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成為了無數士人的最高人生理想。」
現在聽蘇璟這麼一說,算是理解了。
「蘇先生謬讚了,學生所學太少,還當不起先生這般誇讚。」
「漢景帝的時候有『二十三始傅,五十六而免』的說法,漢代規定,男子二十為丁,可授予田地。燕王可知道,為什麼二十為丁,二十三才開始傅籍?」
「到了西周時期,推行封土建國制,周天子將土地分封給諸侯,稱為『國』,諸侯將土地分給卿大夫,稱為『家』,卿大夫的土地讓『士』幫著管理,士最重要的任務是管好自己,這便是修身,修身之後,便是齊家,也就是幫卿管理他的土地。而幫諸侯管理國叫做『治國』,幫天子管理天下就叫做『平天下』。」
說話太多,就是容易干,主要還在吃油條。
「首先是部落兵制,部落兵制又稱民兵制,始於商周時期,當時生產力較弱,土地公有,兵民不分,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每一個成員都有保家衛國的義務。」
朱棣眼神堅定,看著蘇璟道:「先生,學生想學的兵役。」
蘇璟咬了一口羊肉包子,一口就見肉,羊油在唇齒間遊盪,如同演奏一曲美妙的樂章。
「多謝先生。」
「接著到了戰國時期,連年的戰亂,導致軍隊的消耗巨大,僅僅只靠士大夫貴族群體組成的軍隊,士兵數量嚴重短缺。」
能問出兵役的問題,那說明朱棣痴迷行軍打仗,不僅僅是因為帶兵打仗很威風,而是真的想要有所建樹。
朱棣之前儒學理論課學的極其不認真,所以對這個概念是真的不清楚。
朱棣有些懵懂,但這話是記在了心裏了。
朱棣回答道:「學生以為,軍隊之事,除卻錢糧,軍士的訓練,這如何招募士兵,也是一件極其重要之事。」
蘇璟並不意外,淡淡道:「其實這代表的是漢代百姓的生產效率,一個二十歲的成年男子,被授
https://m.hetubook.com.com予田地之後,種地三年,便可以存下一年的口糧,家裡有了餘糧,便可以去當兵了。」
朱棣好奇,也拿起一個包子嘗了一下,剛咬下去,神色立刻就變了。
「學生了解的就這麼多了,若有錯漏之處,還請先生指正。」
「富農便是指府戶,一般來說家產殷實,財富可觀,耕作交由佃戶承擔,當兵便是榮耀的象徵。」
「是,先生。」
「《木蘭辭》里也說的很清楚了,『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就是當時府兵制度下的徵兵情況了。」
一如既往的好味道。
所以這會朱棣需要仔細的回憶剛才蘇璟講課的內容。
蘇璟漱了漱口,然後笑道:「燕王今日想學什麼?」
「實在是妙!」
「先生,今日便是最後一日了,學生昨夜仔細想了,現在已經知道該請您什麼了。」
「除此之外,還有府兵制度,起於西魏時期,在唐朝的時候發揚光大。所謂府兵制度,就是國家設立軍府,招募殷實富農子弟從軍。」
完美的兵役。
仗著自己皇子的身份,不將很多人放在眼裡。
說的直白點,那就是四個字,風捲殘雲。
募兵,在古代軍隊中,一直都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蘇璟稍微活動了下身子,說道:「行了,明明是個少年,怎麼這麼老成,少年就要有點少年的驕傲。」
「而除了普遍推行的徵兵制,歷朝歷代還有少量的募兵制。與徵兵制不同,募兵制是國家出重金招募戰鬥力特彆強的士兵組建特別部隊,比如漢宣帝招募少數民族羌族組成的騎兵部隊,稱之為羌騎。」
蘇璟淡淡道:「現在說元朝,就如同你剛才說的那樣,元朝對於蒙古人和其他人種有著不一樣的兵役制度,蒙古人的兵役制度說白了就是部落兵制,而其他的人種就是軍戶制。」
包子是剛出鍋熱騰騰
https://www•hetubook•com.com
的羊肉包子、豆花是一碗麻辣沾水的咸豆花、油條是新鮮現炸的大油條。蘇璟淡淡道:「燕王,你之前說了,你了解過歷史上的兵役制度,那我問問你,你都知道哪些兵役制度?」
自己得小心點說了,胡扯太多的話,怕是會被看穿。
蘇璟淡淡道:「咱們繼續,還是說西周,當時有『國人當兵,野人不當兵』的說法,其實便是因為西周的國野制度,只有生活在王畿之中的百姓才是國人,其他的都是野人,當兵在當時,那可是一種榮耀和特權,生活在王畿之中的百姓,基本都是士大夫貴族群體。」
蘇璟看著朱棣道:「燕王,美食是享受的,吃的慢點,細細品位。」
朱棣立刻回答了起來:「而元朝的兵役制度與大明有所區別,因為元朝的皇帝是蒙古人,所以他們的兵役對於蒙古人和咱們漢人有所區別。」
朱棣說完又咬了一大口,一個熱騰騰的包子,兩口直接沒了。
蘇璟氣緩好了,朝著朱棣問道。
這要是再被拒絕,朱棣真不知道自己該請教啥了。
聽到蘇璟詢問,剛放慢速度吃包子的朱棣立刻把包子囫圇吞了下去。
朱棣看著蘇璟疑惑的眼神,忍不住問道。
「先生。」
「來嘞,客官。」
「嗯嗯,燕王,記得差不多了吧,我繼續了?」
只要不是軍事作戰理論,蘇璟還是有些自信的,上輩子看的書,已經在腦海中不斷的搜索起來了。
蘇璟快步向前道:「那走吧,咱們去吃早飯,邊吃邊說。」
又是一大段的輸出,蘇璟直接朝著老闆喊道。
朱棣躬身行禮道。
雖說這兵役也是軍事的一部分,但這實在不像是現在的朱棣能請教的問題。
說到這裏,蘇璟咬了一口油條,油條這東西,冷了就不好吃了。
這要是在以前,他還真就是一個囂張淘氣的主。
蘇璟舀了一勺子豆花放入嘴裏,順滑麻辣的和_圖_書感覺,瞬間充斥口腔。
「之後這個傅籍制度便沿襲了一段時間,只不過在男子入傅籍的年齡這一點上,有所差別。」
朱棣一口氣那是說了一大通,從明朝一點點往前推,將明元宋三朝的兵役制度都大體的說了一遍。
朱棣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給問住了。
朱棣點頭,拿起第二個包子,放慢了速度。
朱棣認真的記著蘇璟說的這些內容,雖然不少是他已經知道的,但像蘇璟這般引經據典,深入淺出,他也有一股別樣的感覺。
蘇璟則是藉著這個機會將剩下的幾個包子掃清,這羊肉包子就是比豬肉包子好吃啊!
這可讓蘇璟十分的震撼了一把,朱棣口裡的了解一些,竟然已經到了這般程度了。
「剛才燕王你說了,宋朝時募兵製為主,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宋朝的經濟實力相當的強大,國家的財政充足,可以支付招募士兵的巨大支出,宋朝的後期大部分軍隊都是招募制。」
蘇璟刷著牙,看著朱棣如此自律,內心那是自嘆不如。
讓他和朱棣這般每日堅持晨練,他是做不到的。
蘇璟的問題又一次讓朱棣陷入了思考之中,剛才蘇璟講述的東西很多,信息量很大,很乾。
「所以說,兵役制度,其實和社會生產力之間是密切相關的。」
「既然你要了解兵役,那今天我就說兵役。」
蘇璟的腦子裡沒來由的又冒出了這麼個想法。
朱棣打完拳,緩步來到了蘇璟面前。
「宋朝的話,那便是募兵為主要方式了,劃定一些標準,比如身長、體魄等等,不同等級的募兵會被編入不同的軍隊之中。不過雖然有募兵,也有軍士不夠的情況,所以還補充有強徵兵役和役丁制,即官府強制徵兵和根據每戶人口狀況提供一定數量的壯丁服兵役。」
蘇璟忍不住稱讚道。
「第一種是在本地或者京師服役,一般只有一年,稱為『正卒』;第二種是到邊境服役,為『戍卒』;然後第hetubook.com.com三種是每年定期服役一個月的兵役,稱為『更卒』。」
朱元璋吃的快,純粹是多年行軍練出來的習慣,打仗的時候,可沒有那麼多吃飯的時間。
「君王為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便放開了國野的區別,野人也可以當兵了,而且是強制當兵。等到秦滅六國,沿襲舊制,直接規定男子15歲的時候就要登記入冊,這叫『傅籍』,傅籍之後的男子,相當於預備役的兵丁,平時沒有戰爭,那就是普通百姓,該幹啥幹啥,但若是有戰事,那隻要國家徵召,就得立刻入伍,這個傅籍得到60歲的時候才能解除。」
「蒙古各部採用的是成年男子皆為兵的辦法,只要年齡到了,那自動成為士兵。而對於漢人,則是實行軍戶制度,只要是被划為軍戶的漢人,世代都是軍籍。」
明明說的是兵役制度,但卻涉及到了許多其他方面。
要說這朱棣吃飯的風格,那真的是和朱元璋一脈相承。
「呼……哈……」
朱棣點頭跟上蘇璟,不多時兩人便出現在了一處早點攤上。
朱棣聽得很認真:「原來這就是老師們常說的修生齊家治國平天下,學生現在有點懂了。」
「老闆,來壺茶!」
朱棣點頭道:「先生請。」
「燕王,這咋一看,府兵制和軍戶制都是世襲制度,好像是類似的,但其實本質是不同的,你可知道其中差別?」
「然縱觀歷史兵役之制,似乎總在不斷的改變,學生知道變化是為了更好的招募士兵,學生想知道的,有沒有一種完美的兵役呢?」
難道真的是成功者都有的特質?
「真好吃。」
清晨,小院內,朱棣已經開始了晨練。
「嗯,不錯,看來燕王已經對兵役有了不少的了解了。」
朱棣搖頭,這還是超過了他的知識儲備。
「富農畢竟只是少數,只靠府兵制,能招募的士兵數量很有限。」
蘇璟聽著這話,笑笑道:「燕王倒是好氣魄。」
蘇璟繼續道:「漢
和圖書代男子服兵役一共有三種,這三種不是只選一種,而是都要服的。」
「蒙古各部十五歲到七十五歲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義務;而漢族中,則是設立軍籍,簽發軍戶,世代為兵。」
「咕嘟嘟……」
「回先生,學生知道現在大明的兵役制度是衛所制,全國各地設立衛所,軍丁世代相承,衛所的軍隊給養,主要仰賴於屯田。」
兵役?
「學生不知。」
蘇璟咽下豆花,繼續道:「既然燕王已經知道不少,那我也直接點了,這歷史上出現的徵兵制,我大概按照時間出現的順序劃分了一下。」
而朱棣么,則是因為對於吃這方面,是真的不在意。
三天的最後一天,朱棣縱然有諸多不舍,也是無法改變什麼。
「怎麼了,先生,學生想問兵役,有何問題嗎?」
生產力和兵役?
上課不提問,這老師就是白當了。
雖說算不上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味道上卻是一點不輸山珍海味。
蘇璟搖搖頭,說道:「沒什麼,稍感意外罷了,兵役我倒是可以說說,只不過在說之前,我想問燕王,為何思考了一夜,想問的卻是這兵役?」
「至於咱們大明朝的衛所制,其實就是軍戶制和屯制的結合,大明百姓分軍戶、民戶、匠戶和灶戶。」
「傅籍的制度,其實就是一種徵兵制,國家機關強制徵調百姓當兵,沒有選擇的餘地。」
傅籍這事他也是現在才知道的,二十歲可以授予田地,二十三傅籍,三年的時間差是為什麼,朱棣蹙著眉頭仔細的思考著。
「府兵制有一個特點,就是士兵的部分武器裝備,比如馬匹、戰刀還有糧草都要自備,官府發放的只有少量補給。府兵制能大大減弱國家財政在軍隊的支出,優點是突出的,不過也有著缺點。」
朱棣立刻謙虛道。
蘇璟面色一凝,著實是有些意外。
老闆麻溜的端來了一壺熱茶,別看這是個早點鋪子,這茶水還是有的。
聽到蘇璟的話,朱棣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