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作者:鍵盤戰鬥家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三十七章 魯莽的先生

第四百三十七章 魯莽的先生

「調查部現在以百姓們實名舉報為主,查處了很多官府,衛所,工廠,組織內部的違法犯忌之事。」
與後世大明的內閣不同,北平的內閣有三十餘人。
朱高熾放權給官員們,成立了內閣,官員們很高興,如今聽到朱高熾說要讓百姓們加入,官員們開始了疑慮。
「不但要讓老百姓參与到斷事,以後調查部也要讓老百姓更大力度的參与。」
這位本來準備來對付北平,已經做好了視死如歸的御史,實在是抵抗不了北平的環境。
第一件事就是律。
那麼如何保證呢。
「有名先生執意見小王爺。」張全小聲的問道,「他說是關於學術打壓的事。」
督理體系。
《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作者英國學者李約瑟說:「如果沒有這種十進位制,就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
雖然技術報的回信用詞很委婉,大意是說這位先生總結數學的科目很重要,但終歸還是認為要放后。
朱高熾的改制,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會這麼大。
等候多時的先生,內心的不爽漸漸的消失,隨之而起的是忐忑不安,越來越緊張。
正後悔的時候,張全笑著請他去見小王爺。
學校的孩子們正在上課,他經過操場,遠處有上戶外課的學生們,誰也不敢靠近這位臉色難看的先生。
「有許多人啊,對老百姓戴上許多的標籤,我承認在有些環境下,老百姓的確會有錯誤的認知。」
而在應天府,應天府的百姓們,誰認得他朱高熾呢,而且輿論更掌握在鄉紳手中。
辦理內閣,官員們當然樂於接受,並且大力支持,如今要在他們頭上,讓被他們管理的百姓們倒過來督理他們,心裏當然有些不舒服。
因此並不是中國古代數學成就不高,而是後世的落後,導致傳播度不夠,以及歐洲掌握了近現代的m•hetubook.com•com話語權。
但正如石油。
老百姓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除非只是挂名而已。
他給技術報報社寫了親筆信,希望技術報的工作人員,重新審理這部理數寶典。
雖然這位先生並沒有自己的突破,但是能把古中國的數理整合起來,已經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而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后沒有改正。
「以往地方縣衙辦案,會有許多老百姓觀看,我覺得這很好,以後的斷事司也要保留。」
因為古中國與印度的頻繁交流,印度從中國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數學知識,其中包括十進位數字系統。
朱高熾皺眉,「請他進來。」
當時的法國還在使用落後的二十進位。
因為最終的結果是落在老百姓身上的,為了自己的利益,老百姓必然會用心督理。
被罷免的御史們各自回去了地方,後來又逐漸約在一起講學養望,痛批張居正的新政,為張居正死後,清算新政積蓄了力量。
朱高熾見沒人再反對,點頭說道:「只要把道理講明白,講通透,老百姓才是最識大體的人。」
在古中國,偉大的的數學家們,把n計算到毫無用處的、達到7位小數的高精確度。
想通了,戴德彝鬆了口氣,恢復了鎮定,不再拒絕讓老百姓參与斷事。
「請坐。」
他在公房裡很生氣,越想越氣,越氣越想,終於披上了大衣,拉開公房的大門。
這條道路是一定要發展下去的。
從記數系統上來看,「十進位」傳播到歐洲之前,人類算術的高峰只可能在中國,而不是古希臘。
燕王宮。
還有人擔憂社會福利體系會對資本家的成本太高,會不會造成壞的影響,操的心比資本家都要多。
總結誰不會啊。
「在斷事的時候,不但有老百姓觀看,還要有老百姓組成的的斷和-圖-書事團。」
包含了衙門,都司,六科,工廠,軍工聯合辦,軍戶經濟合作社等方方面面。
很多以歐洲人姓名命名的數學原理或公式,其實中國人早已研究出來了。
雖然張居正最先壓下了御史,但不代表御史就放棄了抵抗。
這是人之常情嘛。
「而你們都是從老百姓中走到今日地步的,難道你們剛有了官身,轉過頭就小覷百姓們了?」
紛紛低下了頭。
說明了督理體系的重要性。
「斷事需要嚴謹的見識,普通老百姓連大明律都不精,因此讓老百姓參加斷事,會不會太過荒謬。」
但御史也是人,也會有人情世故,更會官官相護。
然後又有了東廠。
而要在十三世紀,西方才有了小數這個概念。
太監不是普通人,和科道出身的官員們有天然的地位衝突。
朱高熾回道:「包括你們調查部自己。」
朱高熾知道石油的重要性,但這是十四世紀末,重要性在未來,而不是當下。
怎麼感覺貴人比自己這位御史還要愛護百姓呢。
自我介紹了一番,說起了自己的不滿,談起了自己的不滿,這位先生又像回到了學校,在講台上的氣勢。
一個文明的發展,其內部的督理體系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力量。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論古今中外都是在不停的犯錯。
「所以老百姓的加入,屬下是支持的,但是不知道小王爺所言具體是哪方面?」
也就是說,沒有十進位制的話,各國數學基礎不統一,也就很難談起數學進步,以及建立在數學基礎上的現代文明。
一個是皇權的依附產物,一個是民權的產物。
偏廳。
像葛誠和金忠這些人還好,已經習慣了朱高熾的做派,戴德彝又受了一次震撼。
什麼督理力量都不如老百姓參与的督理。
眾人安靜了下來。www.hetubook.com•com
戴德彝的確加入了北平。
「皇爺爺為何重用錦衣衛,因為擔心官員們官官相護,皇爺爺有擔心錯嗎?」
古希臘人的計數系統看起來是十進位,實際上只是十根手指頭的原因而已。
比如南宋「楊輝三角」,在西方被稱為「帕斯卡三角」,前者比後者早了四百多年。
金忠,葛誠,戴德彝,陳亨,申逵,墨麟等人,還有周世豐,馬王宣。
老百姓比其餘的階層,從哪方面看都要更純粹和真誠。
朱高熾反問道。
但錦衣衛同樣是人啊,照樣會和官員們互通有無,最後也官官相護了起來。
學校里。
而歐洲真正與中國拉開差距是在清朝時期,當時中西方交流之後,歐洲站在中國古代數學的巨人肩膀上創立了微積分。
之後,印度創造出了阿拉伯數碼,並傳播到了阿拉伯地區,歐洲人將之命名為「阿拉伯數字」。
這對現實的運用並起不到有效作用,成果是偉大的,但是在運用方面卻微乎其微。
先生很委屈啊。
但現在是十四世紀末。
先生走出了學校的大門,來到了公車站台。
小數的兩位,已經足以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更不用說長達七位的小數。
小王爺連這種話都說了出來,其餘人不知如何回應。
「理數才是最重要的。」
「還有訴訟行也要管理起來,形成有效的統一標準,必須要持訴訟堪合才能幫人訴訟。」
出現了問題,只要道官們能正視問題,立馬改正問題,那麼出現的問題越多,這個文明反而會更強盛。
古希臘文明的數學很落後,一直沒有小數概念,他們的數學道路是走不通的。
朱高熾很客氣,「為這位先生上茶。」
「斷事團不允許有訟師的參与,只能讓普通的老百姓參加。」
其實都是歷史就有的方法。
內閣的閣員和其餘的官員離開,m.hetubook•com•com朱高熾準備休息片刻,以養足精神應對下午的公務。
先生非常的不滿。
看來能成為未來大學的導師,此人還是有很高的水平,因此朱高熾給予了支持。
先生要拜見小王爺,被朱高熾免禮,溫和的小王爺,讓先生內心的緊張稍解。
葛誠是左閣老,金忠是右閣老,陳亨是中閣老。
中國古文明的數學很先進,很早就發明了十進位值制的概念和理論。
「按察使司要分離出來。」
內閣的成員們,第一次以閣員的身份,商討北平的事宜。
別說官員,就是普通人,但凡有點機會的時候,甚至更加的肆無忌憚。
南北朝「祖氏原理」,也就是涉及幾何求積的命題,在後世西方被稱為「卡瓦列利原理」,前者比後者早了一千一百多年。
不過呢。
「大明律是為了什麼?」
「調查部也要受到督理,誰來督理?老百姓來督理,老百姓督理調查部,調查部督理管理人員。」
學校是半封閉式的環境,造成了獨特的職業習慣。
隨著後世西學的勝利,他們命名的阿拉伯數字成為了世界普遍的印象。
這是一個構架很奇特的內閣。
「斷事司成為單獨的大衙門,負責斷事,斷事司的大司官,不受任何人的管理。」
朱高熾和諸位閣員,商討著未來北平的改制。
發明九九乘法歌訣,小數、負數,例如古代已有零的概念,用空格表示、以及探索開方、圓周率、方程計算、分數運算等等。
世子府。
朱高熾也終於聽明白了。
先生在學校不愁吃不愁喝,一家子生活穩定,已經很久沒有被拒絕過了。
因此技術報更看重各行發表的實際運用類的文章,而不是這位先生總納的古中國理數。
官官相護是必然的,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調查部的廖榮,聽到小王爺的話,上前認可的說道。
責任還是在小王爺啊。
m.hetubook.com.com張居正改革前,首先動的是本該監察大明廉政,卻成為了人情關係網核心節點的御史。
也是朱高熾不願冒然去應天府的原因之一。
十三世紀之後,歐洲人才開始接觸到十進位,但直到印刷術的流行,十進位才在歐洲真正普及。
朱高熾的想法,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
「但這是老百姓的問題嗎?這是信息傳播的問題。」
督理的權並不是實際控制在老百姓手中。
那人硬著頭皮跟了過去。
御史監督官員。
因為他們沒有位值制的概念,記數方法十分的落後。
「憑什麼。」
戴德彝不禁反省。
他就是鐵面無私的人,小王爺太會投其所好了。
實在是小王爺步子邁得太大,自己委實有些跟不上。
「如果斷事的結果,連多數老百姓都無法接受,請問是斷事官的問題,還是老百姓的問題呢。」
連他也擔憂老百姓的加入,會導致斷事的不公正。
中午。
因為他讓利給了百姓們,建立了有效的治理,獲得了百姓們反哺的力量。
但是朱高熾都不要。
「數理是小王爺說的重要的學問,我還被聘請為大學的理數導師,後年就去加入大學。」
後世。
因此有了錦衣衛。
外面的氣溫已經開始漸涼。
在北平掌握了民心的他,可以輕而易舉的壓縮勛貴,武將,官員,鄉紳們的權利。
朱高熾沒有在意。
朱高熾當著眾人的面,非常肯定的說道:「你們這些人和我不同,我是托祖上的洪福,才能有今日的地位。」
一位穿著長衫的先生,滿臉興奮的打開技術報的回信,看了片刻,臉色越來越難看。
任何機構和人都會犯錯。
換句話說就是人情世故。
事實上,在十五世紀之前,除了古希臘的幾何,歐洲算術成就泛善可陳。
在北平靠著老百姓的支持,然後培養起來的這套體系的官員,才是真正的接管應天府的底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