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作者:鍵盤戰鬥家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一十一章 動真格

第二百一十一章 動真格

「不。」
過了幾日。
「快點讓開。」
聰明的張璉,對這些高層信心很有興趣,說不定哪天就需要用到了呢。
那麼如何改呢?當然是通過彈劾。
人們正在好奇,早已在碼頭等待多時,來自信國公的人,指揮著馬車過來。
兩邊是抄手游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兩家的小姐重新出發,湯家又派了人護送,讓隊伍的規模又大了些,長路漫漫終於回到了京城。
「郭家雖然不如徐家,但是郭家和湯府有親啊。」
人心難測。
經濟之道,影響了朱元璋的心中的天平。
「徐家和郭家的小姐為何在北平?」
有的人見怪不怪,有的人埋頭忙碌自己的活計,還有的人在酒肆把酒互相交談。
皇城外。
「唉。」
不過等進了房,也就由不得她們胡思亂想,忙著向幾位夫人行禮喊人,都是她們的長輩。
兩家說不上誰強誰弱,但是從後代來看,湯和要比徐達更能生,子女多不少。
實在是難為了兩位姑娘,操心了一日,到了夜間,才算是安寧下來,得了空閑。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把奏疏放到自己的眼前,一個字一個字努力的看。
收集罪證,彈劾幾位王爺,以此打開突破口,促進奪走王爺兵權之事。
大商人是往北方運糧的商人,他的同伴穿著長衫,是名進士,因為排名不高,在六部觀政,如今告了假。
「哪個郭家?」
「郭家不如徐家吧?」張璉好奇的問道。
京城皇宮。
他終於決定殺了蔣瓛。
「燕王想要和郭家聯姻,如果成功了,你們以後在朝廷和燕王的爭鬥中,保持中立,萬不得下場。」
「是徐家和郭家的小姐,從北平回來的。」有名大商人消息靈通,向朋友說道。
朱元璋還是看不清字,他也不願意歇息,又不信任太監,生怕太監瞞他。
他們讀書容易么。
北平來的密疏,朱元璋沒有讓別人m.hetubook.com•com念。
在一家私人的宅院,後花園的暖閣中,聚集了三五名官員,其中齊泰和茹瑺又吵了起來。
那商人笑道:「雖然徐家要比郭家門楣高,可這回的陣仗,能驚動湯府,其中有大半的原因是郭家。」
湯和已經七十歲,卧病在床,說話有氣無力。
他怕自己哪天突然就睜不開眼,錯失殺蔣瓛的機會,讓這些「大逆不道」之言流傳民間。
湯和實在是堅持不下去,閉上眼睛養神。
「寧妃的兒子,是聖人的第十子,封為魯王,因為亂服金石葯而亡,魯王的王妃是信國公湯和的女兒。」
徐家的含金量高,湯家的含金量要低些,特別是湯家的嫡長子早亡,導致湯家的領頭羊資歷有些不足。
王宮裡。
「父皇,讀完了。」女童奶聲奶氣的說道。
大兒子們都在外地赴職,在場孝敬的是小兒子。
是不是人老了,心也跟著變軟了呢。
郭彩蓮坐在鏡子前,沒有嬤嬤在也把小背坐得挺直,已經形成了習慣,手裡捏著玉簪子出神。
等商人的船安置好了,他就和商人同乘貨船,時不時在甲板上吃東坡肉吟詩作對,倒也逍遙自在。
「太過急躁容易適得其反,保持穩定才是上策。」茹瑺反駁道。
什麼叫官場,那就是人情往來。
大商人走南闖北,最需要和各地打交道,不打通關係,如何能建立商道。
兩人交談了一番,商人要去北平貿易中心跑一趟,邀請進士去北平轉一轉。
管事和小廝,還有侍衛們,留在了外面,由湯府的小管家安置。
其餘的手段都是旁枝末節,只有從名器上入手,改了這道旨意,才是打蛇打七寸。
而商人叫羅仲恆,四十歲上下,反而叫對方為兄,自稱為弟。
所以是他最小的女兒為他讀奏疏。
現在湯家唯一強過徐家的,就是家裡的老爺子還活著。
朱元璋緩緩放下手中的m.hetubook.com.com奏疏,稀疏的眉毛下,渾濁的眼神,令人們看不出他的真實想法。
正面五間上房,皆是雕樑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
進士本就是抱著遊歷的心情,和對方早年相識,比較符合他的脾性,也就沒有拒絕。
好一會兒,人們都乘坐好了,隊伍才出發。
茹瑺對著齊泰不滿的說道。
是執事媳婦們,笑著上來屈膝行禮,然後扶著徐妙錦和郭彩蓮進了垂花門。
「徐家的嫡長女可是燕王妃。」
蔣瓛應該多留幾日的。
於是三四人爭著打起簾櫳,一面聽得人回話:「徐姑娘和郭姑娘到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齊泰向眾人解釋道:「晉王和燕王兵權太大,必須要趁現在分奪出來,否則萬一聖人不豫,誰能制衡他們。」
大大的信國公府,大門的招牌下,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
經過提醒,張璉想了起來,臉上露出好奇。
朱元璋突然後悔了,自己不該這麼早殺了他,可他知道的太多了,朱元璋一直在猶豫。
關係不就是這麼逐漸建立起立的么,商人有這個耐心。
他不會給外人讀。
湯和搖了搖頭,他對主上太了解了,斷斷續續的說道:「不是讓你們下場,最好是什麼都不要做。」
正門和燕王府一樣,平時不開的,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所有人下了馬車,後面的婆子丫鬟們也都下來,跟了過來。
台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環,一見她們來了,便忙都笑迎上來,說:「才剛夫人還念呢,可巧就來了。」
晉王和燕王的權利,是朱元璋給的,下了明旨,誰也改變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二王實力加劇。
「咳……咳」
所以商人的態度很熱情,主動為對方解釋。
「小弟在北平時,聽了些傳聞,好像燕王大公子到了迎娶之年,燕王妃可hetubook.com.com能有意郭家的姑娘。」
朱元璋回過神來,根本記不起來剛才的內容,又心疼小女兒,不願意讓她重新讀,以免累著了她。
可自己又看不見,該讓誰來讀呢。
徐妙錦和郭彩蓮因為身份貴重,住在太太的屋子,由太太親自照看,在套間暖閣兒裏面,睡的碧紗幮里。
「那倒是,畢竟老一輩活著的不多,像信國公這種的確影響力要大些。」
「剛才的郭家小姐,她的姑祖母是聖人的妃子,也就是郭寧妃。」商人小聲說道。
有不少的年幼兒子和女兒,指望不上什麼。
「原來是他。」
聽著小女兒稚嫩的聲音,朱元璋情不自禁的出神,他想到了自己的十三公主。
轉過插屏,小小三間內廳,廳后就是後面的正房大院。
不過呢。
徐妙錦鎮定自若,她家的規矩不比這處小,反倒是郭彩蓮,有些許的緊張,害怕自己出錯。
在擁擠的碼頭上,從船上下來幾名管事,徑直找到負責碼頭的衙門,遞交上了名帖,驚動了裏面的官員出來凈街。
讓太監們送回了幺女,朱元璋更覺寂寞。
三年一科舉,過五關暫六將,好不容易拔了頭彩,還需要熬資歷熬功績。
「武定侯。」
湯家和徐家。
「信國公湯和在洪武二十二年致仕,風光返鄉鳳陽,可以說因為信國公的存在,湯家在鳳陽府比別家都要強。」
一艘新船經過徐州,沒有直奔揚州,而是突然轉道去了鳳陽。
換了新的藕合色花帳,並幾件錦被緞褥之類。
對仕途也有幫助,能更容易獲得機會和了解形勢。
湯府的馬車,抵達了湯府門口。
湯和努力保持鎮定,繼續有氣無力的說道:「如果燕王的主意落空,就偏向朝廷些。」
三家的嬤嬤和丫鬟,圍著兩位小姐,一直往裡走,在垂花門前,見到了等候的一群人。
徐家的老大老二老三,可是五軍中三軍都督,最差的也是僉事,而湯家的老大病故在前軍都https://www.hetubook•com.com督僉事一職上,後面子弟職位要差些。
「強強聯合呀。」
張璉還未正式入官場,對消息不夠靈通,一時間想不起武定侯是誰,商人見狀,主動說道:「就是郭英將軍,如今掌管京城禁衛。」
經過商人的解惑,進士明白了,不顯山不漏水的郭家,的確不可小覷。
朱元璋視力出了問題,讓他變得越發多疑,越發想念幾個大兒子們,希望他們回到自己的身邊。
大殿內燈火通明。
張璉點點頭,沒有質疑。
徐妙錦往這邊看了眼,忍不住無言的笑了笑,但沒有出聲打擾郭彩蓮。
幾位管事帶著小廝,拉起了幔帳,擋住了人們的視線,一群嬤嬤和丫鬟,把徐妙錦和郭彩蓮兩位小姐護在裏面扶上馬車。
看看人家,通過聯姻和餘蔭,起步就是絕大多數讀書人的終點。
……
「這回,兄你可猜錯了。」
郭彩蓮的親姑祖母是郭寧妃,親姑母是寧王妃,二伯祖父是福建都指揮使,三伯祖父是鞏昌侯,祖父掌京城禁軍,大伯是駙馬,父親打理寧王府,三叔掌中軍都督府右都督……
身旁的太監們欲言又止,無人敢勸,奏疏的問題,太敏感了,誰也不敢冒死。
同等條件下,活著的人總比死的人關係要強大些,徐家門楣雖然也高,可徐達已經死了,湯和還活著。
說燕王違制開海禁,與倭寇勾連,暗通朝鮮,居心不軌。
說了幾句話,湯和就喘的厲害,在場的兩位孫子連忙服侍,生怕老爺子有個好歹。
士兵們如臨大敵,無論是商人還是碼頭工人,或者其餘身份,皆不敢延誤。
年輕進士叫做張璉,二十七八歲的樣子,湖廣人士,在工部觀政,還未授實職。
「父親,兒子明白了。」
沒多久,調動來了兩隊河道兵。
「哦?」
明初武勛是重要的政治力量,還排在文官的前面,對於這些大人物的信息,張璉不想錯過。
鳳陽是聖人的老家,可聖人在京城,鳳陽城中,最大的是和_圖_書一位致仕多年的老人。
小半日才看完一封,朱元璋又拿起下一封,這封來自御史,是彈劾燕王的。
「原來是彈劾老二的,老二還是沒有改啊。」
他寵愛的十三公主早逝,多年來已經淡忘,可今年以來,這些故去的面孔,時不時浮現在他的心頭。
英雄氣短啊。
「咳……咳」
進士眼中露出羡慕,語氣忍不住酸道。
「那就奇怪了,徐家的小姐能在燕王府小住,郭家的小姐,有什麼道理在燕王府暫留?」
「如今皇太孫地位穩固,穩中有進,進中有穩,最適合重新發起攻勢,否則一拖再拖,只會讓藩王們越發握緊手裡的兵權。」
「都讓開。」
張璉雖然還只是在觀政,可要不了幾年,總會輪到授實職,無論是留京還是外放,都值得羅仲恆投資。
「連信國公府都驚動了,來頭真不小。」有人小聲詫異道。
朱元璋一手拿著奏疏,一手扶著案台,彎著腰咳嗽的眼淚都湧出了眼角。
「聖人身體抱恙,多次嚴令傳出來,你等一下子彈劾許多藩王,豈不是引起聖人懷疑?」
不過他也厚葬了蔣瓛,重賞了蔣瓛家人,並且也提拔了他舉薦的人,算是對得起他。
甲板上有侍衛,老遠看到就知道乘坐的是大人物,民船紛紛主動避讓。
安靜的大殿,讓他的聽力越發敏感,但是敏感的耳朵,仍然聽不見聲音,嚇得朱元璋懷疑自己是不是聾了。
從抵達到出發,用了半個時辰,沒有絲毫的耽誤,但速度也不快,恢復了剛才的景象。
能了解這些信息可不簡單,從低層過獨木橋闖上來的進士,對於他是短板。
有他們在身邊,朱元璋才覺得放心,覺得自己才能睡個好覺。
「那就難怪了,該有這麼大的陣仗。」年輕進士恍然大悟,理所當然的認為。
誰也抵不過生命,在生命的長河面前,誰都要低下頭顱。
「從這層關係攀起,郭家的姑娘,要叫魯王妃表姨母,所以今日的這陣仗,不只是衝著徐家。」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