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財神爺下凡
作為指揮使的兒子張輔,忙前忙后,大冬天里也滿頭汗水,生怕出了差錯。
地方上的地主、大戶、讀書人,可不比衛所武官少。
他擔心錢的問題。
一個左護衛軍戶人口幾萬人,可以提供上萬名操練過的青壯,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源泉,朱高熾可不願意浪費了。
平時也就和藍玉通過書信。
不吃虧怎麼成長呢。
這玩意要使用蜂窩煤,聽說小王爺在蜂窩煤作坊入了股,難怪人人都傳小王爺有點石成金之術。
從燕山左護衛招了幾百名軍戶,開年再招上千名,張玉的事交給朱棣,朱高熾計劃從下面著手。
不少武官一家人直接在新式煤爐旁用飯,盤子擺在新式煤爐的桌面上,還能保溫飯菜。
「你想的有些膚淺,知人知面不知心,誰這麼傻會當面違背王府?誰也不會把心思寫到臉上。」
進入左護衛后,氣氛有些微妙。
利潤並不高,他對此事不太看好。
朱棣搖了搖頭,明顯臉上不滿。
張輔立馬勸道。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朱高熾未來肯定會勸朱棣,趁著藍玉大案把他們父子剪除掉。
既然太子一系能把張玉派了燕山衛虎口奪食,證明了太子一系的實力,也說明了張玉是個有能力的人。
「不是因為兒子的原因,是軍戶們心向王府,加上小王爺在軍戶中的仁德之名,沒有軍戶會不支持王府。」
可明面上不抗拒,暗地裡該做的事情還是繼續做。
工程隊分為鐵和_圖_書道工程隊和工程隊。
不光是他們家,很多衛所武將的家中,都開始裝新式的煤爐。
左護衛指揮使司。
張輔搖了搖頭。
朱棣說的沒錯。
想到未來自己留守北平,城外團團圍困的敵軍,而朱棣三父子在外到處亂竄,朱高熾心裏就沒底。
「需要這麼急嗎。」朱棣好奇的問道。
你只管打仗,留下赫赫威名,但治理國家不是你,急的自然也不是你。
張玉不置可否,在他眼裡這是小事。
父親比自己想的要更細些。
新式蜂窩煤有些門檻,可不是普通百姓能用泥土捏造出的,最簡陋的普通蜂窩煤爐子。
兩代賢王,已經是明擺著的,如果朝廷不出招,張玉自認自己擋不住王府。
自己花費這麼大力氣把煤炭市場弄起來,沒道理不分一杯羹。
張玉轉過身,看著一身風塵僕僕的長子,「小王爺在左護衛一帆風順,你倒是出了大力」。
北平布政司和王府尿不到一個壺裡,可也沒見布政司有哪個官員,會當眾頂撞王府。
花費也不高,一家兩三兩銀子而已,普通軍戶捨不得,武官們還是花得起的。
衛所中下級武官之家,非常的受歡迎。
張玉啞口無言。
有人把小王爺在左護衛衛所的走訪,一五一十的彙報給張玉,張玉面無表情。
比如自家,如果要用,那肯定不止兩三個爐子的事,而且材料用的要足,做工要細。
甚至洗漱都會在新式煤m.hetubook.com.com爐旁,有熱水,屋內又暖和,實在是方便。
光靠蜂窩煤在北平的銷量,壓制不住煤老闆,雖然還有焦炭煉製廠,但也顯得有些不夠。
回到王府,朱棣招來朱高熾,了解了他在三衛的事宜。
雖然知道自己必須要留在北平,朱高熾也無法開心。
一個衛中下級武官,千戶以下,總旗以上,加上副職一百餘人,如果算上小旗,那就是近三百人。
總不能和旗官家用的一個等級吧,雕工好彩頭什麼的都要有。
「王府要權有權,要財又有財,父親要早做打算。」
「小王爺真的是財神爺下凡?」
左護衛這麼重要的力量,朱高熾才不會捨棄。
就算靠向自己的將領,見到自己的兒子為小王爺奔波,誰敢繼續抗拒。
根據張玉的了解,已經有大半的武官家中多裝了此物,隨著冬日的到來,餘下的武官也請了工程隊到家裡安裝。
燕王跑了,世子也跑了,誰還敢為燕王府賣命?所以必須要留下一個人穩定城中的軍心民心。
例如去年傅友德和沐英入雲南,正軍有二十余萬,隨軍的余軍也有二十余萬。
「兒子擅自做主,請了工程隊到家裡打造新式的煤爐,以供冬日的取暖之用。」
朱棣知道蜂窩煤商會的事,長子在各家入股兩成,可蜂窩煤的行情朱棣也清楚。
張玉揮了揮手。
其實他也知道,自己的父親也和應天府的老臣們沒有接觸過。
當然
和_圖_書急。
朱高熾覺得,手裡的士兵越多越好,最好自己留守北平,朱棣帶著兩兄弟和大軍,在北平府外和大軍周旋的比較好。
既能源源不斷的燒水,又能為屋內提供熱氣,而且又乾淨,人們在屋內可以自由活動。
既照顧了王府的生意,又方便了自家,誰也不會拒絕此物。
「父親。」
有的家中人口多,修建兩個煤爐以上的。
朱棣倒是等著老大吃點虧,然後出面教導一番。
如果自己是讀書人,在新式煤爐的屋中讀書寫字,那可要方便多了,待客也方便。
如正軍亡故,余丁按順序補充,類似於預備役。
……
靖難之役的成功,兩父子佔了大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當蜂窩煤市場佔領了整個北平府,加上焦炭煉製廠明年火力全開,雙管齊下,哪家煤場都得乖乖低頭。
光靠蜂窩煤的兩成股份,老大可掙不了多少錢。
他和他父親不一樣,與應天府沒有什麼接觸,和太子一系的老臣更是一個都不認識。
朱高熾沒有繼續辯解。
對丘福的看法,朱高熾是認同的。
張玉也覺得自己說的有些愚昧,跟鄉里沒見過世面的人一樣了,他把自己剛才算的賬說了出來。
張輔恍然大悟。
衛所在衛軍士,也就是正軍,除了正軍之外,軍籍人家中的其他男性被叫做余丁或者余軍。
「你回來了。」
朱高熾走訪的行程,左護衛是最後一站。
「無論張玉真心如何,但五千六百戶左護和-圖-書衛的軍戶們,還是心向王府的,不能因為張玉的存在,就把左護衛推出去。」
老大在北平能事事順利,不代表其餘的府縣也能如此。
最重要的是,小王爺把銀子賺到了手,各家還歡喜,畢竟此物對自家也有利。
就這一項,小王爺能到手上近萬兩銀子。
「此物無人敢仿,卻有大利,只北平府全境衛所武官家,和地方大戶家使用,小王爺一年得掙多少銀子啊。」
這的確是事實。
在煤爐上打造一塊桌面,上面安置鐵管煙道直通牆壁,在牆面開孔伸出屋外。
一個衛的編製是五千六百人,這些只是正規的軍事人員數量,不包括軍妻、父母、舍人、余丁等人員。
任誰在王府面前,姿態擺的都很低。
「張輔,你做的很好。」
「你看著辦吧。」
再加上衛指揮使司的官員,只燕山三衛就是千餘人,等於三千兩銀子。
張輔錯愕的看向父親。
「你不懂。」
「蜂窩煤的市場,必須要儘快鋪開,否則兒子不好對煤老闆們下手。」
兒子對王府態度恭敬,老子對王府也從來不違命,加上自己知道的歷史,朱高熾覺得張玉兩父子沒有問題。
底層的軍戶和其餘兩衛並沒有不同,但是丘福等人態度就有些謹慎了。
「張玉的位置多麼重要,為父比你清楚,正是因為清楚,才不能輕舉妄動。」
也不只是拍王府的馬屁,新式煤爐的確方便和實惠,好處多多。
「兒子喜歡一步到位。」www.hetubook.com.com
「虎父無犬子,張輔這小子能力不錯。」丘福讚歎道,他雖是千戶,但資格老年齡大,說這句話並不顯狂傲。
北平府的商人不敢模仿,可不就是小王爺自己的獨門生意。
不過吃點虧也好。
顧名思義,鐵道工程隊以修建鐵道的為主,工程隊則有很多新活計,其中就有安裝新式煤爐。
「我看張輔的態度很好,有親近王府的心,想必他的父親也有些這方面的想法。」
朱棣懶得再費力氣。
「左護衛關係重大,一定不能落入外人手中,咱會想辦法拿回來,可必須慎重對待,不能輕易表態,每一步都要穩。」
朱高熾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
聽到小王爺的誇獎,張輔鬆了口氣。
朱高熾走訪完三衛,朱棣也忙完了一些事,神神秘秘的,連朱高熾也不知道。
朱高熾感嘆道。
通過這次的走訪,朱高熾清晰的了解到,燕山三衛的軍戶還是樸素的,心裏只有王府。
張輔自身是靖難功臣第十,他的父親張玉更是靖難功臣之首。
那人行了禮,恭敬的退了出去。
而且據張玉所知,不光是燕山三衛,周邊的衛所也開始接受此物,以這種傳播速度,要不了多久,民間也會流傳開。
畢竟他們頭上的天就在這一塊。
既然要用商業手段,不能以勢壓人,就只能如此了。
「要不然你步子邁小點,別招工一萬軍戶。」朱棣關心道。
一位沒有能力的人,就算順利上任了左護衛,也不代表能控制住左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