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沙場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哥哥說的對
交代范茗一些事情,然後帶領幾人匆匆出城,前往金陵!
范黎若真的答應,怕是妹妹也會毫不手軟地把自己也給捆起來,跪在這裏!
「對,鎮壓。」
在揚州碼頭登上大船,范茗送別王長陽,他一襲白裙站在岸邊,揮舞著手臂。
生死天定,富貴在天!
此時范黎湊上來勸道:「妹妹不必擔心,他念著你和肚子里的孩子,不會再犯執拗。」
一張臉看不出多大的憤怒,反而十分平靜。
王長陽拉過一張椅子,在跪下的范學事面前落座,平靜問道。
他現在是拿自己的命在賭,這回任務,他把自己都給賠了進去。
經過幾日的發酵,揚州百姓心中有火!
「可以放我走了吧?」范學事抬眼道。
范氏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低頭心裏思索,眼珠子亂轉,他在想如何才能保住自己這條小命。
而且還是一個小小的學事。
「是!」
王長陽好不容易安頓好范茗,讓小秀帶她先回刺史府養胎,順便誇獎和_圖_書她兩句。
「我呸!」
很難想象,范學事剛才還有意殺掉王長陽,但王長陽對待要殺死他的人是這種態度。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波瀾不驚。
這金陵,他非去不可!
金陵有糧,自己身為范氏子弟,只要自己修書一封,金陵的自家老爺子肯定會救自己,從而滿足王長陽的要求。
范茗苦笑一聲,點點頭:「哥哥說的對。」
明知道金陵那邊要他的命,可是他還是要去。
他希望自己可以挽回些什麼。
「好好好!」
待范學事的手腳被鬆開,他在王長陽的注視下,很快修書一封。
想來運幾船糧食不在話下!
這確實是他的手筆,沒有什麼不肯承認的。
別人就更不會在乎。
王長陽也不作解釋,繼續把目光落在范學事身上,他又說:「今日城中民亂,是不是你的手筆?」
他不敢說他沒有辦法,也不敢說王長陽不簽就沒有糧食。
「啥?」
王長陽完全可以說:范學事在揚州民https://m•hetubook•com•com亂中,躲閃不及,被百姓圍毆致死。
「你想什麼呢!」范黎拍了范學事腦瓜子一下,然後對王長陽說道:「妹夫,此賊奸滑,萬不可放走,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手裡有個人質,咱們也放心點。」
於是在祈福這一日,街上爆發騷亂。
他雖然是姓范,可在金陵范氏並不受待見,唯一還在乎的便是自己這個親妹妹。
晚些時候,王長陽在刺史府用過晚飯。
王長陽抬手打斷小舅子的謾罵,問了范學事一個不相干的問題,說道:「揚州城斷糧在即,不知學事可有良策!」
有妻如此,是王長陽的福份!
王長陽聽罷,松下一口氣,轉而譏諷一笑。
范學事抿抿嘴唇,他知道這是王長陽在考驗他,他想了想說:「只要刺史在盟約上簽字,揚州之憂自解。」
「金陵會派兵過來!」
也可能是王長陽這事見的太多,亦或者看開了。
這動亂年景,死一個人很正常!
揚州m.hetubook.com.com早就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范學事沒理,他只是抬頭死死地盯住王長陽的眼睛。
誰知道王長陽一個不高興,會不會殺了自己泄憤!
跪在地上的范學事沒有多說話,。
他來揚州的第一日,就在外放出消息。
什麼時候他和范黎成了咱們……他可是記得,范黎從來沒把自己當作自家人,以前還叫囂著非要痛扁自己一頓,給他妹妹出氣!
府衙前廳。
如果真是這樣,范學事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范黎臉色變得古怪,這時候去金陵豈不是自投羅網?
范黎見王長陽的臉色不太好,也不敢多說話,便灰溜溜地站在范學事身邊,等待詢問!
范黎狠狠地往地上啐了一口,指著范學事的小人嘴臉罵道:「原先我還以為你是個……現在看來,還不如我來的爽快,想要活命就拿出點誠意,瞧瞧你說的是人話嗎?」
畢竟有人阻擋他們的活路,這就相當於要了他們的命。
軟的不行,就來硬的。
王長陽瞧罷,hetubook.com.com滿意地點點頭。
所以他只能儘可能滿足王長陽的要求。
王長陽忍不住揚揚眉頭。
「咱們?」
范黎如今也看清形勢……俗話說得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說吧,你來揚州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方才不是自己心性堅定,念著自己的妹妹,怕真的掉進這廝給自己設置的圈套里。
一連三個好,王長陽笑眯眯地說道:「那一會兒,你跟我去金陵一趟!」
「若我不呢!」
范學事沉聲道。
聽罷,王長陽拿來紙墨筆硯,鋪在范學事面前,又示意范黎給他鬆綁。
范學事被迫跪在地上,他剛想站起來,就被落井下石的范黎一腳踢在膝蓋彎上,他吃痛一聲,雙膝猛地又跪在地上,一時間站不起來。
剛才不小心透露范氏那邊的意思,是要找機會除掉王長陽,現如今自己落在王長陽手裡,想必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王長陽從後堂走出的時候,范黎趕緊湊上去,但妹夫沒給小舅子好臉色,而是呵斥他也站在台下和-圖-書,有話要問。
「民亂之後呢?」
直到大船再看不見影子,她才落寞地放下手臂。
金陵有糧,王長陽一眾揚州官員閉城門,不肯向外求援,只堪堪運回一船糧食,實乃是狼子野心。
他竟然想讓自己親手解決妹夫?
范黎尷尬,但很快拍拍胸脯,解釋道:「妹夫,以前是我糊塗,現如今我可算看明白,咱們一家人在金陵那邊什麼都不是,特別是這小子,剛才還糊弄我讓我殺你,我沒有,妹夫相信我,我絕對跟你站在同一條船上。」
他已經做到自己能做的,一條命換幾船糧食,很划算的買賣。
「去金陵!」王長陽重複一遍。
范學事又說:「我可以修書一封,叫我家老爺子先運幾船糧食過來應急,但數量不會太多。」
銀錢沒了可以再賺,官沒了可以東山再起,可命就這麼一條,兩條肩膀扛一個腦袋,沒了就真的沒了。
……
「鎮壓?」
「我乃是金陵學事,奉命前來,刺史大人若有點胸懷,應放我離去,我自會到金陵替大人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