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漢末風起

作者:是大叔啊
漢末風起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621章 一統華夏

第621章 一統華夏

戰後的安撫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習慣了征服的陳風對此早已輕車熟路了。
王永點了點頭策馬而出,言道:「大漢征東將軍王永在此,汝想一戰,某來滿足你!」
這次朱桓沒有那麼走運了,只見王永長槍斜刺,在兩人快要交匯之時,王永突然一壓槍頭,改刺為削,在朱桓還未反應過來之際,一槍將他削飛馬背。
王永手中的紅纓霸王槍劃過一道絢麗的弧線,狠狠的刺向朱桓。僅一招,就讓太史慈和甘寧同時放掉了手中的動作。
當諸葛亮站在港口眺望鄱陽湖時,這裏哪裡還能看見一艘戰船。
諸葛亮搖著羽扇的手微微一頓,他心中雖然覺得可惜,但也僅僅只是可惜罷了。
想想也是,大漢現在的戰船比江東的鐵甲戰船還要高大,大漢的國力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著,只要大漢的朝廷不出現大的亂子,未來幾十年內掃蕩南海好像不是什麼難事。
陳風也沒想過一步解決所有問題,必要的安撫還是要有的,最主要的文化滲透更是必不可少。
太史慈摘下長弓,甘寧也將手放在了腰間的飛戟上,二人都全神貫注的看著王永,如果有意外發生,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
與西南方向的南蠻和東北方向的扶余王國相同,陳風的政策仍舊是盡量尊重各個民族的風土人情,再加以漢文化的熏和圖書陶。
看著魯肅一臉不信的表情,諸葛亮微微一笑,言道:「將漢文化更早的傳向天下,也不失為一件好事,難道不是么。」
只是所有的文化滲透,都需要伴隨著武力的鎮壓。
就連諸葛亮自己,雖然身處內閣,但也時常感受到同僚之間的競爭壓力。當然,這些競爭都是良性的。
傾全國之力,百萬大軍南下,也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至於孫權和周瑜等人的下落,已經不言而喻了。
從中策馬而出一銀甲將軍,他槍指王永等人,言道:「某乃江東上將朱桓,何人敢上前一戰。」
大漢的強勢與戰力,再度刷新了世人的感官。
與中原諸州不同,荊、揚、交三州有著大量不同的民族,如荊州五溪之地,五溪蠻只是一個統稱,其中可是生活了不少民族。再比如居住在揚州與交州山區內的山越人,想要在短時間內同化這些民族是非常困難的。
諸葛亮輕搖羽扇,言道:「華夏已經沒了容身之所,有鐵甲戰船,他們或許可以在海上覓得一條生路。」
對於陳風的安排,沒有人提出異議,哪怕是陳風動用了很多年輕人,但陳風識人之明早就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驗證了。
朱桓勉強接下來王永追魂奪命的一槍,他也清楚兩人之間的差距,但他依舊義無反顧的殺向王永。
就像魯肅所www.hetubook.com•com說,大漢缺少人才嗎?如今中原各地的學院如雨後春筍般冒起,大漢也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育政策,更為重要的是,陛下身邊還真的不缺智謀之士。
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他想要讓大漢蒸蒸日上,甚至可以說未來每一步路都將至關重要。看著田裡勞作的百姓們那洋溢著幸福的笑顏,陳風只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幾分。
翌日午時,率先出現在鄱陽城下的,正是徐州主將王永和三千先鋒騎兵。
魯肅看了諸葛亮一眼,淡淡的道:「這一切,也在你的算計之中?」
從大軍渡過長江回到中原的那一刻起,沿途的百姓們都載歌載舞,在他們最樸素的情感中,大漢終於結束了這漫長的戰亂。
他知道,未來他能夠御駕親征的機會將會少之又少,他也知道未來的路將更為曲折難行。
曹丕、劉備、孫權,哪一個不是雄主?
他仰望著蒼穹,過了好久才咧嘴一笑。
如今華夏大一統,等待所有人的,自然是回朝後的封賞了。
陳風沒有乘坐龍輦,而是騎在自己的老夥計上,看著一望無際的原野,看著他一手統一的大好河山。
太史慈從旁提醒道:「此人頗有些勇武,元金切莫大意。」
值得一提的是,年僅一十二歲的曹植被調到荊州任從事一職,年僅一十五歲的hetubook•com.com袁尚也被調往揚州任職。
諸葛亮輕聲言道:「不知子敬接下來作何安排?」
朱桓深深的看了鄱陽城一眼,陽光如舊,城池如舊,但一切都和他再無一絲瓜葛了。
……
王永這一手,已經證明了他在武藝上的造詣。想來也是,當年能夠在逐鹿學院與孫策稱兄道弟,能夠讓驕傲的孫策視若手足之人,怎麼可能是個武藝不精的人。
落地之後,朱桓朝外滾出好幾圈才止住巨力,他嘔著鮮血,胸口已經有很明顯的凹陷,顯然是活不成了。
……
而帶他們過上如今的好日子的,正是這些昂首闊步的大漢軍人啊!
他任命鄧芝為揚州刺史,法正為交州刺史,牽招為荊州刺史,並調入大量的朝廷預備官員入南方三州,同時御史台也抽調出三支隊伍入荊、交、揚三州巡撫。
魯肅不由得在心中感嘆,華夏民族恐怕要在陳風手上,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諸葛亮看著魯肅的背影,他能從中讀到一絲不甘與落寞。但那又如何,路都是自己選出來的……
面對越來越多的大漢軍隊,鄱陽城門並未緊閉,反而是緩緩打開。
……
說完,魯肅哈哈大笑的轉身離開。
這一槍十足十的拍在了朱桓的胸口處,只見朱桓人在口中,胸口處的甲胄卻已崩碎。
王永調轉馬頭后,手中霸王槍舞出幾朵槍花,他神情和圖書冷漠,再度朝著朱桓殺來。
魯肅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下給諸葛亮來上那麼一拳的衝動。原來孫權和周瑜自以為的退路,也不過是人家為未來提前做的鋪墊罷了。
但是他們加在一起,在大漢面前依舊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只是王永還沒抵達多久,甘寧與太史慈就先後率軍出現了。
諸葛亮看著魯肅,笑道:「子敬腹中之韜略,天下比肩者寥寥無幾。如今天下大局已定,但以陛下之雄才偉略,你的才華定有用武之處,不知……」
隨著鄱陽城放棄抵抗,江東戰局也終於落下了帷幕。
當他雙眼再度睜開,眸中只剩下了決死之意。
戰爭結束了,這一場被有識之士認為要持續數年的戰爭,竟只用了數月的時間就全面終結了。
戰爭,永遠只會帶來傷痛,荊州和江東的平定,也意味著大量的家庭支離破碎,無數的人們失去親人。
諸葛亮的身旁站著的是魯肅,最終他還是沒能趕上孫權,他的神情一片黯然,還伴隨著一些冷冷清清淡淡的疲倦。
這足以說明,陳風已經在培養帝國下一代的接班人了。
諸葛亮搖了搖頭,繼續道:「無論是天涯海角,他們都逃不過大漢的統治,這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兩人不再搭話,而是快速策動戰馬沖向對方。
同時,由郝昭率領三萬精銳入山越之地,成立山越都護府,調遣同樣和*圖*書年輕的馬良為副官,確保山越之地的政策能夠安穩實施。
為此,陳風在五溪之地布下了五萬精銳,由張綉統帥,調遣年僅一十五歲的曹彰為副將,成立五溪都護府,以鎮任何叛亂。
……
魯肅微笑道:「縱情山水,歸老田間,如此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
甘寧聞言眉頭一蹙,正欲策馬而出,卻被王永攔下。
朱桓抬起頭來直視著初升的朝陽,隨後緩緩閉上雙眼,感受著陽光的溫暖,他的嘴角也泛起一絲笑意。
王永看了眼朱桓的屍體,還有城上城下驚慌失措的守軍,他大喝一聲:「投降不殺!」
廣武三年七月,待一切塵埃落定后,陳風終於班師回朝。
雖然大漢從來不對平民百姓動手,也將傷亡盡量降到了最低。但有戰爭就有傷害,而這些傷痕卻只有時間才能夠撫慰。
他在心中默念道:「老天啊,你讓我來到這個亂世,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吧!也好,那就來吧,無論前路有多少艱辛,華夏,必將成為最偉大的存在!」
諸葛亮話音未落,魯肅便打斷道:「大漢不缺賢才,陛下麾下更不缺像我這樣的人。孔明無需再勸了,肅去意已決。」
但如果五溪之地和山越之地有人意圖反抗朝廷的意志,那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死路一條。
只聽王永言道:「我是第一個到的,自然是由我出戰,興霸莫要爭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