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的系統不正經

作者:瘋神狂想
我的系統不正經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十六章 一片讚譽

第六十六章 一片讚譽

「獲得世人的認可,成就點加一!」
整個制壺的過程,陳文哲做的相當快。
可惜他的成就點不足,要不然補全也可以提升到大師級。
你這邊還沒有感覺到無聊,他就出新東西了。
搓壺嘴、壺把更是沒問題,這就是活泥巴。
豎接大師三級,橫接大師三級,修復之中的拼接大師三級、補全專精二級。
接下來還有切壺口,修整壺體內部,壺蓋章,敲底章。
陳文哲早就準備好了泥,現在主要是塑形。
接胎完成,就是修整和敷泥漿,讓整體壺身盡量完美。
一把茶壺,就這麼容易製作出來了?
「你這就做完了?」李晴天目瞪口呆的看著陳文哲。
陳文哲有著大師級的水平壺製作技藝,製作打泥條,切泥條,更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讓陳文哲有點好奇,這成就點是怎麼增加的?
大師級練泥,在這裏對於制壺的加持,無與倫比!
「真正製作起來了,就更簡單了,把熟泥料置於泥凳上,用木搭子捶打和圖書,打成泥片。」
「其實,製作茶壺很容易,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手工成型的關鍵,在於泥胚成型技巧的規範,恰到好處,及表面的精細加工。
「獲得世人的認可,成就點加一!」
「普通人的認可,不值錢?」
陳青虎有一定的基礎,可真正製作起來了,他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更是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要不然,想要製作出一把完美的水平壺,是絕對不可能的。
「真厲害!」
接著,就是開始修胎,挖孔,接著就是製作壺嘴、壺底、壺鈕和壺把。
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陳文哲還沒有特意去學習接胎,就把接胎工藝都學到了大師級。
一把壺,他三下五除二,還沒等你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擺在你面前了。
泥料和工具就不說了,工具到處都有賣的,泥料對陳文哲更是沒問題。
製作茶壺,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和印模。
「大佬牛逼!」
「圍身筒其實是接胎工藝,www•hetubook•com.com而且是豎接,這一步想要做好,也簡單,就是不停的拍打身筒,這裏面有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手生,弄出來的就不好看,手熟,自然就很輕易的製作完成了。」
精細的刮平修正,可以使器形結構更加嚴謹,輪廓線條分明得體,筋囊文理清晰,達到珠圓玉潤、渾然一體的製作要求。」
一連串的驚嘆聲,幾乎從手機里溢出來。
拉胚速度很快,只是一瞬間,一個小瓮就在陳文哲手中成型。
特別是接底和製作壺蓋,這兩個部件需要仔細、細心。
這可是泥巴,軟的,他稍微一使勁,就變形了。
切泥條他倒是會,可切出來的泥條,要捲成筒,還要粘合在一起。
……
在看完整個制壺過程之後,李晴天直播間里,全是一片讚譽。
至於圍成筒,有著大師級的接胎手藝,更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陳文哲心中嘀咕,可手中的動作卻沒停。
他發現,差不多十多個讚譽,才能和-圖-書換到一個成就點。
他就看到陳文哲,一邊說一邊做,只是簡單的幾下,就出來了一把茶壺。
這東西,看著簡單,製作起來卻很難。
陰乾大概要兩三天左右,器坯就可以裝匣入窯燒制。
不說其他,就是一個打泥條就需要功夫,功夫不到家,打出來的泥條凹凸不平,怎麼用?
所以,陳文哲這邊,就聽到了一連串的系統提示聲。
做完了這一步,就是一些零碎的小活了。
做到這一步,居然出現了接底,只不過接底之後,還不用燒制,而是需要不停的拍打,讓壺底和壺身結合的完美一些。
這樣一來,反而製作那些零碎的部件,更加耗費時間。
主要是製作壺蓋、壺把、壺嘴、壺鈕、挖出水孔,挖空壺嘴,填泥巴,修整使連接處均勻。
速度不快,往往是一兩分鐘,才增加一個成就點。
製作瓮形壺,可以直接拉出一個壺身。
就像現在,不止是李晴天沒有反應過來,他直播間里的網友,也全都沒有反應過來https://m.hetubook.com•com
兩者都是先做好各個部件,再把各個部件粘在一起,再進行表面精加工。
不過,這一點對於制壺來說,也沒有什麼影響,畢竟補全不是制壺的重要工藝。
可以說,只要看幾眼,跟上了,就看了一次手工水平壺的完整製作過程。
做好的茶壺,首先要陰乾,去除掉壺胚內的水分,否則燒制時候容易燒炸裂。
當李晴天在直播間里,進行介紹的時候,陳文哲也看了幾眼。
李晴天雖然驚訝,但是他卻更高興。
練泥大師,絕對不是說說的。
瓮形壺,顧名思義,就是像平常農家裝糧食的瓮一樣的茶壺,只不過個頭小了不少。
陳文哲首先拿出晾曬的泥團,捏了捏,揉了揉,感覺合適,就直接放在工作台上,準備壓制。
當然,這中間用到的工藝,還是不少的,主要是接胎。
而製作壺嘴還需要耐心,因為需要把搓出來的壺嘴,進行內部掏空。
更不要說,還要製作其他零碎的東西。
準備好了泥,壓製成條,切割好,和*圖*書製作各個部件,按部就班的來就可以了。
直播手工作品,最怕的是時間太長,那樣觀眾看著很無聊。
可架不住連綿不絕,只是十幾分鐘,他就得到了十幾個成就點。
那些都是小件,而且需要精巧,肯定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
這一切,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
可直播陳文哲製作一把水平壺,卻很有意思,因為他的速度很快。
到了這時,精心修整一遍,一把壺也就製作完成。
修整完了手中的水平壺,陳文哲直接用了轆轤車。
看著,看著,不知不覺,一把壺就製作完成了。
「牛叉!」
陳青虎更難,他還要跟著學呢!
「接著打成泥條,再切泥條,這是製作壺身用的,其他還有搓壺嘴、搓壺把、打底片、口片、圍身筒。」
茶壺的製作過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就是預備,包括預備工具、泥料、造型預備。
而不用勁也不行,因為泥條捲成筒,接胎的部分,需要壓實,還需要用水粘合、消除痕迹。
相比打泥條,他還是喜歡拉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