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世祖

作者:飛天纜車
大明世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砥礪前行 第二十九章 捅其後門

第四卷 砥礪前行

第二十九章 捅其後門

陸陸續續說了一刻鐘,文熙這才恍然。
李應仁說到這,即使是個糙漢子,也不由得眼眶通紅。
「滿清已經南下,其後方空虛,你們這幾天人雖然人少,但想來卻正當其時。」
此時的皮島,已經被朝鮮佔據,並且遷徙了百姓,設立了官府,比以往強上太多。
「好!」李應仁點頭,大笑道:「咱們打不過那些披甲之士,難道還弄不過那些奴隸包衣?」
一旁的滿人則翻譯開來,轉述漢話。
伴隨著雪花,滿清的大軍,轟轟烈烈的離開了北京城,來到了山東境內。
「皇恩浩蕩——」文熙興緻索然地喊道。
李應仁苦笑道。
李成梁諸子中,如如松(1598年戰死)、如柏(曾任遼東總兵官,67歲上陣薩爾滸,蒙屈后1621年自裁)、如楨(遼東總兵官,鐵嶺失陷后被流放)、如樟(延綏總兵官,43歲被彈劾,壯年致仕)、如梅(遼東總兵官,遭貶后病逝)都曾經在遼東和_圖_書戰場馳騁,且均累功至副總兵、參將。
作為運河的關鍵之地,也是護衛北京的一翼,山東的位置至關重要。
幾十萬的保障,其中的心血難以計量。
聞聽此言,吳三桂的臉色又差了幾分,只能應下。
不過,山東文武的臉色更差。
堂堂的禮部侍郎,憑空的成為了巡撫,只轄一島的巡撫,真是讓人頭疼。
鄭親王從衣袖中掏出聖旨,用滿語嘰里咕嚕地的說了一遍。
「臣等恭請皇上聖安——」
「罷了,都是祖宗的功勞,我愧對祖宗,只能逃到朝鮮,保存衣冠罷了。」
「皮島如今錢糧不缺,讓滿清嘗嘗捅屁股眼的滋味。」李應仁大喊道。
……
「僅僅依靠那些土匪,怕是做不成什麼大事。」
山東境內的文武,出了濟南,來到東昌跪迎。
上好的基地,自然被收下。
「得把消息傳到南方……」
「李總兵,你們李家世居遼東,想來應該有不少的和-圖-書門親故舊吧?」
另外,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也要隨同大軍南下。
「還不到而立之年,某就已經成為了總兵,文巡撫,皇恩浩蕩啊!」
孫輩里懷忠(武進士,1621年調離遼東,至延綏孤山副總兵)、效忠(開原副總兵,1615年被彈劾,致仕)、性忠(登萊水師副將,北京失陷戰死)、憲忠(遼東總兵中軍副將,戰死)都曾經在遼東戰場馳騁,曾孫輩(祖字輩)也多在前線參戰,直至遼東全境失陷。
就連吳三桂,也不得不親自來迎。
隨即他想到自己的任務,就是破壞山東的秩序,讓滿清疲於奔命,影響糧草運轉。
「建奴多混淆視聽,言語我李家腳踏兩隻船,其謬之千里,國讎家恨,怎能歸降?」
「這算什麼事?」
文熙點頭,沉聲道:「昔日遼東之地,數百萬漢民淪為奴隸,衣食不保,子孫為畜,咱們此行就是專司刨其根,解救百姓於水火。hetubook.com.com
「粗魯——」文熙笑罵道,
不過,他卻帶來了朝廷的任命。
說白了,留在鐵嶺的,都是窮族人。
這樣想著,他摸了摸懷中的白板官身,僅僅不過數張:「該死,這段時間用的太多了。」
雖然都是陞官,但想法卻完全不同。
看來北京的消息不是假的。
如果再加上三萬關寧軍,那就是十三萬人,朝廷能抵得住嗎?
「聖躬安!」
楚玉在碼頭附近,看著大量的船隻堵塞其中,一時間感慨萬千。
「沒錯,咱們就是專打包衣。」
即使他也是個郡王。
「只要遼東亂起來,北京就不安生,也能稍解南京之難。」
原來,李成梁家族,本是高麗人,旋即常遇春等收復遼東后,就成為了明人,世襲武職。
文熙只能應下。
文熙昂首,氣勢勃發。
聽到這話,李應仁有些尷尬道:「我祖成梁公雖然出自鐵嶺李氏,但自擔任遼東總兵之後,全家就遷徙到了北京……」
錦衣hetubook.com.com衛說了幾句,不再言語,扭頭就走。
而這時,待在朝鮮多日的文熙,帶著李應仁,從鴨綠江邊境的遺民中,招募了三千餘人,配合派遣的一千多人,重新登陸了皮島。
「怎會如此急促?」文熙忍不住問道。
他心中煩起了思量。
從天津,再到滄州,然後是吳橋,德州,臨清,東昌府。
努爾哈赤拿著鐵嶺后,屠戮的李家人,其實只是二房,李成梁這支徹底成了北京人。
「敢不從命?」
要知道整個山東,此時也沒多少人,自己活著都困難,這要起大亂啊!
「他奶奶的,整個運河都塞滿了!」
「如今降奴的,只有二房李思忠等輩,我等長房,多戰死沙場,絕無二心。」
而李成梁這支,屬於長房嫡支,在李成梁發跡之後,就遷徙到了北京,留在遼東的,就是二房至五房人。
「咱們如今用兵五千,遼東近在咫尺,建功立業正當其時!」
但是沒有辦法,朝廷的要求,即使山東人死光了,和_圖_書要去辦成。
文熙無奈了。
「奉旨討賊,山東文武一應配合……」
李應仁為遼東總兵,文熙加御史銜,為遼東巡撫。
李應仁則歡欣鼓舞。
文熙長嘆,旋即長鞠一躬,一臉的敬佩:「貴族熱血盡撒遼東,文熙敬佩。」
大體的意思,就是山東必須保障運河的通常,民夫,糧草等,也要積極保障,不得延誤大軍。
他之所以派到朝鮮,不就是因為膽子大嗎?如今沒了退路,只能按照旨意行事了。
十萬大軍,再加上奔走的民夫,加在一起約二十萬人,可謂是浩浩蕩蕩,連綿上百里。
剛登島不久,朝廷就派人通知,要求他們儘快的騷擾遼東。
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多羅貝勒勒克德渾,這三人都是滿清鼎鼎大名的人物,權勢極大。
楚玉嘀咕著,旋即道:「看來還得拉攏那些士紳才行,只有這些地頭蛇幫忙,才好做事。」
李應仁卻興緻高起,嚷嚷道:「建奴後方空虛,正是咱們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