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世祖

作者:飛天纜車
大明世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了卻天下事 第九十章 觸目驚心

第六卷 了卻天下事

第九十章 觸目驚心

「部堂,等雪化再去也不遲,何必今日呢?」
「不礙事。」
「你們就把此地先作畫,後面就容易了。」
粗略的估算,整個薊鎮至少有五百萬畝軍田,也就是五萬頃,分佈在十來個州縣中。
「萬曆朝以前霸佔的軍田,一律要求其贖買,納稅,萬曆后的直接奪回。」
八達嶺,居庸關,山海關等著名要塞,都由其統領。
念其苦勞與堅毅,皇帝命他為薊鎮總兵,守護北京門戶。
呂大器對著幕僚,以及隨同而來的胥吏們說道。
這兩地都在京畿,可謂是重中之重。
他們的行動總歸是要得罪人的,無論是薊鎮,還是山海關,肯定不會任由擺布。
「找——」
這話,讓朱靜猛然驚醒。
「所有的軍屯重新計量,對於那些霸佔軍屯的民戶,要麼花錢贖買,要麼退田,不然決不可罷休。」
朱靜低聲道:「他們內襯是羊毛的,腳底是羊毛靴,手上是羊毛手套,暖和著呢!」
士紳們也難例外,吐出八千頃https://www.hetubook.com.com,贖買了八萬兩白銀。
等他抵達山海關時,距離過年已經不遠。
望著眼前這群不動如山的士兵,呂大器心生感慨,但隨即就感覺到不對勁,不由驚道。
而不用想,其八成就是軍中將領,所以資料毀壞嚴重。
呂大器第一次感到這些官兵死得其所,尤其是將領們,這能奪回來多少土地?
薊鎮可不一般,再九邊中僅次於宣府、大同,萬曆年間兵馬近十萬之數,戚繼光當年就是鎮守薊鎮。
「好!」呂大器捋了捋鬍鬚,歡快道:「有你們護衛,這九邊萬里,何處去不成?」
呂大器倒是脾氣很好,沉聲道:「正是因為冬天,兵卒們寸步難行,咱們才好行動啊!」
「那趕快散了吧,把大傢伙凍著了可不成。」
朱靜也感到興奮。
「廢墟才好擺弄。」
僅用數日工夫,一行人就來到了薊州,遷西縣,三里屯大營。
九邊的第一目標,就是薊鎮,以及北https://m.hetubook.com.com京門戶的山海關。
如果在夏秋,一個鬧不好,兵變可能性極高,就算是建奴,也不會在這寒冬時分貿然出兵,而這群丘八們在這冬天怎麼鬧騰?
同時,關寧軍雖然屢被削弱,但卻依舊根基深沉,山海關的重擔可得仔細巡視。
呂大器被氣笑了,這數據比兵部的還讓人難以置信。
這一趟下來,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卻不同凡響,官爵之升不再話下。
三千騎兵頂著風雪,戰馬踏在泥濘的地面上,不時地崴到腳,或許傷到馬蹄,這讓許多騎兵心懷不滿。
呂大器也不含糊,穿著羊毛內衣,外罩一件棉袍,大搖大擺地騎著馬來到營地,檢閱這隻將行走萬里的軍隊。
這些人死的好啊!
朱靜裹著棉袍,亦步亦趨地跟在其後,見呂大器臉色變得凝重,怕是誤會了什麼,立馬開口解釋道。
呂大器尤難相信,昔日十萬之巨的薊鎮,竟然只剩下這些。
「馬比人精貴!」他強調道hetubook.com.com
呂大器一驚:「這得花多少錢啊!」
十一月初,大雪瀰漫這個順天府之際,呂大器就領著數十名賬房,以及百余胥吏,加上三千騎兵,浩浩蕩蕩地奔赴山海關而去。
「嘿嘿,這一身下來,每個人得攤上十來塊,若是加上戰馬的裝備,那就更多了……」
朱靜則順從軍心,不由得問了起來。
呂大器沒想到薊鎮如此容易,兵部的檔案可沒這熟悉,果然選擇此地作為第一站沒錯。
「好傢夥!」
而軍田數目上,只有十萬畝。
而在山海關,吳三桂將寧遠等衛所內遷后,山海關一帶就成了剩餘的遼東百姓生存的地方。
「那個,部堂,戰馬精貴,這下雪天難熬,人到就行了。」
「您老放心,這三千人都是從京營中抽調的精英,都是以一當五的好漢,一人三馬……」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無權無勢的將門們不得不吐露出七成的土地,三萬頃軍田,贖買的金額也達到了二十七萬兩。
寒風蕭瑟,雪花漸落,m•hetubook.com.com整片大地染成了白色,掩蓋住了之前令人厭惡的枯黃色。
長時間守候在皇帝跟前,讓他的政治敏感性極高,立馬就意識到,這個時機的妙處。
但其修長的鬍鬚,卻讓人呂大器也不由得羡慕幾分。
顯眼的盔甲天線,此時也看得不清,唯獨那一抹紅色,依舊讓人醒目。
呂大器醒悟過來,忙擺手道。
霸佔軍屯后,那些土地就不在黃冊之上,自然無需納稅,如果從軍屯劃出,必然轉為民田,繳納賦稅。
幾日時間,舊有的兵冊屯田等整理出來,最久遠的是在萬曆初年,當時戚繼光擔任總兵。
防戍範圍,東起山海關,向西經永平(盧龍)、遷安、遵化、薊州、平谷、順義、昌平等州縣境內的關口,到達居庸關南的鎮邊城,綿延二千里。
呂大器第一時間,就去查閱兵冊,旋即滿目失望。
三千余騎兵,排成縱列方塊,白雪落在戎袍上,猶如一塊白色豆腐,儼然與天地融為一色。
出去遊盪等於找死。
薊鎮都是自己人,呂大器也和*圖*書不猶豫,直接奔向了山海關。
在一旁恭候的,則是薊鎮總兵為辛文成。
他當年在駐守仙人關數載,雖然缺失了武昌、南京之戰,但在陝西大戰時收復鞏昌府、岷州府,所以授封為秦州伯。
辛文成苦笑道:「這一萬五千人,還是我連番催促兵部撥來的,不然只有五千老弱在,居庸關都無人守。」
呂大器咬著牙,對著這群胥吏們說道:「各縣縣誌,千戶所,百戶所,必然有所殘留,一個個都要找出來。」
「是!」辛文成由於沒有利益纏身,應下的倒是乾脆。
「十萬大軍,每人不過一畝?」
如此大的動靜,等呂大器來到山海關時,總兵曾英出城相迎,極為客氣。
明初,軍戶按照肥薄程度,授軍百畝、七十畝,五十畝不等,而薊州這情況,人均五十畝必然不差。
「巡察,在錦州之戰,薊鎮兵馬就損失慘重,而在崇禎十七年,唐通降於闖逆,又在一千石大戰,最後的八千騎兵無存,薊州著實無人。」
「薊鎮竟只有萬五之數?」
「戰馬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