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全是黃金
這樣的房子,可不止是地基用到條麻石,就連牆壁,也是用條麻石修築的。
他們四處看了一下,這裏果然都是金器,而且很多都像是古董。
「這邊是最早洋鬼子登錄的地方,那個時代,他們也害怕被人襲擊,所以修建的房子,就比較像碉堡!」
「郢」為楚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其含金量在90%以上,質量上好的可達到99%。
這些做起來都不太難,而且陳文哲也沒想著一次就修復成功。
走進大廳,他們就看到了一溜溜的玻璃展台,上面擺放的全是黃金。
距離近了,才發現房子是真大,全是真材實料製作的,最起碼從外面一看,全是條麻石。
來到別墅外面,陳文哲看了一眼就震驚了,這哪是什麼別墅?這不是古堡嗎?
這些黃金在燈光的照射之下,一個個璀璨奪目,耀人眼球!
郢爰是古代黃金貨,或者說是楚國的一種稱量貨幣,也是我國最早的原始黃金鑄幣。和_圖_書
通過細緻的觀察對稱的圖案,可以復刻出另外一部分,或者想象出殘缺部分的圖案。
穆家難道真的山窮水盡了?這一點,陳文哲倒是有點不太相信。
不過,越是有難度,陳文哲越是喜歡做。
反而是那件玉壺春瓶,因為瓶口比較小,最難修復。
可陳文哲是老手,自然要選擇了一個別人不敢挑戰的高難度的來修復。
適應了室內的光線,陳文哲發現這裏已經聚集了不少人,他們算是來的比較晚的。
曹慶春對這邊更加熟悉,就領著眾人前行,一邊走,他一邊介紹這邊的房子。
可惜,宋代影青釉上一般是刻畫、貼花工藝,就是沒有彩繪,可以說,他的書法在這裏毫無用武之地。
這東西最好修復,先放在一邊。
只不過,繪畫在這裏還是對這些殘缺的瓷器修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過一次次的失敗,簡直要把人折磨崩潰。
巨大的金獸?不會是十八斤吧?
和*圖*書雖然近距離看有點粗糙,但是真的結實,所以將近百年下來,這些房子還是完好無損。
早就知道穆家仿製過古代金器,他還真沒想到,他家居然什麼金器都仿製。
基礎修復工作做完,接下來才是燒制。
雙龍耳大瓶,也不難修復,因為器型比較大,好操作。
這個瓷瓶口非常小,手伸不進去,在做到打磨工序時,給他帶來了莫大的麻煩。
馮金明開車,不到十分鐘就到了。
眼前的三件,自然就不用這麼麻煩,只要拼接起來,稍微修整其上的圖片,打磨好了,就可以入窯燒制。
莊園不大,但是裏面的小城堡,可修建的似模似樣。
這些東西,好像真品都藏在各大博物館之中吧?
看著眼前的三件瓷器,三足洗就是一個小盤子,下面多了三隻小足。
每一處櫃檯後面,都有一人看著,像是安保,也像是售貨員?
所以,進來之後,陳文哲就被震驚了,穆家的家底十分豐厚和圖書啊!
他還真沒想到,在這個江邊上,還能留下這麼一大片古堡群。
有些瓷器上有文字,但是不會書法的人,寫上去沒有力度,只是象形。
能快速幹完的,陳文哲盡量一次做完,其他的慢慢來就好了。
如果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其他肯要先選擇比較簡單的入手。
如果多磨了0.1毫米也要重補,所以有句話說得好:「七分打磨,三分上釉和畫畫!」
這邊的建築也是西方建築,雖然個頭都不高,但是,一座座都是很地道的西方莊園樣式。
最近在夢中得到的書法功底,肯定能讓陳文哲寫起字來遊刃有餘。
這就是弊端,有了安全性,就失去了舒適性。
當然,這些能住人的房子,內部全是經過了現代化改造的,要不然,住著就太不舒服了。
這不是珠寶品牌的新品發布會,而是一家私人收藏品拍賣?
接下來,陳文哲也算長見識了,郢爰這裏都有。
隨便看了幾眼,大海市收藏家協會的和*圖*書人來了不少,還有博物館和一些私人藏家。
即使描得再像,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后寫上去的。
裏面的人都在大廳里轉悠,陳文哲等人進來,並沒有引起別人注意。
如果他沒有看錯的話,應該是仿製的一件距今約四千年的金耳環。
製作影青釉的材料是現成的,釉料也不缺,這麼做起來,也沒有什麼難度,反而就是打磨耗費功夫!
陳文哲發現,能夠透光的地方,全都安裝了大塊的玻璃,就算這樣,房子內的採光也有點不太好。
這時,需要對需要修復的器物進行鑒定,看是何種性質的窯燒制出來的,再用同種工藝相同的溫度燒制。
沿著台階,走進門,就看到燈火通明的大廳。
穆家的別墅,距離這邊真的不遠。
手進不去,只能用工具探進去打磨,只能憑感覺,有時候磨多了,還得填補原料,重頭再來。
今天他只要拼接起來,打磨完成,之後晾曬一下,再進窯燒制就好了。
等到了hetubook.com•com中午,在廠里吃過午飯,休息了一個小時,馮金明來接他之時,陳文哲才起來。
陳文哲再返回頭,去看那隻金耳環,他有點無語,這一隻應該是仿製的古代金耳環。
打磨后需要調色,上釉,然後是畫畫,將缺失的畫面補全,最後是上外釉。
來到一座莊園外面,曹慶春、李金鯉都在。
之後是最重要的打磨工序,打磨是非常考驗人的,粉塵飛濺,影響視線和呼吸,而且精度要求很高。
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使用。
打磨之後,就是上彩上釉,書法和繪畫的技藝,給他的修復工作帶來了一定的便利。
距今約4000年的金耳環、18斤重的金獸、迎風搖曳的鹿首步搖冠……
「這是金耳環?古董吧?」
只不過,面積大,就算是有點陰影,也不影響什麼。
修復這三件瓷器,最主要的反而就是拼接、打磨和上釉。
金光閃閃的寶貝,簡直亮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