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來乍到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寫的人
抬頭瞄了一眼自己案子上的奏摺,年輕皇帝回身瞧了老太監一眼。
「天下學子人人有書讀,人人都能進學堂,任重而道遠,但學生願追隨先生,以畢生之心血,完成此大業!」
「臣,內閣首都汪希時參見陛下!」
這下完全明白了。
整座大殿內部,以黃色,藍色和黑色為主基調,更顯得威嚴無比。
姜佑不是很明白,看向周乾。
姜佑稍微抬頭,並未生氣或惱怒,反而直起腰嘿嘿一笑道:「學生這不是表面功夫,說的話也是出自真心,先生若不信,日後且再看。」
社會和諧,文風昌盛。
大學士之首便是內閣首輔,有宰相職權。
重新坐下,姜佑開始徐徐展開自己的書院計劃。
「而這些大儒會被各地族學瓜分搶了去,教授本族學子。」
殿中,除開皇帝的位置,又下設七個雅座。
「先生期望,亦是我輩之期望。」
皇帝也是人,做不到威嚴如常。
二位軟榻上的大儒一時間奇怪,姜佑這又是在幹什麼。
「而出hetubook•com•com學,在外有成就的學子也會出於感恩,回頭再反哺族學。」
當是我輩之楷模也!
以前不懂天下讀書人千千萬,為何獨他一人得了「儒聖」名頭。
偌大的國家,可都是要靠這些人才得以正常運轉。
「但學生以為,那並不是苦讀幾十年的終極目標,我要我巽山書院的學生,做一個大寫的人。」
「但教學內容,學生以為要一切按照我的意思來。」
不以科舉高中為目標,倒是頭一回聽說了……張載心情複雜,一時間也說不出話來。
坐久了,脖子也會酸,屁股也會疼,腰也不得勁。
……
逆流而上!
「亥時一刻,屏退!」隨著皇帝身後的老太監一聲叫喚。
一番話讓張載陷入沉思,姜佑可是個徹頭徹尾的讀書人。
姜佑將手中的一捧瓜子重新放回小案,起身退後兩步。
張載絲毫不留情面,認為姜佑這般都是表面功夫,演出來給自己兩人看的。
「如此循環往複下去,官辦學堂,書院
hetubook.com.com
,人才凋敝,幾乎成了擺設。」這兩者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長夜漫漫,由殿中大學士先批閱各地呈上來的奏摺。
「王公公,朕要喝蓮子粥!」年輕皇帝抬起好看的眸子,吩咐道。
「族學條件一般都比官辦的要好,不僅體現在食宿上,而且還體現在請過來傳授知識的先生身上。」
姜佑攤寬大袖袍,朝兩位先生恭敬一拜,而後說道:「我輩讀書人,不為己私,當為大利!」
太極殿。
他們也拿不定主意的,就會上呈皇帝,皇帝會做最後的裁定權。
但縱觀各地學堂,書院,都是一些大家族創辦的,有較高的入門門檻。
「老夫的意見是就在附近農戶家庭招收適齡學子入學,出身較好的一概不收。」張載在棋盤落下一子,建議道。
周乾坐在一旁直撓眉:這,兩人的相處方式還真是有些奇特?
看著幾位老傢伙們緩緩退出太極殿,年輕皇帝吐出一口濁氣,也不知道為何,他們在時,皇帝很是緊張和圖書,胸口總懸著一口氣久久排散不出。
他們皆是大端肱骨之臣,是內閣人員,統稱為內閣大學士。
「你知道老夫為人,最看不上表面功夫,你若真心為了天下沒書讀的孩子,自當用心。」
這些都跟年輕皇帝沒關係,他比任何人都要忙。
年輕皇帝不得不尊敬。
可碰上像今日這般,年輕皇帝得熬一個通宵了。
「近幾十年,讀書人的地位水漲船高,一些有名望的大儒更是受學子崇敬,幾乎到了偏執的地步。」
「臣,御史台大夫範文謙參見陛下!」
一語點醒夢中人。
年輕皇帝趕忙坐下,裝作認真批改奏摺的樣子。
「您這是要革新呀!」周乾忽然插話道。
「儒聖的意思是要撥亂反正,昌盛官辦學堂!」
王公公走後不久,大殿門口出現兩個身影。
「以往教書,全部都是以出人頭地,科舉高中者,做官者為先。」
老太監麵皮白凈,眼角滿是周圍,他只是輕輕搖搖頭。
看的出來,今夜皇帝要加班。
大寫的人!
老太監和-圖-書躬身一禮,退下去辦。
「百院大比,巽山書院揚名,就按先生的意思來,出身較好的一概不收,就招收附近農戶家庭的貧苦兒童。」
姜佑問:「先生可知巽山山門外,刻在石柱上的八個字為何?」
姜佑點點頭,有些意外地抬頭瞧了瞧這個平時就愛喝酒的老頭。
每一個雅座上都坐有一兩鬢斑白,長須垂兄的老者。
碰上奏摺少的日子還好,能早早的離開太極殿,去干自己喜歡的事。
大學士是按點上下班,年輕皇帝則是看今日的奏摺量。
生意人不擇手段,逐利。
「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張載看著姜佑,不知道他要幹什麼。
革故鼎新,做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意思是不許。
「諸位辛苦。」年輕皇帝皇帝抬頭,微微一笑。
顯得正經無比。
說這句話時,周乾還故意看了對面的老頭一眼,見他沒有任何反應,自討無趣,繼續向姜佑解釋道:「我朝各地學堂,書院都是以族學扛大樑,一些有實力的家族會開辦書院,以教育本族子弟和圖書為己任,當然也會破例招收有天賦的讀書人。」
等老太監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門口,年輕皇帝這才起身,叉腰扭扭屁股,動動脖子,毫無形象可言。
周乾遞給姜佑一把瓜子,笑眯眯道:「天下儒聖就是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不一樣……」
姜佑眼神清亮無比,目光堅定道:「那就是我巽山書院上下學子,畢生要追求的。」
嬪妃如雲?
四方圓柱合抱之粗,上刻精美裝飾。
七位大學士停下手中的硃筆,先是站起來伸伸懶腰,扭扭僵硬的脖子,然後再一起拜道:「臣等告退。」
而官辦的學堂,書院又少之又少,加上師資力量等方面不受重視,也是低人一等的。
年輕皇帝泄氣,只能再拿起一份奏摺,細細地看過去。
普通貧寒學子根本就沒機會去這樣的學堂,書院。
煌煌大殿,金刻盤龍高懸頭頂,張著血盆大口。
讀書人窮經皓首,逐心。
三宮六院?
年輕皇帝坐在龍椅上,右手執筆,左手邊幾摞厚厚待批閱的奏摺。
雖大端朝天國之朝,百姓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