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
從政一生,對於百姓也是十分的寬仁,諸多政策,更是休養生息。
劉半仙一臉正色道。
僅憑這一句,劉半仙便想到了如此之多,此人當真是不簡單。
夜色下。
「學生知道一些。」
他是打聽了一下蘇璟的情況,知道蘇璟有一家蘇氏布行,不久前還出了點事,名聲赫赫。
朱棣立刻道:「先生,您是在說笑吧?這等大功德,怎麼會有人不高興,又怎麼會恨先生呢?」
他怎麼就能說出這種話來?
但蘇璟依舊是選擇在溧水縣當自己的富家翁,這不是為了虛名,這是真不在乎。
一旁的朱棣聽到這話,只覺得劉半仙這人油腔滑調,根本就是個老騙子。
這話直接把朱棣給干懵住了。
劉半仙的臉上沒了之前那股子嬉笑的樣子,整個人看起來也嚴肅了不少。
不僅僅是理論,科學所帶來的實際改變,朱棣也都是看在眼裡。
蘇璟淡淡道:「皇朝繁榮不過三百年,我也沒那麼在乎後人如何。」
蘇璟笑了,淡淡道:「行,那我就聽聽看,你有什麼話不好說,又一定要說的。」
「那你覺得,普通百姓怎麼樣才會把土地賣給他們呢?」
過了一會,朱棣搖頭道:「學生實在是想不到。」
蘇璟讚歎道。
蘇璟想了想說道:「燕王,土豆和紅薯你應該都知道吧。」
科學是什麼,本質上就是生產力。
朱棣看著蘇璟,眼神里滿是詫異。
這問題直接讓朱棣的腦子懵了起來,但好在他自從上次之後,已經不再是只知道舞刀弄槍的皇子了,讀書也是有的。
「燕王,所謂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這其中之事,並未眼睛看到的這麼簡單。」
朱棣依舊不解,即便是仁遠伯不是真的那麼好,但這也和科學無關。
糧食的重要性,那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太重要了。
現在主動開口提及,自然是有些想法。
蘇璟笑笑道:「怎麼,燕王會對一個算命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話這麼在意了?」
史書?
只不過,這些現在蘇璟並不能和朱棣說。
蘇璟笑道:「燕王,你覺得大明有了土豆和紅薯,會不會有人不高興呢?甚至在心裏都恨死了我這個仁遠伯了。」
這樣的一個皇帝,卻也有著難以抹去的『污點』。
朱元璋很重視,馬皇后也是一直親自種植,作為表率。
如此高產的作物,可以解決無數百姓的口糧問題。
無論是土豆還是紅薯,晒乾保存的時間都很長。
最重要的是,剛才他如此這般的強蹭蘇璟的飯,現在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吃白食的。
朱棣點頭道:「學生知道,這是先生培育出的兩種糧食作物,產量很高,對於大明的意義,即便是與火器相比,也絕不遜色。」
蘇璟淡淡道:「怎麼,意思是我去了你才會去嗎?」
「怎麼可能!」
這……
朱棣說道:「既然如此,這科學又怎麼可能是禍殃,正是因為這些攻擊,先生你才被封了仁遠伯之位不是么。」
所以禍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完全沒問題。
這蘇氏布行老闆的身份,已經在溧水縣可以算得上是有名的富人了。
蘇璟笑著反問道:「劉半仙,你不是很能算嗎?為什麼就沒有算到這家沙縣小吃是我的呢?」
恐懼害怕什麼的,蘇璟不會有,因為科學是『禍殃』這事,他一開始就知道。
也就是說,恨蘇先生的就是這些人!
「難道科學真的是禍殃嗎?」
而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朱元璋作為一個開創了大明的皇帝,開局一個碗,到走上天子的寶座。
這樣的調整,勢必會帶來既得利益者的不滿。
社會的發展,意味著利益的寵幸劃分,原有的分配體系必然要調整。
嗯?
「看來燕王你想明白了。」
又來了。
而現在,土豆和紅薯的出現,讓災年不再那麼可怕了。
劉半仙出言喊住了蘇和_圖_書璟。
科學的進步,就是生產力的進步,而生產力的進步直接影響社會的發展。
「燕王,仁遠伯的爵位,有沒有可能就是禍殃呢?」
這話說的沒錯,但是從一個算命老頭嘴裏說出來,就有些讓人吃驚了。
朱棣回答道:「科學之事,學生聽大哥說過不少,都是大哥轉述蘇先生的教導。」
「蘇公子,本來這話我不應該說的,但既然受了蘇公子的一飯之恩,我覺得還是得說下。」
朱棣沉默了。
或者說,經常和朱標一起乾的事。
對外禦敵,將元朝餘孽的問題基本解決。
他只是大明的一個土著啊,還只是個算命的。
蘇璟一愣,隨即笑了起來。
這種行徑,在歷史上的諸多帝王之中,也找不到能與之比肩的。
至於劉半仙,現在還沒有什麼需要管他的必要。
所以剛才朱標以為,蘇璟會厲聲斥責劉半仙。
「皇後娘娘也種了么,真是令人欽佩。」
當然了,或許在明朝這個時候,還是挺好用的。
太沒有新意了。
「那我就多謝你了,這飯也吃了,我該回去了。」
「先生,便是如此,那科學也與禍殃無關啊!這等利國利民的東西,可利千秋萬世,可供萬民敬仰才是。」
有人嫉妒,也有人羡慕,當然也有背地裡怒罵的。
晚飯過後,走路回家,這是蘇璟經常乾的事。
等到了災年,再拿出來吃。
因為只有這個時候,百姓只能售賣自己的田地才能繼續活下去。
朱棣說道:「先生,您提這土豆紅薯是為什麼?」
朱棣年紀雖小,對於這個道理卻也明白的很。
「我言盡於此,蘇公子自行斟酌。」
蘇璟看著呆住的朱棣道:「科學的確是為大多數人謀福祉的,但科學的發展,某種程度來說,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變化會損害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他們通常都是有權有勢的人。」
蘇璟問道。
在朱棣這裏,這科學可太好了,簡直就是給www.hetubook•com•com蘇璟無數的榮華富貴。
朱棣愣了一下,他本能的想要直接說沒有,但蘇璟的話卻是讓他設想一下,好像也未嘗不可。
「怎麼,我看著不像嗎?」
朱棣面色不斷的變化,最終變成了果斷的神色:「先生放心,若是有人真的想要成為先生的禍殃,那學生一定會先殺了他!」
在整個華夏歷史上,絕對算的上名列前茅的皇帝了。
蘇璟聽著劉半仙的話,人獃獃的立在原地。
蘇璟回頭看向劉半仙道:「怎麼,劉半仙還有什麼事嗎?」
劉半仙的嘴角還掛著飯粒,一臉驚訝的看著蘇璟。
「學生也都吃過,味道都很好,母后在有自己的寢宮內開闢了一塊菜地,均有種植。」
街道兩旁各種小商販都竄了出來,燈火輝映,相當的熱鬧。
蘇璟真是對這個劉半仙無語了,血光之災這種套路,他上輩子在電視劇里不知道看了多少次了。
對於諸多開國功臣的屠殺,基本殺光了當年一起爭霸天下所有老夥計。
蘇璟淡淡道:「燕王,不妨想一想,若是真有人恨我,這些人會是誰?」
「不不不,我早說了,今天算命的次數已經夠多了,無需再算。」
畢竟帶兵打仗,假想敵人的行動是一件最基本的事情。
好奇。
蘇璟笑笑道:「燕王,不著急,咱們邊回家邊說,正好消消食。」
「這就是劉半仙告誡我的原因了。」
朱棣立刻道:「蘇先生,無論是動滑輪組,還是農學院改進的那些種植方法,或者是火器局的新式火器,這些都應該算是科學吧?」
「這樣的人,為了自己繼續能夠獲得利益,自然就會想辦法針對科學了,而針對科學最好的辦法,就是針對科學的傳播者,也就是我了。」
他是看過史書的,兼并土地最常見的辦法,可不是用高價收購,而是趁著災年,百姓無法過活的時候,低價收購。
土豆和紅薯,對於大明那是劃時代的。
現實的殘酷,和圖書一時間讓朱棣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先生,學生實在是無法理解。」
劉半仙搖頭解釋道:「我只是想要提醒一下蘇公子你,你的血光之災,越來越近了。」
雖然給朱棣講的很簡單輕鬆,但那是建立在朱棣知道自己都做了些什麼的基礎上。
王朝滅亡?
對於這個劉半仙,蘇璟是越發的好奇了。
蘇璟點點頭道:「是該走了。」
糧食與國家財政是密不可分,有糧就有錢。
蘇璟也不意外,繼續引導道:「燕王可曾看過史書,可知道到了王朝滅亡的時候,田地的所屬情況大致是什麼樣的。」
劉半仙立刻道:「蘇公子,這可是另外的價錢了。」
然而,他明白這一點,是因為他已經了解過那些歷史了。
蘇璟隨意的反問道。
但什麼都沒有,蘇璟什麼都沒說。
科學是禍殃。
蘇璟起身就要走,朱棣也是緊隨其後。
仁遠伯爵位是禍殃?這可是可以世襲罔替的伯爵之位,不知道多少官員心心念念的東西。
世人所追求的功名利祿,這些都不是蘇璟想要的東西。
「等等。」
蘇璟看向朱棣,微微點頭:「不錯,你說的很對,世家貴族還有官員,這些有權或者有錢的人,會想盡辦法的兼并土地。」
朱棣內心震撼不已,只覺得事情不可能會是這樣,但他的每一次想法,都是自己想出來的。
朱棣好奇的朝著蘇璟問道。
產量很高的情況下,當年無法吃完,就可以存著。
「按照學生的理解,科學是可以讓大明強盛的,讓大明的百姓生活過的更好的,但這個劉半仙竟然說是禍殃,先生你也沒有反駁,學生想知道為什麼?」
好傢夥,劉半仙的反應是夠快的,也足夠機敏。
自己的父皇多麼想讓蘇璟入朝堂,滿朝文武都看出來了。
蘇璟受封仁遠伯這事,雖然他本人不在場,但朝堂上下,算是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現在蘇璟說,連沙縣小吃也是他的,這如何能讓劉半仙不驚https://m.hetubook.com.com訝。
所以蘇璟這話,他根本不會相信,也無法相信。
「劉半仙,你倒是一個有趣的人,今夜還要去夜市擺攤嗎?」
啥意思?
蘇璟沒有立刻回答,他的腦子裡想到的是大明開國功臣被屠戮的歷史。
劉半仙看著蘇璟道:「我知道蘇公子絕非常人,科學一事,蘇公子還是少談吧,否則日後絕會遭到禍殃。」
那麼,那些世家貴族還有官員們的如意算盤,自然就落空了。
如此一來,仁遠伯這個伯爵,在蘇璟眼裡,也只是一個名號罷了。
蘇璟上輩子對西方歷史也有所了解,科學的發展,到底都遭遇了什麼,他也清楚。
朱棣回答道:「元朝末年,這天下的土地,全部都集中在了世家貴族還有官員的手裡,百姓手下無田,連自己都無法養活,只能起義,推翻元朝。」
「先生,我們該走了。」
「先生,剛才那劉半仙的話,到底是啥意思?」
朱棣一句話將蘇璟從思緒中拉了回來。
蘇璟和劉半仙說的科學解釋,可僅僅只有『科學是完全泄露的天機』這一句。
蘇璟點點頭道:「不錯,還有望遠鏡,也是科學發展的產物。」
劉半仙看向蘇璟道:「那就要看蘇公子你了。」
蘇璟解釋了一下劉半仙的話。
田地歸屬?
「劉半仙的意思,其實是想告誡我,科學若是傳播過多,會為我招來禍殃。」
「你就是老闆?」
蘇璟只是引導,說的也都是事實。
「多少百姓心中,怕是都把先生供起來了。」
馬皇后的德行,真是三百六十度無死角,也難怪後來的清朝沒得黑,只能編個大腳娘娘來黑了。
但這個劉半仙呢?
這意味著蘇璟的子孫後代,在大明只要不犯大錯,那就永遠都是富貴之家,更不要說種種特權了。
朱棣對劉半仙的態度的想法,那和寫在臉上也沒多大的區別。
朱棣跟著蘇璟的步伐,對於蘇璟的話,他是相信的。
如此一來,即便不賣出自己的土地,也能安然的度過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