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陛下說有毒,那就是有毒!
朱元璋笑笑道:「宋提舉,不必如此緊張,朕只是不通詩詞一道,所以問問你,那首詞到底如何?」
他能在朱元璋手底下做到左丞相的位置,可不僅僅靠的是自己的才能,還有眼色與揣度。
無非是不相信金丹有毒,還抱著一絲幻想而已。
「謝陛下。」
崔亮冷哼一聲道:「那你的金丹呢?陛下讓你帶走了嗎?」
禮部尚書崔亮躬身朝著朱元璋問道。
崔亮緩緩說道。
崔亮回答道:「下官回去立刻就徹查,不會耽誤了陛下的大事。」
若是李善長和崔亮接下了這差事,之後出了問題再彙報,那肯定會惹得朱元璋不滿。
崔亮看著世家寶,心裏想著的卻是蘇璟。
「謝陛下!」X2
要有朱元璋的思想,但同時也要符合先賢之言論。
「世侍郎,說說吧,你給陛下上書什麼了,竟然讓陛下親自告誡我管好你!」
李善長和崔亮同時朝著朱元璋躬身道謝。
聽到這話,宋濂身子一怔,然後說道:「陛下,臣已經查閱過可以查到的詩詞典籍,並無這首詞,想來應該是蘇先生寫的。」
世家寶如遭雷擊,立刻看向崔亮道:「多謝大人提醒,如此大恩,下官沒齒難忘,這金丹下官馬上就處理掉。」
他接著李善長的話繼續道:「陛下,丞相所言極是,此事若想做成,非一日之功,還得徐徐圖之。」
世家寶心中那是相當的震撼,以前聽說蘇璟,那都是別人的事情,感覺干係不是很大。
這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也依舊保持了直來直往的性格。
崔亮看著自己的這個得力下屬,耐心的解釋道。
崔亮搖頭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只要記住這位蘇先生深得陛下的信任就行了。」
「好了,我言盡於此,就這樣吧。」
上次的以工代賑和基建一事,李善長已經駁了一次朱元璋了。
崔亮對蘇璟的好奇,並不比世家寶低。
民報的用處到底有多大,世家寶只是剛聽完心裏便已經有數和圖書了。
世家寶立刻從懷裡掏出了木盒,遞到了崔亮的面前。
朱元璋擺擺手,並不想讓這些翰林學士一直跪著。
處理?
李善長直接就著崔亮的話就說了下去。
「世侍郎,你怎麼就是拎不清呢?陛下都說了金丹有毒了,那這金丹就是有毒的,你非要不相信,自己吃了,有沒有想過若是沒毒會是什麼下場?」
一拿到這首詞的第一件事,宋濂便是查了查來源。
但他詫異的是,朱元璋是怎麼想出這東西來的?
崔亮回答道:「臣以為,此事大善,朝廷的政令能通過民報直接的傳達到百姓之中,天家的威嚴也能更清晰的被百姓知曉。」
此時崔亮的額頭上冷汗滴落,這自己禮部到底出了個什麼人才,竟然讓朱元璋親自警告。
朱元璋看向李善長道:「善長,你又有什麼事?」
朱元璋沒有隱瞞,直接說道:「不,應該說大概是蘇璟。」
「這是太子殿下的提議。」
「臣斗膽,請問陛下,此事是太子殿下提出的嗎?」
此時世家寶說道:「大人,這蘇璟蘇先生,到底是何人物啊?他怎麼連金丹都會煉,他不是太子的老師嗎?」
朱元璋揮揮手。
崔亮說道:「好了,現在咱們的當務之急是完成陛下的事情……」
就這麼讓世家寶扔了,他實在是捨不得。
因為蘇璟已經讓大明的制度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制度本身就是禮制的一種體現。
崔亮不等世家寶把話說完,便已經點頭承認了。
崔亮立刻躬身點頭道。
太子!
興許是因為早年領兵打仗的原因,說話都是直來直往,信息的傳達力求準確無誤。
「都免禮吧,朕就是來隨便看看,你們繼續做你們的事情就好。」
鑒賞詩詞從來不是他的目的。
蘇璟!
朱元璋這會心裏也產生了些詫異。
「下官明白了,這事下官立刻就著手開始做。」
崔亮看著世家寶,話語里只有質問。
金丹有毒,這事他們是和*圖*書萬萬想不到的。
但作為禮部尚書,主管這天下禮制,崔亮的心裏,其實對蘇璟的好感不多。
「下官明白。」
對於這種能夠立刻鞏固自身統治的行為,朱元璋向來都是越快越好。
朱元璋朝著二人吩咐道。
「民報?陛下怎麼會想出這般東西出來?」
「哈哈。」
他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不需要猜。
這會蘇璟的一首詞,竟然能讓文學大家宋濂這般評價,看來蘇璟的水平,相當的高啊。
崔亮並沒有接,而是說道:「我看你真是蠢到頭了,陛下都說了這玩意有毒,你還敢帶著,趁早處理了吧。」
此話一出口,一旁的崔亮立馬明白了過來。
世家寶的心思,崔亮看的很清楚。
總不可能真的就是個煉丹師吧?
「臣以為崔尚書所言極是,太子殿下這民報的構想,令臣無比的欽佩。」
一眾翰林學士依舊在忙碌著。
崔亮風風火火的趕回了禮部,簡單的詢問了一下,就將目標鎖定在了世家寶的身上。
這其他人可是繼續工作,身為翰林院承旨的宋濂可不能。
世家寶還想解釋。
「這話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朕的確想的過於簡單了。」
「在這。」
「宋提舉啊,朕上次給你看的那首詞,還有印象嗎?」
世家寶看向崔亮,眼神一動,問道:「那豈不是說……」
「崔尚書,看來你禮部似乎出了點狀況啊?」
朱標給他的信里,只提了蘇璟念出了這首詞,沒說一定是蘇璟寫的。
還是蘇璟!
世家寶立刻道:「崔大人,下官只是找到了一顆金丹,特意進獻給了陛下,其他什麼都沒做啊!」
民報看著好像就是官方做一份報紙,將皇帝需要傳達給百姓的信息寫上去就行了。
崔亮盯著世家寶,冷聲道:「捨不得?那你自己吃了不就行了。」
對於蘇璟,世家寶真是相當的好奇。
世家寶一臉冤屈的表情道:「這金丹下官也是第一次見到,誰知道會這樣。」
世和圖書家寶看著崔亮,有些為難道:「大人,為了這枚金丹下官可是費了老大的勁,這就處理了,實在是……」
能成為太子朱標的老師,還被朱元璋如此的看重。
朱元璋朝著宋濂問道。
這一次,他沒有膽子繼續駁斥了。
「甚至一些國家大事,也能通過民報告知百姓,對於安撫百姓,穩定民心十分的有效。」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世家寶,竟然還能幹出這樣的蠢事,崔亮真是不知道該怎麼罵了。
兩人隨即轉身朝著殿門外走去,剛到門口,朱元璋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崔亮,回去記得好好管管你的屬下,不要什麼事都往我這上書。」
崔亮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世家寶再反應不過來,那就是他蠢了。
太監的傳喚聲將翰林院的一眾學士驚住,直接來到門口迎接朱元璋。
他自己的身體不太好,這禮部尚書的位置,坐不了太久了。
禮部尚書,主管的就是「禮」。
世家寶點點頭。
世家寶聽完崔亮的描述,眉頭立刻蹙了起來。
蘇璟是很厲害,但他的才能大多體現在實務和思想上,在這詩詞一道,好像除了這首詞之外並無展現。
李善長回答道:「回稟陛下,這民報一事,雖然臣還未開始籌備,但其中涉及的民力物力不少,一時之間怕是難以辦起來,所以臣以為,不若先在應天府試行,也好看看效果如何。」
但此刻,接連因為蘇璟出現了與自身相關的事情,世家寶這心裏的滋味,那可就不一樣了。
《祖訓錄》的修訂,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畢竟其他人寫的,不值得朱元璋如此重視。
見到世家寶終於明白過來,崔亮的臉色也是稍稍好看了一些,說道:「你知道就好。」
金丹這東西,那又不是平白得來的。
各種禮儀的作用,其實就是建立起良好的社會秩序。
崔亮冷笑的問道。
「朕還想問問,這首詞中,是否表達了作詞人的一些內心所想?所想的內容又是什麼?」
www.hetubook.com.com「大人,我……」
手底下的這些傢伙,就不能安分點嗎?
在朱元璋手底下幹活,也不是沒一點好處的。
明面上他對於蘇璟完全是沒有任何好奇,也不多嘴。
不等崔亮繼續問,他便把來龍去脈都給說了一遍。
「嗯。」
吃了?
現在聽到作者是蘇璟,宋濂是驚訝的,但又覺得正常。
只不過,崔亮接下來的話,就讓他直接愣住了。
崔亮身子一震,立刻道:「是,陛下。」
教育完了世家寶,崔亮就把朱元璋想要舉報民報的事情告訴了世家寶。
真認為有毒,又怎麼還會帶在身邊呢?
崔亮的辦公室內,世家寶耷拉著腦袋站在了他的面前。
他有時候真的懷疑,這個世家寶到底怎麼回事?
翰林學士們隨即繼續開始自己的工作。
在這個時代,對於重金屬也沒有什麼認知。
民報,在這個方面的作用很大。
「世侍郎,你讓我說你什麼好,連陛下的話都聽不懂嗎?讓你走你竟然還要強行說話,真是不知死活!」
但實際上,內容的篩選,信息的傳遞,這些都是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
「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
「蘇璟。」
有了金丹不是想著自己吃,而是進獻給朱元璋。
這事得禮部牽頭來弄,作為崔亮的左膀右臂,世家寶肯定得知道的。
而且朱標跟著蘇璟學習了快半年了,也從未學過什麼詩詞。
「哼。」
李善長微微點頭道:「有崔尚書這話就好,那我就放心了,這民報之事,主要還是得靠崔尚書的,我年紀大了,事情又多,勞煩崔尚書了。」
宋濂立刻回答道:「自然記得,陛下吩咐,老臣怎敢忘記。」
其中需要把握的程度,全看他們的掌控。
「陛下駕到。」
李善長繼續向前,沒有繼續逗留。
「你真覺得有毒嗎?」
朱元璋點點頭道:「那好,就依善長所言,先在這應天府內試試看效果。」
朱元璋繼續追問道。
自己相當看重他,日後這m.hetubook.com.com禮部尚書的位置,那也大概率是由他接替。
世家寶點點頭,直接進入了工作狀態。
自己這個禮部尚書,可是還沒當多久呢。
李善長朝著崔亮說道。
「陛下。」
「行了,你們下去辦吧。」
朱元璋點點頭,然後轉而看向李善長道:「善長,你以為如何呢?」
現在的蘇璟,不是他一個禮部尚書可以碰瓷的。
投誠的時候,明明非常機靈。
包括朱元璋手裡還有一枚蘇璟煉製的金丹之事。
只是,相比于禮制,崔亮更能看清現實。
要說冤枉,世家寶還是挺冤枉的。
……
被自己的頂頭上司質問,世家寶十分緊張,解釋的也很迅速。
崔亮正要領命,李善長率先開口道。
當然,也有是翰林院的這些翰林學士,並不需要朱元璋拐彎抹角。
「下官懂了,多謝大人提點。」
「好,既然你們都覺得不錯,那朕就讓你們兩人擬定一個章程,儘快的將這民報給朕辦起來。」
平時做事也很靠譜,能力也出眾。
能讓宋濂說出上乘的評價,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什麼都沒有查到。
宋濂說道:「回稟陛下,這首《念奴嬌·中秋對月》想象豐富奇特,意境優美,實屬上乘之作。」
宋濂來到朱元璋的面前,恭敬道。
朱元璋微微點頭,他找這兩人過來可不是為了聽反對意見的。
翰林院。
朱元璋看向崔亮,淡淡道:「沒錯,崔尚書,你有什麼想法嗎?」
宋濂稍稍頓了一下,問道:「陛下,這首《念奴嬌·中秋對月》的作者是何人?」
「大人,下官是真沒想到,陛下那邊竟然還有一枚金丹。」
更不要說現在的大明邊境之上還有著戰火,民報想要覆蓋整個大明,目前來說並不現實。
崔亮呵斥道。
但他將這份好奇深埋在心底,這就是為官之道。
李善長還是懂朱元璋的。
世家寶聽到崔亮的話,立刻搖頭道:「那不能,陛下都說了有毒,那肯定是不能吃的。」
「陛下,臣有話說。」
奉先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