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意料之外
「去向縣裡的鄉紳富商財主征啊。他們賺取了這麼多百姓的錢財,想必應該很樂意為朝廷征戰外敵出力吧。」東方明不以為意。
再求下去也沒有用,福貴站起來,用眼神示意媳婦兒去把家裡的存糧拿些過來。
「什麼事?上頭說要征糧了,把你們家存的糧食交出來!」
躲在屋裡頭的老人、女人、孩子嚇得不輕,抱在一起躲在屋角里,不住地顫抖。
雖然知道這些平日里只會作威作福的衙役找上門准沒好事,但也沒有百姓真的敢不開門。
二來,糧倉是一個地方的民生之本。朝廷設立糧倉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乾旱洪澇之類的自然災害。萬一哪一年地方上收成不好,百姓們沒有糧食,這時就需要靠糧倉度日。
「我們也是聽命行事。要是辦不好,那位大人一生氣保不準連縣令大人都要殺,何況我們呢?」
福貴聽了還拍拍大腿叫好,這兩撥人是狗咬狗,誰都犯不著誰。
平時縣令老爺就總說要征這個稅收那個銀,連年征個不和圖書斷。但總還給百姓一些活路,一年只征一次糧食。給百姓們留足一年的存糧。
如果東方明不說,縣令絕對會選擇為難百姓。滿足東方明的要求,趕緊送走這尊大佛,縣令還可以繼續在這個縣城作威作福。
一家五口人全指著福貴做農吃飯,糧食就是一家人的命|根|子。年年家裡的存糧都只是堪堪能過冬,要是交出一些,讓他們這些百姓們餓死嗎?
「這......不征百姓的糧,那下官應該向誰征糧?」縣令有些為難,不知道該如何在不向百姓征糧的前提上,籌夠東方明要的糧食。
衙役強橫地踢開跪在地上的福貴,帶著手下的人衝進屋裡四處翻找。見著些能吃的都拿袋子裝走,把屋子裡翻得十分凌亂,還摔碎了很多瓶罐。
「你們啊,要怨就怨他吧!」
東方明可不信縣令會想不到,如此為難不過是官商相護。
一來,糧倉里是從百姓手裡徵收來的糧食,某種方面來說算是國家財產。朝廷明確地規定無和*圖*書事不能輕易開倉放糧,如需開倉,至少需要地方上的一品大員的命令才可以。
次日,受縣令的征糧命令的衙役敲響了縣城居民的門。
衙役根本不在意這些人的死活,話里的威脅之意十足。他們做官府的衙役,雖然月錢拿不到多少,但好歹是個公差。
福貴囑咐父母媳婦兒在屋裡待好,哆哆嗦嗦地打開門:「大爺,有什麼事嗎?」
平日里什麼事都不用干就不愁吃穿,沒事的時候就去街上巡個街,白吃白喝是常事,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這些衙役哪裡能體貼普通百姓的苦頭,他們眼裡只管著自己的差事能不能完成。
怎麼好好地突然開始征糧?要是把糧食交上去,他們一家幾口人怎麼過日子呢?
「大爺啊,我們只有這麼多!全都收去了,我們家的日子還怎麼過啊?您這是要活生生逼死我們啊!」福貴母親大腿一拍,淚珠子啪嘰啪嘰地掉。
「縣令大人都說已經沒有餘糧了,他還要縣令大人強行征糧。那將軍拿著和_圖_書皇上御賜的金牌,縣令大人哪裡敢違抗他的命令。」
「你們怎麼過日子老子管不著,我們兄弟只管完成上頭的任務。要怨,你們就去怨那個長安來的將軍,說自己的軍隊沒有糧食吃,非要我們縣令大人征糧。」衙役不耐煩地說。
「就是昨天來的那個,說是來征突厥的。喏,就住在城外十里呢!」衙役還在翻找福貴家還有沒有藏起來的糧食,似不經意地回答了福貴的話。
福貴心知這些人心腸都和石頭一樣硬,只知道為難他們去巴結討好縣官。
東方明偏偏要明說,不給縣令鑽空子的機會。
昨天田裡幹活的時候,就有人給福貴說了一嘴兒:打長安來了個將軍,說是來征突厥人的,差點被誤認為是突厥姦細,和官府的人打起來。
「是,下官遵命。」縣令臉色難看地應下,顯然東方明的話戳到了他的難處。
昨日城門口的動靜鬧得很大。福貴雖然沒去看,但是縣城統共就這麼多人,早就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
臨走之前,把m.hetubook.com.com軍隊在城外駐紮的地址告訴縣令,吩咐縣令籌好糧食之後送到營地。
既然進城的目的已經達成,東方明帶著崔寧回營地去。
衙役一把奪過來,拿在手上顛了顛,「喲,這麼少?你打發乞丐呢?去去去,少蒙老子!我知道你們還有存糧,再去拿一袋來!」
富貴媳婦兒趕忙把孩子推到孩子爺爺懷裡,躡手躡腳地出去地窖里拿來一袋子存糧。
為首的衙役一把撐開門,直接闖進了福貴的房子里。直把福貴撞得一趔趄,差點一屁股摔在地上。
「大爺開開恩吧!我家今年實在沒餘糧可以上交了啊!把糧食都交出去,我這一家老小隻能餓死了!」福貴跪在衙役腳下,苦苦地哀求衙役們放過他家。
平日里縣令老爺征這個征那個的,已經讓福貴家裡的日子很難熬。福貴的父母都已經年邁,沒有力氣做不了農活。平時只能在家幫忙帶帶孫子,幫兒媳婦做做家務。
福貴的老母親在一邊心疼地大喊:「別砸了別砸了,大爺您快別翻了。我們家裡和_圖_書實在沒有東西了!」
「我們存的都是過冬的糧食呀!徵收了我們怎麼過冬呢?」福貴實在很不想把糧食上交。
「開春不是征過一次糧了嗎?去年的收成大半都上交了呀!」福貴手足無措地,不明白好好地為什麼突然又要征糧。
如果從糧倉提糧,無疑就是搶奪了百姓的口糧。東方明雖然不介意打著朝廷的名頭佔一點方便,但還做不出這樣損公肥私、傷害百姓利益的事情。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要求縣令把當地的糧倉打開,他的軍隊直接從糧倉運糧出來。這樣既快又省事,但東方明沒有選擇這樣做。
衙役一股腦地倒苦水。大清早就被縣令大人召集起來征糧,忙活了一天,征不夠數還要被罵。
「那我可不管,這是縣令大人的命令。你要是不樂意交,我就只能自己找了!要是我沒達到縣令大人的要求的數目,挨了罰。哼哼,你們也別想有好果子吃!」
福貴接過來,肉痛地遞給衙役。
福貴聽了衙役的話,心中一動,忙問衙役:「是哪裡來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