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博弈論的用處
簡單而乾脆的回答。
蘇璟一愣,倒是沒想到這個傢伙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其他的皇子們也是一一朝著蘇璟躬身謝過。
「那麼現在,我把這個題目變上一變,如果這樣的審問變成十輪,每一輪結束,這兩個囚犯都能知道對方的選擇,第十輪的選擇才是最終確定的結果,他們會不會做出與一輪時候相同的選擇呢?」
朱樉看向朱棣道:「四弟,那你這樣可就什麼都得不到了,兩個人一個沒有。」
朱橚回答道:「單次月餅的選擇,自然是獨吞最好,但若是參与的人夠多,月餅也夠多,那麼獨吞的人,自然不會有人和他玩下一次,而選擇平分的則可以找到另外的一個對手繼續玩下去。」
他越看蘇璟,那是越發的中意。
「好的,蘇先生。」
朱樉點點頭,這心裏卻是覺得蘇璟這個玩法還挺有意思的,以後自己有機會可以試試。
「二哥,我覺得不對,這是多次,他們不知道哪次才是最後一次,如果我是其中一個囚犯,我至少第一次會選擇沉默。」
……
蘇璟繼續補充道:「這兩個囚犯還是可以提前商量的啊,只不過是審問的時候會單獨被審問而已。」
朱棡立刻解釋道:「二哥,你看大家都知道囚犯肯定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既然前九輪都是假的,那麼為了麻痹對方,他們肯定選沉默,到了第十輪的時候再坦白,這樣不就可以突然改口,這樣不就可以獲得對自己更有利的結果了嗎?」
「然而東吳之人卻是目光短淺,屢次為了自身利益敗壞盟約,導致聯盟名存實亡,最後被曹橫掃。」
「不是就不是唄,又不會損失什麼。」
「原來蜀吳聯合,也能用這般理論來解釋么。」
蘇璟看向幾人道:「那麼你們認為,如何改變,才能讓你們彼此間生出信任來呢?或者說,選擇一個對大家彼此都好的結果。」
增加次數便夠了。
「來,我們來玩一個小遊戲和圖書。」
蘇璟讚揚道:「這便是對於博弈論的應用了,生活中的博弈是複雜的多元的,單次的博弈為了個人利益,選擇背叛是最好的結果。」
「在人與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東漢末年,三國爭霸,就是一個典型的博弈論體現。」
「但一旦將博弈的次數拉長到足夠多的次數,博弈的目的就從為了獲取眼前的利益而變成了長遠的利益,自然而言也就趨向于對集體利益最好的選擇了。」
這個朱棡,腦子轉的真的挺快的。
朱標若有所思道。
蘇璟笑笑道:「你就當有人逗這兩人玩,看看他們到底會如何做出選擇吧。」
蘇璟聽著老三朱棡的回答,內心也不由的多留意了幾句。
朱樉聽到蘇璟這話,頓時覺得有些奇怪:「蘇先生,這十輪審問有必要嗎?只要中間有人招了,那不就結束了嗎?證據已經有了。」
「這就是我想和你們講的東西,囚徒博弈。」
吳國的短視背盟也是被劉伯溫痛批,但並沒有講的很多。
朱樉再度開口道:「難不成就是為了審問犯人嗎?」
蘇璟聽到這話,微微點頭道:「不錯,看來你們的確認真思考了,其實囚犯並沒有變化,只是將限定條件發生了改變,結果也會隨之而改變。」
朱棣搖頭道:「想要月餅就得選獨吞,不然對方選了獨吞,那自己就什麼得不到,我就告訴對方我要選獨吞。」
朱樉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蘇璟笑笑道:「那麼,我們再變一下,如果依舊是審問多次,其他條件都一樣,就是不告訴囚犯第幾次是真的呢?這個結果會發生變化嗎?」
別看朱橚年紀小,但這話一出口,也是讓在場一眾人都凝眉思考了起來。
蘇璟的話音剛落,朱樉便說道:「那我就告訴對方,大家一起選平分不就好了。」
聽到這話,朱樉想了一下,點點頭道:「好像的確是這麼回事。」
「和圖書三弟,那麼照你這樣說,兩個囚犯都聰明,前九輪沉默,第十輪改口坦白,最後的結果,就和之前只審問一次是一樣的了。」
「蘇先生我們以為,若是不知道多少次的話,囚犯的選擇,三種可能都有,都沉默都坦白還有一人沉默一人坦白,還是要看到底這個多少次,到底是幾次。」
「很好,牛肅,你說的很對。」
「不錯,說的很有道理,在這樣的選擇里,單純的信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是一場博弈,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嗯,如果是我的話,我或許會選擇沉默,前面騙一下對方,最後再坦白。」
「但我們不知道最後一次是哪次啊?要是坦白的不是最後一次呢?」
蘇璟搖頭道:「當然不是,囚徒博弈是讓你們能看清一件事情的本質,找到最佳解決辦法的捷徑。」
「你們認為,他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朱棡則是回答道:「我覺得四弟說的有道理,不過得給對方一點希望,比如我獨吞拿到了月餅之後,分一半給對方。」
朱樉不以為然的說道。
不過他並沒有注意到朱元璋此時也在細細的品位著蘇璟所說的博弈論。
不過片刻,朱橚開口道:「蘇師,學生以為只要月餅足夠多,而我們之間進行的這場遊戲次數也足夠多就行了。」
對於一些難以辯清各執一詞的案件,好像這樣的辦法好像挺好用的。
「蘇先生,可是你還是沒有說,這到底有什麼用啊?」
「但是這有什麼用呢?」
朱棡朝著蘇璟認真拱手道,臉上滿是崇敬之情。
這會,討論也是有些激烈的。
「單次博弈下,大家對於利益的訴求就停留在當下,為了這次博弈的勝利,從而選擇那個對個人利益最有利的結果。」
「嗯?三弟,你這是什麼意思?」
「生活之中,處處都是博弈,如何才能讓自己做出最正確的選擇,這才是它的用處。」
「我覺得和圖書還是一樣的,反正坦白至少能保證自己比十年少兩年刑期。」
「蘇先生大才,學生懂了。」
蘇璟的問題問出,這幾位皇子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
蘇璟也沒打算說的多深刻,在經濟學中,囚徒博弈是很常見的問題。
聽著自己的兒子們在討論,朱元璋同樣在思考著這個問題。
蜀吳聯合那是因為唇亡齒寒,必須聯合才能不被曹操吞併。
這……
一眾人又開始思考了起來。
此時朱棡開口道:「二哥,如果這兩個囚犯聰明的話,他們他們一開始肯定都不會選認罪坦白,而是一定會沉默。」
蘇璟看向朱樉道:「有沒有用咱們暫時先不管,其實這說到底是一個心理上的博弈,只要看清了事實,就可以做出最終的選擇。」
此時,眾人也將目光看向了蘇璟。
過了一會,皇子們統一了結論,朝著蘇璟道:
「若是東吳能用博弈論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便能明白,蜀吳的利益高於吳國一國的利益,只有聯盟,才能唯一的出路。」
朱樉聽到這話就笑了:「三弟,你這話說的,別人那也要相信才行啊!要是你不分,那不是啥都沒有嗎?」
雖然朱元璋理解這其中的原因,但蘇璟用博弈論這番講述,新穎的同時,也讓人更容易的理解了其中的關係。
蘇璟話頭一轉,便轉到了三國爭霸上,關於三國的歷史,這些皇子們倒是十分的熟悉。
這博弈論讓他們感受了不一樣的東西。
這個例子一說,立馬就讓他們認識到了博弈論的重要性。
朱標說道:「蘇師,學生以為好言相勸是最好的。」
「五弟,你這把人也想的太好了,要是這兩個人一直都選認罪坦白呢?反正就是硬剛到底。」
「不,我覺得因為第一輪大家都沉默了,第二輪不知道是不是最後一次,兩個囚犯依舊有可能選擇繼續沉默,他們的想法都一樣,其實都是為了減輕自己的刑期,反正不知道哪一輪https://m.hetubook.com.com才是最後一次,總會有人嘗試的。」
先前的兩輪,已經讓他們對這個題目有了一定的理解。
這樣的人才,的確就是輔佐朱標的最佳人選。
「這就是一個博弈心理的顯現,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許多情況下是兩敗俱傷,為了自己的利益,損害的卻是集體的利益。」
蘇璟的問題再度讓皇子們思考了起來。
「蘇先生學識淵博,學生拜謝!」
朱棡這話,直接讓朱樉愣住了。
要說三國歷史,朱元璋可是看了很多遍,劉伯溫也為他講解過。
朱樉瞪大了眼睛說道。
他代入了一下,還真是老三朱棡說的那樣。
真解釋理論模型是什麼,估計得費半天勁,蘇璟也是簡單粗暴的給了個理由。
蘇璟拿起一個月餅說道:「現在我手裡有一個月餅,你們都想得到它。」
朱棣回答道:「沒有就沒有,我是不會將希望寄托在他人的選擇之上的。」
「對哦,真的是這樣,十次和一次,好像沒什麼區別。」
對於這些孩子,說這麼多,也差不多了。
個人利益和集團利益,在博弈面前,選擇個人利益導致集體利益受損,但博弈的結果,還是選擇個人利益。
但單次的選擇里,他這個答案基本上就是最正確的答案了。
朱樉眉頭一蹙,面色有些難看,因為他好像聽出了朱棡在罵自己蠢。
朱棡喃喃自語,只覺得蘇璟所說的理論,竟然無比的貼切。
思考了一會,蘇璟目光落到了桌上的月餅上,他頓時有了想法。
……
十輪審問?
他並沒有像是皇子們那樣代入囚犯去思考,而是想著自己作為審問者,這樣的手段能不能用。
別說,囚徒博弈是理論模型,真要論起真格來還真有問題。
蘇璟笑笑,應付這些孩子,自己這點半吊子的水平,還是可以的。
「只要能想到這一層,那麼最終所有人為了能一直獲得月餅,必然會一直選擇平分。」
蘇璟凝眉思索了起來
https://m.hetubook.com.com,他腦子裡倒是有不少的實際案例,但都是現代企業間的博弈,並不是很適合在這裏說。
一旦對方要死選獨吞,自己的選擇就只有相信後者不相信對方了。
「哦,說說看,為什麼?」
這東西,還是得要舉個實例才比較合適。
「如果兩兩為一組進行遊戲,若是雙方都選擇分享,那麼這塊月餅就一分為二平均分配,若是有一個選擇分享而另一個選擇獨吞,則獨吞的人獲得全部,若是都選擇獨吞,那麼兩人半點月餅渣都得不到,在選擇之前你們可以溝通交流,你們都會和對方說些什麼。」
「可惜,歷史的發展已經說明了一切,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清晰的頭腦的。」
似乎是為了掩飾剛才的尷尬,朱樉主動開口。
蘇璟的話說完,但這些皇子們,卻沒有很是理解。
朱棡點點頭道:「是的,我不分,啥都沒有,但我選獨吞了,你選什麼都是什麼都沒有,你會不會賭一把看看我的信譽呢?」
「有道理啊!那不還是和一次一樣的結果么。」
蘇璟面帶微笑,朝著朱橚問道。
朱樉撓了撓腦袋說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么,這事想通了也挺正常的吧。」
這事,還真就是這麼回事。
蘇璟看了朱棣一眼,這個老四,倒是一個強硬派。
蘇璟對於這政治關係的理解,讓朱元璋大為感慨。
「諸葛孔明在當時複雜的局勢下,一眼就看出了聯吳抗曹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所以親自出面遊說聯盟。」
朱橚說道:「蘇師,學生以為既然有十輪了,那麼這兩個囚犯在前面的輪次中就能知道對方的選擇,如此一來,應該能夠建立一些信任,最終選擇都沉默,從而獲得對於雙方來說最好的結果。」
「那要是前面沉默欺騙對方的時候,就已經是最後一次了呢?」
「而一旦變成了不知道次數的多次博弈,利益訴求還是一樣,但人不會不自覺的將追求的勝利放在下一次博弈之中,一種微妙的平衡便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