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楷書鼻祖
畢竟,不管是《董美人墓誌》,還是鍾繇楷書,號稱一個時代的第一。
這樣的人物,他的作品,如果能夠模擬出三分相似,那也絕對了不得。
據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說:蔡邕受于神人,而傳與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鍾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
鍾繇所處的時期,正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演變,並接近完成的時期。
曹魏建立后,拜廷尉卿,再遷升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
順著他指向的方向,陳文哲看向另外一塊石碑。
有時去廁所中,竟忘記了回來。
據宋代陳思《書苑菁華》記載,鍾繇少年時就跟隨劉勝學習了三年的書法,後來又學習曹喜、劉德升等人的書法。
「老闆,這一塊應該還不是最珍貴的,但是他保存的最好,您看這一塊!」
鍾繇的書體,主要是楷書、隸書和行書。
另一方面他勤奮學習,善於思考與鑽研。
見到花草樹木,蟲和-圖-書魚鳥獸等自然景物,就會與筆法聯繫起來。
說到這裏,李天強更加的得意。
「行押書」指的是行書。
鍾繇小楷,學字的人臨得很多,但是真正知道這位大師的人卻不多。
而到了現代,不管是哪一位所謂書法大家,都不可能達到古人的水平。
畢竟現代人,都不是靠寫字吃飯。
鍾繇是漢末至三國時期曹魏重臣,書法家。
就算是臨摹《董美人墓誌》,能夠有這種成就,也已經算是書法天才。
在這裏,就要重新說一下鍾繇的成就。
他與書聖王羲之,並稱「鍾王」。
在完成漢字的這個重要的演變過程中,鍾繇繼往開來,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但是,這塊石碑太出名了。
因此,鍾繇與任何有成就的學者一樣,都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學習的結果。
張懷瓘《書斷》說:「元常真書絕世,乃過於師,剮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和_圖_書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
曹操受封魏王時,任魏國大理卿、相國等職。
所以,就算還能出一些大師,也隱藏在民間,至於出名的那一些,只是一些妖魔鬼怪。
與人坐在一起談天,就在周圍地上練習。
人家刻制的時間,那時鐘繇好像才三歲,所以說這絕對不可能是鍾繇的真跡。
在苦練的同時,鍾繇還十分注意向同時代人學習。
肯定沒有人能夠如同古人一樣,每天努力練字。
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紙張,結果時間長了被子劃了個大窟窿。
對於兒子鍾會,也常常百般勸誡,鍾會最後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鍾繇、鍾會父子被人們稱為「大小鍾」。
「對,這是《乙瑛碑》,但是不是普通的《乙瑛碑》,它就是用正楷刻制的,有人說它才是真正的鍾繇《乙瑛碑》」
陳文哲一愣,接著轉移了過去,不是說過來看禹王碑的嗎?
這一塊石碑更加古樸,也好像更加出名。
南和*圖*書朝劉宋時人羊欣《采古未能書人名》說:「鍾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
比如如同神經病一樣,胡亂揮毫潑墨的傢伙,那也叫書法家?
所謂「銘石書」,即指正楷。
后得到掌權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隸校尉,鎮守關中,功勛卓著,被比為蕭何,累遷前軍師。
鍾繇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兼工,其書法古樸、典雅,字體大小相間,整體布局嚴謹、縝密。
「章程書」即隸書,又稱八分書。
另據《書苑菁華》記載,鍾繇臨死時把兒子鍾會叫到身邊,交給他一部書法秘術,而且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訴鍾會。
他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協助漢獻帝東歸洛陽,封東武亭侯。
他說,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時間,集中精力學習書法,主要從蔡邕的書法技巧中掌握了寫字要領。
他寫得最好的是楷書,《宣和m.hetubook•com•com書譜》評價說:「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
不能在真正的書法之上有所突破,也就只能玩這種上不得檯面的小花招了。
在學習過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論場合地點,有空就寫,有機會就練。
現在他禹王碑還沒看到,可像是《董美人墓誌》碑這樣的名碑,他已經看到了好幾塊。
之後再包裝一下,宣傳一下,居然也能成大師了,真是笑話!
陳文哲能夠從這塊石碑上,看到鍾王小楷的一絲影子,已經很不錯。
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
南朝庾肩吾評其書為「上品之上」;唐朝張懷瓘《書斷》評為「神品」。
但是,無風不起浪,既然有人說《乙瑛碑》是鍾繇的作品,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就在陳文哲研究《董美人墓誌》的時候,李天強十分得意的指著另外一塊石碑開口道。
一方面他能適應時代潮流,善於學習民間出現的新書體;
鍾繇出身潁川鍾氏,東漢時期,舉孝廉出身。
鍾繇擅篆、隸https://m.hetubook.com.com、真、行、草多種書體。
他經常與曹操、HD淳、韋誕、孫子荊、關枇杷等人,討論用筆方法問題。
其實,鍾繇的書法藝術之所以取得巨大藝術成就,並不限於一家之學。
更何況,是脫胎于漢唐的小楷,號稱隋文第一的一幅石碑。
由此可見,鍾繇是蔡邕書法的第二代傳人。
陳文哲看向李天強,這小子收集的石碑是真不少。
不用說,這塊石碑爭議肯定更大。
陳文哲看字跡,倒是感覺像是鍾繇的正楷。
這種等級的楷書,絕對不是臨摹三五年,就能夠達到的。
這說明了鍾繇的書法藝術,確實是自己勤學苦練的結果。
他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後世尊為「楷書鼻祖」。
鍾繇不但自我要求嚴格,對於弟子門生也同樣以嚴要求。
可惜,現在這樣的笑話還真不少!
「司徒臣雄、司空臣戒……這是《乙瑛碑》?不對啊,這怎麼是楷書,我記得沒錯的話,這塊石碑應該是用隸書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