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諸天影視:從截胡柴郡主開始

作者:小學生會長
諸天影視:從截胡柴郡主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三十四章 東暖閣的唇槍舌劍

第三百三十四章 東暖閣的唇槍舌劍

慶隆帝也看了看自己的大皇子,沒有任何表情。
「現在小王的王府,能建了嗎?」
儘快的畫好圖紙,嗯,呈遞德王殿下,殿下同意之後,儘快開始施工,可曾明白?」
「陛下聖明,善政也。」
另外兒臣有一個建議,專門成立鹽道衙門,歸屬戶部、督察院管理,這樣能更好的協調各司衙門的協助。
「王爺,今天皇爺心情不錯,內閣幾位閣老、六部尚書都在,還有忠順親王,齊王、親王、義忠親王和北靜郡王也在,哦,林侍郎也在。」
「遵旨。」
忠順親王站了出來。
「放心吧,德王殿下最近不會來的,他懂為父的。」
「眾愛卿,可還有異議?」
「遵旨。」
慶隆帝看了看其他人。
「下官明白,一定竭盡全力。」
父皇,兒臣以為,所有中標者,根據其稅捐數額,可由內務府頒其皇商身份,以資鼓勵,為國為民者當賞。
另外提煉之法是薛家商行所有,乃是鹽道改制的根本,兒臣以為可以設定一個經營年限,按照投入產出,前七八年應該無所盈利。
只等待狂風暴雨降臨,林如海能扛過去,從此以後仕途之路將一馬平川。
淮揚商幫占鹽道六七成的生意,鹽道生意那是穩賺不賠,而且明裡暗裡錢就像是流水一樣,誰不眼紅這裏面的利潤。
夏炎這話一出,次輔吳懷仁跟著也出來的。
曹龍象一一批駁了張智霖和左夢龍,正在大家啞口無言之時。
幾個大臣看著皇室的人在爭鋒,都低著頭,不說話。
二人回了公房,先是調取了曹龍象選的那塊地的資料,又讓大匠去現場勘察測繪,又請了山子野來設計園林,忙的不亦樂乎。
「既如此,那就授予薛家商行二十年專營之權,鹽道衙門一事待議。」
曹龍象正在聽著來喜描述早朝的壯觀局面,夏守忠來了永福宮。
「哦,眾愛卿對此事可有看法,不妨都說說。」
若是全部換為精鹽,有兩處弊端,一是產鹽之地勞作必定要增加產量,但是大周鹽戶有定製,恐難以足其產量。
「好了,人都齊了,都說說吧。」
戶部左尚書所言,兒臣以為乃是老成莊重之慮,目前大周黃冊人口,不過一千八百萬戶,在冊人口九千八百和-圖-書萬人,而大周在冊鹽引產量不過八千一百萬擔。
「皇上,張督御此言,臣不敢苟同,正是因為士農工商,各司其職才有大周欣欣向榮,士國之棟樑,農國之根本,工國之重器,商國之利也。
其四等皆為大周之民,為官者牧民一方,所為之事皆是朝廷為民之計也,鹽道改制之初心也是為了大周百姓牟利,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父皇,兒臣一些淺見,還請父皇明鑒。」
「王爺果然深明大義,下官佩服不已。」
這鹽本來就不夠吃,但是兒臣所知十五文的鹽價數年不曾漲,為何,因為還有數千萬擔私鹽在流通,國之蠹蟲。
吾皇聖命,請皇上明鑒。」
「皇上,臣帝以為德王思慮周全,但是鹽道運轉提煉之事歸於薛家商行,恐有不妥,薛家雖在內務府掛了採買的職務。
曹龍象簡單的說了一遍之後,就告辭而去。
這時秦王站了出來。
隨著曹龍象離開,周圍的官員才開始圍上前去。
說著,將令牌收了起來。
「起來吧。」
「左尚書所言極是啊,要是小王矯傳了聖意,那可就不好了,還是請示一下皇上的比較好,免得耽誤了工部的大事。」
「左夢龍。」
「父皇,兒臣以為運轉提煉之事,歸於薛家商行一家確實不妥,但是薛家也有其優勢,遍布全大周的商行據點,運輸之事自然不容多慮,所謂輕車路熟。
曹龍象回宮后,先去了東暖閣復旨,又與慶隆帝說了一小會兒的話,就告退了。
這時齊王也站了出來。
兒臣以為每擔精鹽利潤不得超過十五文錢,這樣若是還有人想參与,應該是大力提倡才是啊。」
兩人都很有意思,雖說是針鋒相對,但是進一步把鹽道改制的事情敲死了。
「臣,恭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慶隆七年八月二十八,諸事皆宜。
恐怕是盯上薛家商行的股子了。
故而臣以為鹽道改制之事,仍需商榷。」
「皇上,那薛家在金陵號稱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想必錢是不缺的,但是為了避免薛家商行獨行其利,臣以為可再選三兩家共襄盛舉。」
皇帝一點名,所有人都看著曹龍象。
一連三天,曹龍象待在https://www•hetubook.com.com宮內沒有出來,林如海也是一樣,林府的大門都沒有打開過,朝堂之中很多大臣也在等待,看看這林侍郎究竟如何燒第一把火。
「玉兒,今年你已經七歲了,你母親的孝期還有一年多,這次為父雖說是升了官職,得了總督鹽道改制的差使。
督察院都御史張智霖站了出來。
「臣在。」
工部尚書左夢龍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琢磨了半天,隨即打發人叫來了營繕司郎中賈政,和營繕司主事秦業。
「德王怎麼看?」
曹龍象跟著夏守忠往東暖閣去。
尤其是晉陝商幫,每年往關外賣鹽,都是從淮揚商幫嘴中撿一些邊角料,尤其是在朝中也是有一定的力量,朝中內閣次輔吳懷仁可是晉省出身。
這時內閣首輔夏炎站了出來。
現在萬事俱備,東風也不欠了。
「臣領旨謝恩。」
「父親,您都陞官了,為何閉門謝客,誰都不見呢?」
「皇上,老臣以為德王殿下所言極是,鹽運全國確實需要重資投入,二十年專營之利合情合理。
「父皇,兒臣以為忠順王叔所言極是。」
早朝之上林如海舌戰群儒,曆數鹽道頑政,洋洋洒洒數千言的奏疏直達天聽,列出鹽道改制的十三策。
慶隆帝聽完眉頭皺了一下。
「好說,好說。」
然後就閉門謝客,任是誰都不見。
「哦,老夏,紅陽教已經解散,但是以後的例錢還在。」
「回王爺的話,下官這就安排下去,不知王爺的王府選址在何處?」
上至內閣大臣,下各司衙門行走,但凡是兜里有錢的,都會來上一套房產,講究的就是個體面,要的就是一個氛圍。
「下官遵命。」
『噗通』
人人趨利,天道也,在鹽道改制沒有完全定下來的此刻,誰都不能見,你就在府里修養,就是你外祖母家裡盡量也不要去。
「皇上,鹽道巡檢歷來歸屬督察院,所有鹽稅捐輸都是各地巡鹽御史監察,此次鹽道改制臣都贊同,堪稱千年之未有之變。
慶隆帝賜的宅子就在林府隔壁,是以前朝廷抄沒犯官的房產,現在賜給林如海,可是一件惠而不費的事情。
張督御所言極是,一國之民,豈能人人向利,但利有大小,為https://www•hetubook•com.com國為民之為大利,個人謀私皆為小利。
「皇上,臣附議。」
一番見禮之後。
「德王,你說說看。」
「邦成兄,德王殿下王府修建一事,可謂是大事,還請邦成兄全力助我。」
左夢龍拱手問道。
不禁點了點頭,不愧是在銀子堆里歷練過的,如此的通透。
「謝父皇。」
「賈郎中,德王殿下的王府修建,全權託付於你,需要什麼儘管與本官講,一切都不是問題,你們營繕司一定要此事作為重中之重。
「關於銷鹽一事,林愛卿,你說說看,眾愛卿再議一議。」
「老夏,今個朝上很是熱鬧啊。」
畢竟是丈母娘家,誰家都可以不去,賈家是非去不可的。
義忠親王這時站了出來。
「左尚書,這不是折煞小王了嘛,您可是朝中肱骨重臣,小王何德何能受此大禮,快快請起,父皇要是聽說左尚書對小王行禮,怕是要責罰與我呢。」
出了左夢龍的公房,賈政拉著秦業。
「父皇,兒臣以為義忠皇兄說的對。」
林黛玉有些不太明白。
這事是左尚書的管轄範圍,小王特意來請左尚書幫忙一二。」
工部尚書左夢龍上前一步。
「兒臣叩見父皇,父皇萬安。」
「下官左夢龍參見王爺,王爺金安。」
「臣等無異議。」
林如海回了林府之後,先寫了帖子,連帶著一些土特產,一併送去了榮府,說是路途勞累休養幾天,再去拜訪。
戶部尚書劉三省,走上前來。
「皇上,據臣所知,鹽道運轉耗時費力,損耗甚大,精鹽提煉之粗鹽採買也不是小數目,若是由薛家商行一家擔次重任,會不會力有不逮。」
「多謝王爺體恤,老奴一個閹人,也就這點念想了。」
一眾人紛紛對著林如海拱手抱拳,各種阿諛奉承的話,紛紛脫口而出,他也是見過世面的,推脫了各種邀請,帶著家人朝著林府而去。
另外據臣所知,市面上粗鹽十五文一斤,若是都換成精鹽,價格必然升高,百姓恐怕吃鹽也是吃不起的。
進入尚書的公房,分賓主落座。
「父皇,兒臣能力微末,此次鹽道改制,關乎大周黎民百姓,不敢胡言亂語,但心中也有一些想法,算是拋磚引玉,供各位批駁。
這話一和*圖*書出,好幾個人都看了看齊王,工部可是他協管的,這難免是他的意思,只見他雙目微閉,老神在在,看似清風雲淡,實則心中暗喜。
「左尚書,還有什麼為難的地方嗎?」
跪了。
兒臣有一法,可將鹽產量提升兩番,粗鹽提純提升到二進一出,彼時鹽價還能控制在二十文一斤以內,對了,這是精鹽的價格。
便去了工部衙門。
慶隆帝見著朝堂之上如此齊刷刷的贊同一片,那是非常的高興,以往的時候,可沒有這麼齊心。
曹龍象雖然沒有出宮,但是卻給林如海去了一封信,鹽道改制重點不在產鹽、運鹽、提煉,而在於銷鹽。
大周自立國以來,以仁孝治國,自古士農工商各司其職,若是太過追逐利益,恐有損教化之德。
利益動人心,為父已經對不起你的母親,不能再對不起你,我們父女二人一定都要好好的,千萬不可出了差錯。」
若是抗不過去,那就身死道消。
督察院都御史張智霖、戶部尚書劉三省、內閣首輔夏炎紛紛力挺,其餘各部及各司衙門頭頭腦腦見狀,也紛紛跪呼。
「王爺,皇上有旨,召王爺東暖閣議事。」
這時內閣輔臣楊斌站了出來。
只是提的成立鹽道衙門之事,此事確實有利於鹽道管控,只是此事事關重大,還是要再斟酌再三。」
曹龍象又去了一趟醉仙樓,交代了再籌一百五十萬兩銀子的事情,而後非要妙玉扮了女菩薩的裝飾,高樂了幾趟。
「左尚書,這可是否可行啊。」
「女兒明白了,要是德王殿下來了怎麼辦?」
曹龍象聽來喜說,林如海從碼頭回家,就閉門謝客了。
不若給二十年的專營之權,其後再根據情況再說,另外既然行了運轉提煉之舉,那自然是要限制其牟利數目。
鹽道乃是國之稅源重地,所取之利皆為大周,大周利益高於一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舍小利而從大利,國之義事業。
在這等著呢。
「王爺客氣了,修建王府確實是工部之事,只是修建王府非同小可,而皇上並未有聖旨口諭傳下。
工部尚書左夢龍聽聞曹龍象來了,趕緊出門迎接。
「請。」
但鹽道事關大周黎民生計,臣弟請皇上三思。」
進了東暖閣。
淮揚商幫走的是貨運南北,和_圖_書吃的是運河,閩越商幫靠海,主做外貿,晉陝把持著北方韃靼和遼東的商貿,而川蜀則是控制著南亞諸國貨運要道。
「起來吧。」
「哦,知道了。」
「皇上,張督御和劉尚書所言皆為國之考慮,大善,但臣有一問,現在百姓用的是粗鹽,若是提煉精鹽,工部也有其法,五進一出。
王爺可否容下官請了皇上的旨意,再做定奪。」
這位聖眷正隆,總督鹽道改制,這管的哪是鹽拿吶,分明是白花花的銀子。
曹龍象沒說話,默默從懷裡拿出一塊金牌,正是慶隆帝賜的那面金牌令箭。
何來逐利一說,如此千年之未有的善政,在臣之眼裡,何其堂皇大氣,讓一些劣商在朝廷管控之內,此乃愛民之舉。」
讓大周子民都吃上精鹽,可謂是千古大願,吾皇聖心仁厚,乃大周子民之福也,然而,臣以為採用拍賣之法,恐有損朝廷威儀。
「能建。」
不過說到底,還是要感謝曹龍象。
林如海看著林黛玉,瞧著她一臉的認真。
呵呵,好傢夥,這工部是歸齊王協管的,本來以為好好說話,給自己把事辦了,什麼都好說,但是你要給本王穿小鞋。
「政公,下官一定不負重託。」
「王爺,禮不可廢,請入內用茶。」
左夢龍一看,如朕親臨四個字赫然就在眼前。
建議他將銷售權分為三等,省、府、縣三等,另外,天下商幫淮揚第一,其次閩越、再次晉陝、其次川蜀,當屬大周商幫四大天團。
皇上又是如此恩遇與我,為父不能出一點差錯,現在能來見我的,要麼是之前的同僚,要麼是在鹽道吃利的貴人。
「左尚書客氣了,小王此來確有一事麻煩,前些日子等太上皇和皇上恩典,特許本王今年就可以修建王府。
早年在都中任職蘭台寺大夫的時候,也曾在都中置辦房產,就在都中有名的翰林街上,這翰林街住的基本上都是文官。
嘿嘿,那就對不住了。
「不知王爺撥冗前來,所謂何事,有什麼用到下官的地方,還請王爺吩咐。」
卧槽,不就是刁難一下你嘛,至於玩這麼大,這東西可是有臨機專斷許可權的,說句不好聽的,砍了自己都沒地說理去。
曹龍象看了看自己這個好大哥,無語的笑了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