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
一路奔波,其實蘇璟挺輕鬆的。
蘇璟說道。
沐英突然開口,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搖了搖頭道:「你們想打抱不平我理解,但現在這情況,合適嗎?」
作為朱元璋的義子,沐英很早就進入軍隊,親自帶兵的時間也很長。
朱標聽著,只覺得相當的有道理。
蘇璟離開了房間,轉而去找夥計了。
「你們都不是身份尋常之人,我知道對你們來說,想要教訓那幾個士兵很簡單。」
「蘇師,這一路走來,離開應天越遠,百姓的生活,就更加的艱難啊。」
朱標思考片刻,認真說道:「蘇師說過,要想富,先修路。」
沒錢的地方,人就少。
「城市發展的核心要素,說白了就兩點,政治和經濟。」
蘇璟笑著說道。
「就是這麼少,一個小縣城而已,能多少人。」
沐英頗為義憤道。
所以,在很多人第一次到溧水縣的時候,才會那麼的驚訝。
「就好像咱們地球和月亮還是其他星星之間的關係一樣。」
聽到朱標的問題,蘇璟笑了,他看向朱標道:
「但我們這一趟不是來打抱不平的,見到了才想著去做,是不是有些太假了。有這時間,不如想想怎麼杜絕這種現象,大明總不至於只有這一處有這樣的問題吧。」
常遇春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客房內,朱標還在沉思。
他知道朱標的個性很認真,自己提的問題肯定會認真的想。
朱標認真記憶著蘇璟說的話,內心也在思考著。
嘻嘻哈哈的聲音,那是無比的響亮,就連客房內的蘇璟三人都聽的十分清楚。
這剛吃了一會,客棧內便出現了一陣聲響。
「真想管?」
何必發展呢?
雖然可以直接讓夥計安排點菜色,但在吃的事情上,蘇璟不想隨意。
「牛懿,那麼你以為,什麼事情和政治經濟能分開呢?」
此時,他們來到了嘉祥縣。
「蘇先生,這讓我去吧,你先休息會。」
即便是朱元璋還未稱帝和*圖*書,只是吳王的時候,朱標也多是在世子府中學習。
蘇璟說的很對,這裏才是濟寧府,便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現象。
聽著蘇璟的話,朱標和沐英的臉色都有些不太正常。
雖然有些笨重,但至少比被偷了強。
更不好說,這會還是封建小農社會呢。
火上心頭的沐英,當即準備下樓好好教訓一下這些人。
這個時代,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
「蘇師,但既然被我們遇上了,總不能真的做事不管吧。」
此前蘇璟教導的東西,雖然說也挺重要的,但對於一位太子來說,好像也不是必須的。
一個很小的縣城,因為正好經過,所以蘇璟也是選擇了在此處停歇,好好的休憩和補充一下物資。
但這是蘇璟給他的思考題,他必須得認真的去想。
他不是朱標,很多東西都接觸過了,理解的也快。
蘇璟笑笑道:「當然可以,所謂城市,就是指人口、資源、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在一定空間範圍內的集聚,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改造自然、改造客觀物質世界,出於政治、軍事、經濟以及生存等需要而建成的一種人類生存聚居方式。」
蘇璟笑道:「那自然不是,每個地區的發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與都城的距離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而已。」
在更遠的地方呢?
都是身居高位,見到這種事,都想管。
身為帶兵多年的將軍,沐英最看不得的就是這種士兵。
身在外,人家不一定賣面子。
「不要太糾結于這種描述上的東西,而是應該仔細想想實際。」
蘇璟淡淡的訴說著,他並不是一個愛管閑事的人。
朱標頗有些感慨道。
這麼小的一個縣城,人口又不多。
「等我們一走,店家鐵定要被報復。」
蘇璟說道:「那是自然,自古以來,這京畿之地就有著先天的發展優勢,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發展自然要比其他地和-圖-書方好上一些。」
「蘇師,這裏的人,怎麼這麼少?」
「是,蘇師。」
就連一旁的沐英,一樣被吸引住了。
此前他們也經過了一些比較大的城市,但很明顯的感覺就是,荒涼。
「只有交通無礙了,人和貨物才能暢通無阻,做事的效率提高了,也就更容易發展經濟。」
多年下來,是去過不少地方,但所見民生之事,不能算多。
出門在外,最重要的是少惹事。
只可惜,對於他來說,這個問題有點難。
封建社會,小農經濟為本,沒發展起來大城市的地方,那就是不太行的地方。
「都可以,我什麼都吃。」
蘇璟一開口,就是一個定義。
只是一眼,沐英的火氣便蹭蹭的冒起來了。
只有朱元璋挪窩的時候,朱標會跟著一起走。
這戰亂剛結束,死傷眾多,人丁還沒有重新恢復,即便朱元璋對於百姓很是照顧了,但他們的日子,還是得熬。
「點了幾個特色菜,還整了點酒,晚上可以睡個好覺,舒緩一下筋骨了。」
沐英起身,直接打開了客房門,看了看樓下的動靜。
朱標看向蘇璟道。
在溧水縣呆的時間長了,對於這種小縣城的情況,朱標還真不太習慣。
「每個地方的人口數量,都和經濟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兩人一個是朱元璋的義子,一個是太子。
那掌柜戰戰兢兢的樣子,完全就是不敢招惹的神情。
但兩人什麼身份,朱元璋的兒子。
「蘇先生,我看看什麼情況去。」
身為太子,他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皇宮之中的。
這直接擺出來,還需要考慮什麼呢?
倒是和蘇璟學習的這半年時間,一直在溧水縣獃著,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百姓的生活。
百姓的生活,並沒有那麼的輕鬆。
這就是個思考題,讓朱標能多想想而已。
「學生以為,得先修路,搞好交通。」
這一路而來,倒是沒出什麼幺蛾子,挺說舒服的。
朱標點和*圖*書點頭。
「蘇師,學生也覺得沐大哥說的不錯,必須得懲治一番才行。」
簡單的將物資採購完畢,三人就回到了客棧之中。
「蘇先生,我也是當兵的,這些人簡直是丟我的臉!」
即便他是太子,但農業社會下的發展,本身就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
哪怕是放到蘇璟的前世,這也是無比適用的。
在外露宿,就算是心再大的人,休息總歸還是比不上客棧的。
雖說也是個大府之地,但比起應天還是要差上不少的。
朱標在一旁附和道。
沐英默默的聽著,此時他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朱元璋要讓朱標跟著蘇璟這位老師學習。
馬車上的貴重物品,也全都取了下來。
政治和經濟。
百姓臉上的笑容,不會作假。
他是真怕沐英直接A上去,到時候糾纏起來,哪怕是沐英雙拳能敵四手,那肯定也是件麻煩事。
旅程途中,遭遇這種事坐視不理的話,朱標是做不到的。
「蘇先生,實在抱歉,我真的是看不下去了。」
朝著掌柜和夥計吆五喝六的,周圍幾桌的客人早就被嚇跑,還渾然不覺的樣子,繼續喝著酒肆意的在一樓大笑著。
沐英看了一眼下面的囂張的幾個士兵,終究還是選擇了聽從蘇璟的話。
「就比如這嘉祥縣,如果讓你來發展,你會怎麼做?」
朱元璋起義之初,也正是因為軍紀,從而獲得了百姓的愛戴,更是有著不少將領主動來投,然後一步步壯大的。
沐英朝著蘇璟道歉道。
朱標點點頭,繼續觀察著這個地方。
「月亮並不是最大最亮的,但它離我們最近的,所以反射的太陽光也最多,看起來就是最大的最亮的。」
朱標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看著朱標問道。
「蘇師,既然城市是如此功能複雜的產物,那為什麼您說只需要具備政治和經濟的一點,就可以發展起來了呢?」
沐英作為義子,這方面繼承的很好。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和_圖_書,這兵不嚴也是將之錯。」
蘇璟三人已經踏入了山東境內,準確的說,現在已經到濟寧府了。
只敢對著老百姓猖狂,簡直把大明的臉都丟盡了。
下面的一隊士兵正在吃喝,穿甲帶刀,卻是衣衫不整。
沐英回答道。
朱標有些好奇的問道。
若是以正常太子的身份來看,嘉祥縣並沒有什麼發展的價值。
時間一點點過去,天氣一點點變冷。
聽著蘇璟的話語,沐英和朱標都沉默了。
蘇璟立刻道:「可別這麼說,這一路上都是你在趕車,累的是你,我去點菜,你有什麼想吃的,可以告訴我。」
這可讓沐英有些猝不及防,因為太直接,導致沐英一時間理解起來有些困難。
「先回去吧,房間里說。」
乍一聽,的確是為了他們好,要考慮到地方將領的情況。
其實也說不上多複雜,就是這些專業性比較強的說法,沐英並不是很適應。
尋常百姓的生活,就是如此。
「那蘇師,如果不是靠著京城,就沒有發展的可能了嗎?」
不是蘇璟冷血,而是根本管不過來。
蘇璟的話音落下,朱標就真的在認真的思考起來了。
「認清其中的利害關係,越是身居高位,就越是不能輕舉妄動。」
但發展一個地方,哪怕只是一個小縣城,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想好的。
所以這會他看到了如此情況,自然是忍不住想要教訓他們。
不多時,蘇璟便回來了。
朱標繼續問道:「僅僅是一點,足夠嗎?」
馬車放在客棧後面,有夥計專門喂草料,十分放心。
這是大明境內,而他是太子。
銀兩什麼的,都是貼身帶著。
沐英回頭一看,正是蘇璟。
「他手底下,可不是只有幾個士兵而已,連自己的士兵都不能維護的將領,怎麼得到士兵的擁護?搞僵了容易讓自己難堪。」
街道上,冷風蕭瑟,人煙稀少。
蘇璟笑笑道:「別著急回答我,這事得好好思考,不著急,我先去點菜,天天m.hetubook.com.com吃乾糧,再好吃嘴裏也沒味。」
相處了這段時間,沐英也了解了蘇璟的個性,沒有和蘇璟去爭。
不管哪裡都是一樣的。
蘇璟這麼一描述,頓時將城市發展的關係,點的明明白白的。
在軍紀這方面,他一直都和朱元璋學習,紀律嚴明,絕不魚肉百姓。
因為蘇璟這話,太過謹慎了。
「他們或許懼怕你們的身份,但他們亦要管理手下的士兵,維護還是責罵,你覺得他們會怎麼選?」
「就算是你們家世顯赫,能直接處理了士兵,那你們想過沒有,這些士兵的主將會怎麼想?」
蘇璟回答道:「牛懿,不要把什麼地方都當成溧水縣。」
「況且此地是濟寧府,不是應天,終究是在外面,還是得稍稍注意點的。」
蘇璟說道:「那就不要找這些小兵的麻煩,去找他們的主將。」
「只要具備了這兩點要素,哪怕只有一點,那發展自然就不會差了。」
朱標點頭認真道。
而此刻,朱標也跟著走了出來,樓下的場面,一清二楚。
客棧內,蘇璟三人簡單的洗漱之後,便直接出門了。
在短暫的回憶和品位之後,沐英總算是稍稍理解了城市的含義。
這樣的士兵,已經是目無軍紀了。
只不過,他剛準備動身,一隻手已經按在了他的肩膀上:「文英兄,冷靜,我們可不是來打抱不平的。」
蘇璟還沒起身,沐英便說道。
不用自己駕車,沒有風吹日晒雨淋的,真算不上多累。
必然也有類似的情況存在,甚至是沐英自己帶的兵,他也不能保證每個都嚴守軍紀。
不僅僅是體現在各種建築物或者是物品上,更多的體現在人的精神狀態上。
「是的,蘇師。」
「蘇先生,我能問問這城市一詞,當做何解嗎?」
「你仔細想想,政治和經濟能涵蓋到的方方面面,是不是基本都把我之前說的包圓了。」
「然後以都城為中心,不斷的向外擴散自己的影響力,越是靠的近的,就越容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