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你肯定背著我們做了什麼
高仰止的聲音很響亮。
合共一萬六千太孫部兵馬,以八面碩大的將旗為首,整齊均勻的聚集在城主府前。
「臣清化府,恭送太孫大軍出征。大軍此去,一往無前,將士俱還,戰功彪炳,威震交趾。」
清化城中,戰馬低鳴,金戈陣陣。
張溫躬身領命。
於是,每一次鐮刀的揮舞,就會割倒一小片金黃的稻穀。
等到這些人一走,朱高熾便揮動了兩圈手臂。
卸下盔甲,赤腳,穿著半臂上衣、過膝瀆褲的太孫部官兵,如同雨點星辰一樣,灑滿整個清化城外的田間地頭。
說完之後,朱允熥不忘偷偷的用餘光瞥了一眼滿臉質疑的朱高熾。
也不用三人自己動手,小女娘們就已經是將三隻福袋,各自掛在了三人的腰帶上。
中軍大營。
「大明!」
或是舉子、或是秀才,總是識得文字,懂得經史子集和道理的。
「萬勝!」
隨後,便是左右前護營,左右護軍營。
入眼之處,除了八面將旗,便是一面面各色各式的軍旗。
在帥旗后,才是表明朱允熥身份的皇家宗室旗幟,以及整個大明獨屬於他一人的監國皇太孫之旗。
曹震不由一愣,遲疑的上前,順著燕世子所指方向看了過去。
清化城的城牆頭上。
隨著他說完話,前鋒營已經踏上浮橋,在前開路。
這句詩該是一句改作。
那是六日之前剛剛從昌化縣,帶著一眾去歲恩科進士和舉人來到清化城的去歲恩科狀元高仰止。
而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即便是那些早已被分配給清化城歸來百姓的田地裡頭,也能看到明軍官兵們農忙的身影。
很明顯,在得到朱允熥諭令之後的張溫,就明白這件事情是早就在太孫心中謀划好了的。
原文是前唐高適所做的《封丘作》之中的一句。
朱允熥停下了腳步,認認真真的盯著朱高熾看了一陣子。
朱允熥立馬愣住,回頭淡淡的看向朱尚炳。
「絕無虛言!」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朱允熥輕咳一聲,聽著城主府外愈發密集的兵戈聲,沉聲開口:「我們該出發了。」
朱允熥頓時一愣,然後很自然的就有些做賊心虛的冷哼兩聲,目光從朱高熾臉上逃離,轉向城外。
前護營,護軍營也紛紛開始走向浮橋。
而朱允熥則是繼續道:「要讓官員們放下姿態,要將目光投向芸芸眾生,天下黎庶。而不是滿門心思的琢磨著,如何去應對上官和*圖*書,如何去經營自己那一官半職。」
朱高熾答了一聲,就抬頭越過朱允熥看向他的身後。
徐妙錦則是趁機再次福身:「既然福袋已經送到,臣女不敢耽擱殿下出征吉時,只待殿下和大軍能平安攜勝歸來。」
而他則是沉著臉悶聲道:「各營都集結完畢了?」
一群人影,便在踮腳眺望著城外連綿不絕被一片片放倒的稻穀。
「如此……」朱高熾想了想,點頭道:「我便相信你。」
瞧著眼前出征的場面,稍稍思定,便開始奮筆疾書。
徐妙錦亦是福身作揖:「大軍出征,殿下與二人世子,皆是宗室貴胄,萬望征戰路上小心顧全己身。臣女無才,只能手作三枚福袋,祝禱殿下和世子,此番大獲全勝,馬到功成。」
官兵們歡喜的割著稻穀,百姓們便從家裡端來茶水,帶來擦汗的被洗過好幾遍的毛巾。
這樣集體勞作的場面,不論是誰看見都是心中歡喜的。
這時候在知府帶領下的百姓們,便開始湧向大軍兩側,投送帶來的鄉野之物。
當真是官兵百姓一家親。
朱高熾立馬就不安的回頭看向城主府外。
他們大多都是有功名在身的。
在朱允熥和朱高熾兩人面前,便是鋪天蓋地的金戈鐵馬之勢撲面而來。
他悶悶道:「我能做什麼事情,還要瞞著你們。」
而朱允熥作為偏師,則也有一面統帥一軍的帥旗。
他這麼一個舉動,在他身後的其他勛貴武將,也只好是跟隨其後,一併面朝太孫躬身作揖。
朱允熥微微一笑,輕聲道:「拜迎官長頭磕碎,鞭笞黎庶目朝天。這是不可取之事,如何讓百姓擁戴天家,如何擁護百官,唯有俯下身子,拿出拜迎上官的態度去對待黎庶,才能如意長治。」
明明身為國朝侯伯的張溫、曹震、陳桓、胡海、朱壽、何榮、桑敬七人,並秦世子朱尚炳,合共八人,便是這一次太孫部前出大羅城的八名軍中主將。
朱允熥嗯了一聲,多看了張溫兩眼。
只要加上一府之名,高仰止也就打馬上任的事情。
張溫則是沉穩開口:「講武堂中的武生們,也該召來交趾道,為大明徵戰域外。」
而後目光幽幽的盯著已經重新眺望城外田野的朱允熥。
朱允熥一板一眼的正聲開口。
當然,在城主府前,由朱允熥親兵隊擁護著的,是一面巨大的帥旗。
不算是警告的告誡之言,更多的是畫外音的暗https://www.hetubook.com.com示。
朱高熾則是笑了笑,揮手指向城外某處:「景川侯可要好生看一看了,咱們清化府高知府,如今可是正帶著知府衙門裡的人也在田間地頭忙活著。」
而算得上是太孫部勛貴之中最是沉穩的會寧侯張溫,則是後退一步,雙臂舉起,揮動衣袍,躬身作揖。
望著城外,面朝黃土背朝天,將目光放在了土地和百姓上的高仰止,以及一眾清化府衙門官吏,曹震也不得不承認,太孫殿下說的並沒有錯。
朱高熾滿臉的喜悅,歡喜的額頭上布滿一層激動的汗水。
朱允熥此刻正背對著朱高熾、朱尚炳兩人,目光熱烈的將徐妙錦的全身都蹭了一遍。
「你肯定背著我們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只見今日里換了一身暗紅墜金對襟的徐妙錦,在幾名從朱尚炳哪裡要來的沒學完唱曲的女娘伺候下,搖曳著金蓮步,走到了幾人面前。
朱允熥懸著的心,立馬放了下來,伸手拍拍朱高熾那副寬厚無比的肩膀:「出去吧,如今我們該想想,如何圍剿大羅城裡的陳元旦了。」
只要有了機會,也是能應試參考,做了兩榜進士,乃至是三鼎甲。
只見一群清化城待字閨中的小女娘們,竟然是向著年輕且模樣俊俏的官兵們,獻上了火熱真摯的香吻,留下了家中的住址,只盼君早歸。
這也是江南每歲之中的頭等大事,俗稱雙搶。
「自從回京后,我已經瘦了二十斤了!」朱高熾大概是察覺到了朱允熥眼神中的含義,不由的重申了一次自己最近的體重變化,而後目光曖昧的幽幽道:「我總覺得你有什麼事情在瞞著我們!」
此刻,八名主將已經御馬齊聚城主府前。
幾名能陪同在城牆上的太孫部軍中文書典吏,皆是默默的看向了貶低朝中文官的景川侯。
不曾拔刀。
然後才誠懇道:「你我乃是親親的兄弟,除了因為你這身子,咱倆衣服不能互穿,我對你坦坦蕩蕩,絕無隱瞞!」
立於馬背之上的朱允熥,只是目光靜靜的掃過面前的八名主將,再看向眼前密密匝匝的軍中官兵們。
披盔戴甲的朱高熾,今日倒也有了幾分悍將的模樣。
「大明還有無數的事情需要去做,這些都需要用人去完成。人是會變的,朝廷也不會允許所有的一切永遠都是一個模樣。」朱允熥目光閃爍的說著:「如高仰止這般年輕人,最是能做出改變和_圖_書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我大明才能長治久安,革故鼎新。他們有他們的事情,諸位叔伯也有自己的事情。文武有別,文武與共。在其位謀其政,群策群力,大明的日子才能越來越好。」
場面頓時就變得和睦了起來,大軍出征的蕭殺感也就少了些。
說完之後,徐妙錦就在自家大侄子朱高熾不明不白的目光注視下,強自鎮定的轉身離去。
然後,便全然不懂的嘟囔著:「還是不如熥哥兒,他腰上還有一個香囊來著。」
「萬勝!」
只見在城外不遠處的一處田地里,幾名用一襲青衫裹著的年輕人,以不比周圍那些田地里的官兵和百姓慢的速度,收割著眼前的稻穀。
徐妙錦心跳躍躍,臉上卻極力克制著。
朱允熥愣了一下,手指下意識的將腰上的香袋給挪到了腰部的片甲後面藏住。
隨後,原本還不曾接過清化城百姓一粒糧食的太孫部官兵,便開始滿臉笑容的放緩了腳步,接過鄉親們送過來的吃食,又從懷裡掏出早就準備好的錢鈔,塞進鄉親們的懷裡。
搶種卻要交給不斷歸來的清化城百姓,還有太孫部之中留守清化城的官兵。
只見他目光鋒利的掃過全場,大手向前一揮:「出發!」
文武之分,從前唐高宗李治開始,就逐漸變得如同涇渭兩河一般分明。
以攔腰之勢斬斷整個交趾道的清化城,徹底被滿地的金黃覆蓋住。
文武之爭也就成了朝堂上半數時間里的爭奪主題。
朱高熾也哼哼兩聲:「你最好沒有做什麼瞞著我們的事情。」
每人分得兵馬兩千上下。
南北同征共治的局面,隨著如今交趾道逐漸打開局面,距離徹底平定不遠,已經慢慢的確定並形成下來。
前鋒將朱尚炳怒吼一聲,身下戰馬前蹄懸空嘶鳴。
朱高熾則跟在朱允熥身後,幾度想要開口,卻又化為無聲的嘆息,到了最後還是忍不住小聲嘀咕道:「我覺得你真的有什麼事情沒有告訴我們。」
「萬勝!」
會寧侯張溫則說道:「如此之景,當真是聞所未聞,不曾見過的。」
「洪武二十六年,鎮交趾道清化府,太孫部出,知府相送,百姓夾道,民女表情,乃民風致,無關禮制,官民一體,謂之佳話。」
長刀、長槍、強弩、火銃,被收繳送入營中倉庫,一柄柄鐮刀配發到了每名官兵。
另一側浮橋前的一片高土坡上,幾名軍中文書,則是一手捧著書冊,一手m.hetubook.com.com拿著墨筆含在嘴裏。
然後,就又見燕世子在一旁補充道:「交趾道大羅城一戰之後,南兵需要輪番,京衛亦要輪番。這邊很大,朝堂上大河以北皆系九邊,中原之南卻也不能再坐守一地了。」
朱高熾默默側目,眉頭微微皺起。
最後,終究還是讚歎的承認道:「我說今天怎麼沒見到高知府,沒想到高知府才來清化府不過三五日,就已經親自做起這些事情來了。」
「大明萬勝!」
只換了兩段后三字,卻將官場黎民之間的關係,描述到的最是激烈的模樣。
「會寧侯理一份奏章,遞應天兵部知,呈奏陛下聖前吧。」
隨後前鋒將便化作一枚箭羽,統帶著前鋒營官兵,踏出了太孫部圍剿大羅城的第一步。
朱允熥則是揮揮手:「且都去準備軍務吧,兵甲整齊,入庫稻穀需要脫粒,合圍大羅城已然刻不容緩!」
左右後軍營。
張溫立馬轉頭看向口不遮掩的曹震,瞪著眼卻又無可奈何。
出了城主府,一到外面。
不遠處左側的浮橋前,更是傳來了一陣躁動。
朱高熾點點頭,他是軍司馬,除了上陣殺敵的事情,太孫部大多的事情都是他在處理。
五穀豐登,倉稟充盈,兵強馬壯,整戈待戰。
朱允熥有些不解的瞥了一眼身邊的小胖。
自從去歲南征大軍離京后,大明的最高國策,就已經從全力應對九邊之外的前元餘孽,逐漸產生了分化,逐漸重視南方的經營。
隨後,整座清化城齊聲嘶吼。
這是一直奢華無比的軍隊。
軍中眾將觀望過去,卻是哭笑不得。
以高仰止為首的讀書士子們已經動起來了,講武堂里的武生們也該配合起來。
朱高熾卻是悄無聲息的在兩人之間審視了好一陣,卻總是瞧不出什麼來。
時維五月中,乃收夏糧。
僅僅從統兵將領們的地位上而言。
朱允熥接過親兵送來的長刀,坐上馬夫牽來的披甲戰馬。
……
搶收,是近期最重要的任務。
「寅時開火造飯,卯時整裝列隊。此刻各營將士,已經由各營主將統帥,正在往城主府這裏集結。」
「你盯著我作甚?」
一旦夏糧收割完成,大軍就會帶著足夠的糧草前往大羅城,與大將軍對大羅城裡的陳元旦部形成合圍之勢,最終一舉徹底剿滅交趾道境內的有生對抗勢力。
遠在大羅城的常升是南征大軍的主帥,自持中軍大櫜。
朝廷給高仰止的封官旨意,一早就被攥在了朱允熥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手中,交趾道知府的官職,也是早就議定好的。
以城主府前的主街為主桿,延伸向主街兩側的街道。
軍司馬朱高熾深深吸了一口氣,將自己的腹腔收起,揮舞著馬鞭高聲道:「大軍可取百姓食,回贈錢財以謝之。」
「眾將士馬上封侯!」
兩人聯袂,輕步走出城主府。
吼叫著,他就已經是抵著腰上的刀柄,衝出了城主府。
見外頭的視線注意不到這裏,這才稍稍安下心來,然後默默的瞥向已經轉過身的朱允熥。
朱高熾不太相信的質問:「當真?」
大明欽賜清化府一眾官員,在知府高仰止的帶領下,穿戴著最正規的朝服,帶著一眾城池周邊的百姓,捧著漿果茶湯麵餅,等候著大軍到來。
「再有幾日,等到大多田地都收割完,稻穀蛻米,我軍便可開拔了。」
說著話,跟在徐妙錦身邊的三名不太會唱曲的小女娘,便手拿著三隻小巧好看的福袋到了朱允熥三人面前。
軍司馬朱高熾亦是在官兵的幫扶下,爬到了一匹戰馬上。
因而對曹震這番話便大不認同,只是礙於此時身處軍中,一切皆以勛貴武將們為首,方才不敢多言。
景川侯曹震哼哼了兩聲,臉上露出不屑:「咱們這些當兵的,都是泥腿子出身,便是下地幹活,也不算甚。平日哪家不事軍務的時候,不是在家軍屯的。倒是朝堂上那些袞袞諸公們,怕是拉不下這個面子,脫下他們那奢華的衣袍,走進滿是泥濘的田地里去。」
大軍由清化城北城門而出。
「今日出征大羅城,清化城這邊有高仰止主持,一應事務,姨娘可遣人知會於他。」
鐵甲陣陣,震裂天地。
一旁的朱尚炳低喝一聲:「有了姨娘的福袋,咱這次定是要多砍幾顆腦袋下來!」
曹震倍感意外的盯著城外,帶著知府衙門一眾官吏忙活的高仰止,張張嘴,臉色幾度變化。
朱尚炳倒是喜滋滋的看著小女娘為自己掛上福袋,拍拍對方的腦袋,又拍拍已經掛在自己腰上的福袋。
十日後,兵甲陣陣的清化城內,城主府門后,難得穿著一身戎裝的燕世子朱高熾,和同樣穿戴戎裝卻形象截然不同的秦世子朱尚炳,看著腰上掛著一個香袋的朱允熥。
雖為夏日,卻滿城蕭殺肅穆。
兩人皆是目光幽幽的盯著對方,一副想要將朱允熥給扒個乾淨,好一探究竟的樣子。
至城外十里馬河畔,河面上早已架設了三座浮橋。
張溫等人立馬躬身,小步退下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