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朱元璋要殺人
應天府禁軍的將領,重要的職位全部換了人,要麼是聖人當年提拔起來的年輕將領,要麼是聖人的養子。
「好你個齊泰。」
「你不敢?」
但是江淮不同。
這位才能水平不提,但的確也是個「狠人」。
朱元璋冷哼。
黃子澄破口大罵,他算是看明白了,齊泰早就看破了聖人的計劃,可他竟然一點口風也沒有透漏。
郭英的調離。
幾位官員的調離。
朱棣痛苦又快樂著。
水寨,戰船,水兵。
既不能空田,卻又招不到佃戶。
子怕父。
「聽說聖人有易儲之心啊。」
那時候有大哥在,這種時候,大哥就會護著他們,父皇都會給大哥幾分薄面。
「父皇,兒子錯了。」
數百艘戰船停靠著碼頭,上萬名水兵駐紮此處,正是朝廷編練水軍的地方。
朱元璋當年有多信任太子,太子遺留下來的勢力就有多大。
事情就怕人揣摩,天下聰明人太多了,這麼多聰明人揣摩一件事,猜來猜去的,總有猜到真的。
不同意義的流血發生了。
「你是說?」
讀書人,官員,勛貴,武將,商人,藩王,未來還會包括太監。
朱元璋感嘆。
就像小時候一樣。
朱元璋沉默了。
有名官員找上了李景隆。
大地主自己不會種地,需要佃戶為他們種地,而北平的工業化把人口吸收走了。
老二急病而亡,也是朱元璋沒有料到的,老三聽說也病的嚴重,朱元璋派了太醫去,山西並沒有阻攔,回來也確認了。
真要來應天www.hetubook.com.com府。
「曹國公,你就是朝廷的柱石啊。」
「搞哄么。」
一個接連一個的打破朱元璋的計劃,朱元璋內心頗為困苦。
所以朱元璋牢牢的控制局面,沒有人可以撼動他的地位和心意,哪怕是皇太孫一系也得按照朱元璋的規劃來。
果然。
「哐當。」
小時候就膽大包天,和徐家的姑娘眉來眼去的。
過了幾日。
「齊泰呢?」
人算不如天算。
李景隆暗中想到。
他就是選擇了聖人,聖人卻年齡大了,還能活多久呢,聖人的身體可不太好。
如果真能殺掉燕王父子,北平的精兵的確很難成為威脅,就算有野心的人,也只會四分五裂。
如果皇太孫一系的人,齊心協力的要掀桌子,只為了刺殺兩個人,刺殺不成功才是奇迹。
「這很奇怪呀。」
可李景隆又和北平沒有交情。
朱元璋突然拍了拍朱棣的肩膀。
「老四,不要怪父皇。」朱元璋平靜的說道:「嫡長制關乎天下穩定,是國家安穩之根基也。」
老一代的凋零了,但是有對朝廷忠心耿耿的郭英,忠厚的耿炳文,其餘的中青一代也成長起來。
地主們有錢,有些人去做了生意,他們寧願空著,也不願把田交出去。
畢竟他們從無到有看到了工業的前景。
北平的地主們過得很慘。
朱棣遲疑。
這是大勢所趨。
「但是嫡長子沒有錯,你的嫡長子會繼承你,你兒子的嫡長子,會繼承他的,如此才和圖書能避免父子相殘,兄弟相殘,不讓國家陷入內陸啊。」
「齊泰的管家說他病了。」家裡人出面說道。
那官員做了個殺的手勢,狠狠道:「燕王父子。」
這件事。
黃子澄眯起了眼,露出了凶光。
太多的沒有料到。
因為此人和北平沒有什麼交集。
平安,吳傑,趙安,盛庸,鐵鉉,張玉,盧震,馬宣,毛遂等等。
「我是看出來了,你這兒子並不怕你。」
可是天下地主沒有見過啊。
「你兒子不來,讓咱的計劃落空了啊。」朱元璋喃喃道:「這是逼著咱殺人呀。」
「大哥也不怕父親。」
朱棣低著頭。
「你是好兒子,咱從來沒對你失望,只是你跟養了個好聖孫。」朱元璋自言自語:「三代之治,大明之福,天下之福。」
「燕世子怎麼可能來京城,如此豈不是自損顏面。」
就自己的那些兒子里,如今能拿得出手的,還就是這從小調皮的朱棣。
朱棣鬆了口氣,連忙討饒。
但是應天府的確有了謠言,其中也有聖人的易儲之心。
南方的大地主多。
「至皇太孫於何地。」
老大壯年病逝是朱元璋沒有料到的。
許多人盼著朱高熾來。
那人的筷子掉落地面。
北平的地主們,最終無奈的加入了工業,放棄了田地。
「他敢抗旨不來,咱還不封他了呢。」
李景隆還是不敢。
地主們是誰?
官員大怒。
父皇要殺誰。
朱元璋大怒,老四的神情,朱元璋看得明明白白,上前就動手,老當益和-圖-書壯。
「其餘的事情我們來安排,你只需要安排做事的人,必須是精銳,等候我們的安排即可,什麼都不要你操心。」
「父皇沒有錯,錯的是兒子,兒子有野心。」
至少要等自己全面接管應天府的軍權,最好能引入北平的軍隊,如此才是妥當。
在應天府。
而且他的女兒嫁給了晉王次子,如今晉王一家都被燕世子關押。
但是到底能不能瞞過聖人,不讓聖人想到自己,李景隆感到顧慮。
「今日咱改變主意,因為你兒子贏了,只此而已,為了大明,咱願意讓步。」
應天府各種離奇的小道消息,還有塞外的捷報,整個朝堂都慌亂了,更慌亂的是皇太孫一系。
……
李景隆洪武十九年承襲曹國公,多次到湖廣,陝西,河南等地練兵,在應天府皇太孫一系的眼中,是根正苗紅的勛貴。
田不能慌,荒田者會被官府沒收田地。
朱棣接過話,最後一個字剛說完,朱棣就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朱棣嚇了個哆嗦。
其實朱高熾沒來應天府,朱棣是鬆了口氣的。
「只要燕世子抵達應天府,我們會提供情報,找准機會,請你務必一擊成功,當場……」
江淮之富,結合南方之力,編練水軍的速度很快。
黃子澄聽到了一些議論,在屋中來回的踱步,他不是傻子,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朱棣急了,「大明天下,他安敢不動心。」
事情找到了他,他就沒有了退路。
「曹國公,天下社稷盡在你手啊,難道你要眼睜睜的看https://www•hetubook.com.com著天下社稷亡嗎。」
「兒子又說錯話了。」
田怎麼辦呢?
朱元璋的旨意,突然下旨要求燕世子來京城。
北境在明初還真沒有什麼大地主。
滿朝文武都是太子的人。
朱元璋必須要考慮滿朝文武的心思。
應天府陰雲密布。
「咱的大軍不敢北上,他手裡精兵天下無敵,豈能把咱放在眼裡,說不定還瞧不上。」
皇太孫一系畢竟脫胎于太子一系。
「小王爺的改制,對於社稷是有利的,工業化發展道路,所有人都可以獲利,只是當下人們習慣了田的存在,其實田的利潤比起工業的利潤,九牛一毛而已。」
有南方在北平做生意的人宣傳道。
媳婦兒子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朱棣覺得自己在父皇的心中越重要,反倒是一家子來了應天府,那就只能看父皇心意了。
李景隆無奈至極。
「他不來,咱如何封他。」朱元璋收回了手,對於眼前的老四,朱元璋內心也是滿意的。
「兒子再寫密信回北平,罵他一頓。」
此時的他終於感覺到了不對,越想越臉色蒼白。
到底是選擇燕王還是皇太孫呢。
「難道又要殺人嗎。」
「怎麼會。」
老四的異軍突起,以及老四兒子的改革,同樣是朱元璋沒有料到的。
什麼叫太子一系?
「老天真喜歡跟咱開玩笑啊。」
「這如何使得。」
李景隆深呼吸兩口氣。
「北平精兵失去了燕王,最後還不得乖乖歸順朝廷,只要拉攏分化一二。」
周邊的太監們,更是屏住了呼吸,深怕和*圖*書引起聖人的視線。
「會不會想要易儲給燕王?」
「那北平的改制,難道曹國公沒有聽過。」
「你們這是逼我啊。」
他們很惶恐。
「除非聖人和燕世子有私下達成的默契。」
朱棣低下頭,這種時刻,還是不要刺|激父皇的好,父皇今日能改主意,明日也能改主意。
松江府。
「放心吧,聖人查不到你的頭上的,錦衣衛也有我們的人。」
「什麼?」
這是要命的。
但是北平的新法。
大哥死前的動靜,他們這些兄弟或多或少都知道,朱棣擔心的起身,小心翼翼的靠近朱元璋。
「聖人有易儲之心啊。」
至於能不能殺死燕王父子,李景隆沒有懷疑過。
「算了吧。」
不光在文官階層打造了老中青階梯,同樣在武官階層打造了老中青階梯。
此人突然暴斃而亡,從此,再也沒人敢在應天府城中,當眾為工業化道路講話。
威逼利誘下來,不怕不服從。
不少外地的文武官員入京。
「奪地主的田,分給軍戶們,如此歹毒的招數,分化人心,敗壞道德。」
朱元璋布局能力很強。
聽到父皇的自言自語,朱棣情不自禁起寒顫。
這就是朱元璋當年為何快刀斬亂麻,快速的指定了朱允炆做繼承人的主要原因。
他們都需要靠佃戶來種地。
應天府的禁軍指望不上。
這句話李景隆相信。
「難道要皇太孫親自求你嗎?」
真真假假,誰也無法確認。
「嗯?」
「事成后你安排處理妥當你的人,有我們這麼多人幫助你遮掩,你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