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下可曾亂乎?
即便是直隸,在去歲也被交趾道正式超過。
他招招手:「萬裏海疆阻不了我等今日一見,都起了吧。」
朝陽門下。
當真是稀奇怪哉。
兵馬司的人望著到了近前的皇太孫,連忙從周圍加派人手,將太孫馬前的圍觀者給分開。
赤|裸裸的嘲諷之後,朱允熥輕咦一聲。
當即便有幾人開口。
這話擠兌的那些乞骸骨官員,紛紛低頭垂目,心中一股無力和無地自容的羞憤以及懊惱。
繼而,朱允熥便順勢拉著高仰止的手臂。
於是,百姓們的怒罵愈發的往下三路和污穢之處走。
「那便報答給天下的百姓吧。」
但他倒是不清楚,朝廷這一次竟然還復行秦法軍功爵。
當高仰止開口回答,一同回京的交趾道官員們紛紛開口附和后。
此刻聽到皇太孫這般言語,眾人心中自是明了。
他的臉上,閃耀著光芒,雙眼神韻流動。
而朱允熥這時卻輕哦了一聲,側目看向被自己拉住的高仰止,面露詫異道:「當真不辛苦?可今天朝堂之上,好些個官員都上奏乞骸骨,孤還以為,這天下的官員都辛苦的很呢。」
朱允熥駕馬而行,穿過無數被扒下官服、去了梁冠,身穿白衣的官員。
大明王爵的虛位以待。
巨大的反差,讓洪武門前那些原本還嗤之以鼻的官員們,更覺得沒臉見人。
洪武門前今日里乞骸骨的京官們,紛紛心中詫異,滿臉的不可思議。
高仰止躬著身,誠惶誠恐道:「臣惶恐,得此聖恩,臣當真是無以為報。」
壓住心中的輕蔑,朱允熥示意高仰止跟隨自己,往洪武門後走去。
人群中,越來越多趁手的東西被丟了出來,砸向那些身著裡衣的京官們。
主考官是多年的士林大儒,朝堂文魁。
只是一瞬間,高仰止的腦海中便已經聯想到了無數中的可能和往後的朝局。
高仰止躬身聞聽口諭,臉上帶著些意外。
一旁的高仰止目光微微一顫。
「狗官https://m.hetubook•com•com!」
朱允熥輕笑著,抬頭看向已經點亮燈籠的洪武門城門口。
站在朝陽門下,高仰止一時間感慨萬千。
帝國年輕的皇太孫殿下,握住了帝國最年輕的封疆大吏手臂。
即便眼前人頭攢動,無數圍觀者將朝陽門和洪武門之間給擠得水泄不通。
高仰止做了數年交趾道布政使,于新政最是了解。這一遭回京,他很清楚,自己此生大抵是不會再回交趾道了。
「臣為殿下牽馬執鞭。」
朝堂之上,需要一場更大的變革。
那些人,今日又有多少是在這洪武門前,被扒下官袍、去了梁冠的。
啪。
朱高熾隨意的拱了拱手,兩人當初在交趾道也算是交往頗多,還禮之後,他則是走到朱允熥身邊:「五軍都督府那邊剛送過來的消息,陛下復行秦法軍功爵的旨意,業已送到那邊,此刻京師內外軍營,皆以知曉,各營將士士氣大振,歡歌鼓舞,無不口頌朝廷恩典。京畿無虞矣。」
這是大明的官員?
「好啊!」
孫成也冷漠的下達了驅逐的命令,只是這些昔日朝堂高官們,卻不願意離去。
平日里高人一等的京官們,對這幫從交趾道回來的泥腿子官員嗤之以鼻。
望著眼前這一位位被自己寄予厚望,在交趾道勵精圖治的官員,朱允熥由心底散發著喜悅。
百姓們此起彼伏的喝著彩。
「高卿辛苦了!」
「……」
還是覺得,錦衣衛今天當場抓了一部分人,便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嗎?
朱高熾很難想象,到時候那些殺紅了眼尋求戰功的軍隊,會不會在外面一路狂奔,不顧每一個新征之地的治理。
這時候又有人大喊了起來:「他們已經不是俺們大明的官了,陛下已經讓他們統統都滾回家去了。」
本是遂了他們的意願,卻又好似是皇帝強奪了他們的官帽。
說著話,朱允熥便要翻身下馬。
「一群狗東西,快滾!」m•hetubook•com•com
錦衣衛比照名單抓人的事情已經暫時告一段落。
等眾人到了洪武門下,帶著人留守在城門前的孫狗兒,望著高仰止上前道:「陛下口諭,等高仰止回京,便叫他去太社稷那邊尋間屋子住一宿,宮裡頭自是要安排人伺候洗漱,待明日一早便入宮請安。」
那時候的朝堂,可以讓心學子弟做兩榜進士,但即便朝廷官缺眾多,十之四五皆為空缺,但就是容不得心學子弟。
在高仰止身後,是數十名從交趾道回京述職的官員,異口同聲的開口。
更甚至,還要防備大軍在外,在那些明明已經投降了的新征之地上,干出殺良冒功的事情來。
「不是東西!」
交趾道的百姓,如今亦是大明的子民。
「狗官快滾。」
等到那個時候,才是真正可怕的時候。
封王的承諾也給出去了。
但大明僅僅是復行秦法軍功爵嗎?
可是事實證明,同樣是大明子民,交趾道的賦稅遠超直隸,但交趾道這兩年卻沒有發生過一起大規模的反抗。
他平靜的望向國朝最是年輕的封疆大吏,看向在他身後,那些隨行回京述職的交趾道官員。
而今天,這場可能會延續數年,乃至十數年的變革,已經正式開始了。
在高仰止的身後,是所有的回京述職官員以及依仗跪拜在地。
朱高熾看得懂官兵們的那些眼神。
朱高熾望向周圍那些,由過往看向熥哥兒,眼中只有尊敬,而現在卻變得滿是崇敬的錦衣衛官兵、京軍官兵、禁軍官兵們。
朱高熾很清楚,這背後還涉及到大明的戶籍制度、兵部吏部戶部,還有武人們最渴望的封王拜相。
朱允熥望著這些在交趾道回京官員對比下,以及百姓們嬉鬧辱罵之下,好似跳樑小丑一般的官員,臉上冷冷一笑。
「臣等於交趾道,夙夜難眠,所思所想皆為百姓。日見百姓富足,國賦每增,臣等便心生歡喜。」
高仰止振蕩雙臂,衣袍www•hetubook.com.com呼呼作響。
他絲毫不會質疑,現在只要熥哥兒說一句話,這些戰意高昂的官兵們,就能立馬帶著一柄刀衝上去。
交趾道並非只是簡單的原料掠奪地,更是大明的新設道,有著完整的官府體系。
朝廷要不斷的鎮壓、安撫、平定每一處新征之地,還要為前線狂奔的大軍源源不斷的送去海量的補給。
朱允熥笑笑,將手中的馬鞭遞到高仰止手中,而後便翻身下馬,手扶對方手臂穩住身子。
這時候朱高熾從一旁上前。
那一遭,心學也是第一次登上大明的朝堂。
「殿下,能不能讓全天下的官都是這樣的?」
肯定都是假的!
那是狂熱。
因為什麼?
朱允熥倒是不再說話。
此行跟隨高仰止一同回京的交趾道官員,雖然人數不過百,只有寥寥四十餘人,可其中大半的官員都是與高仰止一般年紀,而七八成更是當初一同南下的心學子弟。
只是啊。
高仰止還是一眼就看到了洪武門下,皇太孫那久違的面容。
高仰止下了馬,兩腳穩穩的站在了城門洞里的條石路面上。
而在夜幕之後,便是那明媚的清晨拂曉啊。
這時候也不用人提醒,洪武門前的辭官者們,紛紛是奪路而逃,再也不敢待在這洪武門前。
再望向身邊近在咫尺的皇太孫殿下,高仰止眼底儘是崇敬和敬佩。
高仰止毫不客氣的自豪,除了鎮倭大軍每歲為朝廷送去的錢鈔金銀,大明朝一十四道,便屬交趾道每歲征繳上交錢糧賦稅最多。
「瞧了便是礙眼!」
他們以為這便是結束了嗎?
「要是全天下都是這樣的官,俺們肯定都能吃飽肚子了!也能月月穿新衣!家裡蓋新房!」
「沒卵子的玩意,有你們,都是大明的恥辱。」
高仰止數次想要合手躬身,怎奈何皇太孫的手掌太過用力,他只能是躬著身,誠懇恭敬的頷首彎腰:「臣受幸於殿下,得蒙陛下委以重任,為國家牧守地方,臣之僥和*圖*書倖,地方不曾出錯,百姓安居樂業。臣,亦不辛無苦。」
「臣,高仰止,叩拜參見皇太孫殿下。臣幸不辱命,獲官數載,布政交趾,今得朝廷恩允,回京述職。臣唯願大明萬世,社稷萬年。」
數年之前,自己還只是一名懵懂無知的應試舉子,還有擔憂能否高中金榜。那一年,應天城出了科舉舞弊案。
「對對對!」
朱允熥提起腳步,回頭看向跟上來的高仰止,輕聲道:「原本,在外回京的官員入朝述職,是不必去社稷壇那邊住宿的。只是今日應天所生之事你也看見了,皇爺爺連下五道旨意。想來,他是想讓你能永心大明社稷,不學今日之人,以作後人之師。」
朱允熥拉著高仰止就往洪武門前走去,似是意欲將對方給帶進宮中。高仰止被拉住跟隨在其身後,也只能是亦步亦趨。
假的!
高仰止面上不顯,可是心中卻是分外意外,瞧著周圍的百姓,不免在心中感嘆,到底還是京畿之地的百姓啊。
高仰止臉色平靜,目光里卻滿是難以掩飾的激動。
不遠處的百姓臉色漲紅的怒斥道:「狗官!叫你們惹陛下生怒!」
他一手牽住馬鞍處的韁繩,一隻手臂已經是橫到了朱允熥的眼前。
他們是這樣當官的?
說著話,朱允熥更是將頭轉向後面,看向那些跟隨上來的交趾道回京官員。
而交趾道?
一顆菜頭子砸在一名官員的腦袋上。
他揮手掃向洪武門前那些還不曾離去的官員,對著高仰止朗聲說道:「高卿且看,孤說的便是這些人。」
大明的武人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被推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傳達完了口諭,孫狗兒便側身退到了一旁。
朱高熾現在不擔心大明會不會亂,因為現在會要是膽敢說出反對的話,便是和天底下那百萬手握刀槍的官兵們作對。
人群中,更是有人將旁晚買到的菜給扔向洪武門前。
「臣不絕辛苦,臣只願大明一日強過一日,百姓一日好過一日。」
熥哥https://m.hetubook.com•com兒要大明將士們開疆拓土的話,已經說出去了。
那時候,朝堂上多是暗諷,辛辛苦苦寒窗苦讀十余載,最後初入官場就要被發配到那等邊遠苦寒之地為官。
這時候,朱允熥已經是帶著高仰止穿過崇禮街上的圍觀的百姓,走到了百官跟前。
戰馬一路載著朱允熥穿過人群,出現在了高仰止面前。
高仰止很清楚,不是因為他在交趾道的存在,而是在交趾道所實行的完全不同於中原的政策。
高仰止卻是更快,起身,上前。
朱高熾心甘情願的點著頭,鄭重道:「比照今日領旨之後的五軍都督府及京師內外諸軍營。便是僅有復行秦法軍功爵一事,就足以叫大明百萬雄師歸心,天下自不會亂。」
「大明萬世!」
「你們也看看,便是這些人覺著當官是件辛苦事。今日里啊,都來和陛下乞骸骨,陛下允了他們。你們要是也覺得做官辛苦,孤一併幫你們遂了願。」
朱允熥像是早就料定了如今的局面,顯得很是輕鬆,帶著眾人往宮中走著,嘴裏僅僅是輕聲問詢道:「國朝推行新政,而今天下可曾亂乎?」
「俺們大明朝就是要這樣的好官。」
「好!」
而崇禮街上的百姓們,卻是紛紛喝彩。
這位大明第一個交趾道布政使,昂首挺胸,于崇禮街上無數百姓的注視下,屈膝緩緩跪下。
高仰止連忙拱手:「微臣見過燕世子。」
恰逢國朝南征,開國公常升為征南大將軍,皇太孫隨軍南下,自己這幫初進的心學兩榜進士,便也就隨著南下了。
大都督府的復設,入值武英殿、文淵閣。
「好官!你們都是好官!」
他知曉自己這一遭被召回京師,是有著要在朝堂之上推行交趾道新政的意圖。
應天城,又一個夜幕將要到來。
「社稷萬年!」
他現在只擔心,大明到時候同樣會那百萬將士裹挾了,一路走向另一條不可控的方向。
闊別應天數年之久,今昔比之過往,如有一幕幕雲煙從自己的眼前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