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漢末風起

作者:是大叔啊
漢末風起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471章 勸降張魯

第471章 勸降張魯

諸葛亮一手負后,一手輕搖羽扇,他走的雖慢,卻給人一種氣勢滔天之感。諸葛亮繼續言道:
張魯自認為早就修鍊到了喜怒不形於色的地步,但今日諸葛亮說的話對他的衝擊實在太大了。他儘管十分努力的克制,但依舊無法掩蓋臉上波動的神情。
諸葛亮並未過多解釋,而是言道:「以陛下之雄才偉略,定然不會讓這等事情發生,我們莫要糾結此事了。」
就連典滿這樣的莽夫,都情不自禁的捧起一杯茶,故作淡雅的飲了起來。
安頓好之後,諸葛亮、陳然、司馬孚、典滿、健恢等人在驛館大堂匯聚,諸葛亮為眾人斟茶,動作一氣呵成,看得讓人賞心悅目。
司馬孚想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不然這一郡之地,如何養得起五萬將士的。但畢竟是來自於諸葛亮的反駁,他還是有心爭勝的,於是言道:「漢中皆稱呼張魯為天師,這與他經營的五斗米教有關,漢中以信仰而治,效果還算顯著啊。」
諸葛亮不再理會張衛,而是轉身看向張魯,繼續言道:「公乃留侯之後,天師道祖張陵之孫,更是一手創辦五斗米教,漢中之地廣受教義,從道者誰人不稱呼一聲天師。公本可hetubook.com.com佈道于中原之地,如今何以情願困守一地,淪落險境呢?」
張魯聞言半晌說不出話來,投效益州這是不可能的,永遠都不可能的事情。最終,張魯在諸葛亮的注視下,深深一嘆,言道:「願聽先生指教!」
諸葛亮大笑一聲,指了指北方,隨後笑道:「借勢而行,張魯心中自有計較,你們看結果便是。」
漢中城所有的文武高層以及世家門閥的家主都在大堂之中,顯然今天的接待,已經是漢中能夠拿得出手的最高規格了。
「漢中雖險,但正所謂無立足之根本,進退維谷也。」
張魯忍住了,下方的漢中悍將可忍不了了,只聽張衛冷聲道:「你且說來聽聽,若是不通,哼哼…某之寶劍剛剛磨利,可等著試鋒呢。」
諸葛亮見此情景,心下更是大定,此行之任務,已經完成大半了。
諸葛亮哈哈大笑起來,他環顧堂中,隨後走回自己的位置上端起酒盞遙遙一舉,言道:「張公請滿飲,諸位請滿飲。」
……
張魯放下酒杯后,便言道:「還請先生指點迷津。」
緩了好一會,張魯才顫聲道:「諸葛先生所言當真?佈m•hetubook.com.com道中原之事,汝可承諾?」
諸葛亮哈哈大笑起來,自斟自飲一杯后,這才緩緩起身道:「將軍大禍臨頭,竟全然不知?恐怕你這新磨的寶劍不能試我之頭,倒要留給將軍自己去試了。」
司馬孚品完茶后,愜意的舒了口氣,隨後言道:「這漢中的民生,竟比天府之國還要好,看這熙熙攘攘的街頭,張魯也算是一方明主了吧。」
翌日,諸葛亮沐浴更衣后,便隨楊松前往漢中郡府赴宴,張魯一身道袍,親自在府外相迎,隨後與諸葛亮並排入府,分主賓落座。
「張公與劉益州有不共戴天之仇,漢中北臨西涼,東連上庸,更用山路直插三輔。張公如今進不能殺劉璋而平益州之地,退不能引外援而保漢中之地。」
張衛想要反駁,卻又不知從何說起,漢中位置尷尬,如今除了南面益州之地,其餘幾面都被北漢疆域包裹,根本沒有任何縱深的空間。
之所以張魯反應那麼大,其實不在於諸葛亮話里言間那些威脅之意,畢竟這些都是他早就預想到的,真正讓他在意的,是諸葛亮那句佈道于天下啊。
諸葛亮全程面帶笑容,與張魯有說有笑,就像是一對忘年交一hetubook.com•com般。
諸葛亮也不藏著掖著,他將飲盡的酒杯緩緩放下,臉上的笑意也逐漸收斂起來,淡淡的道:「自然是來救漢中萬千生靈。」
司馬孚還想再說,陳然卻出言打斷道:「好啦,我們還是先想想,明日張魯召見我等,諸葛哥哥可是已有了對策?」
張魯急忙用飲酒來遮掩尷尬,隨後言道:「當年魯竊據漢中,不是為了對抗朝廷,只為家族之恨與天師之責。不曾想這十數年的時間,竟已成為一方諸侯。割據一方非吾本意,今朝堂明朗,天下歸心,魯自當掛印向北,歸附朝廷。」
隨後諸葛亮神情肅穆的朝著北方遙遙一敬,繼續言道:「陛下乃天選之人,更兼禮賢下士,大業如今已成,亮之所以離荊州而遠赴北境,正是為此啊。」
諸葛亮搖頭沉聲道:「非也,你可不能這麼想,大漢更不能開此先河。以宗教治國,勢必會使民眾束心,進取不存,最終凋零泯滅。」
諸葛亮聞言,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隨後言道:「中原戰亂已歷多年,從董卓禍亂關中,再到李傕郭汜掃蕩三輔,多少流民湧入漢中,想要入川,漢中就是必經之路。漢中有足夠多的人口經得起折騰啊。」
諸葛hetubook.com.com亮此時已經走到張衛面前,用羽扇壓住張衛握著劍柄的手,緩緩將劍還鞘,隨後笑問道:「敢問足下,是福是禍?」
諸葛亮呵呵一笑:「我們此行的目的,是要讓張魯主動獻城而降,勸降不成那便逼降,逼降不成那便滅之,不外如是罷了。」
諸葛亮呵呵一笑,隨後羽扇一揮,言道:「這就要看張公之造化了,吾朝之開放與包容,乃是歷朝歷代都沒有過的,再者張公可還有選擇?莫非張公寧願成為劉益州之座上客,也不願為陛下效力?」
酒過三巡,張魯也終於問出了大堂中眾人最想知道的事情:「上使遠來漢中,所為何事?」
當諸葛亮持節入漢中城時,雖然張魯沒有親往接之,但聲勢依舊弄得極為浩大。
張魯見狀也不勸阻,只是淡定的注視著場中局面。
「如今天下還未大定,中原之西有羌人作亂,中原之南更有偽朝未滅,中原之地亦有世族門閥對抗朝政。此正是漢中依附的大好時機。此時張公棄漢中一地而得陛下之眷顧,這傳教之事,呵呵…呵呵呵……」
諸葛亮呵呵一笑,毫不畏懼的走向張衛,一邊走一邊朗聲道:「吾聞趙之美玉,善毀者不能閉其美,燕之頑石,善美者不能掩m.hetubook.com.com其丑。日中則昃,月滿則虧,事物之本質,非人力可抗衡也。」
司馬孚聞言眉頭大皺,問道:「何解?」
張魯聞言臉色一沉,一揮道袍冷哼一聲不再說話。
諸葛亮扼腕一嘆,沉聲道「上不能為道昭化廣德,下不能保全一方教眾。倘若我天朝大軍劍指益州,試問漢中如何自處?屆時公又當以何面目,傳道天下?」
八千衣甲光鮮的士卒陣列兩旁,張魯麾下,以楊松、張衛為首文武重臣都到場恭迎。一直將諸葛亮一行送入驛館才離開。
張衛聞言頓時拍案而起,手中寶劍也出鞘大半,冷笑道:「我看你就是來勸降的,我漢中地廣民豐,更有天下雄關在手,進可攻退可守,何禍之有?」
典滿一愣,弱弱的問道:「就憑我們幾個?滅之?」
張魯聞言,臉上神情變得極為精彩,忽紅忽白的,眼神中那縷超然也消失不見。
諸葛亮呵呵一笑,在堂中踱了幾步,朗聲道:「張公乃天師聖人,如何看不出這天下大勢。當今陛下威震海內,氣盪九州,試問天下何人能抗?再者,紫微帝星耀于北方,天地氣運皆往北行,公自知天道又何必與天抗衡!」
張魯端起酒盞喝了一口,堂中眾人紛紛舉杯,就連張衛也拿起了酒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