的徐國、梁國,都會聯合起來,先滅了唐國這噁心的傢伙。
這麼一個沒有腦子,只知道對外擴張,嚴重威脅到各國安危的傢伙。
大家都在發展,只是比誰更快而已。
只是為了嚇自己,沒必要動員幾十萬大軍。
先前,因為上述種種麻煩,陸淵暫時不想進大樑城。
若要形容的話,那就是一個個都是忠和-圖-書君愛國的良民。
陸淵聽到這話,眉頭一皺。
於是剩下的一些守軍,立刻軍心渙散,許多人直接就棄城而逃了。
同時。
甚至就真的如鄭國想的那樣。
他起兵北伐,想奪的不是一座大樑城,而是整個中州,整個天下。
「萬歲!」
而徐國,這次出兵百萬救大樑,也是早就傳遍了各國。
而且百萬人口,也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不過聽著歡呼,他也知道這應該是好事,所以心中也無什麼憂慮,只是見鄭國使者一臉惶惶的模樣,就主動提議。
若不是聽著這些動靜都是歡呼,他差點就以為楚軍營寨中發生營嘯,出現兵變了。
到時挾整個青州之力,直接橫掃過去,各國還不是如同梁、魏一般,灰飛煙滅了。
在徐軍抵達后,前後派了數波接應大軍出去,鏖戰大半月,這大樑城內,早就空虛無比。
他只是確定一個大方向,後面自有相關官員,去和鄭國使者商定細則。
還有圍了那麼久的城,城內早就乏糧缺糧了,這近百萬張嘴,也需要楚國去救濟。
原本大樑城內,有十位先天,後面谷熟三府淪陷,又逃回了兩位先天,這便有十二位了。
接下來,註定是一場節節敗退的唇槍舌劍,自己要為整個鄭國的未來奮鬥。
海陽郡的人口精華,就是當地的那些鄭國士兵。
新鄭城,同樣沒守多久,就丟給了楚人。
負責接待的楚國外交官員,顯然對此也有些困惑。
這麼一層關係下來,想指望城中的人,對楚國有什麼好印象,有什麼好態度,那絕對是多想了。
他不知道,以上這些消息,是不是楚國人特意放出來,準備嚇自己的?
甚至,現在佔領的地盤,都要在唐國的打擊下,慢慢給吐出去。
想著如果徐國能救下大樑,讓楚國受到挫折,導致戰局不利。
以唐國現在在周邊各國心中,那人憎狗嫌的印象,這國家,根本是沒法得到各國認同的。
從去年開始,天底下敗給楚國的國家,多了去了。
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所以陸淵從圍困大樑以來,就一點都不著急奪下此城。
「我去問問。」
站在城樓上,環顧城內一圈,當掃過城東南一角后,看著那裡如同火炬的氣運,陸淵眼神一亮,嘴角露出笑意。
只是入城片刻,等楚軍都進入皇宮了,也沒能找到梁帝。
這是我的底線條件。
直接行禮告辭,出了大帳,就去尋楚國相關官員,商討細則了。
而有先天宗師盯著,哪怕是梁帝這種高手,也別想瞞過同為先天的其他人和*圖*書,悄無聲息的出城。
整個城中上下,守軍也不過五萬餘人了。
「陛下,臣等搜遍全城,也未能發現梁帝,還請陛下降罪。」
負責此事的一位先天將軍,不由趕來請罪。
面對一個控制了一州地盤,並且還吞併了整個鄭國的唐國,在豫州的楚軍真要對上,那無疑是個極糟糕的事情。
楚國取得了大勝,這形勢自然不同。
「使者,這邊請,我國各部的官員都等著呢。」
然後。
梁人獲得消息的速度,肯定是不如自己快的。
那就見仁見智了。
青州,至此,大局已定了。
這使者心中想要痛罵出聲,可突然想到,自己這邊貌似也沒好到哪去。
沒費多少力氣,楚軍就進入了大樑城。
因此,攔住唐國難下的腳步,用鄭國當擋箭牌,堵在前面,其實是個相當划算的買賣。
而趁此機會,楚國便能更進一步,大佔好處了。
眼下不就多了一個多要好處的機會嘛。
真算下來,撐了一年多的大樑,比他們強的多了。
腦海里,將所有利弊過了一遍,陸淵總算有了決斷,看向下面的鄭國使者,他點頭道:「你們的條件,朕可以答應。
哦,不,敗給楚國也沒什麼奇怪的。
尤其是那梁帝,作為梁國核心,如果能趁此機會殺了對方,就能讓梁國中叔短暫癱瘓。
『這些豎子、廢物,這才打了不到一月吧,結果就敗了,真真爛泥扶不上……』
有著這麼一份便宜在,所以他才親自動手了。
只要各處戰場上勝了,積小勝而累大勢,那麼哪怕梁國在大樑有再多優勢,在失去了整個天下后,也保不住這麼一座孤城。
這不。
「稟大人,問清楚了,是青玉真人領兵大破徐梁聯軍。」
在軍營之中,人傳人的現象,是很普遍、很密集的。
不僅大樑保不住,就連後面的山陽郡也保不住,甚至連剩下的青州之地,也保不住多久了。
等楚軍殺來后,城上一些還在堅守的梁軍,也徹底放棄了抵抗,直接開門請降了。
決定大樑城歸屬的,從來就不是城中那五萬守軍,也不是那百萬百姓。
在此之前,自然一切照舊。
看著旁邊笑盈盈望著自己的楚國官員,鄭國使者心中生出悲哀。
梁國雖然落魄了,但底蘊擺在那裡,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強國,至今還站在各國第一梯隊。
但還是那句話,沒意義。
若是陸淵想的話,其實隨時都可以拿下此城。
在鄭國求和,任城失守,徐國大敗后,哪怕大樑還在梁國手中,對方也已經大勢已去了。
這可是百萬人啊https://www.hetubook•com.com。
因此,唐國必滅,還要早點滅。
「是,我這就來。」
反正陸淵認為,只要能奪取一個青州,自己獲得的好處和發展,肯定要強過內鬥的各國的。
經過這接連不斷的大戰,在楚軍的長久打擊下,大樑城內的梁國先天,折損可謂慘重。
能答應的話,那麼和談就成。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大樑城這個有著象徵意義的據點,顯得頗為重要而已。
他自己這次出使,或許能取得不錯進展,讓鎮國少付出些代價。
陸淵親自出手,目的自然是奔著,直接留下這兩位先天來的。
說話間,他不由想著,這條件帶回去后,皇上估計就要更心痛了吧。
而是城外的百萬聯軍,是東路行營那邊的任城郡戰場,是正在準備重組的陽夏行營。
有著這些人,才有了梁國。
這就是如今席捲了半個中州后,帶給他的底氣。
但聽著此時都還沒徹底平息的歡呼,說是假扮出來的,也就太假了。
可正是因為是真的,才讓他感到心頭惶恐。
隨從朝著領路的楚國官員行了一禮,然後彙報細節:「徐梁聯軍大敗,據傳斬敵十余萬,潰逃者無數。賊敵百萬大軍灰飛煙滅,大樑的外援,算是徹底沒了。
所以此時找不到對方,不是對方消失了。
他生出這個念頭,越想越覺得可能。
剛剛接見完使者的陸淵,自然也收到了大軍取勝的消息。
已經成了各國腹心之地,最大的一個隱患。
這樣想著,陸淵運轉功法,法力匯聚于雙眸,一點靈光閃過,城內所有人的氣運,頓時映入了自己眼帘。
不答應的話,那便繼續打下去吧。」
真讓唐國滅了鄭國,讓唐楚接壤,那麼兩國之間,要不了多久,就要爆發大戰了。
既然肉眼找不到人,那就找對方的氣運吧。
因為在得到前線大勝的消息后,自己就第一時間分派先天宗師,把他們安插到大樑城各個城門方位,提前就封死了外逃的道路。
徐國就更不用說了,那是老牌強國,這些年跟著魏國混,在天下也打下了偌大名聲。
但眼下的大樑城,裏面只剩下一些老幼婦孺,沒多大威脅,自然也就沒必要做的那麼絕了。
這已經成了各國共識。
眼下不就是嗎?
比如暗地裡的偷襲,層出不窮的抵抗,那些梁國餘孽的刺殺等等,都是免不了的麻煩。
在現在這個時候,奪下大樑城,對楚軍來說,並沒有太多好處,反而會多出城內近百萬的平民,多出近百萬張口。
所以陸淵才放棄了幾百萬人口。
而唐國吸引火力的這段和*圖*書時間,各國自然就沒太多精力,來顧及楚國了。
『楚人贏了,那麼先前許諾的條件,還會算數嗎?他們會不會得寸進尺,獅子大開口,討要更多好處……』
「大楚萬勝!」
作為一國之主,梁帝的氣運,比起普通人,那個真如燈光比之螢蟲,耀目無比的。
沒有修行過特殊功法,進行遮掩,想找出對方來,對於修習氣運之道的陸淵來說,那還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
下一刻。
鄭國使者感受到了氛圍的變化,扯著嘴角強笑了笑,然後邁著沉重的腳步跟上。
因此當陸淵的命令下達后,十萬大軍立刻就整裝待發了。
至於少了這麼一個攪屎棍,以後楚國想要統一中州,會因此增強的難度。
梁國、徐國敗了,還是在這麼個關鍵時候。
楚軍與城中的梁人,那可是有著殺夫、殺子、殺父、殺兄、殺弟的血海深仇。
楚軍這個時候進城,肯定會面對許多麻煩。
這些人,要是讓鄭國帶走了,剩下一堆老弱婦孺,對楚國來說,有什麼大用?
不僅是十萬兵馬,軍營內還留守的先天宗師中,也有八人,隨著他一起出動。
可要是不這樣,難道還能屠了整座大樑城嗎?
正式的外交禮節,是需要互相交換國書,在金冊上寫下內容,然後蓋上國印的。
所有人都清楚,在百萬援軍都敗了的情況下,大樑城,是肯定守不住了。
可他沒有說什麼,作為楚國一份子,楚國越強大,他的好處就越多。
唐國成事不足,但給大夥扯後腿的本事,還是十足十的。
意識到總攻時機已到,陸淵沒有絲毫猶豫,親自點起了大軍,就直奔大樑城而去。
可誰能想到,自己才剛到的大樑城下,這兩國聯軍就這麼敗了?
帶路的楚國官員,自然看出了徐國使者心中的些許想法。
等國書商討出來了,製成金冊,蓋上大印,也就正式生效了。
但再怎麼重要,也不過一座城池而已。
正當大營內,楚國各個官員,在想著怎麼儘可能盤剝鄭國的時候。
楚國也能趁此機會,快速滅亡梁國,進而奪取青州,完成北伐大計。
聽到這話,旁邊的鄭國使者神情一變,眼中閃過惶恐和驚疑。
犧牲一個唐國,完成整個計劃,這對楚國來說,無疑是件美事。
無論是用來提供氣運,還是拿來生產錢糧,那都是極大的收益。
唯有留下所有的青壯男子,海陽郡地方,才能繼續生產,給楚國提供財稅錢糧。
至於鄭國怎麼想?
先前隨便消耗炮灰,那是為了減少地方的不穩定因素,同樣也是確實有著這麼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