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跨步前進
第九十四章 鞭策眾臣
「俗話說的好,只有危機,才會讓人奮鬥,長久的安逸,反而讓子弟安享富貴,不思進取,這等蠹蟲,要之何用?」
越想越噁心,朱誼汐朗聲道:「爵位之賞,分為兩種。」
「也是他們令人失望。」
「哪能怎樣,喝酒吃肉唄!」
不知何時,禮樂漸停,大殿之中只有皇帝憤怒的聲音。
想到高氏那屈辱中帶著倔犟的眼神,朱誼汐瞬間心頭一熱。
臣服,恭敬,興奮,眾官百態。讓弄莫名地激動起來。
文官們低頭,不知如何發話,也不想發話。
「對朝廷,對其家,可有一絲貢獻?」
殿內山喊萬歲已過,大批侍女紛紛而上,開始布宴。
「其一,減替世襲,如公爵,一代承襲后,減至侯爵,再至子爵后,不再減替,世襲不變。」
諒你們在戰場上殺敵如麻,但如今不也得緊張惶恐?
這種醜陋之事,實在玷污皇帝的名聲,所以就金屋藏嬌罷了。
「今日朕心中甚喜,但一想到先帝之仇尚未m.hetubook•com•com洗刷,國讎家恨仍在,心中就頗為煩悶。」
這種感覺,簡直了,太過癮了。
如此的話語,也是為了鞭策眾人莫要志得願滿,只想著享受,
閻崇信微微一笑,低聲道:「北京來了一出,南京又來了一出,誰見了不深思?」
尤其是他剛才的那句話說下,所有人立馬停止了動作,恭敬的等著他的發話。
李經武瞬間恍然。
李經武隨口道。
其身上為盤領窄袖黃袍,腰系玉帶,身著皮靴。
長久的儀式結束后,就是國宴了。
趙舒似乎臉頰微紅,淡淡道:「武夫們得到鞭策,咱們哪能熟視無睹?」
歇了口氣,朱誼汐望著眾人,見文官們臉色不變,武官們則神色凝重。
朱誼汐自然不知其心思,而是居高臨下,帶有莫大的唯我獨尊想法,望著百官。
不過,像之前那樣隨意的將頭髮束起卻不行了,還得帶上冠。
就如同之前的爵位一樣,驅趕著眾人向前。
說完,皇帝一飲而盡。
中興輔國功臣,酇侯,內閣首輔,哪一個都足以讓他名流青史。
「李伯爺,怎麼了?」陳東略顯調笑道。
等入宴了,首輔率百官敬酒。
皇帝跟親王,到底是不一樣的。
「你要知道,咱們也是中興輔國之臣。」
但在皇帝看來,花朝廷的錢養一群廢物,關鍵時刻還反噬的廢物,要之何用?
「侯爵減替至男爵,世襲不變。」
「第二種,為終身爵。」
這話有些深了,閻崇信點點頭,陷入了沉默。
這就是電視上皇帝經常出現的樣子。
這可是壞了規矩。
皇帝說著,就舉起酒杯,高聲道:
相較於冕冠,翼善冠可就輕鬆太多。
武勛們則嚇了一跳,不知皇帝為何發怒,聽完后,卻心生不好之感。
趙舒眉頭一皺。
「皇帝不再是豫王了,而是天下之主……」
「開國時,武臣跋扈,洪武、永樂年間之事,恐怕不會重演了。」
黃袍前和-圖-書後及兩肩各織金盤龍一,即一般所稱的四團龍袍。
武官們比這賽酒,文官則低聲討論。
「我知道你心裏有些難受。」
果然,隨著皇帝的離開,場內立馬就喧嘩起來。
又飲了幾杯酒之後,皇帝這才撤下,將酒宴交給了他們。
「中堂,陛下這是?」
閻崇信靠過來,敬了一杯酒,低聲問道。
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是自己的種,哪怕是條爛人,也想著讓子孫後代享受富貴,不至於窮困潦倒。
趙舒思量一會兒,說道:「之前我也沒聽到一點風聲,不過,我估計,這是對勛貴們的限制吧!」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伯爵則減替至男爵后,再承襲兩代;而子爵、男爵,特許減至男爵后,再承襲兩代。」
這一聲先生,恐怕日後再也聽不到了。
「嘿嘿!」
到了豫王,尊重之中有帶著一絲考量。
露出一絲笑意。
翼善冠。
這下,大殿中立馬寂靜無聲,只有一些粗重的呼吸聲。
陳東旋即笑了:「不和_圖_書過,往好處想,陛下這招,可與太祖爺不一樣。」
陳東挨著近,低聲道:「我也是。」
心態改變之後,他的腰,也越發低了下去。
「任重而道遠,今日與諸卿,矢志北伐,光復北都——」
不過,當他抬頭,見到皇帝那堅定,且冷漠的眼神后,渾身一震,立馬就低下了頭。
其他人連忙同樣如此,不敢有絲毫的耽擱。
皇帝的冠,也是烏紗帽的一種,只是烏紗折上巾造型像善字,故稱翼善冠。
至於後宮之事,則以孫雪娘為皇后,孫萱兒、妙仙、張嫚、張玉等為妃嬪。
「伯爵打了個折扣,誰不難受?」
趙舒心中不斷地思量著。
苦澀的搖了搖頭,數年間的改變,也太快了,但這不也是你夢寐以求的嗎?
這時,陳東走了過來。
由於特殊的設置,即使他略微的發出聲響,就足以在整個殿中回蕩,讓人聽得一清二楚。
這下,許多人才放鬆下來。
李經武一頓,環視一周,低聲道:「你不要命了?」
m.hetubook.com.com一旁,武將們看似在吵鬧,但心裏還是有些憂慮。
「承襲為一代,身死則免。」
兩人相處數年,關係算是比較近的。
從他的視角往下看,所有人的表情一目了然。
朱誼汐這才有時間脫掉衣裳,換上了常服。
這些是早預備好了,一聲令下,珍饈佳肴就連忙而上,裏面也不及細述。
總醫官時,對自己的奉承,游擊將軍時,尊重有加。
即使是皇親國戚,如尚了光宗的遂平公主的韓贊周,也舔著臉投降滿清。
朱誼汐心中得意。
良久,還是皇帝打破了沉默:「你們不要擔心,北京還被建奴佔據,建功立業的機會有的是。」
尤其是那些伯爵,更是心生惶恐。
李經武橫掃了宴席一眼,默默吃著酒。
氣氛才逐漸緩解。
而是,這還是嘉靖初年,廢黜了外戚勛貴之後的殘留,不然勛貴更加的令人噁心。
「恩賞太重,就不知珍惜,當成了理所當然。」
直到這時,他忽然想起,自己養在襄陽的李自成皇后高氏,以及其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