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山雷頤,純正以養,上上。
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岳騰勝天
只見一座座山峰林立而起,峰上一座座擂台顯現而出,沂武帝君化身無數,都將自身壓制到和擂主相同境界,或者更低,同之比斗,吸收武道精粹。
黃昊接過道種,感應其中武道真意,隨即化作一道虹光,直直往那南靈洲而去了。
黃天暗暗道他小氣,但也沒有說什麼。
「唯有你,你以太陽證道,可上面還有一個太陽日姆羲和,仙道也不上不下。」
「我該用什麼來換取這個聖杯?」沂武帝君直接了當的問道。
只見著諸多武道意念鏈接到了此「太岳騰勝天」。
而隨即,當沂武帝君戰勝了那些擂主之後,峰上便隆起一道石碑,上面有其武道真意,傳承,留給後來者觀摩參悟。
黃天笑道:「吩咐別人我也不放心,唯有你們幾個分身好用,碧波安置九鼎治水去了,若是弄得好,不說一尊散數帝位,超品神王是少不了的。」
一時間三界六道,不少武道宗師都有所感。
傳聞盤古「以力證道」,黃天卻沒有清晰感受到沂武帝君身上有「力之道果」。
不過將來要對付五方上帝,以及這位支持自己成就天帝,還是需要心胸寬,格局大。
等著天境平穩,太岳騰勝天之中已經有了十萬大山,十萬武擂。
黃天對沂武帝君雖然有些「知遇」之恩,但也沒有全力相助的想法,畢竟不僅有恩,也曾經有些過節。
黃天琢磨道:「如今九洲,昌盛的乃是神道,仙道,不過即將人道大興,帝君確實趕上風口了。」
黃天這才放心了一些,有此應對,當不怕五方上帝作妖了。
但約莫可以看出陰陽五行,四象八卦,都蘊含其中,已然成就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包括七殺洞天之中,那些以劍為本的劍仙,也有不修「法劍」,只修「力劍」的,此時都一劍衝天,破開太虛,隨即強橫的肉身緊隨劍氣破開的空間,朝著沂武帝君開闢的「太岳騰勝天」而去。
至於沂武帝君,何時打磨道果完成,證就真如,黃天也不好預測。
隨即又自問自答:「也是,他乃是你的分身,下界也無人說他。」
沂武帝君微微一哼,一座意念所化大山,便鎮壓了上去,血池不再外顯,將習武之人感染得好殺好鬥,但難免有所影響。
「此乃是從歸墟之中,一位太乙血月魔神手中奪取而來。」黃天道:「此聖杯乃是前古永恆宇宙之中一位大羅神聖www•hetubook•com.com的祭酒之器,乃是修羅搏殺,比武,產生的熱血之炁,凝聚此杯,釀造為酒,有些妙用。」
暗暗道:「從前這些武道感悟,武道經驗,都是幽冥地府小作坊,分解出來製作成經驗冊子,然後投餵給新生魂靈的,或者自家培育的道兵,如今或許再難到幽冥之中流通去了,而是要被沂武帝君富集。」
沂武帝君點頭道:「成神需要機緣,氣運,先天命理,最重跟腳,成仙需要根骨,功法,資源,老師,亦是要淘汰萬萬千。」
黃天將「行者道種」交給他:「若有一日,你見到了黃帝聖孫,便將此傳他。」
沂武帝君定下武德,乃是習武所需之德,需中正仁何,需心無邪見,需尊師重道……
以武道收攏三千道果,什麼鬼仙道果,便成幽冥鬼武,佛門道果即成金剛不壞金身,那天仙道果,即可成仙肌玉骨,煉體成聖,仙武大聖,巫道道果,即成煉體大巫,頂天立地。
而帝君原本麾下的武神,亦在其中,只見他們的神國相容,化作一座座高山擂台,其為擂主,這些武神,都是沂武帝君的「從神」,沒有自我證道的可能,與帝君同榮同損。
「黃魁也有自家事業,重整魔道,接引在十九層幽冥地獄積攢地道功德,眾生願力,將來說不得可以成佛。」
「但我已經證道太乙,無需再走凡人之路,只需純化道果,漸漸轉根基,三千道果,作太乙武帝道果的營養,算是一條捷徑。」
「我給你一個差事,當初我答應玄元子師兄,也就是如今的真武大帝,在九洲傳播三清元始道統,你亦修持了元始天尊說升仙得道經,和劍仙法門,此前怕暴露,如今卻不用害怕,快去將虛皇觀道統到南靈洲傳部,將九仙道統,紛紛找到傳人,自有你一番好處。」
武神,武仙,武聖,紛紜落坐其中,相互切磋,創造。
「我賭九洲人道大興,必然帶來武道大興!」沂武帝君對此機遇十分敏感。
就連著黃魁傳授給原本中千世界諸妖的「變化之道」,乃至於魔道的「獸魔宗」,卻也被包涵在「武道」之中。
「這金杯上,有永恆之氣息,卻透露出一股邪惡的血炁,但與武道緣分極高,太子從何而來?」
黃天微微點頭:「那就希望帝君早日證就大道了。」
卻見著其手持一斧,此斧,非凡斧,和_圖_書乃是開山斧,是先天靈寶,亦為沂武帝君證道之寶,既能開山,亦可開天,手持巨斧,于沂明山洞天之中,便是一揮,洞天一分為二,一部分清炁上升,拖為天境,一部分濁靈下沉,依舊和地脈相連,不斷沂明山本根。
可見沂武帝君的野心。
「我用此杯中精血,造化出來了修羅天人,乃是好戰種族,肉身強悍,天生的武神,武聖,我在人間造化,年,夕,二禍獸,便是得此借鑒,是將剷除禍獸的過程,便作了一場大祭祀,能令我道果愉悅,加速參悟天地法則。」
高武之道,不亞於仙道,神道,黃天前世寫小說的時候,便多有領略感悟。
禪讓之後第三日,沂武帝君便向天地宣講:「今吾沂武,于光紀洲開天,下承太岳,上托乾宇,天名太岳騰勝天,天高九重,離地九萬里遙,凡三界諸天,以武尊勝者,念通意達,入此天境,演武宣道,仙佛妖魔,無有分別!」
「或許往後,除卻仙道一開始的練氣築基,為初始境界,還有打熬肉身,壯體強身,這樣從練氣突破築基就容易多了。」
華陽子聽聞點點頭:「此事我自曉得,會十分留心仔細的。」
沂武帝君對此不置可否,卻是拿出一枚武道種子道:「我將武道,對應修士,修仙者,感悟天地之道理,所以是心靈力量大於肉身,是為悟者,而修持肉身武道者,做到比想到要重要得多,知行合一,乃可入道,因此是為行者,此為九洲第一枚行者道種,只要煉化,就可擁有極高的武道行者天賦,便贈予太子了。」
沂武帝君即以「武德」約束,若論武德,當以武德星君為上,但他的武德,是為將為帥之德,即戰爭之德行,一以禁暴,二以戢兵,三以保大,四以定功,五以安民,六以和眾,七以豐財。
「帝君若要以武證道,便需要將天下一應修士,神祇,武夫的鬥法,打架,生死搏殺,都定義為對你的祭祀,即凝鍊對應的權柄,以應武道。」
帝後娘娘見自家夫君如此有主見,便不再言語。
沂武帝君轉變自身根基,即比天官大帝捨棄福運之道,轉而為星辰之道一般,僅僅是將散數帝君道果,作為證道的跳板。
黃昊略微不爽利:「才剛剛鑄造完十二尊金人,怎麼又呼喚我來?」
於是將從深淵煉獄之中奪來的阿修羅永恆聖杯拿出:「若要開闢此種武道
和-圖-書天境,還需以此為核心構築。」
黃昊被看得發毛,生怕被收了自主,連分身都做不得,連忙道:「我只是發發牢騷罷了,我這就去。」
仙道之中,有煉體之法,卻也僅僅只能當個「道兵」,在佛門,則是個「護法」。
黃天微微感應,只覺得這些人仙,最強大的,不過相當於普通天仙,也沒有所謂的一拳打爆中千世界的那種畸形力量。
「唯有習武,雖然也有窮文富武之說,但門檻比之仙神二道低級許多,我曾有三千化身行走在其他大千世界,中千世界,我們此方混沌,武道並不算大興,諸多太乙,也未有以武聞名,可見從凡人武夫一步步證道太乙,是不大可能的。」
沂武帝君看見此物,頓時一驚,道果跳動,分明有緣。
沂武帝君笑笑:「那就多謝太子吉言了,將來若有我幫忙的,便直接來此天境說一聲,我便不往下界太岳神庭去了。」
黃天應下,便從拉著華陽子離開了此處天境。
但接下來,除卻自我摸索,大多隨即轉修他道。
華陽子聽聞黃昊一併下界,便問道:「他如今乃是大日仙君,不好下界吧。」
百家百道,都免個了有「肉身武學」的部分,此時紛紛氣數抽離,單獨匯聚了一個「武」字先天道紋,入了天境之中。
黃天又感應到沂武帝君道果之中,也隱隱有了「命運」之力,卻是主掌武道突破,武道感悟,命中武運,等等權柄。
隨即便會蓬萊,開啟太華仙道大會,布置到南靈洲的戰略。
黃昊聽聞,微微道:「我也有一個大日如來,不動明王身,在北寒洲大雪山成道,我既然在仙道混不開,為何不去佛門呢,多少也是一個太乙佛果,你自家不曾應誓,卻要我來償還。」
見他離去,黃天這才將黃昊從太陽上呼喚下來。
這些線條,都是從沂武帝君的三千道果之中抽出來的。
卻是要開太岳神庭的大朝會,正式禪讓太岳神庭的帝位於隆昌太子。
沂武帝君點點頭:「此權柄我已經有了,你忘了,我還是戰爭之神,開闢域外戰場,便是我第一衝鋒陷陣,任何一場單人,或者多人的打鬥,都可以被認為是一場戰爭。」
仙道有天地人神鬼五仙,神道也有天地人鬼四神,天神在天,地祇在地,鬼神在幽冥,那麼人神呢,就是以人身登臨神位,其實就是「官職」。
天境完全之後,沂武帝君這
hetubook.com.com才現身,略微失望的和黃天道:「九洲的武道氣數,還是不夠,希望能在將來人道大興之時,升騰運化。同時我亦需再分出更多化身,再到三千大世界,諸多中千世界之中,傳播武道。」
他們不會飢餓,不會疲憊,也不會死亡,甚至比斗受了傷,只要盤坐一會兒,天境的規則便會為其治療,若是打死了,便於第二日朝陽升起前刷新復活。
這個禪讓朝會,黃天倒是沒有仔細參与,新皇登基便登基,畢竟太上皇也沒死,國朝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動。
黃天觀摩了一陣,只覺得,武道權柄,不適合自身。
有佛門肉身金剛,有妖國大妖,有仙道仙武傳人,九洲廣大,即便武道式微,可依然還有這麼多的傳承。
黃天直接將其給了沂武帝君:「我與帝君,于微末之時受提攜,還講這些作什麼,此物雖然貴重,但於我本身已經沒有用了,帝君只管拿去,構築天境核心。」
黃天沒有說「五彩之炁」已經下界的事情,免得嚇到了他。
黃天亦從中獲得了一些「武道」感悟。
這些武道宗師,以武入道,約莫相當於仙道「築基」。
黃天點點頭:「黃昊乃是拜你為師,我會將他一併派遣,到南靈洲重新開派,卻不能再用太華的名號,但氣運根基,還是有你太華一份,這也是為什麼,這次沂武帝君開天,我非要拉上你,得一份好處的緣由,乃是叫南方上帝投鼠忌器,不好親自下場。」
一道「鴻蒙紫霄真靈榜」,放出萬道紫氣,帝君腦後,更是展露神國,神國之中,瓊樓玉宇,內里早已經有意的篩選了信仰帝君的各種人間武將武士之魂靈,在其中成就「武道天人」。
「這是慢慢天地自然之中誕生,並不扎堆,但只需要個十年八年,便會變得十分常見,畢竟那個時候,第一批解開天地枷鎖的靈童,也開始踏入修行之路了,這些山海奇獸,正是對應他們的修行劫難。」
黃天對此倒是沒有拒絕:「行者需行,悟者需悟,二者缺一不可,不過或許帝君你為九洲生靈開拓了另外一條更為寬廣,通達的修行之路也說不定,武道你未必是祖師,可行者道,您必然是是第一人也。」
不過他們畢竟武道,手短不說,雖有肉身神通,卻沒有橫渡虛空,騰雲駕霧之法,只能兼修仙道。
肉身武神,也被叫人神,卻並非真正廣義上的「人神」。
「www.hetubook.com.com比如家雞之流,原本無害,但萬一生出一套逆毛雞,見了邪風逆炁,便會往邪鳳這方面進化,哪怕是一條青蛇兒,也可能化作青蛟,將來可能會有練氣的蛟龍,鳳種……但哪怕是築基都打不過的。」
卻見黃天手作筆用,指尖一點,便是橫豎經緯之線。
當然也有「人神」,「人仙」,肉身生機盈滿,滴血重生,壽元與仙人無恙,魂靈有武道真意加持,念頭純陽,肉靈合一。
將一應之概念,成為「武學之道」。
黃天提醒道:「九洲馬上迎來大變,媧皇娘娘已經將眾生枷鎖給解開,你們此前南靈洲耕耘多年,只怕靈子眾多,仙道會在那邊大興,而不僅僅是海外大興,我的意思是,能爭一爭就爭一爭,不要顧及南方上帝的面子。」
難道要從經典力學,牛頓三定律開始么?
三千經緯,構築一道法網,將天境完全籠罩,道果之力或有相互排斥,卻被黃天輕鬆以「無極調和」。
華陽子雖然沒有加入開天,卻見證了開天,心中也隱隱有些感悟。
無非戒律清規之類,用來修養身心,畢竟習武前期雖然容易,但後期,領悟各種「勁」,「意」,也是需要一定心性悟性。
黃天點點頭:「至於武道,你太華也可以著手仙武改革,因為除卻人道枷鎖放開,媧皇娘娘還造化出來了一批山海奇獸,這些奇獸,乃是從各種凡獸,妖獸中進化而來,將會威脅不小。」
沂武帝君的道果,似乎更駁雜了,但又似乎更緊湊和諧了。
免費的才是最貴的,沂武帝君不想承這個情,但現在畢竟是自己有求於人,於是道:「無論證道與否,朕都欠太子一個人情。」
華陽子聽聞,眼睛閃爍一二,卻是開口道:「我出門之前,便有感應劫數,因此修行不進,卻不知道為何,如今太子點明,倒是撥雲見霧,豁然開朗,我們太華在南靈洲建設了八百小國,每國皆有道院,招收弟子門徒,篩選真傳,這麼放棄了確實可惜。」
黃天笑而不語。
那道網中央,沂武帝君將永恆聖杯鎮之,只見永恆氣息開始蔓延,一股熾熱的武道血氣,將法網化作血紅。
黃天則顯露出道相,乃是盤古小真身道相,為沂武帝君完善天境法則。
不僅僅此方世界,連著九洲的下位中千世界,小千世界,都有此武道飛升通道垂落。
沂武帝君隨即吩咐了靈頑幾句,叫靈頑好生招待黃天和華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