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生八零,帶著親媽賣盒飯
第144章 熏魚尾可是另外的價錢
「有哇!現包的豬肉白菜餡兒的餃子,四毛錢一小碗,六毛錢一大碗。」
點餐的這位幹部,大概深愛魚尾這個部位,聽說魚尾要單獨加錢,捏著鼻子要了一個熏魚尾。
就算是國營飯店,那碗筷也刷得沒他們家乾淨。
熏魚頭便宜點,兩毛錢一個。
幸好,這次他們運氣不錯,碰到了一個熱心腸的飯店老闆。
胡瓊芳說到做到,把滯留的乘客引到自己家飯店,也沒逼他們非要在店裡吃飯,才讓他們進來坐著。大門就這麼敞開著,不管買不買東西,都能進來歇口氣。
再加上有個姜甜,上輩子就是專業搞食堂的,后廚管理水平,至少領先這個時代幾十年。
別說這種鄉下地方了,就連他們單位食堂,只怕也做不到這麼細緻。
煮麵的時候才會把紗布掀開,客人要多少,拿多少出來,剩下的還蓋回去,一點灰塵都落不進去。
果然又讓閨女說對了,這城裡人就是比鄉下人講究,到飯館吃飯,還要先看看飯hetubook.com.com菜衛不衛生。
還是趕緊把車開下去吧!
趙強國趕緊把車開到了飯店門口。
胡瓊芳跟姜甜去鎮上的國營飯店吃過一次飯,知道那些端著鐵飯碗的服務員,一個比一個懶得動彈,洗碗還要拿絲瓜絡刷一下?別做夢了,他們都是隨便拿到盆里涮一涮,拎出來,看到碗里沒有米飯粒了,這就算是刷乾淨了。
一碗三鮮面里只有兩塊熏魚排,要想多吃幾塊熏魚,就得加錢了。
別人都把通道給他們剷出來了,現在不走,難道今晚繼續在省道上過夜?
幹部模樣的客人,立刻點了一份三鮮蓋澆面。
「還有麵條子,清湯麵一毛錢一碗,送一碟小鹹菜。」
油炸后的河蝦,這個天氣放個三四天都沒問題。煮麵的時候,等到面快出鍋時,把炸好的河蝦放進去。
屋子裡點了好幾個炭盆,還有免費的熱水,想喝就自己去倒,喝多少都不要錢。
她找韓季松幫忙,從鄉下打漁的手裡,把m.hetubook.com.com河蝦收回來之後,就在韓家,請韓爺爺幫忙清洗油炸。
因此,這個客人跟著胡瓊芳走到打飯的窗口,看到的就是裝在湯鍋里、還冒著熱氣的澆頭,那湯鍋外面也刷得乾乾淨淨,就連舀澆頭的勺子,也是一個湯鍋配一個勺兒,絕不會串味。
他們也知道,這種天氣坐車回家,有可能被困在半路。
「雪菜肉絲麵兩毛錢一碗,雜燴燜肉面四毛,三鮮面五毛,您要哪個?」
捨不得花錢的,打一茶缸不要錢的開水,把包里的冷饅頭拿出來,掰碎了泡在熱水裡,湊合著也能填飽肚子。
姜甜他們本來只是從門口挖了一條不足半米寬的小路,現在好了,其他車子想開到他們家門口的,都開始主動加入了鏟雪大軍。
胡瓊芳這麼大方,反倒讓進來躲雪的乘客們過意不去了。
這樣做出來的三鮮面,河蝦依然能保持剛出水時的鮮美肉質,雖然沒有新鮮的賣相好,但油炸過的卻是另一種口hetubook.com•com感。
麵條都是現做的手擀麵,切好了放在一個長條形狀的竹匾里,上面還蓋著一塊乾淨的紗布。
胡瓊芳可以拿自家飯店的招牌發誓,整個雙峰鎮看過來,恐怕就沒一家飯店,能有他們家飯店衛生搞得好。
姜甜這個「奸商」,還把一條魚按照不同位置標價。
問價格這人穿的好像個幹部,聽了胡瓊芳的報價,也沒說要哪個,就說先去看看澆頭。
他拿了錢,把胡瓊芳店裡所有的熏魚尾全部買下來了。
滿滿一茶缸熱水下肚,差點在車裡被凍僵的乘客們,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還沒到中午呢,她家門口這一大片空地,就變成了臨時停車場,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
在車上挨餓受凍了一晚上,光喝開水肯定是不行的。
大家都是老司機,看了看天邊厚厚的烏雲,用腳指頭想想都知道,這場雪怕是一時半會停不了。
外加十斤熏魚排。
但,萬一遇到那種剛上路的愣頭青,非要頭鐵往前開呢?他們能管得住www.hetubook.com.com自己,卻管不住這條路上所有的司機呀。
這個季節已經沒有新鮮的河蝦了,哪怕有氧氣泵也養不活,太冷了,不過姜甜有「外掛」呀。
在車裡過夜,老司機們倒是不怕。
沒想到跟他打著同一個主意的司機還有不少。
不過,這碗三鮮面里,最出彩的還是他們家的熏魚。
但胡瓊芳這種私營飯店老闆就不一樣了,吃壞了客人的肚子,他們是真的要承擔責任的。
那可真是一撞撞一串,省道邊上挨著停下來的車,怕是沒一輛能躲得過去。
反正他們吃飯用的都是自己帶的飯盒,才不用這些碗筷呢,不乾不淨,吃了就算有病,也不是他們得病,怕啥?
這衛生條件可真不賴!
不過,一碗三鮮面下肚,這位幹部就「真香」了——
他們真正害怕的,是晚上睡著睡著,突然後面有車子失控撞過來。
胡瓊芳暗暗咋舌。
雖然這種時候,有經驗的老司機早就已經靠邊停車苟著了。
那他可就挑剔錯人了。
餃子也是一層一層,擺hetubook.com.com放在淺口的竹匾上,竹匾都擱在一個木頭架子上,每一層都蓋著一層紗布。
要不是看到這家店的魚尾肉比較多,個頭也大,他非得投訴這家黑店不可!
兜里不差錢的,就湊過去看牆上掛著的價格表,問胡瓊芳店裡有沒有熱乎飯可以買。
一整條魚尾做的熏魚尾,賣的最貴,單獨一條就要五毛錢,比一碗雜燴燜肉面還貴呢。
胡瓊芳帶著胡翠芝和張秀芬,燒了滿滿三大鍋開水,灌到熱水瓶里,乘客們等不及的,都跑過來幫忙,把灌滿的熱水瓶提到前面,給排隊的人往茶缸里倒熱水。
「年夜飯」這三個字,就像是刻在了華夏子孫的血脈里,不管平時多麼的嘴硬,一到快過年的時候,兩條腿就不聽使喚地想往家跑。
也虧得這雪昨晚剛落下來,鬆軟鬆軟的,還沒有凍結在一塊,鏟起來不難,不到半個小時,就從省道邊上,剷出來一條通往胡家飯店的通道。
但那又怎樣呢?一年到頭都在外頭,就過年這幾天能回家看看家裡人,陪家人吃個團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