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長生不死,我以氣運修仙

作者:明月共舉杯
長生不死,我以氣運修仙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五十六章 棄城而走

第四百五十六章 棄城而走

促成四國結盟,或許能給楚國帶來一個強大對手,給他們減緩極大壓力。
「總管,探騎已經回報,城外諸多街道村落,所有徐人百姓都被遷走,除了城中守備的徐人外,已經沒有一個活人了。」
可惜徐軍不弱,楚軍更強。
要知道,徐國收編徐州本土的蠻夷,可才不到一年時間。
我等返回徐州本土后,想要反攻回來,也許足夠兵馬,這些都少不了百姓提供。
眾臣聽到徐帝所說,心裏也是惶恐不已。
被眾多大臣如蒼蠅一樣,在耳邊嗡嗡嗡的叫了許久,徐帝也從恍惚中回過神來,看到那一個個神情畏懼的臣子,心中就是極大的厭惡。
所以他們雖然對此次出使,保持著不小期待,但也沒真的把此當成救命良藥,把希望全壓在這上面。
真想等這些盟友起作用,今秋是不可能了,怕是要待到明年,才有成效。」
現在楚軍旦夕而至,我們該如何應對,大家拿出個辦法來吧?」
留在本土的人,經過數輪徵發男子從軍,大量精華人口南調,此時怕不是連八九百萬人都不到了。
這時下方眾多臣子,在得了首相親口確認,知曉現在已無半點挽回機會後,一個也紛紛開口。
最後能撤走多少人,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原先徐國強盛,那些蠻夷為了生存,所以選擇了投靠徐國,貢獻出來人口兵馬,為徐國所用。
這個時候,兵部侍郎趙光逢站了出來,行禮稟告道:「如今樂安郡內,無鹽城派了一百二十萬大軍,六位先天,這路兵馬此時正與楚地所帥的楚軍主力交手,雙方戰事正酣,根本無暇顧及它處。
趁著蛇丘城的楚軍還沒把他們後路截斷,也立刻讓那邊的大軍後撤。
但,不管眾人心中如何去想,也不管他們怎麼樣埋怨咒罵,守城的兩位徐國先天。
就算能來救援,也不可能是大部隊,頂多是數萬、十幾萬的小股人馬,面對楚軍百萬大軍,也無濟於事。
沿途所過府縣,守軍早已抽調一空,根本毫無抵抗之力,擋不了楚人。
蛇丘城破,守軍出降,通往樂陵的西南大門,轟然打開了。
徐國戰場,就這樣隨著蛇丘城的突破,迎來了驚天逆轉。
這些人口留下來,只會便宜楚人。
而徐軍忙著撤離,一個個也沒太多精力顧及這些,大軍撤退雖然進展較為順利,但遷移百姓的想法,卻差不多宣告破產了。
要不然,一座有五和_圖_書十萬大軍,兩位先天駐守的大城,為何破得如此之快?
殿下眾臣,聞言盡皆啜泣。
城破已經是既定事實,楚軍即將到來更是泰山壓頂。
唯有那高高的樂陵城頭上,能看到一個個神情緊張,但數量稀薄的徐軍守著。
明白歸師勿遏,也改變了決策。
這座徐國的南都,前所未有的虛弱著。
南方和東南的兩路徐軍,再留了兩三萬兵馬,虛張聲勢后,六位先天大將率著二十萬主力,連夜就逃回了樂陵。
樂陵的各項旨意,在皇帝重臣的推行下,迅速的傳了出去。
陳尋安聽到吩咐,立刻應下,然後為難道:「只是這些地方,楚人步步緊逼,幾路兵馬想要順利撤離,恐怕沒這麼容易。
前線各路兵馬收到后,悲憤絕望之下,也為了活命,立刻開始了動作。
僅僅花了十天時間,楚軍就攻取了這兩個府,一路行軍四百里,然後抵達了樂陵城下。
至於蛇丘城,除了留下兩位先天,十萬楚軍,用來坐鎮這個新得的重城,順便看押投降的三十萬徐軍降卒外。
下方徐國內閣首相,一直盯著這個外交事宜的宰相陳尋安,此時站出來回稟:「陛下,我國使者雖已促成四國和解,但四國也不過剛剛停戰而已。
最終下令,放棄了積極阻攔,只是在外圍做些騷擾牽制,儘可能的遲滯對方的撤離速度,為其它幾路大軍趕來爭取時間。
但局勢如此,由不得他們不逃。
「臣遵命,稍後便會安排,讓各地兵馬撤離。」
請陛下保全有用之身,率我等於來日再和楚人決戰。」
將事實講述這裏,趙光逢沉默了一下,還是艱難開口:「所以臣以為,為今之見,想要攔住楚軍,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現在整個樂陵郡內,除了城中的幾千宮廷禁衛外,已無任何兵馬可調。
剛剛促使徐人做出是想決定的青陽子,也很快開始了自己的新動作。
沿途所過,都沒碰到任何一支徐軍。
徐州本土那邊,雖然又緊急徵召了五十萬大軍,但命令才剛剛傳下去,各地兵馬正在集結。
伴隨著一聲聲凄厲的驚呼,一個從西南而來的消息迅速傳開,整個皇宮陷入了驚懼之中。
正當徐國人籌備著逃跑計劃的時候。
但這也只是騙騙底層人而已。
不度過這個難關,在場眾人都沒有好果子吃,說不定明天就要成為亡國之人,淪落為楚人的階下囚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
他們將在這裏堅守到最後,給後方各路兵馬的撤離和百姓的遷移,爭取足夠時間。
聽到宰相陳尋安的話,徐帝心中最後一個希望也破滅,絕望之下,精神都有些恍惚。
甚至就連樂陵城外,也沒看到徐人的任何防禦工事,除了外城街道上一個個大開房門,已經提前被遷徙走主人,看不到一個百姓的房子外,連半個徐軍的影子都沒見著。
打鐵還需自身硬。
現在這個樂安郡內,徐軍數量,大約還在一百三十萬左右,先天宗師還有十二人,這股力量已然不弱了。
下完了抵達后的第一道命令,又看了樂陵城一眼,青陽子轉身離去。
楚人不是想要青州嗎?
大量兵馬直接開始往後撤,然後再大河南邊的渡口,直接登上緊急趕來的船隻,往著河北而去。
因為有著優勢,所以那邊的人想要撤走,就簡單很多了。
青陽子領兵來到城外,帶著麾下部將,觀望著這座期待已久的徐人帝都,眼神冷冽。
而徐國,也在沉船之前,做著最後自救。
而楚軍抵達了樂陵城,也只在旬日之間而已。
當然,也有那剛烈之人,對於趙光逢這種棄都而逃的提議,不由怒目而視,將其視為賣國奸賊。
難道這楚軍,真就跟傳言所說一樣,那麼的不可抵擋嗎?
但要說是什麼見效神葯,能立刻解決楚軍帶來的壓力和威脅,那也是想多了。
「遷都北狩……」
這個結局,沒人願意接受。
楚軍要是真那麼容易對付,梁魏趙等曾經稱雄天下的霸國,也就不會相繼滅亡了。
既然城裡這些徐軍想要留下來,那正好,一個也別想逃了,跟著這座城陪葬吧。」
身後有人收到消息,匆匆趕來彙報。
一念至此,眾多繁雜心思,就湧上了來。
誰也沒能想到,明明已經往蛇丘城加派了三十萬大軍,但這城依舊破得那麼快,甚至連多撐一月都做不到。
說到最後,趙光逢拜服於地,哀聲請求。
自己則繼續帶著四十萬楚軍,和完成了整編的六十萬降卒,以及營中的九位先天和那位徐國投降的先天,向樂陵而去。
雖然當初派遣使者,前往出使豫州四國的時候,徐國內部都對此信心滿滿,把此策吹成了破楚神計,能挽狂瀾于既倒。
但結果,此時也明了了。
以國中擁有的船隻數量,想要將所有人撤走,怕是要忙碌到入冬,大雪和圖書冰凍了河面,才能勉強做到。
只是想要保命,也只能棄家而逃了。
打了幾次,陸淵也察覺到徐軍士氣,在絕地求生之下,出現了大幅度的上升。
先前派出三十萬援軍,趕赴搖搖欲墜的蛇丘城,便就是自救行為。
聽完彙報,青陽子微微點頭,然後看著遠處城頭,冷笑道:「不過想靠著區區一座死城,就攔住我,也未免太想當然了。
大軍一到,城中官員要麼棄城而走,要麼開城投降,輕鬆至極的就拿下了。
還是城中守將那般無能?
旁邊重臣見此,都不由痛心垂淚。
可現在徐國遭受慘敗,那些投后的蠻夷也在南方戰場中,損失慘重。
這一系列事情,都需籌備規劃,很難立刻派兵來援助我國。
這期間,楚軍絕不會坐視,肯定會加以阻攔干擾的。
想要治病,除了良醫良藥,還得自己努力自救才行。
徐帝張了張嘴,最終嘆息:「儘力而為吧。」
而且幾百萬人,想要把他們撤回河北,所需船隻也是個天文數字。
還有此時站在控制之中的地方百姓,讓他們跟著一起遷移回去。
國難當頭,這些人一個個只想保全自己性命,就沒一個人願意站出來為國殉身的。
沒人想放棄眼前基業,灰溜溜的跑回老家。
而是直接在破城當天,就下達命令,大軍即刻北上,一刻不停,直接向著樂陵城開拔。
無鹽城那邊也是。
「陛下,大事不好,蛇丘城破了!」
說話間,他心都在滴血。
想從本土調兵,已是來不及了。」
哦,對了,青平郡那裡也是。
『都是些國之蛀蟲,都該死。』
相比於樂陵這邊小心翼翼的撤離,無鹽城倒是簡單許多。
一股亡國的悲哀,籠罩在所有人心頭。
只是從立刻就死,變成了拖了大半月再死,效果有,但還是救不了命。
怕不是要不了多久,就要步入已經滅亡的趙國後塵,消亡在蠻夷的人潮之中了。
蛇丘城身後兩個樂陵郡的地方府縣,也因此變得極為空虛,沿途十數座城池,都沒有任何軍事力量把守。
趁著還有些時間,趁著楚軍還沒反應過來,能撤走多少人,就撤走多少人吧。
「大徐千年國祚,可不能滅亡在我等手中,北狩宜早不宜遲啊。」
那邊徐軍的實力,除了先天宗師方面,比楚軍差了些外,其它實力是要強過楚軍的。
那裡徐軍佔據的優勢更大,楚軍別說阻攔對方撤走了,就連阻攔對方https://m.hetubook.com.com遷移百姓,都收效甚微。
大敗之下,利益受損,自身又沒有足夠的威懾,怕不是那些剛剛投靠的蠻夷,瞬間就要造反。
此時已經是八月,距離十月入冬降雪,僅有不到兩月的時間了。
這個自救行為,雖起到了一些效用,但也沒想象中的那麼有用。
「陛下,趙侍郎說的不錯,眼下情況危急,確實要及早打算,趁楚軍沒來之前,北狩故都啊!」
才剛剛安定的徐州之地,也立刻要動亂起來。
「是啊,要是等楚軍抵達,我等想走都走不了了。」
而且各國出兵多少,糧草調集,方略規劃,戰場路線……
這些人亂了,本土能好到哪去?
大殿內,收到消息,緊急趕來的朝廷眾臣,此時一個個面色嚴肅,眼神中壓抑不住的惶恐。
本土八九百萬人,一半都是蠻夷。
又見到幾次交手,自己這邊也沒佔到什麼便宜,反而付出了不少損失。
同時在得知了徐軍有遷移百姓的舉動后,派出大量游騎,深入徐國後方腹地進行騷擾,不讓對方圖謀得逞。
許多人心裏都想著,這大徐,怕是真不行了。
面對楚國兩路行營,以及還有一路正在趕來的行營,徐國根本沒有抵抗之力。
聞訊而來的楚軍想要阻攔,直接就被列開正式的徐軍攔住,雙方列陣而戰,誰也不輸誰。
其等往年結怨已深,倉促之間,想要握手言和,沒有那般容易。
想到這裏,徐帝心中一緊,也顧不得哀嘆青州的丟失了,連忙道:「除了北狩之外,南部和東南部防線,那裡的兵馬也別守著了,立刻讓他們撤回來,跟著一起北狩。
是楚軍太過厲害。
而坐在上首的徐帝,神情也有些發白:「眾卿,楚人攻破了蛇丘城,現在百萬大軍浩蕩而來,直奔樂陵。
這些都是我們來日反攻中州,保全徐國的資本,要盡量保留下來。
南方戰線和東南戰線,先前各派了十五萬兵馬和三位先天,如今和楚軍鏖戰數月,各自兵馬都損失不小,也沒有餘力顧及它處了。
只是讓他們想辦法阻擋楚軍,一個個互相對視,面面相覷間,都沒什麼辦法。
在這艘大船沉沒之前,諸多醜態,正慢慢上演。
他們這些掌握一國之權的高層,哪個不清楚,事情絕沒那麼簡單輕鬆。
朕給他,只不過給的是個空架子,人都沒了,數千里赤地,讓他們慢慢去恢復填充吧。」
「陛下。」
徐帝在心中暗罵,頓感無力,嘆m.hetubook.com.com息一聲后,看向宰相陳尋安道:「陳相,勢不可違,既如此,為保徐國,便北狩吧。」
好在徐軍控制的區域,也就百萬人口。對方就算全部遷移了,損失也不大,還在陸淵接受範圍之內。
然後這些人作為樂陵守軍,成為新一道防線。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援軍雖好,但在援軍抵達之前,他們徐國還得自己撐住。
為保徐國國祚,為保陛下安危,臣請陛下率領朝堂諸公北狩,返回故都琰城。
空曠的原野上,原本的繁華已經不在,天地陷入了肅殺。
……
徐州本土還有數十萬大軍,還有鐵林公坐鎮,靠著大河天險,還有即將到來的冬季大雪,足以將楚軍攔于河南了。
樂陵,皇宮。
現在放棄南方的精華,灰溜溜的逃到北邊去。
明白事不可為之後,徐帝就開始清點起現在的家底,想著儘可能減少損失了。
正常來講,以此想要守住一郡,其實是綽綽有餘的。
「全都空了,看來那些徐國君臣,是打定主意,要跑回老家了。」
傳令,大軍先紮營,同時四面圍困樂陵城,不要放走一人。
徐帝看著下方眾人百態,心中也升起悲哀,不甘心的問道:「難道就沒別的辦法了嗎?豫州那邊,唐許鄭晉四國,不是已經達成和解,很快就可結盟,出兵救我嗎?」
縱然能苟延殘喘一時,但靠著北邊留下的那些個老弱婦孺,徐國真能振興嗎?
該地我軍還有百萬兵馬,控制區域也有百余萬民眾,這些都不要給楚人留下,通通撤走。
想要大軍成行,並且南調下來,最快也需一月時間。
讓他們不用來樂陵城了,直接原地渡河,返回徐州。
而且豫州距離樂陵,中間還隔著青平、膠東等郡,想突破這些地方楚軍的層層封鎖,趕到樂陵城下,也沒那麼容易。
面對浩蕩而來的百萬楚軍,更是連抵抗都沒有。
先前為了抵抗楚軍,整個樂陵郡內的地方兵馬,甚至於成年男丁,基本都被徵召入伍,送到前線參戰去了。
所以奪下此城之後,樂安行營總管青陽子,並沒有浪費時間。
對此,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除了儘可能攔截外,聽之任之了。
至於青平郡那邊?
這幾年來,徐國本土的百姓全都遷到了青州,這可是三千多萬人口啊。
留下部分兵馬斷後,主力趁夜逃離,儘可能的甩開楚軍。
徐人已經放棄了樂陵,楚國距離統一青州之日,為期不遠了。
根據計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