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大國之重
第一百零六章 新設重慶省
一時間,兩人竟然同時升起了結交的想法。
如果有專任,則如巡鹽、巡茶、巡漕等。
「同知是擺設,推官只是斷案,只有六署涉及衙門運轉之事,才算是適合吧!」
「倒是個有個性的。」鄭森點點頭,他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有骨子的人,前途遠大。
下了茶樓,迎面就見了一個身著長袍的男人,三十來歲,意氣風發。
這是多麼龐大的一筆數字,讓人喘不過氣來。
不過這對於鄭森來說,他對於太子不太關切,皇帝春秋鼎盛,對太子爭議的太早。
雖說王夫之臉頰留疤,但恰恰是官運亨通的關鍵,他直接把忠誠畫在臉上,無出其右。
呂大器指著地圖道:「陛下,這重慶府也忒大了些,重慶一省且只有四府,未免太過於少了。」
趙舒一五一十地說道:「此四府合計新省,地方、丁口都是不缺乏的,還請陛下賜名。」
嗯哼……
說白了,就是找茬的。
最重要的,就
和*圖*書是其經常充任各地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監考,武舉考官等,說白了就是刷卷。
「你是說,首輔的位置?」鄭森凜然:「趙公畢竟是從龍之臣,陛下向來寬厚……」
出使了一趟琉球,主事干到年底就比較合適,背負著資歷,他們現在就得開始考慮了。
眾臣誇讚道,只是心中頗有幾分感觸。
「首輔此時如此表態,怕是官運不長!」
「年底又要走了。」鄭森突然嘆道:「到時候又要與黃兄分離了,突然就有些不舍。」
「當年入國子監,差點被拒之門外,聽說是堵公一封信才化解開來。」
皇帝幾乎不做思量,脫口而出:「省治在巴縣。」
只是,剛升感慨,就被打斷了。
像是施州府這樣的犄角旮旯所在,在湖北屬於無人問津,但劃歸新省,那關注度肯定不一樣。
「黃兄,您認識?」鄭森見其臉色,問道。
鄭森無奈道:「慢慢升唄,兩年一階https://m.hetubook•com.com,咱們也算是較快的了,還有許多同年今年才入京呢!」
朝廷內外矚目的議太子,終於隨意吳王的冊封落下來帷幕,不過在對首輔的猜測上,卻令許多人失望而歸。
對於目前的權力,他已經滿足了。
老友黃宗羲從知縣平調入京,擔任都察院山東監察御史,雖說依舊是正七品,但卻是清貴的職務。
不過,干監察御史是真的爽,僅這個月,黃宗羲就彈劾順天府三件事,基本上都客客氣氣地解決了。
「陛下聖明。」
黃宗羲一愣,啞然失笑道:「因其臉上有疤,在同科之中名聲遠揚,這個王夫之聽聞為不投西賊,刮傷了臉頰。」
職責專屬察糾內外百司的官邪,有的明章露面彈劾,有的密封奏章彈劾,以及清查兩京獄訟案件的審理有無拖延枉曲,巡視京都軍營,巡視光祿,巡視倉場,巡視內庫、皇城、五城,輪值登聞鼓等事宜。
政治上和-圖-書來說,對四川的分化,也是中央集權的一部分,更是對川東地區的深層次治理。
王應熊感觸最深。
這給予他極大的嫉妒。
「京官下放地方,按照慣例是要加一級,我這次怕是要擔任正六品的州同知,亦或者府推官,府六署。」
進士們任官的新規矩則是地方——京城——地方,這樣輪轉著來。
還有大量的土司存在,他們構建了四川的基礎治理。
重慶府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一直是四川的兩極之一,與成都併為中心,可謂是極其繁華。
在政務上的信任,則一如既往。
在消滅建昌的西賊后,朝廷在建昌設立建昌府。
南直隸一分為三,湖廣一分為二,陝西一分為三(甘肅、寧夏、陝西),如今就連四川都被分割了,太讓人害怕了。
不過,巴縣從府城變成了省城,某種意義來說也是一種提升,好處還是大過於壞處的。
「可將其東南垂下的酉陽宣撫司改設酉陽府,轄和-圖-書酉陽、黔江、秀山、彭水四縣。」
「就命之為重慶省。」
「為人臣者忠其事,趙閣老無愧是其職。」
以其為核心組建新省,也是正合適。
「當今不好伺候,咱們不夠格呢,讓上官去上疏吧!」鄭森不以為然。
……
「可惜,如今只有左右都御史、僉御史能上疏皇帝,咱們只能彈劾百官了。」
六月的北京,在一片收穫的喜悅中變得喧鬧。
同一座包廂,政績出色的黃宗羲,則感慨起來。
他手指在培州動了動,突然聽到一聲咳嗽,這是王應熊的聲音,
如此一來,偌大的四川,就擁有了十四府,六直隸州,一百一十三個縣,戶籍人口超過了五百萬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其一府人口,就佔據了四川的三成,比成都平原所在的成都府還要多。
「紹武四年的進士,入了翰林院后,如今怕是在內閣擔任中書舍人。」
例如,在對待四川的問題上,趙舒支持部分大臣的主張,決定拆分掉四https://www.hetubook.com.com川省。
呂大器這才罷了,結束了對重慶府的分割。
皇帝一如既往地重用趙舒。
其走路有模有樣,好似官場中人,只是臉上一塊疤痕,倒是惹人注意。
黃宗羲輕聲道:「你想去哪?」
他本就是重慶巴縣人,好好的四川省籍,就變成了重慶省,這太突兀了,族譜得大修了。
命其為吳王傅,名義上成為其老師。
「以四川省的重慶府、夔州府、順慶府為核心,添加湖北省的施州府(原為施州衛),共計四府,合計丁口近兩百余萬。」
「這也說不準。」黃宗羲淡淡道:「畢竟是犯了忌諱。」
兩人的前途都是極其遠大。
一時間,兩人聊得暢快,未來的前途一片光明。
吳王的冊封,不亞於火上澆油,添了三分熱鬧,市井中議論紛紛,對此于太子之位可謂是爭論不休。
四川一省相當於兩省,行政臃腫,縣、州,府二級太多,管理成本太高了。
這還是把遵義府劃歸貴州的結果,不然四川更為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