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面
大明嫡子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馬正不正經

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馬正不正經

這就是一件絕對不可以公之於眾的事情。
言辭之間,茶攤主終究還是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朱允炆看向左右,眉頭微微皺起。
作為錦衣衛詔獄百戶官。
茶攤主便回道:「我是閑來無事,家裡七個兒耕地,多不得我,也少不得我。燒燒水沖沖茶,一天十幾二十個板板,也夠著。」
整個庭院里除了那在山西道最引人注目的流觴曲水之外,便是在整個院子里架起穿繞在林木之間的竹排水渠。
倒是往邊上一坐,自與茶攤沏了茶,喝著茶往嘴裏抹著油豆子,眼神則是往那街口對面的高門看過去。
戰馬熱烈的在官道上加速賓士起來。
這些人自然是會被山西道的人給盯的死死的,不能莽撞動用。
李文相說完話,臉上露出曖昧的表情。
中原的馬總是不如關外的,所幸帝國現在還手握著河套地帶,可以為朝廷持續供應作戰之用的良馬。
總旗官笑道:「百戶若是喜愛,屬下入城之後便將那些馬買下來。」
只是很快,這項實驗就被叫停。
待得說完一篇,先生攏共也就得了幾文碎錢,夠不著一日的花銷,卻是沒了繼續往下說的念頭。
太原城在短時間里,一下子湧入了數方各懷心思的勢力。
念著能被高門相中,多得些錢鈔,好與回家過年。
而太醫院那邊,新老兩任院使,更是親自出動,與張百戶溝通了許久,甚至還給張百戶開了一個藥方,要求張百戶連續服用一個月。
與他同行的幾名麾下,亦是騎術精湛。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人不好在草原上拋頭露面。即便朝廷這些年招降了不少草原部落,但這些人卻並不值得完全信任。」
總旗官點頭:「屬下明白了。」
那帶著香味的燭火,不要錢一樣的被點亮,將那高門大院給映照的分外明亮。
「這一遭山西道的差事辦完,我們錦衣衛該往關外布置了。」
而在那有流觴https://www.hetubook•com•com曲水的宅院之中。
那一刻,總旗官只覺得渾身發冷,身上的汗毛根根豎起。
張輝輕笑一聲:「那就挑選些年輕的歸附牧民,十五六歲的模樣最好。太醫院那邊有了新的研究,只要手段得當,就能讓這些人對大明死心塌地,便是親生父母也難以讓其變心。」
燈火搖曳。
他舉起握著馬鞭的手臂,指向東北方向。
這讓已入初冬的太原城,並沒有顯得太過混亂,僅僅是因為年關將至,倒是讓街面上多了些節日的氣氛。
而除了他們這些人,根本就應付不了山西道如今的局面。
已經有一段時間,百戶官在詔獄里做的事情,已經從皮肉上的研究,轉為對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攻擊。
張輝看了過去,瞪著眼:「我說不得好,你這茶攤也燒的不好。」
總旗官順著方向看過去,微微眯起雙眼:「大抵是關外的牧民入關做些生意。」
空閑的緊,也就瞅了這邊說書先生一眼。
說書先生說的都是些諸如《隋唐傳》《三國志》這等大眾的本子,百姓們聽得多了,也就沒甚好奇。
總旗官甚至親眼看著,張百戶語氣平靜的要求對方將自己的五根手指一個一個的砍下來。
與晉王府只隔著幾條街的一大片宅院,明晃晃的透露著豪奢,卻無人敢於指摘。
總旗官隱隱聽說,命令是從宮裡頭下來的,涉及整個實驗的所有文字記載全部從錦衣衛轉移去了另一處無人知曉的地方,且將所有的存檔銷毀。
竹排水渠里流淌著的是那香甜的酒液。
此時,隊伍已經到了太原城近處。
茶攤主在一旁兜著手,望著街上絡繹不絕的人,卻是沒幾人來飲茶的。
隨後茶攤主臉上露出幾分嘲諷:「你得會試活兒,那《隋唐傳》《三國志》誰沒聽過,說的人也多,你能說的過?」
張輝看向茶攤主,又看向眼前遠處https://www•hetubook.com•com那太原城西北角的晉商李家。
此時天色尚未完全黑下來,李家卻已經是盞盞華燈點亮。
雖說現在都清楚白蓮教已經和晉商串聯勾結起來,要行不軌之事。
一名名外披布衣,裏面卻是透著錦緞的富奢人家走出馬車,在李家僕役的恭迎下進了宅院大門。
而對於他身為大明宗親的身份,在劉宗聖與在場眾人介紹之後,得到了一陣熱捧。
作為張輝麾下的總旗官,他至今還記得當初那個窮凶極惡的強匪被自己從刑部提回詔獄。
隨著李文相的呼喚聲,今夜入席的人們紛紛安靜了下來。
總旗官聽到張輝要再次用那等手段,很是機智的閉上嘴,不參与詢問。
「我看懸。」
張輝笑了笑,搖頭道:「入城找好地方安頓下來,往後這段日子,還需小心行事,不可招惹太原城注意。」
太原城裡是這樣傳的?
尤其是,這個東西並不在明人手上。
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上跑的,凡是珍稀的飛禽走獸,盡都成了席間供人飽腹的吃食。
僅僅是一旬的時間。
沒有人知道在那一旬里,百戶官對那個強匪做了什麼,竟然能讓對方有如此行為,發生這麼大的改變。
只是又因為種種原因,那保持著低調和冷靜。
張輝眉頭抖動著:「到底還是關外的馬更是神俊。」
詔獄里的人都清楚,百戶官現在不光是在為太醫院做著過去的那些事情。
「你說,我能進這李家說書嗎?」
城中山西道三司衙門、太原府衙門、縣衙,及各司衙門分佈各處,對於這西北角的宅院,倒是有很多不可明言的關聯。
答案是明顯的。
張輝有些意外,他倒是不記得大明立國的時候,這些晉商給過朝廷錢糧的。
城中西北角。
這一份不足與外人道也得感受,讓張輝對眼前這座越來越近的太原城,又多了幾分熱切。
朱允炆頭一次見到了這些https://www•hetubook.com•com地方上的富商們有著何等的奢侈作風。
總旗官目光陰沉下來。
這馬,似乎有些不太正經呀。
眼下在山西道,除了他們也只有那些擺在明面上的錦衣衛百戶所。
那茶攤主早已回家帶那成群的孫兒孫女。
關外有著最健壯的戰馬,有著可以讓那些元人千里奔襲的良種馬。
張輝不再說話,若不是自己應了這老漢每日說書一半歸他,自己倒是沒個藏匿身份的地方。
從東南方向入城。
倒是也想嘗嘗那金子的味道,睡一睡那玉床。
唱大鼓書的、唱竹板書的、賣梳篦的、賣刀剪的、賣葯的、算卦的、相面的,一條街上熱熱鬧鬧,引得太原城裡的人絡繹不絕。
如同關外元人對中原的渴望,張輝同樣對關外有著一種獨特的慾望。
張輝也不氣惱,起身坐在一旁屋檐下的台階上,還是盯著遠處街口對面的李家大門看。
張輝麾下的一名總旗官,在他的身邊沉聲解釋著。
太原城作為聯繫中原及關外的九邊重鎮之地,官道上從來就不缺行人的。
席間眾人也是紛紛露出放蕩的笑聲。
但是可知的是,百戶官並沒有對這個強匪施以酷刑。
錦衣衛想要的東西,需要花錢買嗎。
眾人紛紛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假憑證,交由城門下的官兵核驗,隨後便安然無事的進了太原城。
而那強匪,雙眼竟然是沒有一絲的猶豫,拿著刀就將手指一根一根的切了下來。
「元賊?」
以至於本想低調參与的朱允炆,被安排在了這李家家主李文相身邊近處的席位上。
即便他滿身血腥,但只要他走進太醫院,那些如今習慣了穿著一身白大褂的太醫們,卻總是會熱情的將他圍起來,熱切的與他交流著最近的研究成果,以及下一步希望張輝能幫助到的地方。
「該行文回應天,加派人手來山西道的。」
總旗官聲音低沉的說著。
上面,劉宗聖和李文相等人發出了和*圖*書一陣爽朗豪邁的笑聲。
在外人看來,張輝就是那從地獄爬上來的惡魔,是只會抽筋剝骨的劊子手。
張輝騎在馬背上,速度很快,但他控馬卻格外的精湛。
街道上,自入了太原城便一直喬裝成說書人的張輝,則是藏在陰影下,在絡繹不絕的人群後面,眺望注視著李家的宅院。
而在門前,也已經有一架架裝飾富麗堂皇的馬車從城中各處過來,停在了門前。
但是在太醫院,張輝卻享受到了最崇高的敬重。
隨後就見李文相對著席間眾人開口道:「諸位!諸位!」
離著街口,有一攤位,擺著幾張茶桌,燒著茶末,便有一說書的籠絡著不太多得幾位客人。
抬眼望著高聳的太原城城牆,張輝卻是看向了東北方向。
乃至夜幕降臨。
「你?」
茶攤主見張輝總是往那李家高門看,便愈發嘲諷道:「你還是得會說,長的使那《盜馬金槍傳》,短的說那《包公案》,這等說好了,才能去人李家說上三兩月,到了年底總是能掙上幾十兩銀子回家過年。這李家,少不得你這點碎銀子。懂什麼叫碎銀子嗎?人家幾十幾百兩,都是叫碎銀子。」
他哼哼道:「來城,倒是聽聞這李家頗是有老錢,窖里埋著,底下都爛了。」
茶攤主笑笑道:「可不是,人家吃的是金子,睡的是玉,碎銀子幾十幾百兩的算。」
說買,也不過是為了好聽一些。
總旗官點點頭:「是否要與晉王府聯繫一下。有晉王府暗中支應,我等在太原城中也方便行事。」
「入了太原城三五日,卻是賺不得幾兩碎銀子,這年大抵回不到家了。」
穿著一襲勁服的張輝領著人,駕馬急行。
那個手上沾有近百條人命的強匪,就已經變得如同雞仔一般聽話。
茶攤主又哼哼道:「哪能有關係,倒是要叫他們做了前唐的皇親?咱大明開國前,這李家還算不得什麼,幫著那大元壓榨百姓。等回頭咱們大明起了勢,便又轉頭幫https://www.hetubook.com.com著皇帝陛下,聽說給了不少錢糧,才換了一個不被追究。這些年,憑著給邊軍送糧食,可是不知道賺了多少銀子。」
張輝想了想,開口道:「殿下的教令,要晉王與涼國公北上坐鎮大同。白蓮教能將手插|進中都皇城,難保晉王府里沒有耳目,還是不要聯繫。」
張輝因久在詔獄,臉色顯得有些蒼白,此刻穿著說書先生的長衫,倒是讓人看不出端倪。
李文相滿臉紅光,說道:「近日家中得了幾匹馬,頗是驚艷,尚未被人調|教,今夜小明王和太保駕臨,更有王爺賞光,老夫做東,將這幾匹馬拉出來,與諸位相一相。」
四處燃著南方採買來的燭火,點著深山老林里運出來的香。
朱允炆望著劉宗聖與這些山西道的人,熱切而又熟悉的交談著。
總旗官默默的閉上了嘴。
茶攤主則已經開始收拾起了攤位,桌子往一旁租用的空院子里搬,忙碌間衝著張輝嘲笑了一陣。
雖然張輝是錦衣衛,但同樣也是帝國的軍人,同樣對一切與戰爭有關的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渴望。
這時候,一行人已經是到了太原城下。
張輝沉下眼瞼,半響後方才開口:「呈奏太孫行在。」
而太原城作為晉商的心腹之地,城中的關係也定然早就是盤根錯節。
太醫院的某項研究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了,希望自己這一趟能在太原城為太醫院補全那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因著城西北是高門,離著稍近一些的街道,也就成了江湖人云集的地方。
馬。
但對方終究是在暗處,誰也不清楚太原城裡到底有哪些人是白蓮教發展的下線。
望著天色漸晚,街上愈發多得人群,張輝輕聲詢問了一句。
張輝則是問道:「前唐李家起於太原,倒是不知如今這太遠李家,可是與那前唐李家有親戚關係?」
而在對關外那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成群戰馬的渴望之外,張輝抬頭看向已經在夕陽餘暉下拖出優美絢麗光彩的太原城輪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