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漢末風起

作者:是大叔啊
漢末風起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460章 登基大典

第460章 登基大典

陳風來到太廟的玉階之前,左手撩起龍袍下擺,右手負后,拾階而上。文武百官在台階之下躬身而立,氣氛顯得極為端莊。
陳風力排眾議先行至此祭奠,不為其他,正是因為如今的盛世天下,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又怎麼可能有當前盛世呢。看著武穆閣中央石碑上密密麻麻的人名,陳風輕撫石碑站立良久,才移步閣中。
玉階之下,文武百官同行跪拜禮,高呼:「吾皇萬歲。」
陳風上前,打開寶盒,將其中的傳國玉璽拿了出來,單手高舉,以示天下。
陳風在天還未放明的時候,就在宮人的服侍下穿上了一身黑色的九龍皇袍。雖然清晨的各方祭祀都是由朝中重臣完成即可,但是從早上到現在,他也沒能閑著。就說這一身盛裝,就足足穿了他大半個時辰。接下來還有各種禮儀流程,直到剛剛,他才來到大殿等候鐘鳴。
張遼率領一眾老兵老將已經在此恭候多時,他們的神情激動中又帶著肅穆,因為和_圖_書這裏祭奠的,正是他們的戰友與先烈。
……
當陳風在她面前站定之後,詔安公主便在擴音器前宣讀聖文:
……
就在此時天空紫霞閃爍,與陳風手中的玉璽遙相呼應,寶光更是直射百里,天地異象看得人心神蕩漾。
陳風點了點頭,烏黑清亮的眸子一如當初第一次遇見,他環顧了殿中每一個家人,眼中滿是堅定與憧憬。
今天的天空格外晴朗,王宮正南門外,文武百官身著黑紅官袍,他們翹首以盼多時,當陳風的龍駕駛出宮門時,萬歲之聲山呼海嘯而起。
這就是他為何要力排眾議的原因,如果沒有他們不計生死的拋頭顱灑熱血,哪有現在以及未來的治世到來。他們,才是最值得祭拜的那群人啊。
陳風淡淡的道:「老兄弟,你在天上庇佑著,護我華夏蒸蒸日上。」
當陳風從武穆閣出來之後,只聽守衛在側的萬千將士齊聲高呼:「萬歲,萬歲,萬歲。」
隨後陳風在和*圖*書萬眾矚目下,步入太廟之中,太廟中懸挂的乃是大漢自高祖開國以來的二十四皇帝畫像,在其後,便是陳風歷代祖先之靈牌,正南居中的,赫然是陳風的父親,陳雄的畫像。
唐城的鐘鼓聲已經鳴了三聲,悠揚的鐘聲回蕩在這座巨大的城市上空,此時的唐城披紅挂彩,其熱烈程度比當年群英大會更盛。
城中大小客棧早就被遠近前來觀禮的人們住滿,這一天,它終於來了。
陳風聽著鐘鳴聲緩緩散去,他的視線一寸寸的打量著這座熟悉的宮殿,打量著萬里晴空下嶄新的世界。
陳風目光所致,大臣們紛紛挺起胸膛,他們的眼中同樣閃爍著激動,開國功臣四個大字,足矣讓所有人心潮澎湃。
「天運交替,列祖列宗共睹之,鎮北王陳風,雄才武略,仁德忠孝;治國有方,臣民歸心;上敬天地宗親,下愛黎庶萬民,有聖人之相,秉聖賢之命;鎮北王征四方之蠻夷,定九州之亂局;憂思國計,hetubook.com.com振朔朝綱,萬靈敬仰,神器盼附;今為天下蒼生福澤計,禪為新帝,肇基帝胄,承天應人;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此時太廟之外前來觀禮的人群都在小聲議論著,新皇開元,竟來祭拜前朝太廟,而且那詔安公主是怎麼回事,所宣讀的聖文又是怎麼回事……這怎麼看怎麼覺得有點像是正常的繼位而非開元?
詔安公主高呼一聲:「拜!」隨後雙手將寶盒高舉過頂,拜倒在地。
幾位夫人一同動手,為陳風戴上莊重的旒冕。甄姜在陳風身側,溫柔的說道:「陛下,時辰已到。」
三聲鐘鼓聲,就意味著禮部的官員們已經祭拜了天、地、農神,甚至在陳風的要求下,他們也祭拜了在唐城中新建的太廟。所謂太廟,便是供奉漢朝歷代皇帝的地方。
自從漢帝劉協遇刺身亡,曹丕等人立劉琮為帝,陳風便再無顧忌,稱帝已經到了名正言順的時候。
隨著陳風大步朝外,殿外禮樂之聲同時響起,整片宮殿和圖書都沉浸在輕鬆與歡快的氛圍里。
從今天開始,他將正式登基為帝,從穿越至今,已歷二十三個年頭。他從附身到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到現在,從一開始的求存,到現在的威震天下,這一路走來的艱辛,又有幾人能知幾人能曉。
……
大漢詔安公主站在玉階最上方,手中捧著一個玉盒等待著陳風到來。
鐘鼓聲的餘音緩緩飄散,這也意味著盛大而又隆重的登基儀式即將拉開序幕。
閣中供奉的是將領級別的烈士,居中供奉的,便是隨著陳風一路起家的韓庸。
人們只會關注眼前的風光,又有多少人會在意其背後壯烈的過程呢。陳風的思緒早已沉浸在了過往的一幕幕中,直到鐘鼓聲完全散去,宮門外的百官齊呼:「奉天承運,恭迎天子!」
這樣的太廟就很是奇怪了,裏面不僅供奉著前朝皇帝,還供奉著自家的列祖列宗,恐怕這事放在古今中外,都是獨一份的。
陳風的第二站,是前往太廟祭拜。雖然清晨的時候禮部和_圖_書已經前來祭祀過了,但是陳風所定之國號,就意味著供奉漢朝諸位先帝的太廟將一直延續下去。
陳風的思緒才被重新拉了回來。隨後,殿外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來人正是陳風的幾位夫人,還有同樣一身袞服小陳予。
但不管心中是何想法,儀式還在繼續當中。祭拜完太廟,陳風終於擺駕天壇登基,此時儀仗隊伍已經超過三萬人,隨行之百姓更是超過三十萬,浩浩蕩蕩往天壇而去。
陳風在韓庸的畫像前佇立著,好似在交流些什麼,直到蔡邕在門外呼喚,陳風才收回目光。
陳風看著一個個激動得不能自已的將士,心中也泛起豪情。
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並未直接開往南郊新建的天壇,而是先行前往武穆閣,這裏供奉著北軍戰死的英烈。
其實不止是百姓們有所疑惑,就連大部分還不知內情的官吏也是心中疑惑。
陳風的目光一一落在這些熟悉的臣子身上,如今他能登臨帝位,可不是憑藉一人之力。在場的百官,缺一不可。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