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吾弟大秦第一紈絝

作者:精品香煙
吾弟大秦第一紈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國丞相,為他人走狗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國丞相,為他人走狗

但在群臣心中,此豎子,非彼豎子也。
民不是取天下的關鍵,而是維持君主貴族豪奢生活的苦力。
「我聽說從前有個國家,這個國家最大的將軍於國沒有任何武功,卻一直安穩坐在上將軍的位子上。與這個不知羞恥的上將軍相比,我李斯今日所為又算得了什麼呢?」
在咸陽殿上,這已經是嬴成蟜不知道第多少次掀翻桌案了。
聽到尉繚針對嬴成蟜的話語,李斯刻板著一張臉湊到尉繚身前,將方才對這位軍事第一人的恭敬全都拋諸腦後。
群臣探究的目光偏移到頭排的嬴成蟜身上。
四人還沒走三米,嬴成蟜腳尖點地快步如飛,已是行出三十米。
話說到這裏,就已經相當於挑明了。
要想以理服人讓群臣信服,把縱橫侯頓弱請回來都做不到,嬴成蟜更不行。
等到張儀以秦齊連橫破五國合縱,秦國上下全都要心悅誠服地叫聲相邦。
沒有能壓制群臣的力。
嬴成蟜是皇弟,其利益與這些秦臣沒有衝https://m.hetubook•com•com突之地。
到了今日,除關中外,天下百姓依然不以秦人自居。
李斯停下腳步,半轉身軀。
想要破局,正常人做不到。
陛下這就退朝了?
往日是豎子的嬴成蟜,今日雖然所作所為還是豎子行徑。
「斯急行,是要往長安君府也。」
哪一家還不出一兩個有名狂人?
「一國丞相,為他人走狗,若陛下得知不會不喜乎。」
正在等待嬴成蟜給出獨到見解的群臣呆愣。
這次與尉繚交談,讓李斯初步了解了這位素來寡言少語的國尉,大體是個什麼樣的人。
老秦人不饒舌,理論有個屁用。
要不是太后逼迫,陛下定下太子之位,今日這朝會開的沒什麼意義。
嬴成蟜消逝方向,與眾人背道而馳。
群臣懵逼。
「左相此言,自己可信?」
大秦軍事第一人,國尉尉繚,從未征戰沙場的武將之首。
但眼前這個人能找到他,還是令李斯有些受寵若和-圖-書驚的感覺。
尉繚年齡在五六十歲,話語中沒有拐彎抹角,直來直往。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只能說沒有上過戰場的兵家門生,依舊是兵家門生。
就像那個夢見蝴蝶,醒來分不清是夢蝴蝶,還是蝴蝶夢的道家莊子。
他不明白,為什麼李斯要如此去維護嬴成蟜。
四人住腳,為首者看著嬴成蟜背影。
「長安君武功不遜於我朝將軍了罷。」
縱橫張儀騙天下,王翦王賁滅六國。
一人行至李斯身邊,與李斯並排而行,李斯有些訝然。
「旁的不論,輕功造詣,我秦國可沒有幾人能達到。」
雖然孟子早早就喊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口號,但這句話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同。
你李斯可是陛下眼前最受寵的寵臣,又兼有才華,還身居丞相之位。
所以,秦朝主流思想是:
因為秦朝不是靠爭取民心民意拿的天下,而是霸道。
張儀剛入秦那會秦國文武皆冷目以對,怎麼看怎麼不https://m•hetubook•com.com順眼——這個只會耍嘴皮子的憑什麼能當相邦,王上昏聵。
出了咸陽殿,朝堂四個秦臣面帶笑容得向嬴成蟜行來,隔著十米就高呼:
李斯提出來的收銅鐵,遷貴族這兩項政策,明顯是陛下開小會探討出來的。
「今日我四人家中小聚,席有美妾,案有美酒,長安君可要……哎長安君!」
「陛下睏乏,為臣子的,怎能去強迫主君做不想做的事呢?」
李斯不語。
為首者沉吟片刻。
沒有能說通群臣的理。
這表現,這不還是那個豎子,這叫什麼事!
但在群臣全部都同意李斯策略這個情形下,再說民心民意就沒有意義,站不住腳。
今天朝會一個政策都沒有實行?
「左相為何不繼續言說,這二政施行,大秦再無禍亂之可能,乃奇策也。」
章台殿嬴成蟜和始皇帝論道,已經深刻知悉了時代局限性,靠他一個人改變不了。
但嬴成蟜可以,他是豎子。
民心民意,遠遠不能和維護各地穩定相比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是公論。
除了儒家傳統門生,諸子百家都當這句話是儒家孟子的荒唐之言。
眼下局面,除了始皇帝能壓著群臣頭顱以力服人,基本誰都破不了,這世上再沒有第二個始皇帝了。
「沒有理由,就是不如何!」
「如此長安君,後宮任其暢通無阻,陛下信任至此……我著人去長安君府下拜帖。」
以民為本,以儒治國的魯國早被滅了,現在的秦國是以法治國。
戰國死傷兩百萬,白起一人殺一半。
「改日再聚。」
始皇帝瞄了嬴成蟜一眼,打了個呵欠。
形勢一片大好,為什麼突然就不實行了。
另外三人也望著嬴成蟜背影,點頭。
「朕乏了,退朝。」
面前桌案旋轉,跳躍,直飛高空三丈,然後自由落地重重砸在地磚上。
在群臣對李斯策略沒有發表意見時,嬴成蟜指出民心二字,可以,這是一種見解。
這裏面從頭到尾都沒有一個「民」字。
尉繚詫異,眯著眼深深地看著好像變了一個人的李斯。
李斯很少和*圖*書與尉繚打交道,兩人不是一個部門,不是一個類別,交集不多。
秦無民心,卻有天下。
嬴成蟜想打破公論,這很難,難如上青天,他無法用實例來告知群臣,民的重要性。
「我觀諸君皆以目視長安君,腳步緩放。唯左相步履不便,不曾回頭,應對長安君無忌憚也,為何不言說?」
該不會,是因為長安君反對罷……
深受戰國遺風影響,秦朝對於民之一字,見解與後世不同。
隨著始皇帝離去,眾人依次退場。
哐當~
在四人商議之時,其他秦臣也有不少人注意力放在嬴成蟜身上,往日離去的腳步都放慢了。
四個桌案腿磕掉一個,殘缺地歪愣在地上。
他貴為大秦左丞相,這些日向他示好,找他搭話,邀他過府的人不計其數。
而不舉實例說理論,這對那群儒生還管用,在秦國朝堂上不行。
這句話放在漢朝都可以這麼說,但放在秦朝,不行,說不通。
秦國是實幹派,務實,不玩虛的。
這種現狀,誰能說民心民意很重要?
「我親自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