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易城勸降
公孫越與田楷相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擔憂。
河間太守御下不嚴,官降茂縣縣令。
陳風嘆了口氣,言道:「將軍說的哪裡話,遙想當年幽州一役,若不是將軍出手相助,戰局如何還不得而知。與君交戰,非風所願。風常思,有朝一日,能夠與將軍並馬草原,驅逐胡虜,讓白馬之師名垂青史。」
茂縣事件已過半月,陳風的隊伍也經由渤海郡趕赴幽州易城。
陳風點了點頭,在馬背上拱手道:「請伯圭三思,希望海晏河清之日,伯圭仍伴我左右。」
他長嘆一聲,繼續言道:「我卻聽信讒言,與北軍爭鋒。枉送十數萬幽州兒郎性命,兵敗如斯…如今只求劇陽侯能夠退出幽州,瓚向天起誓,此生定為北軍馬首是瞻,為大漢守好幽州之地。」
翌日清晨,陳風親往易城南面的望城,公孫瓚也率一支騎兵出城相迎。
見陳風不言,汲騫繼續自顧自的說道:「再者說了,處置了張郃將軍,北軍所屬的士族肯定會更加約束自家子弟,必然不會讓這種事情再度發生,主公寬心便是。」
劉和知道此行陳風的目的,對於勸降一事,劉和內心多有不願,但和圖書他也知道大勢所趨,能夠儘快平定幽州,是北軍想看到的,也是大多數幽州官民想看到的。
懲治內容是由沮授制定,在傳書給到陳風裁決。
……
且看看漢初時期的開國大臣們,再到現在腐朽不堪的各地士族。從開國重臣淪為推進大漢滅亡的蛀蟲,可悲的背後何嘗不是必然的循環。
……
陳風真正擔心的,是來自於封建制度所必然滋生的蛀蟲。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因何滅亡,腐朽不堪只為一己私利的士族門閥在其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公孫瓚虎眸怒睜,朗聲道:「來人,取我金甲來。」
戰馬飛馳,很快,陳風的軍隊便抵達了易城左近。
對於這一系列懲處,陳風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沮授確實剛正不阿,懲處內容都符合陳風所想。
公孫瓚深吸一口氣,只覺消散已久的氣勢又回歸身體一般,特別是田楷那句「與其寄人籬下,不如拼個出路。」更是直擊他的內心。
為何北軍發展至今,除了冀州士族反叛之外,陳風從未對士族門閥下過手。因為他知道,現有的士族下去了,自然會有新的士族上來。北軍這些新興的權貴們,和-圖-書甚至包括自己身後的汲騫、趙雲。必然在日後都會興起新的權貴世家。
自入幽州以來,見陳風依舊鬱鬱寡歡,汲騫撓了撓腦門,言道:「主公可是還在為茂縣之事煩心?那一個地方可不能代表各地啊,我們巡視了那麼多地方,不也就出了這麼一起。」
自從軍樂台大會之後,韓庸率軍出征至今,已有半年多的時間了。
劉和是劉虞的長子,雖然劉虞在世之時,與陳風相處並不愉快,但是與公孫瓚的殺父之仇相比,這就不值一提了。
公孫瓚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銳芒,但卻依舊不表態。
過了片刻,公孫越與田楷聯袂而至,行色匆匆。
「主公此言差矣,公孫度雖是無信之人,但此番名義上卻是受劉和相邀而來,北軍定然沒有防備。只要我軍在遼東軍大舉襲營之際,出兵夾擊,必可大破北軍。」
對於陳風的禮遇,劉和自然受寵若驚,麾下閻柔、田疇、鮮于銀、鮮于輔對陳風更是敬重。
張驍被下令斬首,一應從者也受到了相應懲罰。
沒有一個嶄新的制度去約束,那日後會淪為什麼,已經不言而喻了。
陳風深邃的眼神下,隱藏著www.hetubook.com.com已經暗下的決心。推進與限制官僚權貴的制度,已然迫在眉睫。縱使內部出現大範圍的矛盾,也在所不惜。
公孫瓚身子一顫,抬起眸子緊緊的盯著公孫越與田楷:「一旦我們出兵,就再無迴旋餘地,諸位可想好了?」
公孫續苦笑搖頭道:「自回來之後便如此,不曾移動過。」
茂縣縣尉,縣丞就地革職,縣令林延更是難免其罪,但是看其在職期間,也算盡職盡責,故而免其死罪,發配雁州邊疆充軍。
公孫瓚回過頭來,神色之上並無波動,只是言道:「又如何,公孫度反覆無常之人,與其共謀不亞於與虎謀皮。再者遼東之地,可能與北軍相抗?」
陳風看了眼太過於想當然的汲騫,嘆了口氣,言道:「北軍以民為本,此事已經關乎到了我軍命脈啊。此時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查處一起,不代表可以一勞永逸。誰能保證五年後,十年後,不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張驍。」
公孫瓚看著一如既往英姿勃發的陳風,在反觀自己。心中更是一片凄凄,他苦笑道:「劇陽侯風采依舊,我卻已行將就木了。」
陳風聞言,卻堅定的搖了搖頭和-圖-書:「幽州之地接連雲、冀,更有遼東未定。其東北、東南眾多胡族林立,必然是未來北軍北伐與東征的重鎮之地。事已至此,還請伯圭放下幽州,隨我回返陰館。我保證,公孫世家子弟,皆可就讀逐鹿學院,如果願意,皆可按能分配職務。伯圭將軍放下易城一隅,你我一起馬踏北疆,縱橫中原,豈不快哉。」
隨後,陳風打馬便回,留下公孫瓚凝視遠方,久久不語。
隨後公孫越上前兩步道:「主公,田豫來信,遼東大軍已至,今夜…」
張郃也遞上了引咎待罰的文書,河內軍統帥一職由徐晃接任,張郃官降兩級,調至幽州偏遠地區剿匪。
公孫瓚聽到陳風不假思索的拒絕,眸中透著一股黯然…他又是一聲長嘆,言道:「驃騎將軍可否容我三思,明日必定給予答覆。」
陳風率先發言道:「自虎牢關一別,已有數載,伯圭將軍別來無恙。」
兩軍站定,陳風策馬而出,看著對面早已不似當年意氣風發的白馬將軍,也忍不住一陣唏噓。
汲騫還想開口勸慰,但是張嘴卻又不知該說啥……
兩兄弟見面,自然免不了一陣噓寒問暖。隨後,陳風勉勵了一番聯軍諸將,握著和_圖_書年輕的劉和的手,與他並排而行,一同回返大營。
公孫越聞言一愣,正要開口,一旁的田楷卻已拱手言道:
公孫越面容堅毅的道:「願誓死追隨主公。」
是夜,易城帥府之中,公孫瓚負手立於堂外,眺望著星空。
田楷也急忙道:「與其寄人籬下,不如拼個出路。楷願為馬前卒,為主公大業效死。」
公孫瓚的長子公孫續將兩人引到近前,看著公孫瓚頹然的背影,公孫越蹙眉問道:「主公在此多久了?」
公孫瓚眼神閃爍,早已不修邊幅的臉上閃過一絲追憶。他言道:「當年幽州大捷之後,我于帳中聽著北軍傳來的戰歌,便知這天下,再無如北軍一般雄偉的虎狼之師。一支有信仰的軍隊,又豈是碌碌諸侯所能相抗。」
韓庸與劉和率領圍攻易城的文武眾將,出迎十里。
但茂縣之事的影響卻遠未結束。
公孫越眼珠子一轉,急忙道:「北軍沒有防備,定然是要被打個措手不及的,如果我們能夠直擊其中軍,抓獲陳風,那別說幽州一地了,就算是開口要冀、雲兩州,北軍也必須得給啊。」
這一系列的懲罰不可謂不重,一時間各地官員約束族中子弟,生怕成為第二個張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