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四)
若是裁軍,只怕他們無處求生,聚集為賊,禍亂天下,得不償失。
司馬光在裁軍這個問題上,是非常糾結的存在,可以理解為,他主張裁軍,但反對這麼做。
裁軍就變成一個堡壘。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蘇轍會直接上奏,建議朝廷裁軍,而不是去皇庭上訴。
他還得考慮檢察院。
而司馬光的治國思想是什麼,節流。
原因就在於,目前這青苗法將出不出,而差役法、均輸法又在全國普及中,這暗地裡,革新和保守斗得是難解難分。
革新派變成防守一方,堅決表示不能裁軍,而保守派則是轉變為進攻一方,是堅決要裁。
富弼趕緊趁熱打鐵道:「子由在信上寫得非常清楚,此事皆由檢察院而起,與皇庭、警署無關,若有責任,也是他們檢察院一力承擔。
接受一方是誰?
張斐笑道:「到時這過程將會變得非常簡單粗暴,一派支持,一派反對,然後官家最終選擇雨露均沾,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這令他們始料未及。
就是因為他也看出來,這趙頊和王安石的野心,就是要開疆擴土,要打仗,而朝中保守派對此是憂心忡忡,甚至於堅決反對。
在這種氛圍下,裁軍顯然就是扼制皇帝野心的一個明確信號。
事情也因此變得異常複雜,因為很多反對公檢法的大臣,也是支持裁軍的,還有主和派和主戰派,他們也都在考量,到底怎麼做,是更符合自己的主張。
當然,他也不是莽夫!
他還是有一定的和-圖-書把握。
河中府到底只是一府,裏面利益再糾葛,也無法跟天下大局相比。
「好!」
於是乎,他趕緊去找到富弼、文彥博商量對策。
「只是看似複雜而已。」
許芷倩又問道:「那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
司馬光神色稍顯動容,旋即又道:「但是這其中還涉及到公檢法與地方官府之爭,只怕……」
許芷倩擔憂道:「你的這個計劃如此複雜,我都感到有些擔憂。」
原本司馬光蘇轍的裁軍計劃呈上后,朝中反對聲音不小,很多官員暗地裡已經知曉此事,他們原本在盼著,軍餉一案,鬧上京城,然後以此來攻擊公檢法。
許芷倩蹙眉道:「他沒有看出什麼來吧?」
張斐聳聳肩道:「人性如此,我也沒有辦法。」
張斐道:「我們的活早就幹完了,如今只需要置身事外,建設皇庭,順便靜觀其變,此時戰場已經不在這裏了。」
還是一個死局啊!
一看到這封信,頭都是大的。
另外,其實不少人心裏並不願意當兵,可由這些自由選擇去留,便可再裁掉部分人。
文彥博都急了,道:「君實啊!這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若不這麼做,那檢察院怎麼辦?」
這也令雙方鬥爭變得更加激烈。
反之亦然,你司馬光支持,我王安石必然反對。
那麼裁軍是非常符合司馬光的主張,但是司馬光又真的是將祖宗之法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給融入骨髓之中。
至少至少也不可能會出賣他的。
其實蘇和-圖-書轍想要的不是那些士兵們手中的證據,那些證據只能證明有許多士兵被拖欠、剋扣軍餉。
而蘇轍就是要將此案鬧大,然後扒掉這塊遮羞布,逼迫朝廷做出改變。
王安石此番操作,無異於指路明燈。
在與張斐商量過後,蘇轍就立刻將所有的證據,以及自己對於西北軍隊的狀況和解決方案,全部打包,快馬秘密送去京城。
關鍵一點,裁軍是三冗中阻力最小的。
如果朝廷沒有足夠的土地,裁掉士兵如何安置?
「蘇小先生走了?」
「這我也知道。」
在裁軍這一點上,他的態度,向來都是比較果斷的,這幾年他一直都建議裁軍,背著三冗這一座大山去改革,無異於飲鴆止渴,這也是他反對王安石的一個原因。
王安石聞之大喜,一拍桌子道:「這老狐狸可算是上鉤了,你立刻讓人上奏反對此事。記住,以二點為先,其一,國防。其二,如何安置那些被裁掉的士兵。此外,再上奏攻擊檢察院干預軍政。」
此時此刻,雙方旗幟是異常鮮明。
而蘇轍一封信,真是深合其意。
司馬光又是憂心忡忡道:「話雖如此,但若是追根溯源,還是在於土地兼并,且工商亦不能治,以至於百姓無從尋覓生計,故而只能入伍求生。
這麼多人突然沒了生計,後果也是很可怕的。
畢竟司馬光道德人品擺在那裡的。
張斐道:「可能是有些懷疑,畢竟他是知道我與王學士的關係,但他絕對猜不透我的整個計劃。」和_圖_書
富弼看罷,不禁感慨一句。
司馬光是蘇轍在京城最信得過的一人。
而在非戰之時,又拖累財政,當今財政十之六七,都用於軍費上面,如此負擔,又間接轉嫁於百姓,以至於百姓棄土而遁,使得財政雪上加霜。
這本是行政與司法之爭。
……
這話又說回來,朝廷一直也都知道這事,因為目前財政赤字,那是人盡皆知之事,這年頭又沒有國債,發不出就是發不出。
……
「學生知道了。」
富弼撫須道:「若是執行得當,倒也不會引發太嚴重的後果。目前我朝規定六十一才可退伍,若降低到五十歲,由此可裁掉一部分人。
你們玩得這麼大嗎?
當然是司馬光。
而朝中反對公檢法的,多半是反對皇庭,檢察院本是為監督皇庭而設,如果丟了檢察院,皇庭將會一家獨大,此乃他們更不想見到的,咱們也可以就此去說服他們。」
許芷倩抿唇笑道:「有你說得這麼簡單嗎。」
張斐點點頭。
此外,此案還是生於官府與公檢法搏鬥,更會有人從中作祟,後果不堪設想啊!」
在富弼和文彥博的勸說下,司馬光終於還是被他們給說服了。
他其實也贊成裁軍的,但是他考慮的又很多,關鍵他腦子還很好使,為什麼會這麼多人當兵,就是因為土地兼并嚴重,工商規模又養不起這麼多人。
張斐笑道:「他已經拿到轉運司所提供的賬目,賬目上缺失上百萬貫,他已經有足夠的理由上奏朝廷,建議裁軍。」
你節hetubook.com.com流都未完成,就直接去開源,屬於本末倒置。
呂惠卿快步來到王安石的屋內,稟報道:「恩師,司馬學士已經上奏官家,要求裁軍了。」
制置二府條例司。
他就是要利用這一點,去達到裁軍目的。
目前來說是革新派更佔優勢,因為皇帝是支持王安石的,不少保守派官員,都被王安石調出京城。
而這兩部分,都不會引發動亂。基於這一點,然後再裁掉部分在營里混吃混喝的士兵,便可將風險降到最低。」
此病已積累許久,當及時醫治啊!」
事情鬧到這一步,退都不好退。
然而,蘇轍的目的是要裁軍,光憑這些證據,是不具備說服力的,他要的是朝廷確實無法支付足額軍餉的證據。
如果此時我們提出裁軍,必然是能夠獲得不少人的支持,也能夠重新凝聚人心。」
文彥博點點頭,又向司馬光道:「君實,關鍵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上回綏州一案的官司,令朝中不少官員感到不滿,且許多有識之士,認為官家是有意縱容皇庭,其目的則是要發動戰爭。
許芷倩問道:「他決定上奏朝廷裁軍了?」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官員都是有恃無恐。
然而,以陳升之、韓絳為首的革新派,上奏反對裁軍,這令一切又變得明朗起來,不用考慮那麼多,直接就選邊站。
司馬光也是一清二楚,嘆了口氣道:「事已至此,如今咱們該如何應對?」
只要進入到黨爭的循環中,一切問題就看勝負,而不看問題本質。
雙方開始展www•hetubook.com.com開激烈的爭辯。
「嗯。」
司馬光頓時啞口無言。
要治冗兵之病,且先要治土地兼并。
非我漢兒不善戰矣,正是陳光現象廣泛存在,令士兵們喪失保家衛國之心,就是上得戰場,亦是丟盔棄甲,不堪重用。
事已至此,他並無太多選擇餘地。
「果然公檢法此去,不得安生啊!」
雖然信中是講裁軍一事,但通過背景不難看出,公檢法在那邊是如履薄冰。
此外,王安石顯然是主戰派,他斂財就是為了打仗,而司馬光是妥妥主和派,這主和派也不需要考量,直接就站在司馬光這一邊。
陳光這種案子,全國上下,隨手一抓,都有上百例,為什麼會鬧得這麼大,不就是因為河中府地方官府在針對公檢法么。
那麼就只能發揮官員的作用,其實這種剋扣、拖欠,以及許多斂財手段,也都是朝廷默許的。
是啊!
你王安石支持的,我必然是要反對。
你就給我這一點錢,又要我養這麼多人,我要不玩點歪門邪道,怎麼養得起。
三人一番合計后,司馬光便將蘇轍的奏章上呈皇帝,並且表示支持蘇轍的建議,也就是支持裁軍。
這是最關鍵的。
蘇轍剛走不久,許芷倩便走了過來。
文彥博立刻道:「我認為子由在信中說得極有道理,冗兵對於國家而言是百害而無一利,看似兵多將廣,實則是烏合之眾,一觸即潰。
如果朝廷沒有作為,檢察院也只能向皇庭提起訴訟,到時朝廷補不補,補是肯定沒錢補,那該怎麼辦?
「富公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