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六百二十二章 請命一戰!
池元武聞言,微微眯眼,一字一頓說道,「本將打算出城作戰,攔下象戎!」
如今池元武召集,眾將便知,將軍有指令要安排了。
其他人紛紛應和,「將軍只管安排,末將必定聽令行事!」
反對的人,是因為知道前車之鑒,旬益城之戰,就以元族慘敗而告終。
結果是,顧雨嵐重傷昏迷,麾下能逃脫者,極其稀少!
他們沒想到,池元武竟會生起如此念頭。
對此,池元武的想法是,射不準無所謂,往象戎人堆里射就行!
所以,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只有兩條,出城阻攔象戎,或者待在延洛府城,坐視象戎兵臨瞻京之下!
此處,是象戎后陣,兵種頗為複雜,有黑毛象戎,也有象兵,統率者乃是天神。
滿臉凝重的池元武,思索許久,才做出了一個沉重的決定。
而這時,池元武率兵趕到,他看到了前方,象戎正嚴陣以待。
從一開始的二十多萬,變成如今,僅剩十萬左右。
屋中的氣氛,變得極其沉滯。
不少象戎中箭,場面頓時騷亂。
敵兵不敢靠近,那他們就追過去!
撤到旬益城的顧雨嵐,在城外,開啟了元族第一場,與象戎的野外作戰。
眾多將領聞言,禁不住面面相覷起來。
雖然不贊同,但他們知道,己方若想發揮作用,唯有野戰!
見眾多將領,都贊同出城交戰,池元武沉重的面容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看來我們衛西將士,都不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孬種!」
聽著眾人七嘴八舌,池元武皺起眉頭,沉聲說道,「諸位與本將,都來自於衛西軍鎮,朝廷信任我等,讓我等駐守第二道防線,如今象戎繞城而過,難道諸位能眼睜睜地看著,而問心無愧?」
例如……奇襲!
「末將願隨將軍一同作戰!」
於是,池元武率領弓騎,加速急奔,與象戎的距離,越來越近。
可池元武用兵素來周正,不善奇兵,所以他接著,與眾多將領商議了較長時間,制訂了此戰的全盤計劃。
決定完畢,命令就已傳遞下去。
池元武為喜,連忙加快速度,率領騎兵,朝前方急奔而去。
由此,出城作戰,並非沒有意義。
這完全打破了他們的計劃!
這個情況,象戎從未遇到過,所以指揮前陣的象戎頭目,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連忙下令衝鋒。
不多時,就有偵騎回傳,說前方十里之外,有象戎的蹤影,正在列隊行進。
片刻時間,眾多將領,皆已趕到堂中,都沉默不言,等著池元武出聲,氣氛頗為凝重。
一箭未能讓他們致命,但第二箭、第三箭,卻能做到!
如此一來,方便他們迂迴射擊!
若是無兵可增,那麼象戎損耗越大,對瞻京來說,就越發安全!
旬益城,是大離第三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其後不遠,便是離都!
駱城與定岳軍鎮,就是活生生的例和-圖-書子。
為了更好的實施計劃,池元武親率一萬騎兵,出城朝著象戎急追而去。
一些不太贊成的將領,見此情況,也只能說道,「末將懇請跟隨將軍!」
只是不知,池元武會有何決定。
此次計劃的第一步,是以全騎兵的方式,進行襲擾。
他們不是怕死,戍守在這,便已做好了葬身沙場的準備!
正在行進的天神,得知身後有敵兵追來,訝異片刻,便已傳令,轉身列陣,進行防禦。
而後方,也沒有天壁道之類的天塹。
這場戰爭,讓眾人徹底明白,守城尚且艱難,出城交戰,只會死得更快!
臨瞻騎兵擅衝殺,不擅騎射,但為了計劃的施展,也只能拿上長矢,當一回弓騎。
當然,縱使奇襲,眾人也知道,麾下兵馬照樣會出現不小的損傷。
兩輪受襲,天神已然明白敵兵的目的,當即眯眼,綠瞳中滿是陰冷之色。
無法追上敵兵,象戎只能回返,繼續東去。
想到什麼,眾多親兵,心中駭然!
只留下一群惱恨無比,不斷跳腳的象戎。
他們頓時詫異,這種被元族追擊的經歷,他們從未有過,便都停下了腳步。
眾多弓騎,皆已右手持韁繩,左手握緊長弓。
而後,他微微眯眼,沉聲說道,「傳令下去,讓麾下士卒,做好準備!」
但凡有一絲方法,他也不會做出這個決定。
目光在馬槊之上,緩緩移動,池元武的神色,愈發堅決。
接下來,池元和-圖-書武故技重施,又一次收割了數百名象戎的性命。
他們也都得知了,象戎繞城而過的消息。
頓時,紛亂的箭矢,從排成長龍的弓騎隊形中,飛射而出,射入象戎方陣中。
可此刻,臨瞻弓騎已繞了一個圈,朝著來路縱馬奔回,象戎速度再快,也快不過四肢並用的駿馬,他們緊追許久,卻未能追上,反而又中了不少箭矢,傷亡不斷增加。
時間緩緩而過,正在快速行進的象戎,突然聽到後方傳來動靜。
畢竟,經過駱城、定岳、天壁道三道難關,象戎的確付出了不少的死傷,數量下跌了許多。
眾多親兵正要跟上,卻聽到了池元武的聲音,「帶上馬槊!」
如今,實在是無計可施。
眾將聽了,不由低下頭,尤其是一些提出反對意見的將領。
所有弓騎盡皆聽令,扯動韁繩,在象戎面前轉向奔往右側。
沒多久,象戎就掉了個頭,對著西方,排列成方陣。
「縱使你們能眼睜睜地看著,本將也無法做到!所以,我會帶著麾下,出城襲擾象戎,阻止他們的東去!」池元武話語極沉,「誰願意跟我前去?不願者,可待在此城之中。」
距離象戎不足三十丈時,池元武再次高喝,「繞!」
他叫來麾下,耳語一番,之後,象戎隊伍便已停下,似是在等待什麼!
有的人贊同,有的人反對。
但這一次,與顧雨嵐不同。
他們看到池元武身旁,有一名親兵手提馬槊,這個信號,讓
m.hetubook.com.com
眾多將領心中愈發沉重。他們只是覺得,野戰過於冒險。
「末將願隨將軍出戰!」
改變以往的鐵騎形式,變為弓騎,以速度來迂迴,以弓箭來射殺,或許會有奇效。
象戎已繞城而過,並未攻打延洛府城,將軍為何還要帶上武器,莫非……
池元武來到正堂,不多時,便有一個個面容凝重無比的將領,快步行來。
但如今,也唯有冒險了!
他驀然出聲,「傳我指令,召集眾將!」
眼看距離適當,他立即高喝,「準備!」
掉頭繞向之時,經過象戎方陣,每一個弓騎都鬆開韁繩,張弓搭箭,對準象戎,倏然放箭!
對此,他沒有多少驚訝。
那一次,是象戎圍困旬益城,顧雨嵐唯有硬戰,擊潰對方,才能化解旬益之困。
助其穿甲的幾名親兵,都靜默無言,站在一旁,不敢多作動彈。
「末將請命一戰!」
池元武身著甲胄,怔怔地站在原地,如同木人一般,許久不動。
為了避免中伏,池元武不敢帶兵急沖,而是派出偵騎,若有象戎的消息,就立即回報。
如此一來,就無須正面硬剛,可採取的方法很多,可施展的空間,也很大!
但不敢耽擱,他們連忙聽令行事,提著池元武的馬槊,趕出屋外。
而受傷的象戎,就多達數千名。
但如今,象戎繞城而過,眾人的目的,就變成了以襲擾為主,減慢或阻止象戎東去,且盡量造成殺傷。
些許將領,雖已猜到池元武www.hetubook•com•com有這個想法,但如今聽到,仍舊心驚。
而池元武則身著甲胄,大步朝著府堂行去。
池元武知道,若是被拖住的話,必定會全軍覆沒,所以他見好就收,頭也不回地,帶著眾多弓騎急奔而回,揚起滾滾塵土,漸漸遠去。
讓池元武欣喜的是,前方是個曠野,沒有樹木阻擋。
縱使趕到象戎前頭,入駐某座城池,象戎依舊會繞城而過。
他轉過頭,望向角落,那裡有一個小型方桌,方桌上,擺著一柄鋒銳的馬槊。
「象戎繞路而過,我等該如何應對,各位將軍有什麼想法,皆可說說。」池元武緩聲說道。
從頭到尾,都採用奇襲策略。
親兵們一聽,頓時愣住了。
但只要能殺傷象戎,就已足夠!
聽聞此話,些許將領當即說道,「末將願意隨將軍出戰!」
「象戎野戰無敵,貿然出城,或許只會增加無謂的傷亡!」
殺得越多,越有意義!
之後,一名將領出聲說道,「末將願聽將軍的吩咐!」
「還請將軍從長計議!」
親兵聞言,連忙奔出屋外,去傳指令。
象戎不傻,不可能聽到動靜,卻不作出任何應對。
他也絕不會坐視不理,如此行為,完全是辜負朝廷的信任,愧對百姓的信賴!
排在陣前的象戎氣急,未等指令,猛然衝出,朝著臨瞻弓騎追去。
這是元族第二次,與象戎出城交戰。
堂中頓時轟得一聲,彷彿炸鍋了般,眾將連忙說道,「將軍,末將覺得出城作戰,怕是有些魯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