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橫刀十六國

作者:蒼穹之魚
橫刀十六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一十九章 冉魏

第二百一十九章 冉魏

陣陣刀光揮下,血濺長街。
石虎的兒子分鎮一方,卻有不少孫子留在鄴城為質。
不過李農最終沒有自盡,石閔也沒逼他,大笑道:「吾屬故晉人也,今晉室猶存,請與諸君分割州郡,各稱牧、守、公、侯,奉表迎晉天子還都洛陽。」
這些勢力多則十余萬人少則數萬,對鄴城威脅極大。
石閔一千精騎飛馬而歸。
襄國石祗聞石鑒被弒,遂于襄國稱帝,年號永寧,以石琨為相國,姚弋仲為右丞相、親趙王,姚襄為驃騎將軍、豫州刺史、新昌公。
「卿何出此言?」石鑒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習以為常,都這個時候了,還抱有一絲僥倖。
「陛下不必狡辯了。」石閔將密信扔在面前,拔出長劍,一步一步走了過去。
「胡尚書之言,可謂識機知命矣。」石閔也不再推辭。
一時間,襄國聲勢大振,石祗再度集合十余萬諸胡聯軍,欲南下攻打鄴城。
其聲凄厲悲慘,如若鬼泣……
以李農為太宰、兼www.hetubook.com.com任太尉、錄尚書事,封為齊王,李農諸子皆封縣公。
追尊祖父冉隆為元皇帝,父親冉瞻為烈祖高皇帝,立其妻董氏為皇后,其子冉智為皇太子。
石閔在著歡呼聲中陶醉的閉上眼睛,自他手握大權以來,還從未被人如此真心實意的擁護過,「大司馬可曾聽見百姓之聲?」
對比河北境內的諸胡,新生的冉魏仍顯得勢單力薄,對河北各地基本沒有控制力。
又以府庫錢帛賞賜士卒,軍心大振。
「些許小民怎可與國族相提並論……」李農還要再勸。
自此石虎在鄴城的血脈皆被趕盡殺絕……
不過,石虎數十年所積糧秣錢帛為之一空。
整條長街上,除了石閔,唯一還站著的人只剩目光停留在滿地屍體上的李農。
十幾員虎背熊腰的大將臉色陰沉。
為首石閔大步向前,「臣待陛下不薄,陛下為何造反?」
然則石閔沒有任何猶豫,長劍刺了過去,直接洞穿m.hetubook.com.com石鑒的喉嚨,血水瞬間劍鋒流淌,反手一劍。石鑒的人頭咕嚕嚕的在地上滾動。
青龍元年三月,冉閔于鄴城南郊登基稱帝,大赦天下囚犯,改年號為永興,國號大魏,並恢復冉姓。
襄國與鄴城不過三四百里,兩地沒有人任何緩衝,不是冉閔倒下,便是石祗敗亡。
石鑒也成為石弘、石世、石遵之後,第四個死於非命的羯趙君主。
鄴都百姓爭相觀望。
青龍元年閏二月。
彷彿兩道惡風刮向李農。
最好的消息莫過於樂安的鄧恆部,既沒有歸順襄國,也沒有投降燕國,持觀望之態。
親衛眼中掠過興奮之色,彷彿面前被屠殺的,只是一頭豬羊。
「萬歲!武德王萬歲!」長街之上歡呼聲震耳欲聾。
這話自然是試探人心。
尚書胡睦進曰:「陛下聖德應天,宜登大位,晉氏衰微,遠竄江表,豈能總馭英雄、混一四海乎!」
渤海劉准、逄約等豪強響應冉閔,中山太守侯龕https://www.hetubook.com.com、趙郡太守李邽皆聽冉魏號令。
石閔提劍走在石氏諸孫之前,哭喊求饒之聲並未動搖他分毫。
而這兩地,各為胡、漢聚集之地。
狂亂的馬蹄聲響徹在鄴城之中,直奔宮中御龍觀。
盔甲鏗鏘之聲震動人心。
登基當日,開鄴都府庫,賑濟各地投奔而來的華夏百姓。
「卿、棘奴……不可……」石鑒抖若篩糠。
李農神色慘淡,「大將軍深得人心矣!」
然而石閔卻不給他機會,大喝一聲:「斬!」
另有石虎故將李歷、張平、高昌稱臣於前燕慕容儁,豫州刺史張遇接受江東冊封。
在場之人歷經石虎、石世、石遵、石鑒一連串的兵變政變,沒人是蠢材。
「領命!」親衛提刀而去。
石閔的目光自然落在李農身上,「大司馬德高望重,這大位理應歸大司馬!」
加封苻健都督河南諸軍事、鎮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兗州牧、略陽郡公。
「轟」的一聲,御龍觀的大門直接被踹開,一m.hetubook•com•com道腥風撲面而來。
「請殿下登基!」士卒們跪了下去。
李農這時才忽然驚覺,拜倒在地,連忙改口,「大位非有德之人不能居之,農何德何能?陛下此言折殺農也!陛下再逼臣,臣當自盡以謝天下。」
瞳孔睜大,帶著幾分不可思議……
手刃石鑒之後,石閔臉上怒氣沒有絲毫減弱,「傳令,搜捕鄴都石氏諸子!」
「陛下萬歲!」長街上響起山崩海嘯一般的呼聲。
石鑒在位一百零三天,比石遵還短。
羯趙的國號都改成了「衛」,身為「皇帝」的石鑒自然坐立不安,遂令宦官送密信給鎮守滏口的撫軍將軍張沈,邀其乘虛攻打鄴城,裡應外合,誅除國賊!
石閔眼中的殺機時隱時現。
北面有襄國,東面有姚弋仲父子,西面有張沈,東南有寧南將軍楊群,西南有靳豚,大河之南,洛州刺史劉國亦響應石祗。
不過河北境內亦有響應鄴城的勢力。
河北風雲驟變。
其後,石閔再派使者宣示河北各部,赦免前罪,令和*圖*書其歸順,然諸部皆不從。
半日之內,石虎孫子三十八人皆被緝拿,加上親眷三千多人被按在長街之上。
大河兩岸,唯一沒公開反對冉閔的只剩下兗州和青州。
新生的冉魏仍舊處於諸胡的包圍之中。
很多人一邊撕扯,一邊仰天哀嚎:「還我全家命來……」
然而石鑒卻忘記了,宦官也是晉人,是他們曾經抓來的閹奴,轉身就將密信交給出兵攻打石瀆的石閔。
有人直接撲上來,踩踏、撕咬石氏諸孫的屍體,刑場上立即血肉橫飛、骨肉分離。
「請大將軍順天意應人心,登基為帝!」司徒申鍾、司空郎闐等一眾漢臣拜在石閔面前。
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為王。文官武將進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級。
反而是身後的李農臉上掠過一絲不忍之色,「殿下畢竟是先帝一手養大……怎可斷先帝香火……」
「請殿下登基!」百姓們也跪了下去。
石閔似笑非笑道:「大司馬真仁義也,然則親手屠殺魯郡六萬百姓,不知斷了多少人家的香火?」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