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傳說和寶藏
「如果這一次我們的運氣好,沒準就直接能找到一處比擬三金點的藏寶海域。」
「南海Ⅱ號」與「南海Ⅰ號」各有各的研究價值,一條在粵東、一條在粵西;
「南海Ⅱ號」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提供重要物證,而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以前大部分是依靠文獻資料。
在它的正對面半海里處,就是「烏嶼」。
那麼「南海Ⅰ號」與「南海Ⅱ號」,價值孰輕孰重?
但是,在附近海域並沒有發現過重要文物,更沒有發現過傳說中的寶藏。
只不過,大規模打撈不敢,偷偷摸摸的還是敢的。
當然,在查獲當天,藏在潛水船上的瓷器,也有可能是漁民從其他渠道獲得,而非來自「南海Ⅱ號」。
這片海域十分特殊,在海面上看,一片風平浪靜,但是在水下,就是暗礁潛伏的半潮礁。
所以這部分瓷器,來自於「南海Ⅱ號」的可能性不大。
剛開始,當地執法部門就在南澳海域「三點金」m.hetubook•com•com處,發現了一條明代古沉船,命名為「南海Ⅱ號」。
比如其中一隻醬色龍紋壇,就是典型的宋元瓷器。
他們也正是想藉此機會,摸清南澳海域古沉船的家底。
所以,很多人都在那邊海域探險,想要藉機摸清南澳沉船的家底。
但現在尚無跡象表明,南海Ⅱ號與走私貿易有何關聯。
我國自宋代開始就有收藏精美古董、瓷器的雅好。
根據陳文哲收集到的資料顯示,南澳海域最少還沉沒著另一艘清代古船。
陳文哲一聽就笑了,這是好事,但是機會應該不大。
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想要尋寶,就一定要大胆假設,小心求證,這樣才能找到藏寶。
胡建、粵東通向東南亞等地的貿易,都要經過這條航線,因此「南海Ⅱ號」才具有很高的價值。
但是,在沒有他參与的情況之下,高啟靜他們就只能按照規定,嚴格制定打撈計劃。
除此之外和*圖*書,還有:「水漲淹不著,水涸淹三尺,箭三支,銀三碟,金十八壇。」等傳說。
所以,這幾件宋元瓷器,很有可能是漁民們從南澳附近海域,不同的沉船之上打撈上來的。
而到2005年底,有漁民在南澳海域,也打撈到銅錢和宋元時期瓷器。
因為宋元明瓷器,同船可能性不大。
這些如果有陳文哲參与,都還好說。
但是,不是沒有可能,應該是在這片海域,還有其他古沉船!
這是南澳島上,千年流傳著這句藏寶密語。
但是,對這一片海域有興趣的,可不止是陳文哲。
之後有關方面從漁民船上查獲的瓷器中,部分屬宋元時期。
由此推斷,在南澳海域還有其他古沉船。
坐下之後,高啟靜就有點迫不及待的道。
這兩條船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物證,會使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更加豐富。
島上的漁民的說法很多,因為南澳島上自古就有傳說稱,這裏藏匿著一筆
m•hetubook.com•com
富可敵國的寶藏。但「南海Ⅱ號」明代沉船上出水的宋元瓷器樣式,相當普通,全是生活用具,沒有收藏價值。
研究了一會兒海撈瓷,陳文哲等然來到駕駛艙。
看航向,高啟靜是不打算直接回國了。
事實上,對於這一點,已經算是國際公認的事情。
他們那邊,從很早之前,就有不少傳說。
在同一片海域,同時打撈出水宋元明三朝的瓷器,這樣的情況很少見。
但是通過研究打撈南海一號和二號沉船,卻可以讓他們更好的打撈自己發現的沉船。
比如皇帝逃亡藏寶南澳等等,這些都讓這片海域,充滿了傳奇性。
還有不少人稱,南澳島海域隱藏著不少古代沉船。
之所以注重這些傳說,肯定跟尋寶有關。
當時很多專家都說,這些民間傳說不能完全相信。
當然,在當地不時的就會流出一些找到寶藏的傳說。
南澳自古以來就是「粵東門戶」、「海上咽喉」,這可不是吹和圖書的。
只不過這樣的傳說多了,也就不知道真假。
明代的瓷器,不太可能與宋代瓷器共乘一船。
這一點從查獲的瓷器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因為他很清楚,南澳那個地方十分特殊,在外海之中,很難發現可以媲美南澳的地方。
再說,這片海域可是在我們的家門口,就算是一些海洋強盜想要非法打撈,他們也沒有機會。
前者的特徵,屬宋元窯口常見的類型。
可見,在南澳海域的古沉船,肯定不止一條。
這份寶藏,可能是南宋小皇帝逃亡時留下的,也可能是明末大「海盜」吳平留下的。
沿海地區居民為了謀生,多從事海上走私活動。
不過,現在能夠確認,「南海Ⅱ號」發現地是在「三點金」。
當然,裏面也夾雜這很多的民間傳說。
因為南澳自古就是一條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地,一個重要中繼站。
而據我國水下考古中心的一項報告,我國南海海域的沉船和圖書肯定不少於2000艘。
有史料顯示,明代「海禁」只許官方貿易,不許民間商人出海。
從品相上,這些醬色、青白釉色的瓷器,和專家6月初探摸「南海Ⅱ號」時,發現的明代青花瓷不是同一時期的。
一條是明代船、一條是宋代船,意義都很大。
比如海域之中的風浪、水下能見度、水下攝影錄像、畫圖工作等等。
當然,現在那片海面上,不時可見邊防官兵駕艇巡邏,護衛著南海Ⅱ號。
而南澳這邊,就是典型。
如果這幾件宋元瓷器,與「南海Ⅱ號」上的大批明代青花瓷器,確是從同一地點打撈上來的,這意味著在「南海Ⅱ號」附近,極有可能還有另一艘古沉船!
據初步推斷,南海Ⅱ號所屬年代,為440年前明萬曆年間。
打撈南海二號沉船,陳文哲是沒有機會的。
直到最近「南海Ⅱ號」被發現,才讓這些傳說,有了一絲真實。
只不過,我國廣省的水下考古專家們,也高度關注南澳「南海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