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作者:鍵盤戰鬥家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世界上第一個高人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世界上第一個高人

「發生了什麼事?」
前日孔明燈追走了好遠。
不久。
有學者笑道。
巨大的孔明燈,在天空中已經成為了一個小點,人們需要仔細才能看到孔明燈。
工人們正牽著兩隻羊裝入竹筐里,並且用繩索綁起來,以免羊只亂動破壞了升空。
學者沒有理會商人,緊緊的盯著天空。
市場失去了活力,漢人失去了主動性,工匠一代不如一代,乃至許多技術斷層。
普通人可看不到,但是這些大部門,專利司是無法拒絕的
「可以摸索出高度,多高的高度,用多長的火繩合適。」眾人你一言我一言。
一輛公車駛過,因為有人擋住了軌道,公車的鈴鐺聲不斷的響起,路中間的行人才嚇得退開了一邊。
只有當生產氫氣的技術發明了出來,才能有一定的軍事價值。
不久后。
朱高熾舉著望眼鏡,看著城外郊區的孔明燈。
百姓們很興奮。
今天來翻閱孔明燈專利技術的人可不少。
「你不是廣東人嗎,家族有人從事海貿。」學者不可思議的看向商人。
他和一名願意為高額報酬而冒險的工人,兩人一起駕駛孔明燈。
後世很簡單的理解,對於現在的學者卻是天大的難題。
今天他還請來了兩名糧票銀行的工作人員,他們的態度,決定自己能不能接下來獲得貸款。
商人顧不上喝茶,拉著學者笑道:「我們現在只需要把孔明燈載人技術弄出來,弄得越好,我們的前景就越大。」
要求就是這項技術得保密,歸於軍工聯合辦。
「你。」
「飛了。」
人們連飯都吃不飽,哪裡能浪費這麼奢侈的布料呢。並且市場前景也沒有,軍事作用也不大。
如果商人弄出了熱氣球,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同樣只能當做吸引百姓們觀看的稀罕物。
「今天的升空,可以超過半個時辰嗎?」
孔明燈重重的落在地面上。
果然。
「升空沒有問題。」
管事無奈的搖了搖頭。
然後手舉兩隻大風箏,計劃藉助風箏的浮力來落地。
和*圖*書管事並不在意。
還真引來了一個「會飛」的能人,此人「取大鳥翮為兩翼,頭與身皆著毛,通引環紐,飛數百步,墜」。
周圍的百姓們有人指道。
「唉,又飄走了。」
在空中漂浮了半個時辰,煤油燈燒光了煤油,隨著孔明燈里的熱氣逐漸消減,孔明燈下降的速度越來越快。
工人們點燃竹筐里的爐子。
大明三十一年春。
根據王純的說法,利用煤油燈長久的使用,增加孔明燈在空中的時間。
「太好了。」
需要人去嘗試。
在自己的書房裡,埋頭苦思的學者,被敲門聲驚醒,不耐煩的打開門,卻看到了前些時日的商人。
王純點了點頭,「此次的升空燃料使用煤油,應該可以超過半個時辰。」
學者被氣的說不出話來。
趕來的人越來越多,周圍已經里三層外三層,至少有兩三千人來到了此地。
學者同樣顧不上。
「加長火繩嘛。」
計劃當然失敗了。
不知道上面的人如何下來。
「竟然用羊啊。」
因為孔明燈本身就是這個原理,可以通過肉眼判斷出來的,而西方並沒有孔明燈。
地面的人們擔心的看著天空。
正當人們失望的時候,孔明燈又停止了飄動,往高處升上去。
不久。
根據上一次的經驗,這回他們在孔明燈的麻布內外塗抹了一層明礬清漆,既減少了孔明燈的透氣性,又增加了耐高溫性。
「是好事,說明我的技術方向是正確的。」學者卻笑了起來,兩人想的並不一樣。
和磷的意外發明,以及盈利模式是一樣的社會環境。
目前唯一的難題還是人。
「外來人越來越多了啊,以後來北平,第一件事就是教他們學會北平的規矩。」
學者去請了幾位有名的技術人員,眾人一起來研究孔明燈技術,商討著如何改進。
甚至成果非凡的話,軍工聯合辦還可以支持他們辦理孔明燈工廠,軍工聯合辦會像他們下訂單。
軍工聯合辦的人翻閱后,露出了遺憾,看樣和*圖*書子並沒有太過動心。
「再來一次,我親自去乘坐孔明燈。」
糧票銀行的工作人員,給予了評估。
「老天爺啊,不會升到天宮裡面吧,會不會驚動神仙。」
商人不開心的說道:「可升空這麼久,我們又無法控制。」
「我家鄉的確有人從事海貿,不過跟我沒什麼關係,我全副身家就拿一百元。」
「咚咚咚。」
「所以下次要載人。」
經過商人語無倫次的叨叨,聽了半天的學者才搞明白。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載人。」
今天沒有風。
商人再也沒有了頹廢,精神飽滿的擁抱住了學者。
洪武二十三年,乘坐綁定四十七根自製的火箭,自己坐在椅子上面,想要靠著火箭升空。
巨大孔明燈引起了北平城的轟動。
等稻草燒完后,他們則點燃了煤油燈。
王純笑了笑。
升空的時間越久,才越有吸引力。
「你們說,如果乘坐孔明燈,軍士往地面丟火藥包如何?」陳亨異想天開。
「不行啊,人們都看不到了。」商人著急起來。
如何控制孔明燈的下降速度呢。
難怪商人一直小氣的很。
「不過這筆錢可不能亂來,但是誰在乎呢,夥計,咱們的孔明燈可以繼續下去了。」
商人大聲的說道。
如果出了成果,軍工聯合辦會給予高額獎金。
因此朱高熾並不是很看重現在的熱氣球。
而商人很有覺悟,為眾人打下手,讓學者們全心全意的研究孔明燈技術。
這次的孔明燈升空了足足一個時辰。
專利司的管事默默想到,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祖籍。
千防萬防,還是防不住狡詐的人啊。
等一切工作安排就緒,王純上前檢查了一番,才對著工人們點點頭。
學者以對事物表層的理解來思考,終於想到了,既然燃燒可以控制升空的時間,是否可以通過降低燃燒的規模,讓孔明燈下降的速度也得到控制呢。
「前日的孔明燈升空,是因為一次性的熱流,當熱流消耗完后,孔明燈就自己落了下來。」
和圖書巨大的孔明燈立刻升空。
明朝因為元朝的慣性,社會的活力不足,在恢復北方人口和生產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裏面還有羊呢。」
此次的升空活動,引起了許多人的圍觀。
學者莫名其妙的看著商人。
「羊如果能升空,又能安全的返回地面,那麼人也可以。」
朱高熾看不上現在的熱氣球,因為他知道更多的東西。
當然了。
商人為學者膽大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議,這人難道不怕死么。
技術人員冷靜的說道。
朱高熾卻沒有怎麼說話。
許多事情需要學者自己去理解和思考。
那麼到了元朝。
一旁的陳亨不可思議的說道。
「人在竹筐裏面控制煤油燈的燃燒,這樣可以增加和減少孔明燈在空中飛行的時間。」
軍工聯合辦看上了他們的技術,給了他們一千元的研發資金,讓他們繼續研究這項技術。
完成了這一步,工人們從竹筐里下來,放開了繩索。
好幾名學者握著王純的手。
商人不同意。
孔明燈終於落了下來。
市場有利可圖。
「飄走了。」
糧票銀行的人剛走,結果軍工聯合辦的人又來了,後面還不知道會有誰來。
爐子里燒的是稻草,很快熱氣聚集到孔明燈中,地面綁定的繩索被拉直了。
「給他們看吧。」
管事送走了糧票銀行的人,回到自己的公房,泡了一杯熱茶,忙裡偷閒,在玻璃窗邊眺望樓下的街道。
……
說起萬戶,此人原名陶廣義,是元末明初人士,因為向當時還是吳王的朱元璋獻火器有功,被朱元璋封賞為萬戶,身邊人因此以萬戶來叫他。
「那要是火繩太長,落到地面不也是被人踩滅了。」
在三國時期生產力不足。
吳宏關切的問道。
「怎麼還在升空。」
最後。
和西方人們誤認為濃煙有助於升空的錯誤認知不同,學者王純已經發現是熱氣流導致的原因。
敲門聲響起。
「嘩。」
孔明燈越飄越遠,人們在地面上跟著走動起來,幾千人逐漸跟不hetubook.com•com上了。
「而人在竹筐中,難以保障下落時候的安全,因為孔明燈下降的速度太快。」
「什麼?」
古人對於升空還是很有熱情的,事迹數不勝數。
法國熱氣球的發明,本身是當做稀罕物,商人從市場上獲得老百姓們的門票而已。
和之前的一百元本金相比,現在的一千元資金猶如筆巨款。
「看到沒。」
商人吳宏興奮的領著技術人員王純,以及請的幾名工人,再一次來到北平的郊區。
工人們開始緊張了起來,他們還在竹筐里呢。
材料也不足。
「比萬戶升空要靠譜。」
北平的皇城。
技術上也沒有恢復到宋朝的水平。
吳宏高興的笑道。
例如《漢書·王莽傳》介紹,在西漢末年,王莽為伐匈奴,招募各地能人加入,為此在長安舉行了飛行表演。
「啪嗒。」
前日北平城上空升起的巨大的孔明燈,雖然只在空中飄蕩了一刻鐘的時間,但是鬧出來的動靜可不小。
「我沒錢了。」
「我們的研究可以繼續下去了。」
但是宋朝的外部環境太惡劣,北宋的滅亡,南宋的維持,對於社會的穩定太具備破壞性了。
明顯是外來人,不懂北平的規矩。
眾人對於升空的大號孔明燈非常有興趣。
但是旁人們不知道啊。
並且高度也不像年前那樣一直的上升,而是一會兒下降、一會兒上升,控制在了一定的高度。
「此次我用了煤油燈,延長了誕生熱流的時間,所以孔明燈可以在空中飛的更久。」
不少知道消息的百姓們,早早的來到此地,對於即將開始的升空非常有興趣。
和前番不一樣。
在王純的冒險精神下。
孔明燈為何沒有成為熱氣球。
例如元黃頭靠著「風箏」從高處落地,死裡逃生的舉動等等。從兩漢南北朝,唐宋明都有古人嘗試飛天的記載。
商人露出苦笑。
孔明燈越升越高,地面的人們昂著頭,努力的看著孔明燈,孔明燈也開始飄向了遠方。
身旁一幫人扶著欄杆,人手一副單筒望遠hetubook•com.com鏡,許多人看得嘖嘖稱奇。
「多危險。」
「進來。」
專利司每日都有人來申請新的專利,而管事的專業素質還是不錯的,看得出孔明燈技術有巨大的缺陷。
「太危險了。」
孔明燈升空的時間也超過了一刻鐘。
軍工聯合辦與糧票銀行的立場不一樣。
這是很冒險的行為。
這一天。
「又是孔明燈。」
更大的孔明燈,以及竹筐里安裝的成熟的燃具,經過各種精密演算法的外形。
靠著現在的噱頭,他有把握在糧票銀行貸到款,可要是出了事故,糧票銀行說不定會顧忌輿論,導致拒絕了貸款。
還有在需要下降過前的事項中,應該如何提前滅掉煤油爐,準確的控制熱流。
「小心。」
此人異想天開。
宋朝是最有機會成為熱氣球的。
因為宋朝有市場。
「其實我是騙你的,我根本不是合記商行的股東。」
商人大笑道:「軍工聯合辦找到了我,給了我一筆一千元的資金,是資金,不是貸款。」
學者沒有理會灰心喪氣的商人,而是思考得失。
頹廢的商人被學者找到。
但是和糧票銀行不同。
一名工作人員推門而入,說道:「軍工聯合辦的人來了,要求調閱孔明燈專利技術。」
他們等待著接下來的事情。
「又飄回來了。」
商人也雙眼通紅。
「火藥包如何控制,恐怕還未落到地面就已經炸開了。」
「升空的時間,可以通過燃料的燃燒來控制,但是需要人在竹筐中控制。」
商人沒有得到貸款。
眾人都覺得很厲害。
這是項失敗的技術。
專利司。
一直到宋朝。
「真升起來了啊。」
載著兩個活人的巨大孔明燈,在北平城外再一次的升起。
學者不知所以然,怎麼又扯到了軍工聯合辦呢。
商人和學者,還有其餘的人們才追了過來,連忙往籮筐里看去,兩隻羊雖然活著,但是受傷不輕。
巨大的孔明燈,用麻布製作而成,聰明的學者,在裏面使用了竹篾支撐。
「活計,現在我們什麼都不用愁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