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跨步前進
第一百零二章 八旗何足道哉?
李經武虎目橫掃眾人:「咱們的騎兵營,重步營都在,八旗何足道哉?」
而這時,一個牽著騾子的商販,卻被拉扯住,投下銅錢的手,也被抓住:
閆國超聞言,不由得挺起了胸膛。
心氣十足的胡心水,不斷的探查著橋樑,水流,鄉鎮,官道情況,然後送給後方的大本營。
只見,大漢手中拿著一把木尺,細筆,手中的那地圖上,儘是一些小孩塗鴉的玩意。
忽然,大地開始震動起來,從遠處望去,揚起了一陣陣的煙塵。
八萬大軍,加上大量的民夫,牲畜,光是渡河就花費了五天時間。
「你在糊弄誰呢?一個人五文錢,一個騾子二十文,別想混過去!」
大漢點頭,旋即勸說道:「根據消息,以後參將以上的軍官,都要會看圖,胡兄弟你越早去學,好處越大。」
「將軍饒命!」
長長的拱橋,匯聚了大量的百姓,商人,背著行囊,忍受著烈日,隨著長長的隊伍,緩緩向前。
「哦,這是參謀司設下的學堂里教的。」
游擊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愧是關寧軍出身。」
胡心水甚至感覺地面微微震動。
「不好,敵襲敵襲——」
符離橋。
惠登相忍不住,忙大聲說道。
胡心水也懶得搭理他們,直接吩咐手下做事,並且檢查了大橋的穩定性。
「叮咚——」
而零散不過百來人的守兵,更是毫無戰心,迫不及待的投降起來。
「不錯!」
「那就先修理半天。」
翹起屁股,臉大腰圓的大漢,迫不及待的開始求饒:
而隊伍中,卻滿是羡慕,甚至習以為常。
他連忙趴在地上,一會兒就騎上馬,驚慌失措:
胡心水大喜過望,此戰後,看來能當個千總了。
一旁,白旺眉頭不展,露出一絲疑慮。
「快滾吧,下次別讓老子看見你。」
旋即,整個大橋亂成一鍋粥。https://m.hetubook.com•com
「不夠!」守兵搖搖頭,冷笑道:「你小子剛才糊弄老子,雙倍的給。」
「沒錯!」
「這圖要給統制看?」
半個時辰后,大軍抵達。
秦翼明對於流寇有了心理陰影,忍不住說道。
「這鳥人,竟然敢起兵南下,就該活剮了他。」
李經武搖搖頭,冷笑道:「起碼要打個對摺,看著吧,此戰比想象中的還要容易。」
「二十萬?」
「隨軍學堂里教過,你忘了?」
誰知,那守兵,直接搶走,塞入了自己的懷中。
當然了,最要緊的還是把錢財收拾起來。
一串銅錢扔下,清脆的響聲大起。
箭塔上,打盹的守兵瞬間驚醒,忍不住的大喊起來。
建成於北宋仁宗年間,乃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木拱橋,宿州著名景點,符離曉渡。
大漢揉了揉腦袋,不好意思道:「此次出軍,除了我以外,共有一百人隨從軍中,繪製整個淮海地區的詳細地圖。」
「上和_圖_書北下南,點為鄉、村,圓圈為縣,方塊為州、府……」
自從在河南被俘虜,參加騎兵營至今,他已經擔任把總,手底下三四百號人,也算個人物了。
「俺們不過是收錢的,不會打仗。」
人們都想著以身代之,而從來不會反抗。
旋即,背著行囊的旅人,迫不及待的走上了拱橋。
這時,一人雙馬的優勢顯露,不一會兒功夫,幾百人就逃脫而去。
「兄弟,地圖怎麼看不懂啊?」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煙塵越來越大,陣陣馬蹄聲傳來。
此地乃在宿州以北五十里處,名為埇橋,也叫做符離橋,後世叫做永濟橋。
「走吧!」戴著斗笠,守兵懶洋洋的揮了揮手。
那表情,簡直就像是背負了血海深仇。
大漢雖然鬍子拉碴,但說話卻很平緩,顯得很文靜。
消息彙報后,李經武神情一動:「看來,高傑真的要造反了。」
由於在唐宋時期,永濟渠的重要性,所以因此在埇橋,設立了宿州,因為一和_圖_書座橋,所以成了一座城市。
各種圖案都有,顯得頗為怪異。
「暫且不提這天氣,滿清怎麼南下,即使滿清出兵,我也怡然不懼。」
「好了!」
甚至,他還要每隔三四十里,尋找一個適合紮營的地方,可謂是任務艱巨。
騎兵營作為前鋒,顯然是合格的。
「畢竟有二十萬人,還得小心一些。」
胡心水四處張望,旋即,伸長了脖子探首而去,對著同樣騎在馬上的大漢問道。
馬蹄踢起塵土,騎兵們基本身著輕便的皮甲,頭上都戴著護盔,背上長弓箭筒,插滿長箭。
兩人正聊得開心,突然,馬兒突然有些驚慌。
渡河的百姓們,迫不及待的四處逃散,躲避即將到來的兵災。
聽聞到這句話,胡心水立馬開口:「兄弟,這些時日就靠你了。」
說著,他竟然有些滔滔不絕:「你看『][』,此為橋;這個兩個三角串一起,就是樹林;兩條平行的線,就是官道……」
李經武眺望著規模不小的符離橋,不以https://www.hetubook.com.com為意道:「也幸虧是木頭做的,暫且撐住這幾天。」
胡心水心中一動,忙問道。
胡心水橫掃了一眼,這群人多半是長槍,腰刀,長弓只有三五把,鳥銃更是一個都沒有。
「這麼就投了?」
「騎兵發覺大橋多年不曾修繕,破損較多,若是強行渡橋,怕是有危險。」
必要時還要修橋鋪路,這就是先鋒的工作。
「迅速控制大橋!」
守兵雙目放光,厲聲呵斥道。
胡心水望著跪成一排的守兵,不由得嘆了口氣,簡直太容易了。
胡心水聽得腦門疼,忍不住得說道:「隨軍學堂只是教認字,什麼時候教過這些?」
事後,騎兵營得到表揚的消息,傳遍全營。
「快走,這起碼是數千騎兵,咱們對付不了!」
商人望了一眼,身後越來越長的隊伍,只能忍氣吞聲,從搭鏈之中,又掏出了二十文錢。
「那要是滿清南下呢?山東跟徐州可不遠!」
顯然,他並沒有撒謊。
商人一哆嗦,畏懼的從懷中又掏出了些許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