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張遼高順
且不說陳風得了高順后的喜悅,韓庸一行歷經跋涉終於進了洛陽城中,一路主道人人駐足觀看,畢竟邊疆戰役距離他們太過遙遠,帝都百姓這百年來也未曾經歷戰火洗禮,所以看著邊軍押送戰敗被俘的匈奴人,個個都新奇加興奮。
雁門郡治所陰館縣府內,陳風此時正面對的一堆公文發獃,距離大戰過去已經半月有餘了,
……
「大丈夫行於世,能這麼風光一次也不枉此生,可惜可惜,操年歲比他要大上許多,竟沒有他這樣的魄力」最後一個漢子對比起前兩人來說只能說是其貌不揚了,雖然不醜,除了濃眉小眼外五官也算端正,但是和兩個大帥哥坐在一起就顯得…
在靠近洛陽主街旁的一處閣樓里,三位錦袍貴人相對而坐,他們也望著主街上出盡風頭的韓庸評頭論足著。
……
好一個練兵良將,頗有大將之風的評價。好一個大破匈奴的少年郎。
韓庸嘴角帶笑,一席嶄新的戰甲上,大紅長袍披裹於後顯得威風凜凜。他早就看到了街道旁,酒肆閣樓上的父親,正一手扶須,無聲的朝著自己點了點頭。
「哼,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你我皆萬金之軀,為了這點功勛去邊疆和匈奴人打交道?」那個看似儒雅文人的漢子挑眉說道,隨後一口乾了杯中之酒。
「呵呵,這韓家出了個人物呀」www.hetubook.com.com坐于靠窗的俊臉大漢握著酒杯笑道。
「多謝叔父,風必不負所托」陳風再次拱手道謝。
張遼聞言對著呂布雙手抱拳,一拱到底:「感謝呂將軍照顧,若遼有所成就,必不忘將軍之恩。」
「誰能想到這韓家子竟能有此斬獲,當初他離開洛陽隻身奔赴邊疆的時候可還淪為了笑談」另外一個看似儒雅文人的漢子補充道
陳風趕緊趁熱打鐵,這可是後世皆知的名臣良將。比之宋憲魏續可是強了百倍,要不是呂布深受丁原重用,敲牆角的可能性太低,他都想開口試試要一下呂奉先了。
……
話說高順風塵僕僕的立於太守府外,剛毅方正的臉上看不出絲毫情緒變化。但只有他自己能感受到此刻內心的火熱。
「公路此言是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聽聞此戰異常兇險,雁門邊軍十不存一,就連大將陳雄也戰死,孟德可別只看到風光」俊臉大漢也附和道。
「無妨,宋憲魏續在并州成名已久,叔父要顧及的是并州一州而非只是雁門一地,有他倆常隨叔父左右,風也可放心一些,張遼和高順雖年歲不長,但是頗有大將之風,在邊軍加以歷練必成大器。」
「前番呂將軍率軍解雁門之圍,吾觀其身邊的張遼將軍亦是驍勇異常。而此番邊軍重建更是離不開
和_圖_書練兵之將,早聞叔父手上有一良將名為高順,練兵頗有手段。故厚顏請調張遼高順」
雖然不曾言語但是韓庸可以從韓馥的眼中看到讚許和抑制不住的驕傲。
話說丁原打算將宋憲、魏續調至雁門協助陳風重整邊軍,但是陳風略一思慮后便道:
再看呂布面色沒有變化,但是張遼表情卻是從錯愕再到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聽聞韓庸之上還有一個年紀更小的將軍,力挽狂瀾于雁門,年紀輕輕就有這等功績,封侯拜相也是不遠,獻候後繼有人,真是恨不得一見吶。曹操目光閃爍,眼中鋒銳異常。
「這雁門如此必死之局居然能讓他調動起來,堅持到我等來援,簡直是奇迹。先是鬥牛破陣,再是陣前斬將,接著造出那投石神器,最後調動全城民夫。如此英雄竟才十六,當年冠軍侯這個年歲可有這番功績?」張遼講得眼中溢彩連連。竟是拿霍去病來兩相比較了。
畢竟陳風雖已立字,但是年齡也才一十六歲,再加上同樣十六七歲的小將張遼和年方弱冠的高順,將邊軍交給一幫子小將打理,他還是有點放心不下的……
……
「稟太守大人,高順將軍求見」
「哦~高將軍來了,哈哈哈」聽到侍衛的稟報,陳風眼前一亮,原本被文書壓得喘不過氣的身軀瞬間也輕快了許多。陳風把手中公文往案https://www.hetubook.com.com上一丟,趕忙起身迎了出去。
看似手上能用之人不少,但是卻遠遠不夠啊,特別是文吏方面的事情,現在根本沒有什麼幫手,幾處被屠殺了縣令的縣城目前也是百廢待興,新任縣令朝廷還沒指派下來,陳風也沒有太好的人選上報朝廷,一眾事物全都壓在身上。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傳令兵跑到近前,先與呂張二人見禮,然後道:「刺史大人有令,張遼速回軍營協助陳都尉,點軍兩千留守雁門,呂將軍整備軍隊準備拔營」說完再向二人拱手便匆匆離去。
「哈哈,這群匈奴就該狠狠的打,叫他們敢犯我大漢天威。」
第一句是當時丁原與陳風對話時陳風對於高順的評價。第二句是評價陳風的。哪個有理想的將領不願馬踏邊疆建立不世功勛。
他深知張遼本身就是雁門人,對雁門的土地和百姓有著特殊的情感。每每外族來犯,最是請戰積極的都是他。而這次能夠留守雁門而且是跟著一位似乎很能打戰的少年將軍,怎能不發自內心的為他高興。
「快看,那為首之將好年輕啊」
在此三人正是日後攪動天下風雲的三大諸侯:袁紹袁本初,袁術袁公路,曹操曹孟德。
丁原聞言神色一松,畢竟陳風是為他考量,於是言道:「也罷,那就調張遼和高順。張遼已在雁門就不隨我
和-圖-書
回返晉陽。高順我會遣派他人知會,此番我帶兵萬余來援,皆是我并州能戰之士,吾意預留兩千兵馬給汝,儘快調練出雁門邊軍。」試問又有誰不願意生活在一個強大的國度呢?
丁原聽到后一愣,倒不是因為捨不得高順、張遼,他對這倆小將也並沒有過多的印象,不像宋憲,魏續一般。他想讓宋憲、魏續留在雁門,是真心實意的想幫助陳風。
呂布並未接話,只是在一旁嗯了一聲。
剛剛看得過於入神卻是惹得身邊兩位皇城新貴不滿了,打個哈哈圓個場還是要有的。但是,曹操在次把目光投向主街人流鼎沸的方向,我的理想他們又豈能懂……
「哎,早知道不讓公濟回洛陽就好了」(公濟為韓庸字)陳風嘟囔著,但是也僅限於嘟囔了,畢竟韓庸其父韓馥正在京都任御史中丞,哪個少年郎不盼衣錦還鄉的。于情于理都該讓韓庸領兵押送。
張遼興奮的道:「火牛破陣,嘖嘖,這陳將軍確實了得,當真是虎父無犬子。」
只是韓庸畢竟是世家之後,也是飽讀詩書之人。在的話多少能夠緩解他目前遇到的困境。
「文遠此番得以留守雁門,雖艱險但機遇並存,布在此先預祝文遠立赫赫戰功,歸來共謀一醉」呂布看著張遼的表情,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也在為他的小兄弟高興。
倒不是說完全做不來,只是這hetubook.com.com些繁瑣的內政工作就把陳風牢牢的釘在了這裏,根本無法抽身他顧。
不過他這句話一出口可就得罪人了,畢竟他身邊兩人都和他的歲數相仿。
高順對被調往雁門郡且在自認為懂得自己的人手上任職那可是大大的歡喜,只是臉上卻看不出任何的波動。
「這…若是要張遼、高順也並無不可,只是他們畢竟年輕,怕是難當大任。」丁原有點猶豫的說道。
曹操聞言趕緊拿起酒杯致歉,賠著笑臉道:「本初、公路,某可不是那個意思,哈哈哈…」
他不能做到的,但是陳風做到了,故而聽到張遼吹捧陳風,也並未說什麼,只是輕微點頭認可。
對此,呂布竟是點了點頭,捫心自問,換做他,可能會選擇突圍出關,但是要守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韓庸押送阿拐能和一眾俘獲的南匈奴首領往洛陽而去,雁門關的修復工作交給了張湯校尉,張碩負責奔波雁門郡各地縣府安民招兵,汲騫還有傷在身,張遼正在操練士卒。
十天前他剛接到調令的時候也是不敢置信,在整個并州內,無論是官職還是地位,誰會去在意他這個小小的假軍侯。但就是這麼突然,雁門郡即將上任的太守竟如此看重他,不惜放棄成名已久的宋憲、魏續,也要點名他來雁門。
話說張遼和呂布正在街頭漫步,殘破的雁門關街頭,已經陸續有人出來擺賣營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