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作者:鍵盤戰鬥家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八十四章 心善的人與少年

第四百八十四章 心善的人與少年

明初雖然沒有達到宋朝民間對於士兵鄙視的程度,但也已經有了雛形。
「放屁。」
「在人力大大增加的情況下,各工地部門都必須嚴格達成工期,有問題儘早提出來。」
「管別人的言語做甚。」
「來你們這裏的時候,別的地方發生了不好的事情,引去了調查部的調查,結果很讓人失望。」
班頭沒有改變主意:「老周頭雖然年齡大了,但是他具備了我們要求的新時代工人精神。」
「你們這裏做的不錯,但是不要驕傲自滿,需要常常警惕,繼續保持優良作風。」
什麼時候。
如今的工程部,和鐵道工程部一樣,早已不是單純的商行,已經脫胎為龐然大物。
軍戶成為了最好的出路。
浙江的讀書社散了。
老周頭領著少年去工地伙房吃了早飯。
北平行省不就是如此么。
特別是南方的大戶們。
老工人們說田畝生產力有限,靠著幾畝田十畝田,永遠也富裕不了。
班頭去開會了。
中華重工從來不以利益為重,對於這些行為並不制止,因為這也是無形的宣傳。
比較起來,那還不如只種地。
這些善良有責任心的人,他們不光希望自己過得好,還希望別人也過得好。
「爹,我要去工地幹活。」
他向老工人們打聽了許多的事情,可是他畢竟沒有見到過,說不出個所以然。
各個管事們輪番向馬林介紹自己的工地,以及採用的新技術等,還有關於人力的使用情況。
「娃子,擺在你和_圖_書眼前的有三條路。」
否則活了一輩子又有什麼意義呢。
「因為看到了你,彷彿看到了我的孩子啊。」
除了能吃飽肚子,還能有空閑的時間。
竹球賽,蹴鞠賽,看新曲新系等等,都是生活不可少的。
「如此不計成本的修建新城區,是因為工程部要的就是效率,因為需要我們去建設的地方太多。」
四十余歲的漢子,過不了幾年就到了知天命的年齡,比他父親的年齡還要大。
有能主動改變的念頭,在老周頭眼裡非常不錯。
工地上誰不認誰誰呢。
班頭向老周頭點了點頭,老周頭讓少年多吃。
什麼時候軍戶能有這地位?
「給你閑的,就不該讓你去看戲,我們老百姓怎麼能不種地。」
馬林也露出了笑容。
軍戶不但要種地,還要去打仗,打仗會死人,死了倒還好,怕的就是傷了殘了。
少年不服氣,第二日一早又跑去了工地,氣的漢子跳腳。
「你老周叔是個心善的人。」隔壁的工人笑道。
船上的士子們與名女們把酒言歡。
大千世界。
「那新曲粗鄙不堪,臭不可聞。」
今日的管事,讓班頭們把自己班的先進工人名單報上來,會由管事報上去。
士子勸道。
少年信任他的周叔,雖然心裏有些疑問,但是也沒有懷疑老周叔騙他。
沒有班頭敢憑自己心意亂推舉人。
即將農忙了,家裡的孩子卻不收心。
中華重工發展的過程,以人為本。
大掌柜馬林來了。
和_圖_書「經過一個月的公示期,所有名單上的人員順利通過。」管事自豪的說道。
哪怕有人反對,引來了調查部的調查,哪怕一個人說假話,可還有九個人說真話,真相永遠是真相。
因為環境改變人。
他不想再被困在土地上,他要去當工人,活的像個人樣。
新的重點培養工人名單懸挂在了工地各處的牌坊上。
正如工程部的口號。
臉上經常掛著笑容,腰桿挺的筆直,說話大聲有力。
「不種地,北平就不種地了?」漢子過了半生,不像少年容易被動搖。
但誰讓淳化新城區旁邊就是京城呢。
少年眼睛也不眨,緊緊的盯著老周頭。
少年盡量的解釋。
少年又找到了老工人。
「可奴聽說很轟動,許多人趕幾十里路都是為了去看看新曲,奴還準備學一學。」
馬林嚴肅的說道。
少年看完戲回來,鼓起勇氣向老父親說道。
因為會有周邊大量的人來「蹭飯」。
……
「第二條道就是來工地報名加入工地,當一名工人。」
工地的伙房,做飯會多做許多。
一家人不缺少衣服,家裡有各色各樣的商品,不光只知道勞動,還要參加社會活動。
「他不光自己在奮鬥,同時也沒有忘記點燃身邊的薪火,例如那名少年。」
「老周頭幹活沒有問題,他的品德更沒有問題,雖然年齡大,但是我覺得不能辜負了他。」
不知道何去何從。
老周頭感嘆起來。
漢子聽到後生氣了。
在班頭的堅和_圖_書持下,管事沒有繼續否決。
誰好還是壞,瞞不了他們。
還有什麼人性離不開社會活動云云,少年講不出來,但是他心裏已經被填滿了。
浩浩蕩蕩一幫人巡視淳化新城區的工地,才過了十幾日而已,這裏的工人從一萬余變成了兩萬。
他看著老周頭。
政治意味太大。
老周頭笑著摸了摸少年的後腦勺,「有時候,人啊,需要懂得堅持,如果你內心打定了主意,腿長在你的身上。」
「那是愚昧不堪的老百姓才喜歡聽的,咱們不要沾染了凡夫俗子的煙火氣。」
方孝孺、黃子澄等人被一網打盡,但並沒有擴張化,有許多人仍然反對北平模式。
管事一一看后,忍不住問道。
管事們連連點頭。
江淮是大明最富裕的地區。
什麼是富裕。
「北平模式對民的欺壓可謂是喪盡天良。」
「兩萬工人,每個月的工錢就是兩萬七千元,一年就高達三十萬元。」
馬林最後又關心了工地的重點工人培養事宜。
他想要像那些老工人一樣。
「老周頭,那孩子又來找你了,乾脆你認他當你乾兒子罷了。」有人打趣道。
每名工人的祖籍,所在工地,以及他的事迹,都事無巨細的展示,接受所有人的審視。
少年年輕。
哪怕是淳化新城區的規模,也不值得馬林單獨來巡視。
那些老工人時不時的認可他,給了他最大的鼓勵,他從來沒有被如此輕易的認可過。
在家裡,只有數不盡的批評。
在淮和圖書河上,最大的花船可容納數百人。
「可我父親反對。」
漢子愣了愣。
「千萬不要去。」
年輕子弟痛恨道。
淮河兩畔。
少年委屈的說道。
就是要培養出大量這些新時代的工人群體。
「一日一變,大幹特干,只爭朝夕,建設大明。」
……
這些先進工人會成為培養的重點對象。
他們家財萬貫,田畝上萬,是一代傳一代的祖業,維持他們的根基。
當初多少百姓不願意改變,可最後還是改變了。
聽到別人的打趣,少年有些臉紅,羞愧的要轉身離去,被老工人一把拉住。
老工人爽朗的笑道。
有奮鬥者,有嘲笑奮鬥者,造就了世界的多彩多樣。
提前來工地鍛煉幾年,儘早的得到更多的機會,說不定哪天就成為了管事。
「周叔,為什麼你對我這麼好。」少年忍不住問道。
沒有相同的人,每個人都有不同。
花船精緻,船身繪有五彩繽紛的圖案和花卉,船頭和船尾裝飾著華麗的雕刻和金碧輝煌的裝飾物。
許多的人去北平發了財,財富逐漸超過他們,讓他們感到了危機。
不久。
漢子三言兩語就讓少年無話可說。
在生活改變的時候,有不願意別人生活好過自己的人,也總有善良的人存在。
種地雖然辛苦,但是不用上戰場不是么。
少年滿臉的猶豫。
船艙內十分豪華,陳設著珍貴的文物和古董,以及精美的絲綢和綉品,極盡奢華之能事。
「要不了幾年,當應天府的工業發展起來,相hetubook.com•com信你們家那時候無論是主動還是被迫,遲早也是要加入進來的。」
「北平模式真的好嗎?」
「第一條路是去當兵,不過你不是軍戶,這條道不太容易。」
老周頭不知道自己被班頭推薦了上去,娃子跟著他工作了一天,看得出對方很想加入工地。
「重點工人培養計劃,是我們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對外擴張的根基,不光是各部的頭等大事,也是小王爺親自關注的。」
「種地沒有出路的。」
老工人笑呵呵道。
「最後一條道路,就是回家去種地吧。」
「北平種地的多是軍戶,他們每家能分到百畝地。」
老周頭沒有問題。
除了連帶責任之外,更有人們監督。
在富裕的過程中,誕生了不少的文明,同樣在文明之中,也有許多的糟粕。
「是嗎。」
少年怔了怔。
「不允許百姓們私下交易糧食,自古以來豈有這番道理,糧價豈能被控制,如何不是欺民。」
「這老周頭的年齡是不是大了。」十幾位班頭向他們的管事交了名單。
班頭舉例說道。
班頭看見了沒有阻止。
有提供沐浴的房間,提供聚會的宴會廳,還有娛樂的場所。
所以人們鄙視軍戶,不知不覺間,軍戶的地位低於了民戶,這是社會風氣決定的。
這些花船點綴了淮河。
「一百畝地,只一家子怎麼可能種的過來,傻孩子,這是糊弄你的呢。」
當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而那些傳統農戶的生活卻沒有得到改變,放棄土地就是必然的趨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